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Mini LED正逢其时,车载、商显双轮驱动

来源:世展网 分类:光电行业资讯 2023-01-10 18:16 阅读:26201
分享:

2025年台湾光电及激光展览会OPTO Taiwan

2025-10-22-10-24

距离179

目录

1、Mini LED 风起潮涌,背光直显并驾齐驱

2、Mini LED背光:车载市场大显身手,VR领域可期

3、Mini LED背光:车载市场大显身手,VR领域可期

4、重点公司分析

Mini LED 风起潮涌,背光直显并驾齐驱显示领域优等生,寿命与效能兼优2020年6月发布的《Mini LED商用显示屏通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将Mini LED定义为芯片尺寸介于50-200μm之间的LED器件。Mini LED显示模块则是由Mini LED像素阵列、驱动电路组成且像素中心间距为0.3-1.5μm的单元。Mini LED、Micro LED与 OLED均属于主动型自发光显示,光的利用率高。而 LCD则是被动型发光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提供光源。Mini LED、Micro LED 与OLED在亮度、对比度等画质方面优于LCD,但OLED在残影、寿命、解析度、能耗等方面较差。

Micro LED的前哨站,传统LCD的点金石从终端应用场景来分,Mini LED的应用可分为直接显示和背光两类。(一)Mini LED背光:助力LCD冲击中高端

Mini LED背光助力LCD显示效果大幅提升。液晶显示本质上是一种受光显示,需要外部背光源(白光背光单元),通过滤色片显示颜色。LCD显示器有薄膜晶体管、液晶阵列和背光源三大要素,Mini LED背光技术则是针对背光模组的创新,并未改变LCD显示的结构。相较于传统背光,Mini LED背光模组一般采用直下式设计,通过密布实现更小范围内的区域调光,能在更小的混光距离内实现更好的亮度均匀性,同时大幅提升液晶显示的对比度。Mini LED背光已进入商业化时期。Mini LED背光的发展可分为四大阶段:1)2018年,以 Mini LED背光研发投入为主;2)2019年,为Mini LED背光终端应用产品发布期(产品实际商业化探索);3)2019-2020年,Mini LED背光POB的商业化时期;4)2021年,Mini LED背光COB商业化时期,以三星、苹果、华为等为代表。(二)Mini LED直显:Micro LED的前哨站

Mini LED直接显示多采用RGB三色LED模组,将Mini LED芯片直接作为显示像素点,以此提供成像的基本单位,从而实现图像显示。每颗LED都能被单独控制,LED的光效寿命均优于OLED,而且解决了OLED应用场景受限和烧屏等问题。相较于Micro LED,Mini LED技术更成熟。Micro LED体积上相当于传统LED颗粒的1%,Micro LED是RGB单独发光,可以做到精准的颜色控制。但Micro LED还有微型LED阵列器件制备、巨量转移等技术难题亟待解决,而现阶段Mini LED技术更成熟,更适合规模化应用。Mini LED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已初具产业化能力,即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受制于成本过高, 现阶段Micro LED经济性不佳,应用领域受限。以2022年8月三星发售的 Micro-LED系列TV为例:89英寸建议零售价749,999元、110英寸建议零售价1,049,999元,而同期TCL发售的98英寸新款Mini LED背光TV首发价21,999元,两者价格差距悬殊。多方合力已成,助推Mini LED大发展(一)产业链上下游纷纷发力,持续扩大投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已有超600亿资金投向Mini/Micro LED领域,包括芯片、封装模组、显示模组、面板及终端等。东方财富证券于2022年4月发布的报告《Mini LED背光技术掀波澜,助力LCD面板冲击中高端》中曾介绍过,Mini LED产业链的上游为LED芯片制造环节,中游为封装环节,下游为终端市场。上中下游企业群策群力,Mini LED行业目前已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二)政策支持,不断推进新型显示普及全国多地省市政府在出台的制造业专项“十四五”规划策略中,特别提出支持Mini/Micro LED新型显示技术发展,政策内容均围绕“Mini/Micro LED等关键技术不断研发与突破”的主旨展开,近两年至少已有17个省市制定了Mini/Micro LED相关政策规划,鼓励Mini/Micro LED发展。(三)工艺技术取得突破,为产品降本打好扎实基础技术不断发展,Mini/Micro LED领域专利申请量高增,中国企业拔得头筹。从2016年起,该领域专利申请量呈爆发式增长,2016-2019年CAGR约174%,可见技术进入了蓬勃发展期。2020年申请量略有下滑,说明开始由技术发展期迈向技术成熟期。此外,前十大申请人里中国企业占据60%,说明中国在Mini/Micro LED领域研发实力和技术基础走在前列。全球LED市场逐渐恢复,Mini/Micro LED注入新活力,未来可期。据 TrendForce,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LED市场产值约152.87亿元美元,出现了历年罕见的衰退幅度。2021年上半年,长期受到压抑的需求触底反弹,预估2021年全球LED市场产值拉升至165.3亿美元,同比上升8.1%,主要增长动力来自车用LED、Mini/Micro LED,以及商用相关显示屏及不可见光四大领域。其中,Mini/Micro LED领域的2021年产值占比约2%,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升级,占比有望持续拉升。Mini LED背光:车载市场大显身手,VR领域可期

