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奶粉人 阿杜近期,随着美国多家银行“暴雷”,全球多国物价飞涨引发世界关注。根据多个知名机构调研发现,通货膨胀飙升的根源是原材料供应问题,例如统计发现,跟疫情之前相比,美国市场的塑料价格涨了71%,欧洲市场涨了112%,美国的钢铁价格涨了76%,欧洲更是上涨了184%,铝的价格翻了几乎一倍。发达国家的通胀如此,其他国家也很难独善其身,最近冲上热搜的“台湾鸡蛋荒”就是例证。众所周知,当前的乌克兰战事及欧洲能源危机等多重因素叠加,已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秩序,由于产业链包含了多个环节,如若原材料和能源涨价,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各环,从而最终推动了价格普涨,当前西方国家的CPI高涨就源于此。但反观中国国内,普通老百姓对价格大涨的感知度却并不明显,这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相对完成的产业链,能够通过各环节消化掉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从而最大化降低了通胀导致的价格大涨,在这场全球政治经济博弈中,依托强大制造业为国人换来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而关乎民生的母婴产业链也从中受益。与此同时,反观美国国内的母婴市场消费环境,就并不是很乐观了。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IQ公司公布的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市场尿布的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了20%,婴儿食品和婴儿汽车座椅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1.8%和41%。由于买不起尿布,许多父母被迫领取慈善机构发放的免费尿布。当然为应对通胀影响,部分国家政府也率先出招应对了。例如新西兰宣布即将于今年4月1日上调法定最低工资,同时在“奶粉金”(Working for Families)进行上浮以帮助母婴家庭,即按类别执行Best Start Payments增加4纽币、Family Tax Credit增加9纽币,但这对于普通家庭能带来多大帮助效果,还有待观察考证。多家知名经济机构及学者,对当前全球通胀持悲观态度,并预测还有可能长期持续,甚至高位飙升,则可能对全球乳业带来深刻影响。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例如根据智通财经APP2021年发布的消息,当前正是由于全球通胀,而导致欧洲和新西兰牛奶产量大幅下滑,全球牛奶产量意外短缺,而奶粉因为是最容易出口的乳制品,引得国际采购商竞相采购奶粉,促使脱脂奶粉期货价格飙至七年新高。那么2023年是否会产生类似情况,仍需看国际局势和世界经济走向,从而对中国市场带来何种影响。借鉴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布局,如若国内乳业也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则必然会更利于应对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的影响,从而为市场带来稳定、优质的产品供应,以上游战略助力企业发展,这或许就是为何越来越多乳企布局全产业链的重要因素,更让中国乳业未来可期。


扫码加主编微信进群交流
拒绝盲从,不掩犀利
因为独立,所以客观

我知道你在看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