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州设计周以“热爱PASSION”为主题,展览方向聚焦在“当代人居生活美学新业态的设计+选材”,将于3月3-6日,联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三大场馆同期举办,展览规模达18万㎡。
展会即将重磅启幕,今年的大咖阵容依然备受瞩目,组委会特邀400+泛设计产业创新专家、意见领袖呈现150+场精彩活动。「热爱追咖」第三期呈现3月5日的活动嘉宾,收藏起来展会追咖不迷路!
2022疯子大会
3月5日上午上午09:00-12:30,下午13:30-18:00
琶洲G+Coffee三楼黄河报告厅
雷丰华先生带领格物互动团队跨界运用艺术创意、机械仿真、软硬件编程技术,虚拟沉浸式,致力于创造颠覆性创新场景;坚持科技与艺术的发展,不断探索IP文化与消费市场创意链接的无限可能,与众多500强企业联合共创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黄小眠先生生活学习字阿拉伯各国、欧洲十年。2014年5月回国,云南大理双廊支教。2017年曾徒步四川成都-西藏拉萨-青海格尔木-甘肃敦煌-新疆哈密,采集藏羌少数民族、敦煌莫高窟文化等设计元素。2019年赴南极实地采风,探寻对环境保护、全球暖化等主题的艺术思考。他叫李嘉豪,人称“加号”(Koho Lee),是柱·美术馆和另一个美术馆的创始人。空间艺术家、视觉艺术家、时尚摄影师、音乐爱好者......这些都是这位才华横溢的跨界人士身上贴着的标签。从事了十年的商业摄影,加号从摄影师的视角了解和研究空间艺术,在阅览众多大师的经典作品后,他发现许多建筑灵感与他的信仰十分接近,加上自己对“极简”的喜欢和理解,心里产生了一种疯狂的创作冲动——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建造他自己的空间。从时尚设计界最高学府——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Istituto Marangoni」室内设计「Fashion Interior Design」,面料专业「Surface & Textile Design」研究生毕业后,回国创立了设计品牌「SALONE DEL SALON」,在香港、深圳、郑州和佛山设有工作室。「得德」源于“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已”的家学传承,上一辈给予了年轻人无限发挥的空间,唯需谨记「做设计,先做人」。「SALONE DEL SALON」沙龙的沙龙,即“空间的空间”,又以两「沙」成双,一旧一新,亦东亦西,代表着家族对设计事业的一脉相承,也代表着传统与新生派的互融互通。为世界 做有趣的设计。沈劲夫先生喜欢用设计的方式与世界对话,关注艺术与设计的动向,更思考设计背后的动因;倡导设计的一体化,并在自己的项目和课题中用实验性的方式表达,让设计在去表象化的同时又用形式统一所有问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达到服务社会,美丽世界的设计理想。姚浩澜“Top30”,装置艺术家,导演。202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艺术工程与科技方向,硕士学位;现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他的艺术作品在上海K11中心、纽约国际时装周、法国圣埃蒂安双年展、千岛湖国际光影艺术双年展、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时装周、乌镇戏剧节、等展出,获得多个国际国内专业大奖。迪卡建筑设计中心创始人/主持建筑师,进修于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设计师、艺术家,中国最美幼儿园建筑师,设计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设计奖项。迪卡建筑设计中心专注中国教育空间的设计与实践,提供整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软装设计、品牌设计等服务,此外,服务领域还涉及公共建筑、商业地产、办公、装置艺术、中国最美乡村设计规划、等多类型空间。阁尔【GRE】是蒙古语,狭义定义为蒙古包,广义定义为家,游牧民族古老的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阁尔探索草原牧居所蕴含的奥秘,转译草原牧居所隐藏的古老智慧。阁尔期待自己是游牧者,不断游荡在感性与理性的边界,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碰撞出创造力与想象力。阁尔是理想主义的设计师,着迷于世界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在国际化的现代生活中尝试一种被低估的生活方式。扎拉根白尔先生长期致力于研究传统蒙古包,研发新型草原住居,曾研发移动阁尔、充气阁尔、几何阁尔等多个新型草原住居体系。徐年迪先生是国内荒诞艺术创意玩家,顶尖创意策划及执行人,创意事件营销先锋;于2021年创立玩得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公司总经理及创意总监,擅长跨界创意表现,亲历打造出原创IP-旖旎创拍艺术快闪项目。同时,也是国内新锐空间设计师,从事室内设计行业10年,在商业空间设计领域开创了自己的设计模式,擅长差异化设计,对艺术有独特的认知。国际金奖得主,曾荣获意大利A design设计金奖、IDS 设计先锋榜年度金奖、红棉室内设计奖、金堂奖杰出作品、中国设计星全国TOP36强, 并获得40under40中国(重庆)杰出青年。刘德志
巨蕉文创主理人
超级品牌工作室主理人
一美术馆计划发起人
陶艺家,独立策展人、废墟装置艺术玩家,生活美学达人,致力于链接美学资源为品牌赋能,为生活增色,为手艺匠人发声。
“华语设计领袖榜”2022年度卓越设计人物颁奖典礼一直以来,李鹰认为中国设计蕴含着无限能量和丰富的面貌。从事室内设计领域30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所有的设计都是时代的产物,设计就是在解决人的问题。也许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同一功用的设计产品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但其根本,始终是满足人的需求。而,好的设计就是一个方法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理念伴随着他一路从北京走到了美国,又从美国回到了上海,也让他的设计之路从此多了一抹国际化和多元化的色彩。段元女士进入设计行业21年间,专注服务于别墅私宅空间设计、禅修空间、商业项目设计及地产项目规划设计。在全国主案设计私人定制设计逾千套,设计作品遍及中国30余个城市,韩国、加拿大等地亦有她设计作品的身影。她有着多年为高端人士设计别墅私宅服务的经验,为居住者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有温度的宜居空间。她曾受邀成为缤纷室内设计师沙龙俱乐部特邀嘉宾、《家饰》杂志特邀撰稿设计、中国 “1D+C” 杂志荣誉撰稿设计师。也曾经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空间艺术设计高级研修班讲师,为学生授课;作为中国唯一女性设计师在“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 现场宣讲授课,是中国当今设计界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女性设计师领军人物。1990年毕业于台北淡江大学建筑系,于1992年起担任台北暄品设计工程顾问主持设计/太一室内装修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专案主持人迄今。1996年获得英国伦敦AA建筑联盟研究所建筑设计硕士(AA Graduate Diploma in Design,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London)。1996年迄今,为AAGDG国际建筑及都市设计联盟成员。1996年至2004年,担任台北实践大学建筑设计学系讲师。2013年担任上海暄谕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专案主持人迄今。2020年迄今,担任RCHA设计院院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家具装饰业商会《设计在行走》行走大使国际品牌与设计交流中心设计委员会上海地区执行副区长作为国内知名室内设计师,于2006年创立上海飞视设计。