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过去的这一年对湘菜人来说,或许是艰难的一年。但年底防控政策的变化,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充满希望的信号——尽管在迎来全面复苏之前,我们还需要等待。虽然对湘菜的发展我们有信心,但具体到个人和企业来说,未来的确充满着不确定性,那不妨梳理过去的事件和蛛丝马迹,从中分析湘菜未来会有怎样的趋势。
“大院”步伐减速,精致小院或引领风潮
持续火热的湖南“院子餐饮”,在过去的这两年里又添了不少角色。似乎每一个在餐饮打拼的老餐饮人,都需要一个大院子来装下他的餐饮梦,尤其是在过去二三十年市场打磨之下有所积累的餐饮品牌和创业者,他们有能力、有精力、有资源,也因此为湖南餐饮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院子”。
如今想要沉浸式体验场景的,有湘江里老渔村;想要看庭院美景的,有晴溪庄园;想要体验异域风情的,有老许家北城港鱼港、土鳖柴院;你想要“室内的院子”,也有以地方菜为特色的潇湘大户人家,想要在公园里吃饭,更不用提在湖南省内,还有大大小小如湘域迎君大院里、清溪院子、衡州别院、辰溪别院等各类特色的院子们,湖南本土之外亦有湘菜院子,如贵阳的张大勺饭爷等等。
但似乎院子餐饮的话题的热度渐渐不如从前,也少有谁家院子再引热议。但院子餐饮真的不火了吗?不,只不过在宽敞大气的院子走红的同时,一批小巧精致的院子也开始萌芽、扎根,而在过去的这一年,它们似乎更具备了话题和人气,颇有超越“老大哥”们的势头。精致小景如王捌小院、太白餐厅、随菜小院等等,就连主打夜宵的潭州瓦缸,也要想办法凹出一大块空地,搭上天幕做个小院子;即便是没有场地优势的餐饮,也要变着法地在店内增加绿植、盆景或者留出空间来打造一些供顾客放松闲聊的区域。过去餐饮人爱研究坪效,如今院子似乎打破了这一原则。
为什么?自然是消费需求的变化。“吃饱”“吃好”绝不是外出就餐的唯二理由,尤其在年轻一代的群体身上,“休闲”“放松”的需求几乎无时无刻存在,更何况是餐饮这种本就令人愉悦的场景。因此,“院子”的存在提供给了他们这种氛围和场景。
过去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院子,对于三年以来屡遭挑战的餐饮人来说,显然或多或少面临资金压力,选址难度也不小,而市场的不确定性给他们未来的投资造成一定风险。但小院子不一样,轻松灵活又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如今即将迎来餐饮市场复苏,不少湘菜人开新店的心思蠢蠢欲动,这种精致小巧的院子,或者会成为开店的首选类型。
中高端市场,竞争持续激烈
在过去的这几年,湘菜一直在不断地在向更高峰发起挑战。前有徐记海鲜大胆突破,以湘味结合珍贵海鲜的蓝麒麟门店,率先带领着湘菜品牌步入400元人均大关;后有王焰峰顶着压力和关注开店,以墨泉峰味撑起湘菜餐厅的“技术天花板”,再有刘晋伍大胆融入全球食材和各大菜系之精华,甚至福建名菜佛跳墙的烹饪手法也可纳入其中,糅合重组成一道全新的湘味,更不用说还有发展子品牌的众多餐饮企业,他们无一例外都盯准了“高端”这条路子。
有人不以为然,“经济环境不好,大家钱包吃紧,恨不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时候做高端餐饮岂不是死路一条?”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错了。首先,并不日常的消费水平,决定了这类餐厅的目标受众本来就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群体,经济环境如何对“一餐饭”不会产生影响。而且从诸多新闻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明年是国家大力抓经济发展的一年,且不说普通人消费信心的恢复,就只揣摩这大大小小的生意场合,总得有个体面的地方安放他们指点江山、高谈阔论的“梦想”不是吗?在我看来,不仅明年会继续涌现更多中高端湘菜的品牌,那些会所式湘菜、私厨上门等与之匹配的餐饮服务也会迎来发展的小高峰。
犹记得在疫情初期,同样也有人唱衰高端餐饮,认为只有开点亲民实惠的街边小馆才是保本的路子。但您猜怎么着?复苏最快的,恰恰是那些消费不低、私密性强的品质餐饮,记得在采访某消费不低的餐饮店时我从对方口中得知,大厅表现虽然一般但包厢甚至要提前好几天才能订到,对比之下是家常菜餐厅内的零散几桌。
不少以特色或精致闻名的中高端湘菜品牌,集中兴起于这几年,如果没有市场,也不会吸引来那么多的新老餐饮人想尽办法往里挤。显然在未来的这一年,竞争还将继续,市场的红火还会继续吸引那些渴望从中获利的人。未来的中高端湘菜会走向何方?会发展出怎样的特色?我们或许无法判断,但可以预知,明年或许会是中高端湘菜集中爆发的一年。
多条腿走路的“餐饮+”方式
此前餐饮为了自救,多数会开始主动经营外卖;有的餐厅还会通过增加宵夜、延长营业时间、产品零售等方式,来增加收益,秦皇食府、新长福、宴长沙、侯师傅等餐饮企业的包点,甚至还成为了品牌的亮点,在不少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在这个过程中,部分餐饮则通过直播、社群营销等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线上运营经验……
你或许不曾想到,曾经只有堂食的年夜饭,如今也被湘菜人以预制菜和礼盒的形式呈现,并且广泛被消费者接受,甚至有成为主流之势。
