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激励政策汇编

来源:世展网 分类:品牌展行业资讯 2022-04-08 16:33 阅读:11096
分享:

2025年香港春季电子展-香港消费电子展Hong Kong Electronics Fair

2025-04-13-04-16

展会结束

收录于话题

#建筑#SIBT

2022年3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对于超低能耗建筑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指标要求。

友绿智库在《房地产建筑业碳中和指数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绿色建筑从全面覆盖正在向高星级发展,装配式走向全面覆盖,超低能耗建筑正在起步,以点带面。今天的超低能耗建筑政策走向,与2019-2021的绿色建筑政策走向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超低能耗建筑增量成本高,对技术要求也较严格,因此还需要更长的发展和技术积累时间。

超低能耗政策的激励补贴政策如下图:

目前我国各省市大部分都发布了超低能耗政策,择其近期重要内容进行了汇总。

中央

2021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鼓励建设绿色农房。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开展绿色建筑、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创建行动。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效评估。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农房。

2021年10月26日,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更新建筑节能、市政基础设施等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加强适用于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

各大部委

住建部

2022年3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

引导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制定更高水平节能标准,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建设,推动零碳建筑、零碳社区建设试点。在其他地区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建设示范。推动农房和农村公共建筑执行有关标准,推广适宜节能技术,建成一批超低能耗农房试点示范项目,提升农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等部门沟通,争取落实财政资金、价格、税收等方面支持政策,对高星级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绿色农房等给予政策扶持。

国资委

2021年12月30日,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升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面推行绿色建造工艺和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材减量化、循环化利用,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国管局

2021年11月19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严格控制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合理配置办公用房资源,推进节约集约使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对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鼓励大型公共机构建筑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公共机构积极申报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强化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定期开展运行指标与申报绿色建筑星级指标比对。完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在政府采购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建筑。

地方政策(有明确发展目标)

北京

2022年3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制修订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设计标准。落实建筑节能减碳工作方案,新建政府投资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加强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力争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150万平方米、完成750万平方米非节能公共建筑节能绿色改造。

天津

2022年3月11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天津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有序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快编制我市居住建筑五步节能设计标准,扎实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三步走”战略,建设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零碳小屋等示范项目。

2021年10月9日,天津印发《滨海新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滨海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出在规划期内,累计实现超低能耗建筑建设 150 万平方米

上海

2022年3月2日,《徐汇区节能减排降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鼓励建筑节能减排降碳,企业在本区范围内实施建筑节能项目,且被列入上海市绿色建筑、整体装配式住宅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等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根据项目对本区节能减排降碳的贡献,最高按1:0.5比例给予区级资金匹配。单个示范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2021年7月1日,《上海市2021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印发,要求强化建筑节能,持续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逐步实施绿色建筑专项验收。推进建筑限额设计。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建设,鼓励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其中,节能率不低于15%的公共建筑60万平方米以上)。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推广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和钢结构建筑。

2020年12月30日,上海发布《关于推进本市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推进本市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到2025年底,全市累计落实超低能耗建筑不低于50万平方米,形成系统的超低能耗建筑政策和技术体系,打造一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实现超低能耗建筑向标准化、规模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重庆

2021年12月31日,《重庆市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发布,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的适宜技术路径研究,编制《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工程示范,探索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试点,强化近零能耗低碳产品和技术支撑。到2025年末,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示范项目30万平方米以上。

江苏

2021年12月20日,江苏省政府发布《江苏省“十四五”全社会节能的实施意见》,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发挥绿色设计引领作用,城镇居住建筑执行75%节能标准,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推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政府投资项目率先示范,持续开展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新建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500万平方米,新建高品质绿色建筑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创建一批节能低碳、智慧宜居的绿色建筑示范区。

山东

2021年12月14日,青岛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发布,提出扩大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规模。积极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开展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低碳、零碳建筑,开展基于整体解决方案的零碳建筑、社区项目示范。推动绿色金融支持模式创新,针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提供更优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2021年12月14日,《菏泽市(中心城区)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示,提出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推动菏泽市(中心城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等全面发展。近期(2021~2025 年),菏泽市(中心城区)超低能耗建筑建设项目面积累计达到 20 万平方米。远期(2026~2035 年),菏泽市(中心城区)超低能耗建筑建设项目面积累计达到 100 万平方米,试点示范建设近零能耗建筑。

广东

2021年9月30日,《广东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印发,提出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室内空气、水质、隔声等方面的健康性能,力争建成100万平方米岭南特色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项目。

河北

目前河北是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最快,补贴力度较高的省份。截至2022年1月,河北已经累计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605.71万平方米,建设规模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21年新开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到161.06万平方米。

