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 学习贯彻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

来源:世展网 分类:应急救援行业资讯 2023-01-31 17:26 阅读:7872
分享:

2025年湖南长沙应急安全与消防技术装备展览会ESE

2025-06-06-06-08

距离162

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前进的步伐永不懈怠。1月5日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给全系统以方向和引领,给应急人以信心和力量,必将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急管理事业新篇章。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应急管理系统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应急管理系统把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安全环境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顶住了疫情不确定性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冲击,顶住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的冲击,安全风险防范取得新成效,抢险救援救灾夺取新胜利,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迈出新步伐,基层基础工作和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干部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取得新的历史性成绩——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三个双下降”,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7.0%、23.6%;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15.0%、30.8%、63.3%、25.3%,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年度最低。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成绩,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应急管理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应急管理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响鼓重锤压责任、亲力亲为作表率、语重心长教方法,为新时代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五年砥砺奋进,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走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新路子,实现了体制之变、机制之变、力量之变、成效之变。五年来的成绩难中求成、难能可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协同配合和全社会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系统奋发有为、拼搏进取的结果。

征程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经过五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应急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宏伟蓝图激荡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建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防范化解灾害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急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需要应急人激荡坚不可摧的精神伟力、凝结闯关夺隘的磅礴力量,继续用奋斗创造未来、靠实干成就梦想。

回首来路,拼搏奋斗的旋律激越铿锵;眺望征途,再谱新篇的豪情激荡人心。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激扬“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豪情,历练“敢于啃硬骨头”的韧劲,一往无前、顽强拼搏,用智慧和汗水铺就前进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作为。(执笔:邵卫卫)

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

新时代新征程,开启新的奋斗篇章。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建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是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国情的现实要求,是实践证明了的科学路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作出应急管理新贡献,必须深刻认识各项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贯彻落实各项重大部署安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应急管理工作理念、原则、目标、路径、方法和要求等作了全方位、立体式阐述,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理论指引。要在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创新中认真领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与时俱进转化为新时代新征程应急管理生动实践。

必须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急管理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要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形成党领导下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应急管理格局。

必须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任务。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必须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就要永葆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用心用情用力,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

必须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根本方针。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灾害多发频发、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要求,把握和顺应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等公共安全细分领域的科学规律,坚持居安思危、防字当头,不断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纳入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推动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必须以系统观念、守正创新为根本方法。实践一再证明,我们之所以能从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靠的就是以系统观念观大势、看问题、作决策,以守正创新统领干事创业、推动改革发展。新时代新征程,要树牢大安全大应急的系统观念,主动把应急管理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置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建立完善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体系协同机制方面不断发力。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基本健全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明显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水平和自然灾害防治水平,全面建强国家应急能力体系,持续完善体现应急管理职业特点的队伍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和政策保障体系,大幅提升应急管理法治水平和科技信息化保障能力,基本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各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伟业中应急管理肩负的使命任务,坚定信心、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勇担当,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应急管理力量。(执笔:杨金中)

健全体系 推动全要素全过程协同联动

凝心聚力擘画新蓝图,团结奋进谱写新篇章。围绕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推动全要素、全过程协同联动,提升应急管理整体合力,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是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场内外热议的焦点,也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道必答题。

要筑牢清晰严密的责任体系。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灵魂,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三管三必须”“谁主管谁负责”“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等制度持续健全,各地各部门创新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落实,包括制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职责清单、年度工作清单,公布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等措施落实落地。如今,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风险增大;外部环境动荡和国内“三重压力”带来的影响持续加深,疫情等因素加大了企业安全生产的不确定性。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如何在职责交叉、责任模糊地带“上前一步”,怎样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做足文章,避免责任落实滑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窠臼,还需深入探索。

以“不求近功,不安小就”的心态,做好“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统筹协调,实现“谋好一隅促全局”的多点突进,打造责任分解、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的完整链条。

