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Büro Ole Scheeren 是一间专注于建筑实践、城市发展与研究,以及室内设计的国际建筑事务所。事务所在香港、北京、伦敦和柏林设有办公室,共一百多名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全球开展工作。作品荣获许多奖项,其中新加坡双景坊获得2021年世界高层建筑协会大奖,新加坡The Interlace获得2015年世界建筑节年度建筑大奖、2014年度世界高层建筑协会最佳居住奖,CCTV项目获得的2013年度世界高层建筑协会最佳高层建筑奖。
对于奥雷·舍人来说,设计均从全新原型开始构想,纳入新的概念并明确带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可以如何被重新想像。“我们认为建筑是一种相互联系的社会基础架构,并从中构建未来的场景。从改变城市的大型结构到私密空间,体现了对实现人和城市生活中特定或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的精准追求。”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CCTV by Rem Koolhaas and Ole Scheeren OMA
Photo by Iwan Baan
对于整个团队而言,每个项目都是一次难得的探索和表达机会。优质的设计根植于对于目标用户的需求的深刻思考,在工作前期、实践过程中、落地后期等,设计思维是以局部重点贯穿全局,不仅仅是彰显奥雷·舍人本人对建筑设计内外的重视,更是与城市、与用户的对话和互动。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项目中,它不是老套乏味的高层塔楼,而是通过几何和社会的三维连续体验得以实现;虚拟的内容呈现出实体的特征并占据一个地点和位置,为其本身,公众,城市,并在循环往复的环形流线中构建了实质的领域;一条专门的公众“参观流线”贯穿其内部,观众可以在其中学习和目睹电视制作的过程,同时可以透过幕墙欣赏CBD,北京城和故宫的壮观景象。CCTV总部大楼不仅是充满视觉符号的建筑群,亦成为北京城的标志:除了表象之外,还有更深层的丰富的情感串联。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CCTV by Rem Koolhaas and Ole Scheeren OMA
Photo by Iwan Baan
-设计无国界文脉相融,“再看”东方-如需更进一步领悟某种真谛,对于历史事实的了解也尤为重要。奥雷·舍人认为,“设计是一条很奇妙的桥梁,当人们在此驻足或前行时,应当感受到的是各种不同的跳动的鲜活的文化的集合,它们相融绽放而又独自沉淀,在生命里焕发,每每呼应着天地”。作为德国籍建筑师,奥雷·舍人在从事有关中国项目中,抛开其专业素养,他对于中国文化有着自己的清晰判断,并能恰如其分地融入作品,让过去、当下、未来的三段时间在同一个空间下产生惊喜相触。“这不是一个封闭的机构,而是直接开放回应当代文化多元混合的现状,以中国式的融合叠加手法打通文化空间和公共职能,通过文化活动和生活方式揉合艺术和文化。”位于北京的嘉德艺术中心,是一个高度聚合的艺术空间以及世界首家量身定做的拍卖行总部,奥雷·舍人认为它的表现力远比一家博物馆更丰富。因其地理位置紧邻紫禁城以及其最终的空间目的,设计基于既定条件,创建了一个综合的建筑,将中国文化的精华融入其中,与小尺度的历史文脉相融并与当代语境呼应——新建筑与古城肌理的化学反应:石材与玻璃两种材质的对比和互补创造了一种张力,回应当代都市的复杂性和多元化;抽象提炼元代中国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嵌入其中......一个致力于文化艺术的城中之城,促进对文物的交流,学习和欣赏,文化传播和创造的一个新的艺术中心便呈现在众人眼前。嘉德艺术中心 Guardian Art Center by Ole Scheeren Buro-OS
Photo by Iwan Baan
而在另一个五粮 · 东方酒谷项目中,奥雷·舍人讲述了一个酒文化的故事,一个自然美景启发人心和力量的故事。从古至今,【酒】已经成为寄托情感的象征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宜宾孕育了五粮液,而五粮液的品牌、历史和产品也回馈着宜宾和市民。奥雷·舍人事务所的设计概念深耕探讨这种亲密的联系,将五粮液的文化和历史作为宜宾整体城市空间的一部分进行了探索。利用自然环境(山脉、峡谷、瀑布和河流)编织起一系列建筑元素。两栋高低起伏的线性建筑将延续峡谷的现有形态,与自然景观连续共鸣,从而打造出一个生机盎然而又文化底蕴丰富的开放空间,围绕自然和酒文化、创造了流畅的室内外叙事空间,使历史遗迹和当代建筑步入过去、当下和未来的对话。
五粮·东方酒谷 Wuliang Interstice by Ole Scheeren Buro-OS
-自然共生追求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全球化、多元化,促进了国内、国际之间的交流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全球人民的羁绊。自然共生、健康和谐、绿色环保的人居环境是一直以来的全球共同命题,持续三年的疫情也不断提醒着每位设计师——设计和生活的本质,自然、人、环境是一体的,是有着深度联系的。
