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0
1
工程施工或检维修作业环节的风险管控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有统计数据显示,化工企业每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中,60%以上发生在施工或检维修作业环节。如何准确地识别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管控,这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业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简称JSA)方法作为一种作业安全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工具,在部分高危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推进作业安全分析在化工企业生产、检维修作业及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组织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了团体标准《化工企业作业安全分析(JSA)实施指南》,于近日发布实施。
该标准提供了实施作业安全分析的具体技术要求,明确了作业安全分析的实施范围、作业安全分析前的准备、作业步骤划分、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等多方面内容,为指导化工企业规范、有序地开展作业安全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首先,标准清晰地界定了化工企业实施作业安全分析的范围。对于易引发事故的动火作业、II级及以上高处作业、无作业方案的吊装等特殊作业以及交叉作业、临边作业、临水作业、临近高压带电体的作业等高风险非常规作业项目,标准明确规定必须事先开展作业安全分析,客观上解决了以往因作业安全分析要求泛滥而导致的企业作业安全分析点多面广、工作量大、分析结果粗制滥造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标准对JSA小组成员的构成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准明确,分析小组成员由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操作人员、监护人员和承包商作业人员代表共同组成。分析小组成员的专业和来源的广泛性,保证了作业安全分析结果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同时也确保了最终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的可操作性。
标准还要求,JSA小组应依据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相关条款的规定,分别从人员行为、作业现场、物料泄漏、设备设施、能量、化学品暴露和管理七个方面,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和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开展辨识工作。
最后,为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标准要求JSA小组人员在制定管控措施时,要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控制(含应急)措施、个体防护等几个方面,结合作业实际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要对所有参加作业活动的人员进行作业安全分析告知,履行签字确认手续,以便明确责任,确保控制措施能够最终落地执行。
《化工企业作业安全分析(JSA)实施指南》的发布实施,为有效管控化工企业生产、检维修和工程施工作业风险提供了系统方法。合理运用该标准,可推动化工企业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由事后向事前、由防事故向降风险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安全绩效。
0
1
标准原文:
《化学品企业作业安全分析(JSA)实施指南》(T/CCSAS 025-2023)
来源: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赵膺祚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10-64465630),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助力危化品安全生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