要健全协同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面对一次次突发灾害事故,中国以强大的体制机制优势交出一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答卷。战洪涝、抗地震、灭山火、化危机,长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专业优势充分发挥,扁平化应急指挥等工作机制大大提升响应效率,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成非一日之功,建设现代化应急指挥体系要作为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工程。不断强化信息化支撑和条件保障,完善部门间、军地间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专业团队技术支撑和各级指挥机构和指挥员队伍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的指挥规则和应急流程,做到统一权威高效指挥。

要构建系统完备的法治体系。“法者,治之端也。”随着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相继修订,安全领域的基本制度已基本定型,2022年,应急管理法治建设蹄疾步稳,既做好“大块头”,又突出“小快灵”,立法形式不断丰富,打包修改、急用先行原则延续。然而,安全和发展不是“二选一”的“零和游戏”,这一点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还没有树牢;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急管理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还没有转化为法规制度,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冲击的意识还不强。还要推动各级各部门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清醒认识到当前安全发展形势,守牢安全底线;运用法律武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加强监督执法,扎实提高应急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要建强基层应急和社会共治体系。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任何一项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安全生产点多线长面广,更要“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顶层推动和各地探索相结合,一切以实际效果为标准,因地制宜地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创新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手段,整合资源深入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示范县的创建,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五进”应急演练,创新风险隐患举报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动员全民参与、汇聚民智民力,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执笔:王晓晔)

大力推动关口前移

主动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

“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三个双下降’”“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年度最低”……2022年应急管理成绩单上的亮眼数据鼓舞人心,离不开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力推动一系列“关口前移、事前预防”措施落实落地。

厘清新业态新风险的部门监管责任、上线运行“全国安全生产举报系统”和微信小程序、将2300余支4.9万余人社会应急队伍纳入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应急管理系统在推动关口前移上做了大量工作,有力提升了本质安全水平。

“谋之于未兆,为之于未始。”实践一再证明,预防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应急管理方法。许多事故的发生,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发展过程,只要思想重视,预防措施得当,斩断链条,绝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需要重视的是,我国目前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安全生产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源头治理不够彻底、日常防范不够全面、应急预案和演练中存在形式主义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依然道阻且长。

我们要持续大力推动安全关口前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在工作重心上更加注重防的工作,善于把安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主动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

要制度化源头管控。欲流远必清源,求木长必固本。切实抓好源头管控工作,制度建设是保障。要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科学划定灾害设防标准,探索建立自然灾害红线约束机制。坚持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准入关,进一步健全重大工程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制度、部门联审联查机制。严防化工产业转移安全风险,持续开展重点县和重点园区专家指导服务。

要常态化风险管控。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细致而又持之以恒的工作,既来不得半点虚假、浮躁和骄傲自满,也不能急功近利、侥幸松懈,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一方面需要用好既有的经验做法,还需要发挥合力、发动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同心干”“共参与”。

要信息化监测预警。突出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国家灾害事件、安全事故电子地图,建好用好矿山安全风险监测“一张网”,推进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融合升级,推广应用粉尘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安全风险预警精准性、有效性。加快推动多层大体量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智慧消防”建设,出现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疏散。推进灾害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加快整合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草原等监测基础数据,综合利用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手段,分析研判各灾种叠加和灾害链风险变化,及时向影响地区发布预警信息。

要长效化工程治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综合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规划已经出炉,其中确定了诸多重大工程项目。这些重大工程项目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快实施。同时,还应关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比如老旧燃气管道更新、农村危桥改造、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等,都需要抓紧协调推进。

抓预防应“不求近功,不安小就”,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棒接着一棒跑,积累经验、打牢基础、久久为功,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创造良好安全环境。(执笔:虞政)

深入推进安全专项整治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始终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安全专项整治,始终是守牢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的重要抓手。推进安全专项整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既立足当前、重典治乱,又兼顾长远、正本清源。

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国务院安委会制定部署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这几年,推进安全专项整治实招频出,硬招不断。各地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从思想上找根源、从责任上抓落实、从管理上补漏洞、从能力上促提升,消除了一大批突出风险隐患,建立了一大批有效管用的制度机制,安全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实践充分证明,安全专项整治抓得紧、见成效,“两个根本”就会行稳致远,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就会照进现实。然而,这些年,一些地方、行业领域仍然“边整治边出事”“边检查边出事”,暴露出安全专项整治不深入不扎实、走形式走过场等问题。