多年来,他在不同的文化地域探索、游走,藉由其独具格的空间视角与内敛的感官体验,将个人的设计风格融入其创作的项目里面,对室内设计的现代概念进行了革新。屡获国内外奖项殊荣,部分获奖选取:2022 美国 TITAN PROPERTY AWARDS —— PLATINUM AWARD、2022 美国 MUSE Design Awards —— PLATINUM AWARD、2022 巴黎设计大奖 Paris Design Awards —— SILVER 、2022 美国星火国际设计大奖 Spark Design Awards —— SILVER、2021 意大利 A’Design Award —GOLD金奖、2020 德国 iF product design award — Design Excellenc、2020 伦敦 London Design Awards设计大奖金奖、2019 法国双面神“GPDP AWARD”国际设计大奖金奖、2018 美国 IDA Design Awards 设计奖、2017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 年度样板空间大奖。设计的字典里没有“停歇”,陈立坚先生在不断前行的步伐中察觉: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 设计的功能更趋于满足社会活动的综合性与多样性的要求,因此针对建筑设计提出更复杂的 要求,从而对建筑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建筑的发展,从而 衍生出更专业的建筑技术的分工,更多的技术分工更苛刻的需求针对多专业的系统性的组织。经过深刻思考设计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因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陈立坚先生开创性地提出以专业集成为基础的“全系统设计”的全新理念,让策划、规划、建筑、园林、照明、室内到智能七大设计版块得到充分的融合,让各设计专业从各自为政顺利过度到通力协作,让设计企业、房地产开发商与广大消费者的三赢局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ADCC)副主任厐喜先生以丰沛的创造力及多年设计经验,近年来相继完成众多空间设计作品。作品的设计和呈现过程中,寻觅空间文化传承的根脉,吸收和融合传统文化,与当代的美学理念相结合,在当代的建筑空间中,构建具有当代性、舒适性、与传统人文性相结合的度假型酒店模块。厐喜先生及其团队善于以在设计中提取中国传统元素,把中国的调性、韵味、意境、转化成合乎当下的设计语言,使设计的空间兼顾传统调性又更符合现代人生活的舒适性以及合理性的设计理念。挖掘立足当下的东方审美,从中找到更为深层次的审美态度、审美高度。(RIBA Chartered Architect)胡倩在70年代出生于上海,经历了新旧上海重叠的最好时代,改革开放的自然科学文化教育红利使得胡倩深入感受到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为她开阔的建筑视野奠定了基础。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工部建筑学的胡倩女士在一次项目竞赛中有缘结识了矶崎新老先生,并在此契机下进入矶崎新工作室工作至今近三十年。矶崎新老先生作为世界著名建筑师以及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其崇高的建筑地位毋庸置疑,是许多建筑师心中的偶像和楷模。在长期共事下,胡倩女士深受其另类主流建筑设计思想影响,在建筑与艺术、文化的融合性创作层面拥有深厚造诣。2005年,矶崎新上海工作室成立。2011年,胡倩女士作为矶崎新老先生的工作伙伴,正式成为矶崎新+胡倩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完成了国内多个大型建筑项目,如《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现代美术馆》、《上海喜马拉雅中心》、《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美特斯邦威时尚产业园区》等。2022金住奖-中国居住空间设计年度盛典暨城市十大颁奖典礼《美国室内》、《莱斯》杂志封面人物,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湖南室内设计学会常务理事,HIID湖南建筑与室内设计学会轮值会长,长沙师范专科学院艺术设计系客座教授,湖南设计师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长沙设计师委员会副主任。此前曾蝉联五届中国最具权威室内设计大赛金奖,是2020央视《秘密大改造》特聘设计师,也是《2017中国室内设计师TOP100榜单》标杆性人物。他坚持独立设计精神,将东方元素融入设计之中,开创特有风格,致力于用设计打造生活方式。2012年创立「DPD递加设计」,而后相继开创商业茶饮品牌 「HUNCHA 混茶」、生活品牌「俩」生活研究所和艺术生活品牌「COCOON茧画廊」等知名品牌。他以设计与实践并行的经验,成为了设计、商业、艺术多元复合模式的深度研究者。在过去,媒体曾用“过渡的一代人”形容“85-95”。因为这代人在传统中成长,却长成了中国第一代「自由意志」。同属于“85-95”的林镇和DPD想改变传统,提供符合“85-95”一代需求的设计。大木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香港/上海/佛山)合伙人/设计总监创意不是从一季流行风匆忙打卡后直奔下一季,而是适时停下脚步寻求文脉在空间或建筑中的承传融通。总结谢智明20多年的设计生涯,有建筑设计,有空间设计,亦有文创设计。步履不停,变化总在发展中不经意间开启。是创新,更是传承,是资源整合再造,更是去边界去创意。连志明先生,毕业于法国巴黎ESAG Penninghen室内建筑设计专业。致力于室内建筑空间的研究,对于商业空间、展示空间等有着独特的见解,探寻光与物,空间与人,力学与美学,肌理与色彩之间的关联,把美学同室内建筑及产品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联系起来,创作不拘一格,将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作品中融会贯通,并且不断探索当今的生活方式在设计中的表达形式。东方非线性空间探索者。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IAU美国美联大学室内设计硕士,现任鸿扬集团陈志斌设计事务所创意总监、鸿扬集团设计师协会会长,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和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客座教授,注册高级室内建筑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十佳住宅设计师、中国十大样板房设计师、CIID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周年全国杰出设计师。纵观中国艺术史,从宋代的词到元代的画,都是士大夫文人思想高度的表达,都是一种抽象的、写意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陈方晓先生把它叫做表现主义,因为这是艺术家本人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抒发。作为一个东方设计师,更应该要去挖掘东方的文化精髓。陈方晓就是这样一个设计师,他善于把宋词唯美意境,营造于当代表现主义的室内设计中。他把这称之为——东方精神,当代表达。思维超前的他,将再度登上广州设计周的舞台,在2019中国新地产设计大会暨年度别墅|住宅公寓设计师评选(2019-2020)颁奖礼中,为大家多维度解析新地产趋势。谢天,中国美术学院国艺城市设计艺术研究院院长、杭州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设计总监、国内著名设计师、当代艺术家,出生于1972年1月,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在专业研究领域里,涉及到建筑空间及工业设计、大型公共艺术设计、城市视觉美学研究、多媒体艺术等。谢天创造了上海中信五牛城、上海金玉兰娱乐城、上海御品大厦(袁公馆)、北京枫丹白露假日酒店、北京寰岛博雅大店、北京文博大厦、北京国贸饭店、北京昆泰饭店、北京大观园酒店、北京卷石轩会所、北京卷石轩(私人)博物馆、北京卷石天地大厦、北京艾力枫社高尔夫会所、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妇保医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延吉丽山花园酒店、黄山(香格里拉饭店)等多个设计项目,以及发表了《围合的色彩》、 《室内设计专案解析》、《中式家居》等著作论文。