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2023年下半年,巴斯夫位于湛江一体化基地的热塑性聚氨酯(TPU)装置将投入运营,这也将成为巴斯夫最大的TPU生产线。
科思创在中国TPU生产基地
科思创广泛的TPU产品组合应用于工业、农业、汽车、交通运输、高性能运动休闲装备、电子电器及智能穿戴设备、基础设施及基础工艺等众多领域。上个世纪中叶,公司分别在欧洲和美国设立生产基地,开始在欧美地区销售TPU产品。2007年公司成功整合深圳和彰化基地,开始在中国本土化生产TPU。珠海项目公布前,台湾彰化基地是科思创亚太区最大的TPU生产基地。2019年,通过本土整合,科思创TPU业务进一步打开日本市场,提高自身在亚太区的供给能力及市场份额。2022年7月,科思创位于漕泾的上海一体化基地的弹性体新工厂项目开工,新的弹性体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投入运营,建成后将为上海一体化基地增加新的产品线。近期外企在中国TPU项目投产情况
2022年8月,美国路博润公司宣布其上海松江生产基地的新增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路博润特种聚合物业务亚太区投资的又一里程碑,进一步扩大了TPU产能。2023年下半年,巴斯夫位于湛江一体化基地的热塑性聚氨酯(TPU)装置将投入运营,这将成为巴斯夫最大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线,其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枪和充电电缆。国内TPU生产企业
目前我国国内TPU生产企业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以万华化学、华峰集团为代表的每年TPU产能在15万吨以上的企业,其拥有MDI、多元醇或己二酸等主要原材料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化工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拥有雄厚的化工生产基础、产业链长、整体规模大,业务领域也不限于TPU行业;第二类:以美瑞新材、一诺威为代表的每年产能在5-15万吨之间,且专注于TPU的研发生产,并以技术创新和专业服务为核心的企业;第三类: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TPU年产能在5万吨以下,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生产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或环保问题,这类企业竞争力相对不足。国内TPU市场情况
据天天化工网数据,2018-2022年中国TPU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2.92%,其中2022年总产能为129.9万吨/年,同比增长12.27%。而随着国内TPU产能规模的快速扩张,导致TPU供应逐渐过剩,叠加疫情对需求端的影响,2022年中国TPU行业的平均开工率仅有49.07%,行业内TPU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2018-2022年中国TPU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67%,其中2022年总产量为65.56万吨,同比增长0.24%。万华和华峰的产量规模相当,两家2022年产量合计占中国总产量的37%左右,而产量前十的生产企业2022年产量合计占中国总产量的80%左右。
2018-2022年国内TPU行业总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34%,其中2022年总消费量为56.9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48%,五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当前,从市场供求情况来看,中低端产品和中高端产品的市场特点差异较大。中低端产品的下游应用较为广阔且客户分散,总体呈现出市场容量大、竞争激烈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强品牌效应、原材料成本优势和牢固客户基础的企业在市场占有率、产品定价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中高端产品领域,虽然国内下游客户需求旺盛,但目前仅有少数本土生产企业参与,其市场份额基本被一些跨国公司主导,如科思创、巴斯夫、美国路博润、亨斯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跨国公司仍在不停的增加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增强市场竞争力。TPU小知识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U,简称TPU),又称PU热塑胶,是一种由低聚物多元醇软段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硬段构成的线性嵌段共聚物,是一类加热可以塑化、溶剂可以溶解的聚氨酯弹性体。与通用的塑料与橡胶材料相比,TPU具有硬层度范围广、力学性能突出、耐高/低温性能优异、加工性能好、环保性能优良、可塑性强、可设计性强、透明性好等优异特性,其既有橡胶材料的高弹性,又有工程塑料的高强度。可以说,TPU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已成为重要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之一。来源:科思创、华经产业研究院、天天化工网、中国化工信息周刊,化工新材料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海川化工论坛财富分红包码
NT3JPZ3T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快捷访问领取页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