要聚焦重大隐患深化专项治理。重点行业领域始终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善于抓关键和源头,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全面辨识管控重大风险点,紧盯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高危行业领域持续发力, 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防范,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漏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要举一反三加强矿山、危化品、消防、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重大隐患排查整治,绝不能一查了之、一罚了之、一停了之,必须拉出单子、落实责任、盯住整改,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要把最突出问题、最薄弱环节、最大的风险隐患提到前面、急事急办,特别是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切实做到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要履行好安委办指导协调、监督检查职责,用好联合会商、警示建议、挂牌督办、约谈通报、考核巡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提升综合监管权威,指导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高质量的安全专项整治。

要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必须长期抓、反复抓。湖南长沙市倒塌自建房未经专业设计、违规加盖、擅自改变房屋用途,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发生顶板事故的三河顺勋煤矿越界盗采、层层转包分包、采面支护强度不足……许多事故的罪魁祸首,就是非法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要把打非治违列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坚持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最大限度压缩违法违规行为的空间。要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增强技术检查力量,着力解决执法队伍“人少质弱”的问题;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执法”,推进执法机构业务标准化建设,开展精准执法,下力气解决执法走形式、不闭环等问题,提升执法效能。当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要正确处理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的关系,不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由零执法、轻处罚,要建立重点地区“结对帮扶”机制,帮助企业消除隐患、保障安全。

要推动深层次矛盾问题破解攻坚。一些事故反复发生、隐患屡屡出现,关键是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要注重分析事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深入攻坚克难、啃硬骨头,标本兼治推动问题解决。近年来多起重特大火灾由违规电气焊作业引发,要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电气焊机生产、销售、使用全链条追溯管理制度,从源头上管控违规作业。针对各类事故中反复出现的违法分包转包、货车农用车违法载人、中介机构造假等问题,要充分发挥有关行业部门专业优势,推动综合治理,切实解决顽瘴痼疾。要抓紧建设重点行业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注重发挥责任保险的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加强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要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在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中,移除防范风险的拦路虎,筑牢安全生产的防护堤。

防风险于青萍之末,治隐患于未发之时。认真总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经验成果,坚持不懈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我们就能在推进安全专项整治上取得新进展、见到真成效,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执笔:赵莲)

全面提高救援处置和保障能力

“‘救’是应急部门的主责主业,要围绕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目标,把功夫下在平常、工作抓在日常,随时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全面提高救援处置和保障能力。”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救”的地位、强化了“救”的目标,为应急管理系统有力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行动指南。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救”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前,外部环境动荡和国内“三重压力”带来的影响持续加深,疫情因素加大了企业安全的不确定性,在极端气候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仍将呈多发态势,复杂因素的存量风险日益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的增量风险更加多元、极端情况的变量风险难测难控,风险交织叠加、相互作用,极易产生耦合反应和放大效应,这对“救”提出更高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

要建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区域应急力量。要扎实推进队伍整合改革,加快人员整合、业务融合,提高实战能力,融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格局。特别要紧盯特种灾害,补齐救援短板,积极推动特种灾害救援队伍达标评级,开展全过程、全要素实战演练,既擦亮灭火救援的招牌,又锻造特种救援的尖刀。针对机动救援队伍布局尚需优化、航空救援能力亟待提升的实际,建好用好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加快组建航空救援队伍,支持各地航空力量和航站建设,力争形成“半小时航空救援圈”。

要支持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防风险、化危机,离不开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的支持。要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应急救援体系,就必须将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引导、强化保障。要进一步健全评价制度和奖励机制,开展应急力量能力分级分类测评,推动队伍朝着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强化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训共练,形成协同救援合力。