2021年9月23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实施近零能耗建筑推广工程。扩大近零能耗建筑建设规模,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设近零能耗建筑面积约1340万平方米。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化发展,推进全领域、全生命周期产业协同配套,各市、县全部开展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建设,以点带面,加快形成规模化推广格局。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抢得先机。加快推进雄安新区近零能耗建筑核心示范区和石家庄、保定、唐山近零能耗建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到“十四五”末,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聚、技术领先、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近零能耗建筑全产业链体系。

湖南

2021年8月6日,《湖南省绿色建筑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印发,提出湖南省市州中心城市新开工超低能耗(含近零能耗)建筑面积占新开工建设面积的比例(%)2025年>=5%,2035年>=15%。

海南

2021年7月16日,《海南省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2021-2025)》,要求全省建筑能耗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建筑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十四五”期末,建成超低能耗(低碳)建筑10万平方米,试点示范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零碳)建筑;进一步完善公共建筑用能监管体系,探索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00万平方米。

地方政策 (开展试点示范)

陕西

2022年2月10日,陕西2022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韩一兵在讲话中表示,陕西将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加强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和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6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4%。积极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推广地热能、太阳能建筑利用技术,大力推进建筑行业科技创新。

内蒙古

2022年2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节能规划》发布,要求提升建筑节能水平。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试点示范。持续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项目。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扩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范围,加快绿色建筑从单体、组团向小区化、区域化发展。

浙江

2022年2月17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发展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因地制宜推广地源热泵供热制冷、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加强空气源热泵热水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应用。结合未来社区建设,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态城区、高星级绿色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

四川

2022年1月21日,《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强省建设工作方案》发布,要求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推动重点地区、重点建筑逐步提高节能标准,大力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全省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不断增加星级绿色建筑数量。

贵州

2022年1月21日,《贵州省“十四五”建设科技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发布,提出结合贵州气候特征和资源分布情况,探索近零能耗、低能耗建筑的适宜性技术,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在保障室内环境舒适条件下,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推动近零能耗、超低能耗建筑等工程建设。

河南

2022年1月21日,《河南省“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要求提高建筑节能水平。提高新建建筑节能底线要求,降低采暖能耗,适时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提高建筑能效。发展低碳建筑,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开展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实践。

江西

2022年1月19日,《江西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发布,提出全省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推动新建建筑全面实施65%节能标准。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有条件的建筑实施光伏、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供给改造,试点推进太阳能光伏在城乡建筑中分布式、一体化应用。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探索近零能耗建筑建设。开展绿色建筑创建,到2025年,全省城市建成区内新竣工建筑100%为绿色建筑。完善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制度和能耗公示制度,构建和完善建筑能效监管体系。

宁夏

2022年1月18日,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发布,要求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鼓励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到2025年,基本完成有改造价值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

云南

2022年1月28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纲要》印发,提出明确技术路径,完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通过利用建筑被动式技术、优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升设备能效水平、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实现节能减碳。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积极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

安徽

安徽 2021年12月30日  《安徽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建城镇民用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施工执行率达到100%,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试点示范。

青海

2021年12月3日,《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 保护规划》印发,提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施“近零能耗建筑产业化示范与专项推广工程”,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大力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逐步实施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强化对公共建筑用能监测和低碳运营管理,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7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5%。

吉林

2021年11月30日,吉林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推动新建建筑全面实施65%节能标准。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有条件的建筑实施光伏、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供给改造,试点推进太阳能光伏在城乡建筑中分布式、 一体化应用。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探索近零能耗建筑建设。开展绿色建筑创建,到2025年,全省城市建成区内新竣工建筑100%为绿色建筑。完善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制度和能耗公示制度,构建和完善建筑能效监管体系。

湖北

2021年11月29日,《湖北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印发。提出引导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开展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示范、绿色建筑集中区示范和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作。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引导房地产项目建造高质量绿色建筑。

山西

2021年11月18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规划建设十条规定》发布,要求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并全部达到基本级及以上标准,其中:10 万平方米以上居住小区、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应达到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其中二星级标准建筑比例应达到30%);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应达到一星级及以上标准,政府投资和部分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应达到二星级及以上标准。鼓励建设三星级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

福建

2021年8月13日,《福建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提出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福建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推进城镇新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鼓励建设绿色农房。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推动区域建筑能效提升,持续推进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高效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发展。

黑龙江

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全省有9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2020年9月16日,《黑龙江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面积占比力争达到70%以上,其中哈尔滨市力争达到90%以上。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不断增加,装配式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进一步拓展,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不断扩大,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逐步推广,人民群众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日渐形成。

文章来源于:建筑碳中和

相关品牌展行业展会

2025年香港春季电子展-香港消费电子展Hong Kong Electronics Fair

2025-04-13~04-16 展会结束
34277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香港资讯科技展-香港国际科创展ICT EXPO

2025-04-13~04-16 展会结束
87643展会热度 评论(0)

香港电子展(秋季)Hongkong Electronics Fair

2025-10-13~10-16 距离170
131564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