2022红棉设计奖至尊论坛暨最美极简空间设计奖颁奖典礼重庆宗灏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 执行董事 设计总监去做一个主动寻找意义的人,而不是等待被社会赋予意义。一路走来,刘增申本身就是一段华语设计主动进击史,投射了一代设计者发于心、践于行的无止境探索,二十余年投身其中,一往无前。金句频出,是与这位设计师对话过程中最显性的特征,背后可见其对多年设计逻辑、设计观的深度思考。她创立的润舍纳图空间设计曾获得2021年意大利 A’DESIGN AWARD银奖、2020年伦敦设计奖酒店餐饮服务类银奖、2020年金瓦奖首席评委大奖、2020年金瓦奖商业空间类银奖、2019年中国室内设计新势力榜全国十强、2019年香港APIDA亚太区商业空间银奖等奖项。李雪自幼习画,学书法,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创业前当过8年的大学老师。世间的路有平直的大道和布满荆棘的曲折小路,她选择她更爱的,也是更难走的设计之路,并坚定地走下去。她爱美,并且关注美,有着敏锐的色彩感觉。曾经开过软装生活馆,在经历了3次创业失败后,积极乐观不服输的李雪创立了润舍纳图空间设计,团队从最初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40人。这位正能量满满的“全能王”,向我们展示了她对美,对设计永不满足且坚韧顽强的精神。学生时期的他主攻视觉传达专业,彼时还尚未知晓将来职业发展道路会有所扭转,一次在图书馆与香港著名室内设计师梁志天作品选集的邂逅,开启了他人生新的篇章。于是他开始临摹大师的效果图,并不断地向心仪的公司投递简历,却又最终石沉大海寥无回音。毫不灰心的他便从最基础的设计助理做起,每天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大量练习画手稿,这样的日子长达一年之久后,最终如愿进入梁志天老师的公司开始工作。人生脉络的支线刚刚有了起色,关乎设计方向的诘问再次在心里响起:港式的简约风格真的是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吗?自己想要追崇的风格到底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和迷茫,李友友毅然辞职,在创立自己工作室的同时远赴欧洲,前往米兰理工大学修读硕士课程。「是很折腾,但是也很享受,人生的意义不就是在于此。如果说前几年的实践工作给我打下了好的「底盘」基础,那么求学时完整的设计方法论则助推着我在新的「赛道」上顺势爆发。」每当回忆起这段珍贵的经历,李友友总是笑笑:人生多磨,好饭不怕晚。沈宝宏先生出身木匠世家,从事二十余年室内设计,2008年转向家具设计,并与谭晓慧女士联合创立U 家具品牌, 直至当前。他既熟稔传统技艺内核,亦是着眼当下的设计师。多年实践与探索,东西方设计的异同在他的思想中开始融汇。他对设计的思考不止于功能和美学的考量,更希望将中国乃至东方人对事物的独有观念与情感、尺度与温度融入每一件作品,持续探寻中国家具在这个时代的形态与表达。小杰先生曾是温州家具学院院长、中央美院客座教授、瑞典林雪平大学马姆斯登家具学院客座教授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家具设计师、米兰设计周『坐下来』系列策展人 。现是上海美院特骋教授、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意思设计展策展人、厦门国际石材展石无限设计展策展人、意大利著名品牌CASANOVA设计师、荷兰陶瓷品牌WORK设计师,澳珀家俱、瓯窑儿女与一裳的艺术总监。最后做个手艺人最轻松。童慧明先生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近40年工业设计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育者。2017 年提出设计驱动型品牌(BDD)理念,2018年初发起创立 BDDWATCH(设计驱动型品牌观察)研究与传播平台,全力推动中国设计驱动式创业公司的发展。孟建国先生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特级室内装饰设计师,同时也是建筑装饰行业科技人才,参与主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全国政协办公大楼、文化部办公大楼、北京大学 100 周年纪念讲堂、北京首都博物馆、鸟巢、新疆丝绸之路旅游集散中心等多个知名大型室内设计项目。从业三十多年来,孟建国始终致力于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曾先后担任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室内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艺术设计院院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监部总监等职。获得过首批资深室内建筑师、中国最具设计影响力五大企业家、中国设计贡献奖、中国年度设计人物、名人堂等多项殊荣。同时,孟建国始终重视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及室内设计行业的学术建设,先后参与了《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内装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施工图设计图样》、《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编制与投标报价手册》、《商品住宅一次性装修实施细则》、《BIM 技术室内设计》等编撰工作。生长于中国台湾,1994年毕业于台中东海大学建筑系,随后前往英国伦敦,在建筑联盟The AA Diploma研习硕士。1998年回台,成立工作室开始建筑操作,并在大叶大学和东海大学任教十年,期间开办了以空间和人文为主轴的设计杂志。2008年在广州成立细细设计工作室,展开幸福空间的建构,并以此为基础,发想于饮食和生活,创立元生咖啡。黄竞先生是一名设计企业家,专注设计空间和形体,包括室内、家具、产品设计和品牌管理,并透过在以中国内地为主的地方策划各式展览和活动。他一直不遗余力推广优质设计,并为设计师和商界建立沟通桥梁。同时从事全方位设计及商业策划、全球展览规划等领域研究实践工作已近 20 年;擅长国际设计资源整合、促成全球商业推广合作,帮助香港和外地设计师与内地企业对接。目标是要通过共享多方设计专业资源,以香港的国际化设计网络,再配合内地的生产专业及高增长的商业市场,建立出内地和香港的优质设计品牌。1998年,覃思先生创办澳门T&C studio并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2008年,成立TCDI创思国际建筑师事务所至今(现TC Design创思设计集团),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软装设计等,提倡“设计赋能”理念,践行“立体设计管理”,历经20多年的沉淀、深耕与发展,提供规划、建筑、室内、软装,全专业全流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定制设计服务。全国范围内为地方政府、知名地产商及优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设计咨询和服务。覃思先生创作领域宽阔,是典型的全能跨界设计师。坚持以作品成就客户为设计目标,秉承简约为美、空间为实的哲学思想,朴实专注地探索着自己的设计之路。王刚先生是中国建筑学会“优秀青年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国家级奖项)”获得者。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常务理事,规划专委会副主席;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发展分会副会长;全联房地产商会产业链创新合作分会常务理事;宜居中国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发展联盟特聘专家。魏玮先生负责中国奥园集团室内设计体系工作及主持部门工作。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在校期间已跟随导师,参与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设计工作。在中国奥园任职期间,建立5A+产品精装体系,研发及制定多个产品标准化,其中,以回归空间本质为出发点,将A+居住家的空间归类为公共(Public)空间、功能(Function)空间、共享(Share)空间和私人(Private)空间,形成独特的“PFSP”设计理念。