车载显示规模与尺寸齐升,Mini LED背光大势所趋

车载显示多屏化、大屏化势在必行

全球车载显示需求逐渐复苏,据DIGITIMES Research,2021年全球车用显示器出货将达1.83亿片,较2020年增长29.9%,预计2026年将上升至2.53亿片,2021-2026年总体CAGR将达6.7%,中控台/仪表盘/抬头显示/后视镜/其他显示屏2021-2026年出货量的CAGR分别为5.90%/6.60%/15.07%/15.81%/6.61%,抬头显示和后视镜的增速领先。

以2022年3月发布的理想L9为例,创新的5屏交互模式把智能车的视听和娱乐体验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理想L9配合HUD(抬头显示)设计的安全驾驶交互屏,采用Mini LED和多点触控技术,可以显示必要的行车信息,还可以让仪表屏实现触控式交互。大屏化趋势明显,2026年9″以上的中控台渗透率有望超44%。大尺寸车载显示屏契合消费者的智能化、科技化追求,据DIGITIMES Research预测,2021-2026年9以上的中控台出货量CAGR约19.1%,而同期9及以下的中控台出货量CAGR仅为-0.3%。新能源车的大尺寸显示渗透率更高。在液晶仪表方面,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液晶仪表8.0-10.0和12.0及以上的占比分别为20%和45%,相比燃油车搭载同尺寸段的液晶仪表分别提升13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中控显示屏CID12.0及以上尺寸段的销量占比为48%,较传统燃油车同尺寸段CID提升29%。新能源车自身渗透率提升必将带动车载大屏渗透率加速提升。据CPCA数据,2018/2019/2020/2021年我国新能源市场销量分别为98.5/101/111/298.7万辆,渗透率分别为4.80%/4.90% /5.80%/14.80%。截止今年1-10月数据显示,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已提升至26.5%,有利于带动车载显示大屏渗透率加速提升。性能完美匹配车载显示,车用Mini LED背光面板需求高增Mini LED的长寿命和高可靠性与汽车的高档耐用品属性完美匹配。在车载显示领域,相较于OLED,Mini LED显示技术在可靠性、成本和寿命、稳定性、超高亮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相较于传统LCD面板,Mini LED在对比度和亮度上有明显优势,避免了强光线对驾驶员的干扰。全球车载背光Mini LED面板需求高增。车载Mini LED背光面板需求释放,据行家说Display援引的万象智库预测数据,2021/2022/2023/2024/2025年车用 Mini LED背光面板需求分别为10/20/110/210/450万片,2021-2025年CAGR高达159%,需求高速增长。

