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康复治疗师作为医疗体系中的一员,因为患者各种症状的差异性,对整个群体的医学素质要求极高。不仅要求治疗师本人品行好,有爱心,还要求学习过系统化的康复知识,并且实操技术好。
但是,不断拉长的学习周期,强度大的重体力工作,以及无时无刻存在着的医疗风险与并不相称的工资回报形成的鲜明对比,让许多治疗师对薪酬与收入颇有意见!
那么治疗师需要多高的收入,或者说拿到多少钱才会有幸福感呢?
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年均工资为97379元,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人员为115449元。
单从整体数据来看,治疗师们从属的医务人员群体,收入水平高出各行业平均工资约1.8万元,属于收入较高的群体;但是,如果你自己是一名治疗师,或者有儿女在学康复,或者曾经在康复大厅做过康复评定、康复训练,近距离接触过康复治疗师的实际工作,就会明白,这样平均化的收入统计完全无法体现治疗师们工作时的体力劳动强度和康复技术价值。
自然,这样的收入水平就更加无法与发达国家医务人员动辄上百万的年薪相比较了。
2019年美国医生群体收入情况(平均31.3万美元)
所以,对比两种差异巨大的收入数据,你或许就会明白,许多医护人员为何吵着要转行,许多治疗师为何想办法要搞兼职,因为他们真的面临着现实的生存压力!
不能盲目指责治疗师想搞兼职就是风气浮躁、坐不得冷板凳、熬不住数十年如一日的提升专业技术。要知道许多治疗师们也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虽然他们的职业有着特殊性,职业道德要求他们爱岗敬业、专注患者。但是,他们也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有社交需求、成家诉求、花销需求,也想为辛苦养大他们的父母尽一份心!
治疗师谈钱不可耻,医务人员谈钱也不可耻,付出对应不上回报才可耻,合理的收入本身就是潜心工作的基本保障!
大多数普通行业,专科、本科甚至更低的学历就可以早早步入社会工作;但是,在医疗体系中,许多医院的招聘要求在向本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转变,而且硕博比例逐年上升;学历要求满足之后,也不代表他们就完全满足了岗位要求,许多医务人员还要进行三到五年不等的规培教育、专科教育。
细算起来,许多医务人员从步入大学,到进医院工作比大多数行业从业者要晚上三到五年。
再加上每日不断的康复训练,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偏低的收入水准。如果换做是你,你愿意吗?
那么,如果想要治疗师们有幸福感,治疗师们到底该拿多少钱合适呢?
可以说,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甚至连统一的标准都很难确定。
如果要按发达国家医务人员收入来说,那许多医务人员的收入要翻三到五倍甚至更多;但是这样的要求,明显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各行业薪资的平均水平。
不过,有一个“工作性价比公式”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个公式从薪资收入、工作强度、学历系数等几个常见维度量化了医务人员的幸福指数,是一个比较贴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量化参考。
按照公式计算,得出结果性价比大于2,属于高幸福工作;性价比如果在1.5 ~ 2的区间中,属于中幸福感工作;性价比如果在0.8以下,则属于低幸福感工作。
如果以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为准,医务人员的平均年薪资为115449元,一天报酬为320元;工作环境属于室内工作,环境系数为1.0;工作时间最低8小时,实际大多数医务人员工作时长都远超8小时工作制,外科系统,尤其是手术室护士每天工作10~12小时的也有许多;医院一般处于城区,通勤时长以最低时长计算,单程半小时,来回1小时;摸鱼时间则以最低的0.5小时计算,因为许多治疗师的训练排的满满的,经常连喝水都要抽间隙,哪有大块时间摸鱼?以近年来公立医院招聘趋向为准,许多治疗师招聘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系数则为1.0。
以日薪320、环境系数1.0、学历系数1.0、摸鱼时间小于或等于0.5小时计算,全体医务人员性价指数最终得分1.05,略高于0.8以上的低幸福感工作,远低于1.5~2区间内的中幸福感工作,属于需要提升幸福感的职业。
而要想让医务人员步入中幸福指数的1.5~2区间内,幸福指数1.05~1.5及以上的跨越,要求全体医务人员的年平均薪资至少要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接近一半,也就是从现在的11.5万增长至17万上下,治疗师群体应有较大增长!
当然,这只是考虑了工作时间、学历指数和工作环境等通用指标,在高风险的医疗行业中,还应当酌情增加风险系数和水平系数两项指标。
医疗工作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随时都有面临医疗纠纷的风险,除了严重的医疗纠纷,日常还会因患者家属不理解而投诉、辱骂、甚至伤害。因此,根据科室分工不同,应该匹配不同的风险系数:护理1.1、治疗师1.1;外科等手术人员1.2;急诊、儿科等高风险科室1.3。
另外,根据专业水准差异、各层次的医护人员薪资,参考医院的绩效方案,差异化的制定水平系数指标:初级职称系数为1.0,中级职称为1.1,副高职称1.2,正高职称1.3,主任职称1.4。
加上风险系数与水平系数后,医疗行业的中、高收入群体,假设为博士学历、中级职称的年轻外科医生,每天以8小时工作制计算,平均年薪资11.5万情况下幸福指数仅为0.45;如果想有幸福感,至少提升至中幸福指数的1.5临界点以上,也就是要有38万左右的年薪。
医疗体系中的基层收入人员,假设为一名本科学历,初级职称的治疗师,每天以8小时工作制计算,想要达到1.5的中幸福指数,年收入应当增长至20万上下,现有治疗师收入需要较大幅度增长!
从幸福感计算方式来看,除了增加收入外。医务人员想有更强的幸福指数,还有以下方式:1.买房或租房临近医院,减少通勤时间;2.科室工作强度不大、不用频繁加班;3科室氛围和睦,医患关系不紧张,医疗事故风险小等。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公式化的计算方法是否与个体实际情况贴合还有待商榷。但值得肯定的是,有了条理清晰的标准公式,医务人员的收入期望与幸福指数会更加直观、可量化,有利于改进现有不合理的指标。
各位同仁,对于上述幸福感指数公式的合理性你们怎么看待,你们目前的薪资水平和工作满意程度如何?
往期推荐
文章由本公众号采编,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关注本公众号“国际康复会议与展览”,回复数字选择您想了解的内容。回复“1”了解2022广州国际康复论坛;回复“2”了解2022广州国际康复设备展览会精彩回顾;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