推进“产品标准化、精装产业化、管理数字化”的精装修战略,为广大客户切实解决成品房疼点,交付美好生活。香港著名设计师,生活美学家。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曾任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现任执行委员。先后获得香港青年时装设计比赛非针织组冠军、“旭化成-中国时装设计师创意大奖、深圳环球设计大奖FASHION类别银奖。曾为香港及国内外多个服装品牌担任设计顾问,多次受邀代表香港参与国内外的设计活动及研讨。1994年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毕业,同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曾任法国国立第戎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11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设计专业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和中国美术学院实验教学管理部副主任。1995年创立中国美术学院天屹设计艺术中心,2007年创立八丈居设计机构,多年来致力于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的创作,曾多次在各学术期刊和杂志发表论文创作,《金属的记忆》、《契合之道》等。参与国家级课题《动漫辅助创意和衍生产品开发技术与系统》研究。
Jacopo Reale 雅各布·雷亚尔
宾尼法利纳(中国)建筑设计总监
Jacopo Reale先生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获建筑和城市规划双硕士学位。他是意大利米兰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和保护建筑师注册协会的成员。职业生涯中,他一直与全球各地的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提供不同阶段和规模的研究和设计方案。在他的项目中,Jacopo将不同的领域——如城市设计、建筑、工程、大数据、自然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结合到一个综合的视野中,以捕捉城市问题的多学科性质,提供新颖的应用范式,使市民能够创造一个更好的宜居城市体验。2022年,他成为宾尼法利纳中国的建筑设计总监,负责为宾尼法利纳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关系,同时支持地区内正在进行的诸多项目。他负责开发的一些项目包括:MIND米兰创新区、MiSK City and Qiddiya City、中意(嘉善)国际合作示范区、Italvolt超级电池工厂、马耳他可持续创新中心等等。
40 UNDER 40 中国设计杰出青年(2022-2023)思想会暨省区榜颁奖礼澳大利亚 HYH 酒店设计集团品牌创始人、创意总监姜湘岳先生对于酒店设计,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酒店是一个集大众功能以及大众审美的一个空间,在设计过程中,要平衡营销功能与审美美学。在相对较长的施工期后,如何保证设计“不过时”,这就需要拥有超前的敏锐度,不追逐一时成为“网红”,而要充分利用自然主义的生活美学,回归文化本源。营销之外,在设计中明确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只有这样的设计,一百年过后,我们才能依然对它保持热爱。经验的积累与视野的开阔,是酒店设计必须具备的能力。很长一段时间内,项目之外,姜湘岳先生都忙于在世界各地考察奔走,他认为,酒店设计不像其他设计私密性那么强,只要你愿意并用心,全世界的酒店都可以去参观学习,这对经验的积累和视野的开阔很重要。
关健斌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副总裁
从事建筑设计25年,专于超高层办公建筑,酒店,文旅项目,精品住宅,展示中心等类型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善于从市场,创意与技术,等多维度进行统筹思考。设计理念:一直坚持设计应遵循强逻辑的前提下解决需求,并运用艺术化的手段得以高于需求。主创项目曾获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绿色建筑大会 LEED-CS 铂金级预认证、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等国内外奖项。
中国设计星(2022-2023)全国36强年度竞演暨颁奖典礼国际著名建筑、室内及产品设计师梁志天先生出生于中国香港,拥有超过 40 年的设计经验。梁先生以现代设计风格见称,善于将饶富亚洲文化及艺术元素融入其作品中,在业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设计作品备受推崇和肯定。“设计”对于每一位历史上的大师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这些思考影响了他们的创作与成就,也反映出他们对当代人文生活的理解。梁先生对设计和 SLD 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哲学。自 1987 年创业以来,梁先生凭借崭新的思维和具前瞻性的国际视野,突破传统框架及地域界限,开启了植根于中国,放眼于世界的多元发展步伐,把 SLD 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室内设计企业。梁先生投身设计行业 40 载,感铭于业内取得一定的成绩,亦非常明白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必须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故近年一直积极参与设计相关公职,期望以其专业、经验及网络回馈业界和社会并努力培育年轻后进。他多次获邀担任世界权威设计大奖的评委,包括亚太室内设计大奖、iF DesigrAward China、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大奖、China Property Awards 及 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 等。他在 2017 至 2020 年担任国际室内建筑师 / 设计师团体联盟(IFI)主席,为 IFI 史上首位华人主席,从 2013 年至今,他获委任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从 2016 年起,他亦获委任为香港设计中心董事会董事,2022 年委任董事会副主席。于 2014 年,他与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多位著名室内设计师共同创立“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积极推动设计教育及行业发展。于 2022 年,梁先生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BBS),表彰其致力教育年青建筑师和设计师,积极促进中国内地和香港业界的可持续发展的深远贡献。