要立足实战强化装备保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狭小空间的支撑破拆,到滚滚洪流中的“救援航母”,一批批新特装备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发挥出独特而关键的作用。随着灾害事故越来越多元,救援过程越来越精细,要在加强先进适用装备配备的同时,加大装备研发力度,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面向实战需求,优化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装备研发。有针对性加强特种装备配备,解决狭小空间支撑、大范围生命搜救等难题。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装置、科研基地建设。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为装备强劲赋能,不断提升装备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加大投入,将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到基层,应用到一线,狠抓人装结合训练,让更多先进装备发挥出保护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双重保障作用。

要全力开展抢险救援救灾。把功夫下在平常、工作抓在日常,从值班值守的加强做起,朝训练演练加压铆劲,用平时的紧迫换取急时的从容。一旦灾害事故发生,必须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科学施救、精准施策,为一丝希望付出百倍努力。灾害发生后,灾情统计报送与核查评估是抗灾抢险的基础,是确保救灾有序、救助有力的关键。要提高灾情统计报送与核查评估效能,用好各级应急资源管理和应急救援救助平台,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强化救灾物资快速投送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要健全新闻报道和发布工作机制,用好各类媒体及时准确发布信息,让受灾群众内心感到踏实,让各方力量明确工作重点,汇聚起众志成城、全力救灾的磅礴力量。

应急救援事业犹如参天大树,要想枝繁叶茂,就需不断扎根。从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发力,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执笔:罗地生)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

应急管理干部队伍

凭借舍生忘死、专业精湛,肖文儒成为“黑暗中的一束光”;用下井3000多次、行程4万余公里的笃行不怠,张在贵擦亮“挑山工”品牌;江永木荣膺“堵漏专家”“超级兵王”称号的背后,是对上千种特种器材性能的熟稔于心,是在一场场硬仗恶仗中屡建奇功……

应急管理工作,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风险隐患斗,与人的违法违规斗,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总需要在政治素养上、意志品质上、专业能力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

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越是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

最不放心的事要交给最放心的人来干。一路走来,应急管理干部队伍防风险、除隐患、战洪涝、抗地震、灭山火、应变局、化危机……交出一份份优秀的答卷,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从干部队伍现状看,总体素质是好的,战斗力是强的,但也存在一些与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不适应、不符合、不匹配的现象。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全面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政治能力是增强干部队伍工作本领的第一位要求。要加强政治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确保信仰不迷茫、思想不迷航、行动不迷向。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大力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使之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全面锻造过硬本领。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要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对应急管理事业而言,这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进行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激励引导广大干部不断学习、实践、提高,使认识和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要加强人才培养,加速集结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尤其对基层、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征程,应急管理系统必须遵循更高标准和要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始终保持奋进状态。精神状态是最真切的感召力、最强大的战斗力。应急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保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昂扬精神状态,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要以团结奋斗凝聚力量,推动各方面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以守正创新引领发展,既要总结、推广、固化好经验好做法,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勇于革故鼎新。要以严管厚爱激励担当,既让干部队伍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又让整个干部队伍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艰险。应急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按照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担当尽责、勇毅前行,以新气象新成效开创应急管理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执笔:王正民)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

- 诚邀您共襄盛会 -

点击关注

EDRR

· END ·

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由应急管理部、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民政府指导,三省一市应急管理厅局和上海市贸促会共同主办,坚持由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市场化运作

通过政府政策解读、产品和技术展览展示、高层论坛会议、行业应急管理、供需交易服务等,提升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应急管理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推动应急文化产业提升社会公众应急安全能力。

立足长三角 / 辐射全国 / 面向世界

打造应急管理服务平台

相关应急救援行业展会

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中国应急展

2025-11-18~11-20 距离327
4208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湖南长沙应急安全与消防技术装备展览会ESE

2025-06-06~06-08 距离162
4238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4年第107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CIOSH

2024-10-21~10-23 展会结束
36066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展览会BICES

2025-09-23~09-26 距离271
3861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4年中国(深圳)国际应急产业博览会SEIE

2024-08-22~08-24 展会结束
5384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杭州国际应急救援产业展览会CISOE

2025-07-04~07-06 距离190
3710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北京国际应急安全产业展-北京防灾减灾博览会FZ EXPO

2025-06-26~06-28 距离182
41190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