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集中度较高,CR5达63.9%。据Sigmaintell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深天马/日本显示/京东方/友达/LG显示的车载显示屏(仅前装)出货量分别为1360/1230/1060/1010/830万片,市场份额分别为15.9%/14.3%/12.3%/11.8%/9.6%。其中,京东方2022H1的出货量同比上升46.4%,增速居于首位。车载显示头部企业相继导入Mini/Micro LED,引领行业走向。深天马布局Mini LED已久,目前主要面向车载和中尺寸显示领域。2022年3月发布了最新Mini LED车载显示产品——12.3英寸的定向发声Mini LED车载显示屏。京东方于 2017年开始启动Mini LED的研发,目前已推出Mini LED等一系列前沿技术车载显示产品。友达光电也在今年Touch Taiwan中展示了其采用新一代Mini LED背光设计的AmLED先进显示技术导入智慧车舱成果。渗透加速,近年多款上市车型使用Mini LED背光屏幕。2021年至今,蔚来、长城、飞凡、凯迪拉克等车企相继于上市车型中应用Mini LED背光屏幕,应用于仪表、中控副驾等。2022年9月21日,小鹏旗舰车型G9正式上市,在中控位置搭载了由京东方提供近30英寸高清中控屏+副驾娱乐屏的系统级整合显示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座舱的智能化和科技感,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场景化沉浸人机交互体验。据亿渡数据预测,2026 年中国Mini LED背光模组市场空间将达1250亿元。其中,大尺寸背光模组将达到900亿元,中尺寸背光模组将达到350亿元,2021-2026年大尺寸CAGR达47%,中尺寸达43%。认证体系、资金、技术三道防线深筑护城河
  • 壁垒一:车规认证周期长,供应商认证体系复杂以车载显示模组为例,车载显示模组作为汽车零配件,与普通消费电子不同,在寿命、产品抗振、耐高低温、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更高标准和要求,认证周期也较长,一般需要2-3年。因此,为了保持供应的稳定性及保证产品质量,车载领域客户和供应商的选择十分严格。车载领域客户一经选定供应商往往不会轻易更换,一旦进入供应体系即形成一定竞争壁垒,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 壁垒二:资金投入高,行业重资产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尤其在高端背光显示模组的研发和生产领域,无尘生产车间的建设、先进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巨大。新进入企业在业务开展阶段体量较小,通常难以积累庞大的资金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在流动资金方面,由于本行业交货量大、交货周期短,行业企业必须拥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保障企业的日常运营。这些特点均决定了新进入厂商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资金因素构成了进入本行业的壁垒。
  • 壁垒三:技术和工艺壁垒以背光显示模组生产为例,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复杂,综合了光学设计、模切、五金、精密模具制作、注塑成型、产品精密组装等多个工艺流程,每个环节的技术水平都会对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直接影响,需经过大量的生产实践后才可掌握。
VR应用别开生面,IT领域稳步前进2022年10月,Meta元宇宙Quest Pro上市,搭载Mini LED VR背光模组。与之前的Quest 2相比,先进的VR LCD显示技术增加了37%的像素密度,色域也是Quest 2的1.3倍。该Quest Pro拥有两块2.48英寸的LCD屏幕+Mini LED背光板,可以支持90Hz的刷新率、单眼1800x1920的分辨率,呈现更丰富和更生动的颜色,并可以独立控制504个单独的LED区块,将显示器的对比度提高75%。2022年11月,国内VR厂商小派科技发布了VR 3.0产品——Pimax Crystal。Pimax Crystal的屏幕采用了QLED+Mini LED结合技术,屏幕水平分辨率为5760像素,拥有高达160Hz的刷新率。其中,3.2寸Mini LED背光灯板19000nit, 拥有500多个单独的LED区块。在Mini LED显示技术的加持下,屏幕画面颜色更生动、细节更丰富,大大提升了VR设备的沉浸式显示效果。2022年Mini LED背光监视器(MNT)价格不断下探,最低仅1999元。据TrendForce报告, 估计2021年出货量5.1万台,其中三星市占率58%,预估2022年出货6.5万台,同比上升27.45%。2022年有多款Mini LED背光MNT产品问世,价格跨度1999-23625元,不考虑尺寸、分辨率、分区数等因素,钛度的M27NQC-SE显示器价格最低,不断刷新的低价表明Mini LED背光成本不断下降,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终端厂商纷纷展开布局,Mini LED背光新品层出不穷。在中小尺寸方面,除了苹果推出了多款旗舰级产品外,AOC、微星、华硕、戴尔等电脑品牌也纷纷将 Mini LED背光导入进各家的旗舰产品中,产品定位依然多用于电竞、美工设计、视频影音等专业领域。高端笔记本加速导入Mini LED。雷神911 ZERO旗舰高性能NB采用了京东方16英寸Mini LED屏,分辨率为2560*1600,共1008分区,具备100,000:1动态对比度及165Hz高刷新率。相较于传统LCD,Mini LED在亮度、对比度、色彩等性能表现更好,相较于OLED,Mini LED背光显示器在色域、寿命、功耗等方面有优势,有望在笔电领域加速渗透。Mini LED背光笔电面板渗透率持续提升。据Omdia,2021年配备Mini LED背光的笔电面板出货量达到450万片,比2020年有明显增长。2021年Mini LED笔电渗透率激增至1.6%,市场份额首次超过1%,这得益于苹果去年年底推出的14.2和16.2英寸Mini LED MacBook机型。Mini LED直显:商显市场大有可为

