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引言
IP授权已成为玩具业的重要组成部分。NPD集团的全球12国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IP授权玩具占玩具总销售额的29.8%,同比增长2%,和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则增长5%。
经过多年的发展,IP授权在玩具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竞争也愈发激烈。对原有优质IP资源的争夺是一方面,挖掘新鲜血液又是另外一方面。那么,海外同行是怎么应对的呢?国内业界又有什么参考案例呢?
经典IP吃香,版权方造IP宇宙忙IP对玩具销售的推动力从以下数据,就可见一斑。按玩具消费收入,前10 IP依次是:宝可梦、星球大战、芭比娃娃、漫威宇宙、Squishmallows、费雪、风火轮、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乐高星战和侏罗纪世界。这十大IP在报告期内总共增长了22%。除Squishmallows是最近三年强势上位的新晋IP外,其他均是拥有超过10年甚至数十年粉丝积累的老牌经典IP,可见授权领域的头部效应非常明显。
既然经典老IP如此吃香,版权方和商家自然不会手软,使用各种手段谋求“榨取”老IP的商业价值。
招数1:从大IP延伸子IP大IP根深叶茂,于是精明的IP版权方纷纷从大IP的某个侧面切入,再发挥他们讲故事的优点,从中衍生出一个“小宇宙”来打造新的子IP,另外算钱授权。
其中的佼佼者非迪士尼莫属。2019年末,迪士尼推出了“星球大战”的衍生剧《曼达洛人》,靠神秘的新角色“尤达宝宝”(大名“格鲁古”)卖萌而一举登上人气顶流,其IP授权玩具“尤达宝宝”毛绒、互动娃娃等产品预售一开即被抢购一空。
首战告捷之后,迪士尼再接再厉,从《星球大战》衍生出《阿索卡》《波巴·费特之书》《新共和游骑队》等剧集,2023年还将陆续有来。
对旗下类似的经典老IP,迪士尼同样没放过。比如皮克斯的经典电影IP“玩具总动员”,就通过动画新片《巴斯光年传》,将主角拉出来,打造成独立的新IP。
“巴斯光年”及其衍生产品
在打造IP宇宙方面,目前我国国内则对“封神宇宙”进行尝试。其中,追光动画连续推出了《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彩条屋则推出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我是哪吒2》。虽然世界观很宏大、制作水平也有很大突破,但讲故事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国漫在IP宇宙的打造方面,仍需努力。
在彩条屋的运作下,《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人物实行了联动
NBC环球则在打造子IP的路上另辟蹊径,老瓶装新酒,以老IP的壳套入面向全新受众的内容。2020年,基于“侏罗纪恐龙”IP推出了首部动画剧集《侏罗纪世界:白垩冒险营》。它在奈飞平台上一经推出,便连续多季锁定平台儿童节目榜单前十。全新的故事线、人类和恐龙角色,都为IP授权业务提供了全新的空间。
“侏罗纪世界”宇宙衍生出儿童子IP“侏罗纪世界:白垩冒险营”(下)
迪士尼也不甘示弱,于2021年对英雄IP宇宙“漫威”中的蜘蛛侠下手。虽然蜘蛛侠的电影版权因为历史原因在索尼手里,但并不妨碍它推出一个针对低龄儿童群体的全新IP“蜘蛛侠和他的神奇朋友们”。
“漫威宇宙”中的大童英雄IP“蜘蛛侠”(左)和小童英雄子IP“蜘蛛侠和他的神奇朋友们”(右)
