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清美家具 第1760期】
常言道,“久坐伤身”。
打工人每天在电脑前起码要坐八个小时,等到下班真是腰酸背痛,感觉整个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
这时候,不少人将目光放在了现代人体工学椅上。殊不知,古人早就设计出了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具。
今天我们就聊聊明式经典家具——圈椅的人体工学~
人体工学,又称“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因工程学”,是20世纪初欧美国家兴起的新兴学科,其实质是使工具与人体更加适配,从而达到降低消耗、维持健康、高效作业的目的。在家具设计领域,人体工学的主要应用于确定家具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上。
椅凳是除了床榻以外和人体直接接触时间最长的家具。一把人体工学指标合理的座椅,可以起到减轻腿部肌肉的负担、降低人的能耗、使血液运行通畅、防止骨骼变形等作用。
早在明代,中国古代士大夫和工匠在扶手椅的设计比例、尺度、结构、诸多细节上,早已经天然达成现代家具设计人体工学要求。
圈椅作为明式家具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其造物设计不论是形制亦或是选材,圈椅的设计十分符合人体工程学,使人身体的每一处都得到了放松。明式圈椅发展自交椅,经唐宋发展至明代,造型大方自然、典雅朴素又外圆内方。圈椅之名是因圆靠背其状如圈而得来。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圈椅的背部连着扶手,顺势缓慢而下,座靠的时候人的肩、背都可依靠在圈椅的扶手,十分舒适。
椅面的人体工学
圈椅椅面的人体力学通常从这几个角度加以考量:座宽、座深、座高、座面材质。
符合人体工学的工作用椅座宽设计尺寸应不小于46cm,但也不宜过大。参考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中所列举的圈椅,其座宽尺寸最小54.5cm,最大63cm,远超工作用椅的座宽使用要求,甚至达到了单人沙发的座宽标准(不小于60cm),圈椅的座宽设计尺寸较为合理。
再看座高,座面过低或过高,时间长了,人的身体都产生相应的不适。座面过低,身体通常会前倾,后背骨骼因为拉伸变成“C”形,导致腰部不适。座面过高,双脚不能着地,双腿承压过大会导致肌肉酸麻。
座高这一指标一般参考小腿+足高+鞋高,根据1988年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国标GB10000-88的小腿+足高尺寸第50百分位的数据(女:38.2cm 男:41.3cm),加上普通运动鞋3~5cm的鞋高,一般座高在45cm左右的圈椅也能满足这一规定。
图 | 黄花梨镶瘿木束腰卷草纹托泥圈椅成堂(四椅两几)
最后是座面材质的选择。圈椅皆采用攒框装面板,有硬屉与软屉之分。
硬屉一般采用硬木光素面板,如紫檀、黄花梨、红木等,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紫檀木有益人体心脏、肝脏及肾脏等机能,淡淡的香气有提神醒脑之效。黄花梨木中含有树木精油,能够舒经活血、安神静气。红木亦是能镇心宁神,行气解郁。图 | 硬屉座面
软屉则一般采用上藤下棕的编织材质,透气且具有弹性,舒适感更好,更为接近现代人体工学椅所使用的复合编织材料,更大程度与臀部贴合,经济成本低,更换方便。
靠背的人体工程学
唐代中后期以后,古人坐姿由席地而坐逐渐转变为今天的垂足而坐。大小腿基本呈90°自然垂放在上,并可以自由活动,但上半身依然是挺直绷紧的状态。直至宋明,靠背椅、扶手椅兴起、流行,使得人上半部分的身体肌肉得以放松,并有了合适的支撑。标准形制的圈椅,靠背板为S形曲线,向后倾斜95°~105°,且椅子的走势几乎与人体脊椎几乎吻合。人在仰靠休息时获得适度放松但又不会陷入深度放松的状态。现代人体工学用椅靠背建议倾斜角度一般在105°~120°,用于休闲的非标准形制的圈椅靠背后倾角甚至可以达到120°以上,对体态要求更为宽松,允许一定程度的后仰倚靠休息。
图 | 圈椅侧面
从靠背曲线看,圈椅的大部分靠背板三弯,呈S形,其曲线接近人体的脊背曲线,在腰部和背部都考虑了承托贴合,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倚靠时骨骼可处于正常状态,且为背部肌肉提供一定的托力。扶手的人体工程学
圈椅的扶手作用,主要是使上肢得以支撑。扶手过高,会造成肩部以上肌肉紧张;扶手过低,则不能起到支撑作用。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国标GB10000-1988坐姿肘高第50百分位数值男女为25~26cm,圈椅的扶手到座面的距离为25cm左右,基本吻合人体工学的标准。
图 | 紫檀嵌黄花梨竹节工圈椅 成套
人体工学的扶手宽一般设置为大于等于下臂宽。从圈椅扶手的形态来看,显然不符合这一规定。扶手采取了较窄的曲线造型,扶手上部的宽度并不能稳定承托下臂。为了稳定这一结构,明代工匠打造了鹅脖、联帮棍构件分担部分承托,稳定手臂主要还是靠扶手前端的抓手,这也是明式圈椅扶手前端多有“S”形曲线向外延伸的原因。图 | 圈椅“S”形扶手
扶手深的人体工学指标要求一般不应超过座深,现代工作用椅的扶手深大致在座深的2/3处,方便起身至左右拿取资料。圈椅为了整体造型的和谐,将扶手长度设计与座深等长,一方面更兼具平衡协调的美感;另一方面弥补扶手宽度的不足,与座深同长可以兼顾下臂的长度,上臂自然垂放,上下臂弯曲至90°时,正好可以搭在扶手前端,从而获得稳定。不难发现,近年来,为设计界所推崇的“新”的设计理念“人体工学”,早在明代,其实就已经被古人超前的造物智慧设计应用出来了。尽管古人的设计手法与技术与现在的技术相比存在天壤之别,但是在设计思想上呈现出一种超时空的并行不悖。
与如今流行的人体工学椅相比,明式圈椅才更为适合国人腰部~注:本文来自《清华美院家具设计》公众号,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其他平台转载请回复“转载”获授权。欢迎关注《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致力于传播全球家具设计室内装饰领域流行趋势宣传优秀的设计师及其作品推介知名品牌及其产品发布家居行业资讯引导大众消费潮流![]()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