小间距升级,应用场景多元化

Mini LED直显是LED小间距的升级,微缩化进程推动LED显示行业进入P1.0以下的微间距阶段。LED显示屏行业内的技术进步导致像素间距尺寸显著减小,并保障了更小间距产品在商用市场发展,以应对液晶显示产品在LED显示屏生态系统内的不断扩张。据Omdia发布的《LED显示面板市场跟踪报告》,中国地区的平均像素间距下降最快,说明中国技术领先,引领全球像素间距变小的趋势。P1.0及以下间距段销售额占比逐渐提升,已突破8%。据DISCIEN数据显示,分间距段看,目前以P1.8为主的间距段位居销额市场首位,占比接近30%,主要为渠道市场出货的拉动,其次为P1.2为主的间距段占比27%;随着当前价格及成本的不断下移,P1.0及以下间距段占比逐渐提升,已突破8%,主要以政府下的指挥调度及会议应用为主。分行业看,份额TOP3依次为政府部门、公检法、各级政府,合计占比46.4%,同比下降2个pct,行业也逐渐往多元化、细分化方向发展。Mini LED直显多应用在大尺寸显示。如室外大屏、指挥中心大屏、墙幕显示等领域,在超高清显示方面优势明显。在国家4K、8K超高清视频战略的引领下,目前Mini LED在视频会议、会展广告、虚拟显示、监控调度等高端直显市场也开始逐渐渗透。伴随消费环境的变化,国民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呈现了线上化、健康化、便捷化、非接触式消费的趋势,促使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公、智慧餐厅等等消费场景成为商显行业关注热点。汽车照明系统智能化需求升级,Mini LED成新贵,应用场景拓宽。汽车氛围灯由光源、线材、控制三大部分组成,使用的RGB LED光源需要有合适的亮度、较低的发光功率,还必须做到稳定性极好,Mini LED凭借着凭借其寿命长、体积小、以及单元像素细致,能透过各种控制达到色彩及图形等变化,正成为汽车氛围灯的“新兴宠儿”。Mini LED直显首次于手机上规模化商用,深入消费级市场指日可待。2022年7 月,NOTHING品牌于伦敦发布了旗下第一款智能手机设备Nothing Phone,在后盖上首次采用了MINI LED技术,采用比小间距LED更加密集的芯片分布,实现细腻的显示效果,成品呈现强大的柔性和韧性,可随物体表面完美贴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内置的菜单来自定义后盖上的LED灯珠阵列,实现不同场景的交互,为手机通讯功能以外增添别样的互动美感,未来可期。市场空间广阔,头部企业全产业链布局抢先机全球LED小间距市场欣欣向荣。据洲明科技2022年半年报援引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5年预计全球LED小间距显示屏市场规模约90.25亿,是2020年水平的三倍有余,小间距市场的发展向P1.0以下靠拢,助力Mini LED直显的渗透率提升。中国大陆传统商显市场规模已达1554亿。传统商用显示产品包含商用电视、数字标牌、交互平板、大屏幕墙(含LCD拼接屏、DLP拼接屏、小间距LED屏)、投影仪。据洛图科技(Runto),2021年中国大陆传统商用显示市场规模为1554亿元,同比增长约37%,2016-2021年CAGR约24%。2030年Mini LED直显市场规模有望近2000亿。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2年Mini LED直显市场规模约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88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8%。国家战略引领超高清显示项目落地。2022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百城千屏”活动实施指南》,旨在以试点示范工程为引领,通过新建或引导改造国内大屏为4K/8K超高清大屏,丰富超高清视音频服务场景,加速推动超高清视音频在多方面的融合创新发展,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Mini LED车用照明市场值得期待。据TrendForce数据,2021年全球车用LED产值约29.26亿美元,同比上升13.76%。除了车载显示屏外,车用照明亦是车用LED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亿渡数据援引CSA Research 2020年中国LED各应用领域占比可以看出,信号灯及汽车照明占比3%,随着汽车照明智能化需求的提升,未来Mini/Micro LED照明的市场空间也很可观。Mini LED产业链包括上游制造端、中游封测段和下游应用端。产业上游包括LED原材料、LED外延生长和LED芯片制造;中游为LED封测;下游为终端应用。Mini LED产业链上游中,占比最大的市场为芯片,国内代表企业有三安光电、华灿光电、聚灿光电和乾照光电等;中游封装&模组端的国内代表企业有国星光电、瑞丰光电、鸿利智汇、兆驰股份和木林森等;下游终端的国内代表企业有利亚德、洲明科技、艾比森、奥拓电子和雷曼光电等。终端厂商向后整合,抢先全产业链布局。