P A L DESIGN GROUP 创办人及首席设计师投身设计界40年的梁景华,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1994 年于香港创办P A L Design Group,并于深圳、北京及上海设立分公司。P A L 的设计项目以国际酒店及大型会所为主,梁景华致力追求创新、永恒及简约的设计,他擅长融合东西方文化,将设计与艺术交融并兼俱实用性;他强调空间需和谐而舒适,设计是为了优化环境,并提升生活的素质。梁景华过去 40 年缔造了很多标志性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高级会所、样板房、营销中心、办公楼及大型别墅等,项目覆盖香港、澳洲、美国及中国各地。他带领 P A L 成功与香港、海外及中国大型房地产商合作,如万科、融创、恒大、金地、万达、华润、中海、世茂;香港新世界、长江、新鸿基、恒隆及嘉华等发展商长期合作,打造不同的创意及优质的项目。梁景华带领 P A L 专业团队迈进 28 年,曾创作无数优质大型项目,获得多达二百多个国际奖项,包括荷兰《FRAME》设计大奖、英国 Andrew Martin2国际室内设计大奖、美国《Interior Design》年度最佳设计奖、美国 IIDA 国际室内设计协会全球卓越大奖等;而他个人亦被选为「中国设计年度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全球首 50 名最顶尖设计师」以及「光华龙腾奖 中国设计贡献奖」,是亚洲设计界内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林学明,集美组设计机构联合创始人,被誉为广州室内设计的奠基人和创始人,深受新中国第一代设计教育家的影响,作为中国室内设计领域的传奇人物。林学明亲历了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是设计界备受尊崇的前辈。改革开放初期,摸索在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经验,开创了产、学、研结合的新型设计教学,为国内设计院校教育探索提供可借鉴的模式。三十多年来,林学明带领的集美组设计团队闯南走北,设计作品无数,荣获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无数。“所谓设计,它是一个时代的先进的行为,要代表这个时代的精神,同时也需要体现文化烙印。”林学明一直倡导设计师应具备与自然共生、传承匠人精神、提倡设计中文化的设计理念与价值观。J&A杰恩设计董事长、总设计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创基金首任理事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分会会长、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建筑装饰分会副会长。作为中国较早一批室内设计师,多年来,姜峰先生始终不遗余力地推进设计行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设计走向国际,率先在全行业发起绿色健康设计的倡议,并积极探索中国设计行业的数字化发展之路。先后受聘于天津美院、四川美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担任特聘教授或研究生导师,关注并探讨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和未来行业发展问题。从业 30 年来工作横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产品设计等相关领域。以独具的审美将建筑、 室内、产品设计的工作整合形成对当代生活方式的整体诠释。引领和推动了城市居住生活方式变化的潮流。同时投入大量的精力于色彩流行趋势和相关应用的研究,开创性的将色彩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表现力的标志性设计风格。与国际著名色彩机构 NCS 在中国推出联名色卡,并著有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专业教材《室内色彩设计学习》(建 工出版社高等院校系列教材),在坚持专业教学的同时也持续推动室内设计色彩运用的专业普及工作。陈德坚毕业于英国 De Monfort University 室内设计系,曾在英国曼彻斯特著名设计公司任职。于1996年在香港成立德坚设计,期间屡获国际大奖,获得业界的高度认可。继而在上海成立公司,为酒店、餐饮、机场贵宾室、售楼处、样板间等,提供国内外多元化的室内设计和项目顾问服务。KCA成立以来,曾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如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 德国 IF 传达设计大奖、安德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亚太区室内设计大赛大奖、 A'Design Award 意大利 A'设计大奖 、 JCD Award Silver Award 日本 JCD 大赛银奖等。二十多年前,在英国,陈德坚偶然看到了Gaudii 和 Ludwig Mies vander Rohe的建筑作品。想象的张力和对未来设计之路的灵感如醍醐灌顶般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幽默的,创意的,不拘一格的设计。“创造力和原创性”是鞭策陈德坚与KCA(德坚设计Kinney Chan & Associates)不断锐意求新的动力来源。孙建华具有独到的创新思维、浓厚的东方情怀,关注设计与艺术的关系,以国际化手法诠释区域文化,设计作品兼具人文气质与当代性。在艺术人文、酒店温泉、度假休闲类领域设计造诣颇深,加上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与商业模式创新,令文化表达与商业价值达到最佳平衡。2011年,设计作品“瀑布酒店”和“印象中国莲”应国家文化部、中国美术馆邀请,与十几位中外著名建筑师及艺术家的作品,代表当代中国设计,在意大利罗马MAXXI国家美术馆展出。何宗宪(Joey Ho),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年度人物」、「香港十大杰出设计师」、日本杂志Studio Voice选为「亚洲创作VIP」及美国杂志《Interior Design》选为「名人堂Hall of Fame」成员。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硕士、新加坡大学建筑学士,Joey的设计手法前卫、体现深邃前瞻的愿景且具功能性,多年来获颁超过120个本地及海内外设计大奖。设计范畴涵盖酒店、住宅、商业、教育及公共机构等不同领域,项目遍布香港、美国、澳洲、新加坡、印度和大中华等地区。孟也,孟也空间创意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空间设计师、外WHYGARDEN家居品牌创始人、中国私人住宅定制设计的领军人物。孟也设计团队致力于为中国精英阶层定制独有的高端住宅空间,主张设计气质的多变及创新,在全国多地完成了众多私人别墅府邸及样板间设计项目。孟也先生的设计风格多变,各个作品都恰到好处的体践行了设计对“美”的诠释,曾经在全国各地斩获无数空间设计大奖。近年来,因完成国内众多一线明星私人住宅而被誉为明星设计师,更铸就了孟也设计团队在“私人住宅定制”空间设计领域里的卓越成绩。1998年,覃思先生创办澳门T&C studio并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2008年,成立TCDI创思国际建筑师事务所至今(现TC Design创思设计集团),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软装设计等,提倡“设计赋能”理念,践行“立体设计管理”,历经20多年的沉淀、深耕与发展,提供规划、建筑、室内、软装,全专业全流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定制设计服务。全国范围内为地方政府、知名地产商及优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设计咨询和服务。覃思先生创作领域宽阔,是典型的全能跨界设计师。坚持以作品成就客户为设计目标,秉承简约为美、空间为实的哲学思想,朴实专注地探索着自己的设计之路。
郑东贤 DH Jung,PLAT ASIA联合创始人/总裁。郑东贤是具有中日韩文化背景的建筑设计师,师从日本建筑史学家铃木博之,2008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曾就职矶崎新工作室。来华实践逾15年,创作多基于自然环境中的建筑实践,以当代设计手法挖掘日渐消弭的东方建筑精髓。坚持“自然交融建筑”的创作手法,近年研究东方空间美学的体验设计,其度假、文化等建筑作品获多个国际奖项及国际建筑杂志报道。如其所说:“建筑是属于自然的,让建筑变成自然,让建筑分解成不像建筑的建筑,进入到自然里面。建筑只是个背景,人如何接触自然,这是最重要的。”PLAT ASIA是基于北京创立于2010年的国际化建筑师设计师实践平台,以包容多元的亚洲文化和创作活力推动完成多个获奖项目。周琦先生,一位从事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致力于研究民国建筑与建筑文物保护的建筑学教授。周琦身上的三个职业标签: 建筑师、教授、学者,它们独立又互相影响并趋向融合,他尝试寻找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人文情怀的平衡点,通过建筑专业设计解决整合资源的社会问题,让建筑在现代与传统碰撞中尽显哲思。30年来,周琦主持修缮改造重要近现代建筑100余栋,而推崇哲匠精神的他有着更远大的目标,正如他所说: “建筑师从不是工匠,而是有远大抱负、富有人文情怀的工程师。”东南大学是国内最为知名的建筑学教育学府之一,曾培养了如王澍、张永和等等行业杰出的建筑师与建筑学者。