其实,我们国内也有类似于NBC环球的IP衍生操作。比较突出的就是由“熊出没”衍生而来的“熊熊乐园”。它由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出品,主要面向3-6岁低幼儿群体,主要讲述森林大树幼儿园中的故事,熊大、熊二、光头强等主要角色的童年版以及一些森林小动物们均会出现。新IP角色和原IP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在引起共鸣、熟悉感的同时,又有新鲜感。
中童IP“熊出没”(上)和幼童IP“熊熊乐园”(下)
招数2:复古老IP重启翻炒近年来,复古潮在欧美市场一直都有着持续的热度。这股潮流反映到授权领域,就是多年前曾红极一时,但内容和产品推新一度停止的IP又被从箱底翻出来,或以周年庆名义(环球的电影IP“E.T.外星人”电影上映40周年、老剧IP“老友记”完结25周年、“爱心熊”40周年),或干脆连借口都不找(美泰的魔法动画IP“宇宙大师”、卢卡斯影业的电影IP“夺宝奇兵”、华纳的电影IP“哈利波特”及衍生IP“魔法世界”),直接重启授权许可计划,借着粉丝情怀再赚一波。
E.T.外星人系列玩具
老友记衍生玩具
这类操作并不少见。先是新内容打头,在大框架下适应新时代、新受众的喜好和需求,推出新形象、新故事。比如电影IP“穿靴子的猫”在时隔11年后,将推出续集。粉丝大呼“爷青回”。这个现象在2019年电影IP“玩具总动员”推出第四部电影作品时也有出现。通过新内容盘活手头IP资源价值,正是美泰近年重要的公司策略之一。80年代的经典IP“口袋波莉”和“消防员山姆”新内容在电视和流媒体平台上进行了试播,并陆续上线新内容。“宇宙大师”继2021年推出两部新动画《宇宙大师:启示录》和《宇宙巨人希曼》后,真人电影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美泰重启80年代魔术动画IP“宇宙大师”并推出相关玩具
2023年即将有大动作的老IP还有:“超音速刺猬索尼克”将推出新电影、2016年停售的美泰娃娃“精灵高中”高调归来等等。
另辟蹊径,新兴流量赛道培养IP新星疫情这几年,经典IP因为粉丝积累基础厚,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授权条件也越来越苛刻了。外媒就曾报道,长青IP“星球大战”的授权保证金从1978年刚推出时的1万美元至2003年的逾5亿美元,还不算销售分成比例从1990年代的5%提升到18%。最新续约的具体费用价格,官方已经不再公开。授权费用膨胀速度是通胀的好多倍。
作为稀缺资源,热门IP的价值非常高。不少IP版权方把授权范围细化切分,从玩具全品类授权,到玩具某大类授权,再到玩具某大类细分品类授权。这样就可以保证尽可能多的授权合作可能性,而被授权商也获得了细分领域的授权独有性。
以“堡垒之夜”为例,它作为一款增长速度最快的电子游戏获得了不少关注,光是可动玩偶领域,就同时有3家授权商,分别在3英寸以下(Moose Toys)、4英寸和12英寸(Jazwares),以及7英寸和11英寸(McFarlane)。但这样做,也有可能导致IP内耗。
在万物皆可授权年代,避开老IP“内卷”最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开拓新赛道。
游戏是除电影、电视、动画之外,最常见的IP来源。比如上文所述的“堡垒之夜”。我国则有腾讯的“王者荣耀”、网易的“阴阳师”、米哈游的“原神”等等。
国产游戏代表IP“阴阳师”“原神”衍生玩具
招数3:线上平台现新机现在的Alpha一代(10后)群体自我意识强,对市场影响渐成气候,加上各种新兴平台、媒介兴起,也给授权企业带来不少新机遇。
常见的有流媒体儿童内容,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鲨鱼宝宝”外,新晋顶流是“CoComelon”,位居儿童娱乐节目流媒体播放量榜首。根据社交视频统计公司Tubular的数据,它在YouTube上1个月的播放量就有36亿次(其中四分之三来自美国以外地区),在学龄前群体中有着超凡的吸引力。
流媒体KOL,以美国Pocket.Watch旗下的Ryan等网红IP为代表。以Ryan命名的玩具品牌Ryan’s World已经在数万家商店上架了过千款产品,销售额数亿美元。