2022年11月7日,京东方拟近21亿元入主华灿光电,拟用于Micro 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通过上游LED芯片头部企业与下游面板、终端、品牌等多方共同推进,有望形成协同效应;特别是在Mini/Micro LED技术的爆发前夜,形成新一轮的增长动力。在已有合作的企业中,利亚德是LED显示屏企业,聚焦直显;TCL华星与京东方属于面板企业,更多关注背光;而海信视像是国产电视龙头,同时布局了背光与直显。芯片或成为新一轮角逐中关键一环。据观研报告数据,Mini LED产业链上游中,芯片占比最大,达65%,其次是支架、封装胶和荧光粉分别占比15%、12%、2%。目前,我国TOP6企业产能集中度达71%。随着上游芯片端中国厂商加大投资布局Mini LED以及面板厂与芯片厂绑定力度加大,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一脉相承,降本节奏延续按照行业规律,LED产品整体成本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上游原材料规模生产、设备国产化替代、生产效率良率提升,LED行业规模经济不断提升,Mini LED产品的成本会不断下降。1)降本路径一:技术和工艺进步。随着制造工艺和技术的进步,产品良率和直通率将不断提高,同时规模效应显现,成本自然下降。2)降本路径二:原材料成本降低。除原材料价格下降带来的降本外,Mini LED芯片尺寸在朝着越来越小的趋势发展,也意味着成本将越来越低。3)降本路径三:产业链上垂直整合。LED芯片、LED封装、照明及显示产品互为上中下游,从产业链垂直发展的角度,能够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控制生产成本及运营成本,利用内生体系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重点公司分析新益昌:国产固晶机龙头Mini LED、半导体业务双轮驱动。公司从事LED、半导体、电容器、锂电池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四类:LED固晶机、半导体设备、电容器老化测试设备和锂电池设备。公司紧跟下游客户技术发展的步伐,对Mini/Micro LED及超级电容器设备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研发人员和资金,已研发出可用于Mini LED及Micro LED生产的智能制造装备,并实现批量销售。凯格精机:锡膏印刷机领导者重视技术研发,锡膏印刷机领导者。公司生产的自动化精密装备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制造领域的电子装联环节、LED封装等泛半导体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锡膏印刷设备、封装设备、高速点胶设备及柔性自动化设备。近几年,随着Mini LED芯片领域的COB工艺技术的发展,锡膏印刷成为LED芯片倒装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锡膏印刷设备因此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沃格光电:瞄准玻璃基板深耕Mini LED行业,研发能力强。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两大板块:传统玻璃精加工业务(薄化、镀膜、切割)和玻璃基新材料产品业务。目前主要包括三大产品应用板块:消费电子类Mini LED背光模组、车载显示和芯片封装载板。公司瞄准Mini/Micro LED玻璃基板,行业底部扩张,Mini/Micro LED玻璃基板生产项目已于2022年9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瑞丰光电:国内封装龙头布局Mini LED加速成长。公司主要产品为显示类器件及组件(背光源、RGB、Chip LED等)、照明用LED器件及组件、Mini LED显示与背光系列、车用LED系列、触显系列等。公司Mini/Micro LED已经导入智慧电视、电脑、PAD、汽车、医疗、超高清8K显示等领域重要客户,部分产品已经实现批量交货客户;在UV-LED、车用LIDAR封测、红外、VCSEL、Proximity-sensor光源应用领域,与客户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并推出系列产品;在车用模组、激光显示业务方向加快产业布局,并已通过知名车规体系认证,Mini LED相关产品已经应用到VR领域,目前正在配合国际知名品牌客户进行方案送样。国星光电:LED封装领军者深化产业布局,多领域协同并进。