以往看来,这些都不是传统的湘菜企业所擅长的内容。作为危机之下的应对措施,这也是餐饮企业的生命力。如今他已经融入了众多餐饮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之中,而企业也仍然在探索更多能够获得收益的方式。你看过去说起餐饮,最多只有“外卖+堂食”双管齐下,如今,恐怕还要加上直播、新零售等等。
过去我们说“多一条路多一线生机”,但当下已经是“多一条腿走得更稳”。倒是有些期待,新的一年还会看到更多怎样更具新意的方式。都说餐饮是个综合业态,现在才真品出些味来。
湘菜中会融入更多年轻元素
从当下较为年轻的餐饮品牌如文尧里·大蒜小炒、北二楼大排档、东牌食堂、北门饭店等等,从装修风格到大字报式的宣传方式,保持着80年代的市井感。我们不讨论这种风格具体能流行多久,但可以看出他们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他们并未守着过去流行的农耕风、乡土风,而是试图探索当下流行的审美,满足新一代消费者怀旧的情绪需求。
如何抓住年轻消费者,似乎是餐饮人永恒不变的话题。除了如文和友、茶颜悦色以及上述本就诞生于新时代的餐饮品牌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湘菜老品牌“放下身段”,主动走入年轻群体当中。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老字号火宫殿,此前的汉服秀、国潮品牌游园会、音乐节等一系列活动,就是为了吸引年轻人主动走进火宫殿,并与之产生更多的关联;而老品牌友友饭店转变思路做的“有国际范的老长沙味”,以及冰火楼旗下的子品牌冰火楼小馆,其出发点也正是为了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审美喜好。而鲤隐台更以鲤·铁板烧打破了传统中餐的就餐方式,以体验感和互动性更强的板前料理的形式,融合部分湘味,以此探索湘菜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这些实际体验,湘菜品牌们也在宣传方式上以更加年轻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味上湘菜馆,就以人物赵美丽的形象拍摄了一系列的美食制作视频,用幽默接地气的形象和充满趣味的故事,无心之中将品牌形象深入消费者心中。
可以看出餐饮品牌“年轻”,并不是说要完全抛掉自我,而是说要以一种更愿意探索的心态,积极融入当下环境。湘菜能够在全国遍地开花,除了本身口味基础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这种“年轻”的状态,不拘泥于传统菜品,不被所谓资深老道的经验所束缚住。
在新的一年里,或许会有更多湘菜人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主动向“年轻”转变。从产品、装修开始,逐渐深入至品牌的营销、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而我们也期待,湘菜会呈现更多不同的风格和类型。
供应链加速向品牌化、品质化提升
作为湘菜人,我们不仅要关注餐饮企业的发展,更要关注其背后的力量——供应链。今年3月,酸菜行业“地震”,殃及了不少无辜的从业者。但也正是这一次事件,提醒了无数的供应链企业:要主动将品牌形象深入更多人心中,而不能只是做一个“背后人”。
而被提及最多、网络热度居高不下的预制菜,也同样面临着来自消费者关于健康、食品安全的诸多担忧和质疑。但湖南预制菜品牌们也正在积极谋划,努力改变现状。如彭记坊提出建设湘菜的“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就是为了助力餐饮和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而王栏树则在产品研发方向上,提出了“健康湘菜预制菜”,以调味极其简单的汽锅肉丸,改变预制菜在消费者心中曾经留下“添加剂过多不健康”的印象……
也不难发现,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湖南餐饮行业给予了供应链足够的关注度。在多场湖南预制菜企业交流考察交流,以及有关调味品、食材品牌等供应链相关活动中,看到了品牌企业们不仅在生产硬件上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有如林结巴、大湖水产等等在产品包装、口味上主动迎合消费者喜好,而做出的诸多尝试和改变。
尽管有人依旧并不看好,认为预制菜在过去一年的红利不过疫情下的特殊产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有诸多消费者开始改观,从预制菜年夜饭市场的火热就可以看出端倪——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慢慢接受,甚至对于不同品牌的预制菜产品有了偏好“xx家的扣肉好吃”“xx家的鸡汁脆笋不错”。
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如果把过去的这段时间视作“播种”,而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大环境正在变好,那么也将是这些追求品质的供应链品牌们生根发芽、加速成长的一年。
当然,这些分析和趋势未必能能在未来一一对应,仅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所有湘菜人能够在新的一年里,找准趋势,在自己合适的赛道一展身手!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