周琦作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国家建筑栋梁,多年的建筑耕耘经历更使他对真实的和诗意的建筑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体验。盛宇宏先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 1993年成立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29年来,汉森伯盛已成为一个规模达400人的设计品牌,提供建筑方案、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软装配置及艺术品咨询等综合性一体化服务。成立至今,集团的2200多个项目遍布全国60多城,收获了国内外160多项荣誉,包括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美国大师奖Architecture MasterPrize,Architizer A+奖,德国设计奖German Design Award, 德国标志性设计奖Iconic Awards,IDA国际设计奖、中国室内设计大奖等。他的作品始终秉持着“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在设计介入之前,建筑师便思考“人、空间、环境”三者的关系,并探索一种“真正可持续”的设计策略。兼具建筑学与管理学的研学经历,让盛宇宏不囿于传统的营造形式与手法,从运动与发展的角度探索并重新定义“此时、此人、此地”的空间体验。作为设计语汇“海派东方”的开创者,黄全擅于运用当代设计语言表现东方美学。以独立创新的态度面对未来趋势,拒绝同质化、关注公共性与社会性,是他目前设计的追求与目标。从室内设计到家居产品不断突破职业舒适圈,敢于舍弃与否定,才能重塑更多好设计。“未闻其人,先知其作”用来形容黄全再好不过。其设计作品在大众中的传播度远高于本人的姓名。除了绿地、万科、中海等大型地产的商业设计,《欢乐颂》《我的前半生》等影视场景也多次破局出圈。在室内设计领域打造爆款,是他的拿手好戏。 活跃于海峡两岸设计界、学术界和艺术界的邵唯晏,承袭了当代非线性的思维脉络,其前瞻性的思考,让他的作品和策展活动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媒体誉称其为“设计智人”。他多次被选为亚洲当代设计新势力代表,2008年曾代表中国台湾前往日本参与安藤忠雄计划(Ando Program)。邵唯晏同时主持着国内外几家设计公司,更在国际上获奖无数。并曾受邀担任法国INNODESIGN PRIZE 国际创新设计大奖评审,并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独立策展。李道德先生是dEEP Architects创始人、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1981年出生,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曾被《新建筑》杂志誉为“一个天生具有自我主张和判断的新一代建筑师”。2004年,他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毕业,随后赴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AA School)继续深造学习。毕业后他留在了伦敦,工作于建筑大师Sir Norman Foster 在伦敦的事务所Foster+Partners,参与了众多颇具影响力的建筑及城市规划设计。2009年,他回国创建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dEEP Architects,致力于中国本土化的数字建筑设计。作为一位80年代出生的设计师,崔树身上充满了这个时代的符号,集叛逆、个性、细致、严谨于一身,与当下最时尚的元素紧密相连。“不做经验设计的奴隶,不是审美趋势的附庸者;不断超越自己!”是他的信条,代表着亚洲年轻设计师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声。2015年,崔树凭借出彩的设计作品演讲一举斩获2015中国设计星首届冠军。次年,崔树成为中国设计星D4导师之一,担任起此后参赛选手们的导师。此后崔树先后成为和获得2016 INTERIOR DESIGN 封面人物、2016 入选英国Andrew Martin 年鉴、2017 尚流TATLER Generation T100 中国新锐先锋人物、中装协陈设艺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ADCC副秘书长、台湾两岸设计封面人物等身份。2004年,崔树创立了自己第一家公司,在设计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行,2010年正式创立CUN寸DESIGN品牌。对于办公空间,崔树其实有着很深的思考。每一年,CUN寸DESIGN都会在国际杂志上发布办公空间的趋势关键词,与全球设计师进行对话碰撞。“2016年,CUN寸DESIGN 提出关注办公空间里的时间;2017年关注办公空间里的宽容度 ;2018年关注办公空间里的科技;2019年关注办公与人的尺度;2020年关注办公空间里的健康。PplusP Designers Ltd. 维斯林室内建筑设计廖奕权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UNSW)设计学院,并获得设计学硕士学位,2022年获得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科技大学(RMIT)建筑及都市设计学院博士班录取, 同时也是香港室内设计协会认可室内设计师暨执行董事及副会长, 服务业界超过十载,为两岸四地及亚太区各国设计师的东方文化交流不遗余力,贡献良多。他曾在日本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继而在林伟而的思联建筑设计(CL3)学艺, 并于25岁创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维斯林室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PplusP Designers Limited), 2017年创立廖奕权设计师(深圳)事务所,2023年创立了日本东京支部。生于1984年,自小对设计已有浓厚兴趣,幼庭承训,因为父母的格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这样,便拿起背包,走遍全世界。更于日本,英国及澳大利亚留学。他带领的事务所十余年的历史内囊括世界超过二百多项国际及亚洲设计大奖,实力深受肯定。2012年及2022年分别两度荣获香港权威设计杂志《透视》的40骄子大奖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设计师的高度殊荣等等。被誉为设计界最年青的明日之星。2016-2018年担任中国设计星执行导师。廖奕权对艺术及室内设计充满热诚,他认为建筑及室内空间不单是一个给用家生活的地方,更是一个给人们洗滴心灵及触感互相共鸣的空间他的设计不但要满足用户的须求,也是为了满足各方在视觉及感觉上的享受,带给人们一个实用美满及舒适的空间。Crossboundaries 联合创始人/合伙人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专业,美国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学院建筑学硕士学位。2002 年,在美国完成学习及工作五年后,他回到中国,开始在中国最大的建筑设计机构之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任职。2005 年,董灏与蓝冰可在北京共同创立了 Crossboundaries。董灏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会员,定期在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任教,也经常在各种论坛和平台上担任特邀评论家、讲师和演讲者,包括 TEDx。还为《金融时报》中文网撰写教育专栏文章,并且他在“空间塑人”方面的专业研究还得到了江苏和深圳政府的认可。董灏不仅担任世界级建筑设计奖项 Architizer A +奖和 AMP MasterPrize 等多种奖项的评审工作,还被选为 2020 年三联“人文城市”奖的提名者。杜柏均先生一直秉持着将生活哲学融入项目设计的理念,作品透露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多次受邀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知名院校研修讲师及各类设计大赛评委与专业论坛演讲。