泰国最高楼Mahanakhon,一个扭转摩天楼传统形象并象征曼谷转型为国际大都会的标志,消解了普通超高层大楼沉闷刻板的身形,令城市生活流动起来。该设计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呆滞和隔离,通过开放性设计,展示了建筑内的人居;建筑以其独特的雕塑轮廓和环绕大厦整体的三维像素化丝带效果为特色,展示了大厦的内部生活,并将人类活动的形象投射到周边城市及其他地区。
奥雷·舍人表示,”MahaNakhon背后的理念是把城市生活以一种戏剧性的盘旋运动沿着大厦自下而上延伸。这座大厦不仅在其地面层设计了一个公共广场,甚至其顶层空间也是向公众开放,市民活动沿着整个大厦的像素化阶梯自下而上分布,将整个建筑归还给公众。建筑具有强烈的城市意识和公众意识,自身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的积极参与者。”MahaNakhon,在泰语中意为”大都市”,大厦观景台高出地面314米,可360度饱览繁华的城市景观和湄南河的壮丽景色,这座77层高楼体现了摩天大厦以其视觉冲击赋予城市环境新活力的潜力。MahaNakhon by Ole Scheeren Buro-OS
Photo by Srirath Somsawat
融合了自然环境的垂直村落与社区空间的翠城新景项目,通过细致的环境分析和低强度被动节能策略,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涵盖在项目的方方面面。“它代表着繁茂热带环境中的一种全新的当代生活方式,也是新加坡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具雄心的住宅项目之一。”奥雷·舍人及其团队在设计中,打破了新加坡住宅开发项目一贯孤立、垂直的塔楼群落的传统设计形式,在休闲娱乐空间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翠城新景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提供了社会互动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同时也提供私人的和安静的私密空间——这兼顾培育社区意识和维护个性和隐私。当代乡村社区生活概念通过项目广泛的社区花园和空间构成的网络来进行强调。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融入郁郁葱葱的热带环境之中,提供多个社会互动的机会、休闲和娱乐的环境。塔楼的形态在此被颠覆,由垂直转变成水平——31座六层高的公寓楼体,各栋70米长,按六边形形状叠加摆放,形成了8个大尺度的开放的通透庭院。8个庭院及其不同的景观是项目的核心,在各个叠加楼体的环绕下,定义了不同的空间形态。楼体叠放成四个主“超级层”,在24层的高度上形成三个“高峰”;其他的超级层聚集在6-18层的高度,形成错落有致的高差和退台效果,比普通的景观地形更具戏剧性。通过在叠加时调整“超级层”的方向,建筑体量上不同楼层的开口使得光线和空气渗透到建筑当中,融入庭院的景观。整个项目对热带绿色植被充分运用并与其融为一体。翠城新景 The Interlace by OMA Ole Scheeren
Photo by Iwan Baan
鲜明强烈的外在表现力,形式的极致创新,对当地文脉以及全球人居未来环境的探索思考,在奥雷·舍人的作品中,是一眼可见的印记。在建筑设计之外,他们事务所对品牌推广策略及产品市场定位拥有着广泛的经验,他给到我们的不仅是一个作品展示,而是各种要素结合成的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整体。作为一名国际设计大师,他的设计情怀和设计目标是什么?从一个更客观的“旁观者”来说,他对于东方设计、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又有何不同的解析和洞见?我们会场见!-大咖来了偶遇场合-演讲主题:形式追随叙事 Form follows Fiction
演讲概要:奥雷·舍人是一位国际建筑师,因其创新的高层建筑、住宅项目和文化机构的设计作品而享誉全球。他的事务所在香港、北京、柏林和伦敦设有工作室,他的作品涵盖众多知名建筑(例如新加坡的The Interlace、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和嘉德艺术中心)以及户外影院系列等艺术装置。
奥雷·舍人的演讲围绕他的设计理念“形式追随叙事”展开——如果建筑可以融合体验、情感和记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奥雷·舍人通过列举他实践中的经验,展示他如何将叙事当作一种有用的建筑设计工具。
对舍人而言,建筑是与生命交织在一起的有机体。他的原创设计作品基于人们的需要和经历,重新定义了曾经相互孤立的生活和工作、公共和私密、文化和商业空间。这位德国籍建筑师的大型个展《奥雷·舍人:赋空间予生命》目前正在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展出,展览探索建筑如何成为展示人类生活和故事的舞台。
大咖已就位
热爱之旅
恭候光临
敬请锁定“大咖来了”系列推送
3月3-6日
广州设计周见
谢柯
王开方
洪苍蔚
蔡文卿
陈曦
Wendy Saunders
点击立即购票
直通2022广州设计周
-End-
不想错过广州设计周展会最新动态?
赶紧加入我们的【粉丝福利群】
不定时炸小福利哦!!
点击立即购票
直通2022广州设计周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