Mini LED方面,公司IMD-M07实现规模量产,在标准版基础上继续进攻高端市场,完成IMD-M09旗舰版大批量试产,色彩方面满足影院级色域要求,可提供更优质的视觉效果;Micro LED方面,首次开发出新型封装架构的MIP器件,制备出MIP显示模组,验证了Micro LED在>100寸超高清显示领域产业化可能性;在高端电视/智能手表应用方面,开发了RGB三色芯片转移技术和高精度高密度金属共晶键合技术,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第三代半导体方面,5款SiC功率模块的静态参数达行业主流水平,可靠性实验验证正在开展中,未来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UPS不间断电源、光伏逆变、储能发电等领域。隆利科技:背光模组龙头深耕背光模组,优质客户认可。公司聚焦于背光显示模组的研发和生产,不断推动新型显示技术创新。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视、AR/VR等消费类产品领域,以及车载、工控、医疗等专业显示领域。凭借领先于行业的研发实力,公司拥有包括京东方、深天马、深超光电、TCL集团等知名液晶显示模组客户,并获得了如华为、三星、Vivo、OPPO、小米、知名汽车厂、知名VR企业等终端客户的认可。雷曼光电:专注于超高清显示专注于超高清显示及LED照明产业。公司在业内率先推出并量产基于COB先进集成封装技术的MicroLED超高清显示产品,围绕8K超高清产业发展,建立了包括基于COB先进技术的LEDMAN雷曼超高清显示大屏、LEDMAN雷曼智慧会议交互大屏、LEDMAN雷曼超高清家庭巨幕及LED智能照明、LED创意显示在内的LED全系列产品生态及解决方案体系。艾比森:全球LED显示领先者深耕LED显示领域,技术行业领先。公司是全球领先的LED显示应用与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全系列LED大屏显示产品及专业视听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广告显示、舞台显示、商业显示、数据可视化、会议室等场景。2021年以来,陆续推出以悦眼系列、昆仑COB系列为代表的Micro LED显示产品,采用倒装COB封装技术,集成HDR核心算法,在亮度、对比度、色域、可靠性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利亚德:LED显示技术引领者显示行业引领者,Micro LED有先发优势。公司从2016年开始组建实验室立项研发Micro LED显示技术,到2020年首款Micro LED产品发布投入量产,从2021年加码投资扩大产能,再到今年6月正式官宣“利亚德黑钻”系列Micro LED技术及新品,将Micro LED产品路线从高端应用推向普惠市场,增大市场份额。(文章来源:东方财富证券报告)

CIOE新型显示创新技术展聚焦前沿显示技术,完整展示芯片、材料、模组、设备、面板、终端应用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趋势及新应用,同期学术与产业高峰论坛汇聚行业顶级大咖,助力新型显示行业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先进制造等终端应用企业搭建集品牌展示、商贸洽谈、高效维护及开拓客户关系为一体的专业交流平台。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相关光电行业展会

2025年台湾光电及激光展览会OPTO Taiwan

2025-10-22~10-24 距离179
61759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光博会-深圳光博会CIOECIOE

2025-09-10~09-12 距离137
17223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6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LASER Photonics China

2026-03-18~03-20 距离326
16978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深圳国际激光技术展览会LFSZ

2025-06-04~06-06 距离39
6169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成都西部光电展-成都光博会CCWPE

2025-04-24~04-26 展会结束
4498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台湾雷射展览会Laser Taiwan

2025-08-20~08-23 距离116
48920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北京光电子产业博览会-北京光子大会INT PHOTONICS EXPO

2025-06-30~07-02 距离65
52324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深圳华南先进激光及加工应用技术展Laser South China

2025-10-28~10-30 距离185
39778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