从业30年来,先后为各大地产集团、品牌合作了许多设计项目,井获得德国红点奖、德国1f奖、美国MUSE奖、意大利A°DESIGN、英国SBID、法国 GPDP等多项世界大奖,福布斯富療榜上多位富豪的御用豪宅设计师。其中,受邀2016年意大利米兰国际三年展-冥想空间.庄周梦蝶,其作品拍卖公益善款捐赠给偏远小学作为美木教育基金。作品出版:豪宅盛世、豪宅盛宴,国际风格别墅二、诠释新古典三、HEART + DESIGN LEAGUE、初心与传承、未竟之地等。设计圈里一位成功的跨界鬼才:“没有学过设计”,却从一个不合群的“异类”设计师,成为设计圈人人认可的大咖。他一次次跨界,涉足的行业令人叹为观止;他创造了“凡其设计的夜店必红”的娱乐设计神话;他带出的青年设计师获奖无数、广受好评。他是“杂之大成者”——张丰义先生,广泛涉猎各个领域,高效实践与输出,推动了设计行业未来。他从没有给自己设定设计标准,每一次设计都综合文化与功能、创意与科技,每一笔都充满新意。他着力于做有文化底蕴的综合设计,设计中融合了空间规划、文化艺术和智能科技,将多重跨界统一于设计空间中,勾勒出一个全新的设计生态系统。作品呈现出无可替代的设计属性和符号,设计的杭州SOS club、皇家永利娱乐会所、宁波EVER club、南宁疯马国际俱乐部等作品,至今仍被津津乐道。陈嘉君先生以多元化的现代风格见称,善于将东方文化的艺术元素,融入室内设计作品中,设计手法时尚却不失传统。他致力通过当年的设计语言,展现多元传统中西文化的交融,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突破。在过去十五年,陈嘉君带领壹挚设计团队于国内及港澳成功打造了众多知名设计项目,设计范畴涉及甲级写字楼、综合体、销售中心、会所、样板房、商场及餐厅等。设计成果备受业内各大企业及权威机构的推崇及肯定。2013-2017年期间更先后获选为“广东优秀设计师”及“中国优秀青年设计师”,项目作品获颁艾特奖、金外滩奖、金腾奖等多项大奖,是中国当代为数不多拥有十五年专注地产领域综合设计经验的优秀设计师之一。设计成果备受业内各大企业及权威机构的推崇及肯定,部分荣誉奖项:2018 IDA奖;2018 意大利A’ Design Award 室内设计类铜奖;2017 金外滩奖——最佳色彩运用奖;2017 SIDA新加坡室内设计大赛概念展示类金奖;2017 金腾奖——最佳样板空间设计(别墅);2016 金外滩奖。付养国先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工艺美术系设计专业,2003年,在北京与朋友创立了第一间属于自己的设计公司-朗圣设计。从业至今20余年,始终以“设计是一种责任”为初衷,坚持做有温度的设计,将文化艺术内涵注入到设计作品中,让设计,有爱有善有传承。获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际环艺设计师A级资质,于2015年入选百度设计人物百科,多次荣获国际、亚太区及国内设计殊荣,代表奖项法国双面神GPDP AWARD国际设计大奖,PChouse时尚设计盛典“中国年度高端室内设计TOP100”称号、红棉中国“室内设计奖”、“华语设计领袖卓越人物”等殊荣,并出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从业二十六年,设计先生刘卫军见证了设计行业不同阶段的变化,并被誉为“空间魔术师”、“中国最具商业价值创造者”等行业美誉。在1998年至2020年间,刘卫军先生访学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其作品囊括超过300余项国际和亚太区设计及企业、个人奖项;不刻意,不强求,做自己,这大概是刘卫军先生与身俱来的特质。他将这种独一的特质融入和自己的每一件设计作品当中,没有规矩,没有束缚,没有特定的方向;他用对美的偏执,创造出各种意境生活与故事。吴文粒先生是深圳市盘石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分会副会长、湛江设计力量协会发起人之一/会长、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执行会长、广东省家居业联合会设计专委会会长。入行以来深耕于地产空间设计,并逐步成为集战略定位、品牌咨询、空间设计、产品研发、落地营销为一体的整合型全案设计师。以“三象论”为设计逻辑,“情境主义”为设计理念,用专业逻辑梳理用户诉求点,让设计为品牌溢价。梁曦文先生,坚持秉承“自律与尊重”的处事原则,并将其确定为JLa的立业精神,在1989年的香港创立JLa设计集团。作为成名三十多年的香港著名设计师,他活跃于设计产业、设计教育、公益、行业学术、艺术音乐等领域,亦拥有多年在岗教学经验,是国内众多知名设计赛事的特邀评委。在他看来,设计和创意就像游戏那样具有无穷乐趣和可能性,注重培养自由无界的思维,不只是创造力的取舍,更延伸至执行、落地、运营等方面的理性平衡。同时,他坚持设计应回归“人与空间的生态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凭借多学科平衡的丰富技巧和完善体系,其被业内权威媒体誉为深谙创意跨界的“平衡大师”。2022金住奖-中国居住空间设计年度盛典暨城市十大颁奖典礼Danny Cheng Inyeriors Limited 设计总监郑炳坤先生 (Danny Cheng)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erchandising and Design ,于2002年开展个人事业,成立Danny Cheng Interiors Limited。Danny的设计祟尚简约、强调空间感和建筑美。Danny 自2005年首次将为客人设计的住宅项目送到APIDA 比赛单位,顺利摘下第一个室内设计奬项后;至今已经取得超过100个本地及国际奬项。同时,Danny更出版设计案例合集 <<家作:郑炳坤室内设计>> 、 <<One to Ten>> 及 <<设计的 存在>>。截至2018年,Danny已参与超过300余个案例设计工作。他奉行 ” 简约不简单” 的设计美学产生了不少出色的作品,例如:愉景湾海滨白教堂等。这些前瞻性的设计不但将Danny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亦赢得广泛认同。除此之外,Danny还将美学理念延伸至其他领域。业务亦由初期以简约主义为主及富建筑感的小型私人住宅设计,发展至参与中、港、澳房地产新开发项目,包括样板房、公共空间、会所及大型销售厅之策划。近年更拓展至富时代感及华丽的服务式住宅及酒店设计元素。彭海浪先生在三十余年的设计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理解和设计主张,追求隽永典雅的空间风格、回归人本的设计语言;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广和践行可持续发展设计。将古典设计以现代手法诠释时代的精神特质,将流行元素在空间序列中铺陈出节奏和韵律,营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并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极富人文精神的广州本土设计师。说起08年他与合伙人一起成立尚诺柏纳品牌的契机,你可能想不到是源于一次朋友间聚会的机缘巧合:一日得闲,王先生约志趣相投的设计师朋友小聚,玩起时下在年轻人群体中风行的卡牌游戏——UNO,到兴起时相互畅谈起各自有关设计的见解,没想到几人竟意想不到的合拍,由此,SNP的诞生也就水到渠成。深圳市广田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院长蔡祝源先生在中国建材行业塑造了多个成功案例,不仅打造了意大利马拉齐、奇丽砂、费罗娜、唯格瓷砖等多家旗舰展厅,更协助致尊建材大璞石材进行全产品线的打造,帮助多家泛家居企业在市场脱颖而出。“石材有着与生俱来的细腻质感以及漂亮的天然纹理,应该用材料的实用性与设计感搭配结合,使产品给予受众更深刻的记忆点,实现产业进一步升级。”跨界建筑 / 室内设计师及艺术家。艺术科班出身,求学时期即活跃于台湾艺术圈,具备深厚的艺术底蕴,更曾在国际性艺术展中,受邀为参展艺术家。对建筑、室内设计怀抱高度热情,并将其丰厚的艺术经历,结合个人对当代东方文化的体悟,缔造出独特的设计语汇-「时尚东方·先锋艺术」,致力创造当代艺术与东方人文精神融合的空间,引领未来空间设计美学。张灿先生,作为华语设计最早的一批探索者,张灿自己的设计故事,本身就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研究史。当我们对这位设计前辈的过往和当下集结在一起,一个更具立体榜样参照的张灿,便更加丰富起来。对每个问题,每一件事情,他始终有着理性且清晰的分析和判断力。细数整个室内设计行业巨大变化,快速发展的优势,与缺失的奋斗方向;如何在工作节奏飞快与设计作品之间寻找平衡,对于设计与生活关系的独特见解……在他的整个设计历程中,我们看到更多是理性的规划,理性的思考,与理性的设计,从而导向了一个更具前瞻性与可控性的个人发展。