流媒体YouTube捧红了Ryan,同样也捧红了Ryan’s World玩具
同样是线上平台带来的,还有社交网红,尤其是移动社交媒体上诞生的网红。这一点在抖音国际版TikTok火爆之后,尤其明显。很多玩具公司不仅和TikTok、Instagram上的网红进行付费推广合作,甚至还以网红爱用物、标志物或网红的创意为灵感研发玩具,进一步挖掘社交网红的潜力,形成全新的一种授权类别。
而在线上平台爆红出圈的代表性IP,在国内也有不少。比如少儿频道自媒体“小伶玩具”,以开箱视频走红,随后,以玩具为立足点,将触角延伸至文具、家居用品、户外用品、服饰、体育用品、图书出版等,全方位发展。此外,还有因表情包走红的“小刘鸭”“蘑菇头”等。
线上平台也产生了“小伶玩具”“小刘鸭”“蘑菇头”等知名国产IP
招数4:“元宇宙”跑马圈地最近火热的新赛道莫过于元宇宙IP授权了,其实也是线上平台的一个分支。只是实在太火了,特别单拎出来叙述。
以美国元宇宙游戏平台罗布乐思为代表的各类可供自由创作的“元宇宙”平台,这也是索尼互娱、腾讯等众多国内外巨头争夺的阵地。同类平台还有沙盒(The Sandbox)、我的世界等等。众多玩企或从平台上选取流量高的游戏IP形象推出实体玩具,或利用平台进行品牌打造和宣传,推出“元宇宙”商品。
比如沃威去年为了推新品可捏小饺子(My Squishy Little Dumplings),在罗布乐思平台上推出了相关主题的虚拟皮肤,在短短一周内,就有220万用户使用饺子皮肤,令品牌获得很好的曝光率。
斯平玛斯特旗下的包包萌宠(Purse Pets)也尝试与“元宇宙”结合,成功在罗布罗思上,通过游戏虚拟货币售出了超过200万只虚拟包包宠物。
MGA娱乐和Jazwares等玩企则选择将现有的成熟产品线玩法照搬到罗布乐思平台上。它们分别为自己旗下的主打品牌L.O.L.惊喜娃娃和Squishmallow产品线推出以社交为特色的互动游戏,比如换装、收集、自创主题场景等。
Squishmallow在罗布乐思平台上的界面还有一些玩企则选择直接把自家骄傲的产品以NFT加密的数字产品形式放到“元宇宙”上流通、交易。海外的美泰的风火轮玩具车、芭比,潮品公司Funko更是常年固定推出NFT产品,并可以进行实体兑换,成为公司快速增长的收入项……
国内方面,虽然奥飞等都拥有自己的NFT数字产品,但因为国内政策和平台规范等问题,热度并不算高。
招数5:玩具自成IP做授权玩具商对授权IP的迷之钟爱,不仅体现在对外找IP拿授权上,还体现在把自己的玩具品牌做成自有IP上。有了自有IP,玩企就可以反客为主,或是对外授权,或者跨界联名,提升品牌价值。
一般可以打造成IP玩具产品本身有比较突出的风格形象,比如娃娃类、毛绒类产品,就是典型代表。往远的看,有芭比、L.O.L.惊喜娃娃,往近的看,有Squishmallows和魔法迷雾锅(Magic Mixies)。
前者虽然是近3年才崭露头角的新晋IP,但最近三年借疫情情感安抚、TikTok病毒式传播、收集热超强势上位,不仅连续两年夺得美国年度玩具大奖和人气之选,而且同时登上了总收入前十和收入增速前十榜单,可见其吸金能力之强。后者魔法迷雾锅(Magic Mixies)则是凭借2021年产品热销而转型而来的新IP,也是值得关注的后起之秀。
Squishmallows和Magic Mixies相关IP产品
在国内方面,玩具做IP比较高调突出的,也是娃娃类产品。比如中国娃娃代表品牌“可儿玩具”,授权合作与联合开发业务涉及航空、影视动画、博物馆、玩具、游戏、图书、化妆品、服装、食品、美陈等多个行业。
还有衍创文化重点打造的EMMA秘境森林,形象借鉴北欧宫廷风格为设计原型,造型上融入了年轻人喜欢的洛丽塔元素。目前EMMA在多个KA渠道销量喜人且稳定,被评为S级产品,已跻身成为头部盲盒IP。除此之外,EMMA的IP价值也不断被认可,已有KA渠道锁定了主题展陈合作。
国内玩具品牌也在进行IP化尝试(资料图)
来源:中外IP授权 深圳展
作者:Jane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