分享: |
漆艺是中国古老的髹饰技艺,不仅防潮耐用,还能装饰美观。镶嵌、彩绘、变涂,阳江漆与多种髹饰技艺巧妙融合,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曼妙肌理,呈现千磨万彩的独特之美。
据传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外国商人在海边偶然拾获一只漆皮箱,抹干后,箱子外表光滑如故,更为惊奇的是,开箱后发现箱子滴水未进,里面的衣服和购买凭据还完好如初。商人通过箱子里的凭据判断出,这只漆皮箱产自阳江,而且至少在海上已经漂流一年了!
惊诧不已的外国商人不但逢人都夸这件事,还写文章在报上发表。自此以后,阳江漆皮箱声扬海外,销量红火。清末民初时期,外出侨民更是以拥有阳江出产的漆器产品为荣。
清代皮胎官帽漆盒
漆器,意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如今,
阳江漆器早已不再只有漆皮箱、漆皮枕,三百年间,代代阳江漆艺人将本是“酱油色”的漆,通过彩绘、髹罩、镶嵌、描金、雕填、变涂、堆漆、研磨等种种精湛的髹饰技法,运用到了各种茶具、碗具、漆画等生活用器及装饰品中。使实用与艺术巧妙融合,形成了千磨万彩之美。
1930年,山水私章盒
漆碗
彩绘镶嵌漆瓶
雕漆胭脂盒
傅以周参与作品《月夜》
让我们跟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承人傅以周,以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范高亮,来领略这门国家级非遗技艺——阳江漆器髹饰技艺。
傅以周,阳江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
当时阳江漆器有多火?
结婚庆寿贺礼都离不开它
年近七旬的傅以周,埋头于漆艺创作已有五十年,说到阳江漆艺的历史,他总能娓娓道来。“阳江当时所有的家庭里面用的生活用品,都跟漆有关”,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喜庆多用红色的风习不同,阳江人喜欢用黑色的漆皮箱、漆皮枕作为婚嫁、庆寿的贺礼,寓意夫妻感情“如胶似漆”,祝愿老人黑发常生,岁岁不老,正如诗云:
赠君珍重载衣裳,定造成双黑漆箱。
从此黑头人不老,相投胶漆两情长。
清代 漆皮枕
新婚床榻,靠背为清末年间漆工艺制作
2
诗经曾用“百人工,千人序”
来形容漆器制作的繁杂工艺
阳江漆器种类很多,从质地上分为皮胎、木胎、布胎(漆瓶)、金属胎、塑料胎、瓷胎、和纸胎(漆盒),可谓是“万物皆可漆”。但制作一件漆器工艺的流程十分复杂,每一道工序都极其讲究、繁琐。且每道漆髹涂后,都要进行阴干,费时费力。
小到一颗珠子,大到落地花瓶,制作一个脱胎漆器至少耗费两个月,而傅以周有些漆画作品甚至耗时一年多。
3
挑战难度有多大?
十张作品有五张不成功
漆器髹饰技艺之变涂
傅以周的作品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尤其擅用变涂这一髹饰技艺,变涂,可以使用任何你觉得适合的工具引起色漆,形成凸或者凹的肌理纹饰,髹涂覆盖,在磨砺中呈现出奇妙无穷的纹理。
对于傅以周来说,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从用棉布条蘸漆打埝开始,漆的稠密、色泽的浓淡、手艺人的身体状况,甚至突如其来的一场风或者一场雨,都会影响到最后的呈现。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却离不开手艺人多年来在艺术上的造诣。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漆艺的融合,推动了漆艺在艺术上的发展。
傅以周作品《战衣》
作品选取秦代战衣、唐代战衣、清代战衣、现代战衣,组合为两个形象;用漆的代表颜色黑和红为底色;画板的形制,象征中国古代的大门。
傅以周作品《水云陆号》
傅以周作品:《爻漆黑》
4
家里的鸡蛋壳先别扔
摇身一变成艺术品
漆器髹饰技艺之蛋壳镶嵌
范高亮,阳江漆器髹饰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阳江,还有很多像傅以周一样传承和发扬漆艺的手艺人,范高亮,就是其中一位。他出身于漆艺世家,是阳江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但范老师与傅老师不同,他最擅长的是彩绘和镶嵌,红彩、绿彩、褐彩、蓝彩等十多种颜色,范高亮都能用红黄蓝三种色粉与阳江漆结合调制而成,唯独除了,白色。为了显现出纯白色,漆艺人一直探索,终于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废弃的食材,可以填补“漆无纯白”的遗憾。
蛋壳镶嵌是漆画漆器创作中常用的髹饰技法,一般取材于鸡蛋。壳去膜敲碎,晒干,加漆镶嵌,用刻刀雕刻,呈现自然裂开的肌理美。
范高亮漆画作品:《孔雀》
范高亮作品:《海浪》
蛋壳虽小,但经验丰富的手艺人可以用它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肌理,正贴反贴色泽有别,磨多磨少明度不同,蛋壳大小不一,疏密排布不同,就能表达不同的明暗远近,以及不同质地,形成一种独特的皲裂美感。
范高亮漆盘作品:《荷塘晨光》
5
它是阳江漆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是凤瓶,龙瓶在国家工艺美术馆
漆器髹饰技艺之彩绘
这件《百鸟朝凤瓶》是范高亮父亲范俊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件作品融合了漆艺彩绘的多种技法,构图精巧,作品无论从哪一面观看,都引人入胜。
相对比变幻莫测的变涂,刻画入微的蛋壳镶嵌,彩绘在古代漆工专著《髹饰录》所记载的十四类髹饰技艺中,工艺并不算复杂,但历史却最为悠久,也最考验漆工的绘画功底。而这件出自范高亮父亲范俊手中的《百鸟朝凤瓶》,是阳江彩绘的巅峰之作。
在范高亮眼中,父亲范俊有一种匠人精神,一直激励着他。“从我认识他开始,他就做这个漆艺,他在去世前那一年都还在做漆艺。他做起来会有一种忘我的那种状态在里面。“范高亮知道,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漆艺一直有人做下去,如今,他和傅以周老师都带着年轻一辈,探索着漆艺新的发展道路。
漆艺是中国古老的髹饰技艺,不仅防潮耐用,还能装饰美观。镶嵌、彩绘、变涂,阳江漆与多种髹饰技艺巧妙融合,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曼妙肌理,呈现千磨万彩的独特之美。
部分资料文献参考:
阳江漆艺历史演进考述(文|林观星)
广东阳江漆艺的历史演进与艺术特色(文|李维贤)
往期推荐最新!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你最想去哪里?
国际范大片带你看深圳,网友直呼太治愈了
五彩斑斓!她在做一种很新的剪纸
来源丨深圳卫视
编审 | 钱天中
主编 | 林建均
责编 | 张坦深圳卫视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或点此进入“文博会+”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