申晨先生,作为中国新媒体专家,拥有丰富的新媒体营销实战经验与相关资源,曾参与策划指导众多中国著名新媒体营销案例,每年斩获国内外知名的行业案例奖项超70个、全球授课超过80堂,受益企业超过10000家,在抖音、微博、小红书、B站共有近1000万粉丝是抖音营销类博主内容播放数第一,#申晨#话题抖音播放超过5亿次。2014年创立熊猫传媒集团,提出了“品效合一”的新媒体营销方法论——“熊猫罗盘”。旗下的熊猫自媒体联盟拥有超过10000名中国顶级内容生产者,三万余个账号,覆盖5亿微博用户、1.5亿微信用户及1亿今日头条、抖音用户,熊猫传媒是中国最具标杆性的内容公司。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直坚持朴素然的格,将传统艺与当代审美结合,作品诠释当代性与在地化,创造出具有东美学的空间。在酒店领域的代表作品有拾山房,既下山 · 梅里,既下山 · 重庆,夕上 · 虎跑1934,夕上 · 双廊;阿那亚三亚y hotel;野在山川YAZA…作品「既下 · 梅Sunyata meili」酒店荣获AHEAD ASIA 2020 Best Hotel Conversion,亦成为Design Hotels酒店成员;作品「拾房酒店Pure house」获得The 14th’annual HD Awards级酒店类奖;作品夕上.双廊酒店荣获2022 IFI卓越设计大奖酒店(STAY)类金奖。创办活美学集合品牌“壹集”,搜罗和发现美,集合个国际独设计师品牌家具、艺术品及旧物孤品。创办“格外馆”、“屋顶顶”、“gaagaa kitchen”等活式品牌,创办“夕上酒店”品牌,在中国绝美的景地,打造私属感的度假空间,找到自然与在地文化的精神契合。刘道华先生是一名跨界设计师 ,是LDH刘道华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创意总监,也是国内知名空间设计师、资深室内建筑师。多次荣获艾特奖、金堂奖、筑巢奖、“中国室内设计二十年总评榜”、国际建筑装饰双年展、德国IF奖、红点奖。也受聘担任“广州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星导师”、“中国建筑装饰行业职业教育特聘专家”、 A+设计师联盟组委会授予“荣誉理事”。在设计方面,刘道华认为“设计是建构传统与未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孙建亚先生是台湾著名室内设计师,于1993年从事室内设计,2001年从台北来到上海,2009年创办上海亚邑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推崇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善于对建筑、景观、室内做整体融合,追求工艺至臻品质,力求还原空间最本真的形态,创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作品涵盖度假酒店,私人别墅宅邸,企业总部,会所等。曾担任梦想改造家节目设计师、2021年广州设计周专家委员,获得过2020 金堂奖十年卓越人物奖,2019 意大利A' Design Award 国际设计大赛建筑设计银奖、2018 台湾TID Award 国际设计奖、2016 德国IF国际设计奖-居住空间类大奖、2015 台湾金点设计奖-空间设计大奖等多项殊荣。孟建国先生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特级室内装饰设计师,同时也是建筑装饰行业科技人才,参与主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全国政协办公大楼、文化部办公大楼、北京大学 100 周年纪念讲堂、北京首都博物馆、鸟巢、新疆丝绸之路旅游集散中心等多个知名大型室内设计项目。从业三十多年来,孟建国始终致力于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曾先后担任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室内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艺术设计院院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监部总监等职。获得过首批资深室内建筑师、中国最具设计影响力五大企业家、中国设计贡献奖、中国年度设计人物、名人堂等多项殊荣。同时,孟建国始终重视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及室内设计行业的学术建设,先后参与了《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内装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施工图设计图样》、《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编制与投标报价手册》、《商品住宅一次性装修实施细则》、《BIM 技术室内设计》等编撰工作。生长于中国台湾,1994年毕业于台中东海大学建筑系,随后前往英国伦敦,在建筑联盟The AA Diploma研习硕士。1998年回台,成立工作室开始建筑操作,并在大叶大学和东海大学任教十年,期间开办了以空间和人文为主轴的设计杂志。2008年在广州成立细细设计工作室,展开幸福空间的建构,并以此为基础,发想于饮食和生活,创立元生咖啡。沈宝宏先生出身木匠世家,从事二十余年室内设计,2008年转向家具设计,并与谭晓慧女士联合创立U 家具品牌, 直至当前。他既熟稔传统技艺内核,亦是着眼当下的设计师。多年实践与探索,东西方设计的异同在他的思想中开始融汇。他对设计的思考不止于功能和美学的考量,更希望将中国乃至东方人对事物的独有观念与情感、尺度与温度融入每一件作品,持续探寻中国家具在这个时代的形态与表达。黄竞先生是一名设计企业家,专注设计空间和形体,包括室内、家具、产品设计和品牌管理,并透过在以中国内地为主的地方策划各式展览和活动。他一直不遗余力推广优质设计,并为设计师和商界建立沟通桥梁。同时从事全方位设计及商业策划、全球展览规划等领域研究实践工作已近 20 年;擅长国际设计资源整合、促成全球商业推广合作,帮助香港和外地设计师与内地企业对接。目标是要通过共享多方设计专业资源,以香港的国际化设计网络,再配合内地的生产专业及高增长的商业市场,建立出内地和香港的优质设计品牌。王刚先生是中国建筑学会“优秀青年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国家级奖项)”获得者。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常务理事,规划专委会副主席;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发展分会副会长;全联房地产商会产业链创新合作分会常务理事;宜居中国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发展联盟特聘专家。魏玮先生负责中国奥园集团室内设计体系工作及主持部门工作。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在校期间已跟随导师,参与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设计工作。在中国奥园任职期间,建立5A+产品精装体系,研发及制定多个产品标准化,其中,以回归空间本质为出发点,将A+居住家的空间归类为公共(Public)空间、功能(Function)空间、共享(Share)空间和私人(Private)空间,形成独特的“PFSP”设计理念。推进“产品标准化、精装产业化、管理数字化”的精装修战略,为广大客户切实解决成品房疼点,交付美好生活。1994年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毕业,同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曾任法国国立第戎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11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设计专业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和中国美术学院实验教学管理部副主任。1995年创立中国美术学院天屹设计艺术中心,2007年创立八丈居设计机构,多年来致力于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的创作,曾多次在各学术期刊和杂志发表论文创作,《金属的记忆》、《契合之道》等。参与国家级课题《动漫辅助创意和衍生产品开发技术与系统》研究。




点击立即购票
直通2022广州设计周
▼
不想错过广州设计周展会最新动态?
赶紧加入我们的【粉丝福利群】
不定时炸小福利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