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B看点丨会展经济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

来源:世展网 分类:品牌展行业资讯 2022-10-21 18:26 阅读:2829
分享:

2025年上海进博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2025-11-05-11-10

距离20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Mid-Autumn Festival

NATIONAL DAY

十年跨越写华章·勇毅笃行启新程

会展大事件

2012年

  迈步新时代,“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蓉举行,来自49个国家、95个外国城市和90个中国城市的中外代表出席。

2013年

  第十二届《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开幕,这是财富论坛首次在中国西部城市举行。

2014年

  成都市博览局联络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议》杂志社和成都大学等四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设在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

2015年

  2015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亚太)在成都开幕,成都是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举办该会的城市。成都新机场—天府国际机场规划蓝图在会上首次亮相。

2016年

  第三次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成都举行,一片吸引人才、国际投资的热土,一座多领域开放,融入国际化进程的都市,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2017年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第22届全体大会在成都举办。成都是继北京后第二个举办该大会的中国城市,这也是大会首次走进中国中西部城市。

2018年

  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式暨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在成都开幕,并首次实行“一城双展”。

2019年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作为西南地区经济重镇,成都吸引日韩投资持续扩大。

2020年

  成都市博览局以全国第一的速度印发了《统筹疫情防控会展活动管理规范》,明确提出展会场馆方除做好门禁管理、公共区域管理、员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措施外,还要做好餐饮服务和酒店服务的防控措施,以保障大型展会的举办。

2021年

  《成都市会展业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成都会展进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

2022年

  《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出炉,明确提出了“十四五”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到2025年,立足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会展产业体系,将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

 会展经济

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的“晴雨表”,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会展作为链接国内外经贸对接合作不可或缺的服务平台,在联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国内外供应链、价值链的同时还发挥着先导性作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十年,中国会展蓬勃发展,在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这十年,中国正由“展览大国”向“展览强国”转变。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弹指一挥间,但在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足以留下闪光的印记。于会展而言,砥砺奋进的十载更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征程。回溯成都会展这十年,众多重大国际性会展活动从不同维度镌刻在城市发展的坐标上,产业实现量质齐升,品牌建设富有成效,市场主体不断壮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奋力往前跑、跳起向上冲”的奋进姿态一以贯之,不断书写着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NATIONAL DAY

提质增效· 内外兼修

 “千亿产业”见证城市发展

  十年,奋楫笃行,踵事增华。一程程山重水复,一步步积厚成势,跋涉中铸就城市会展的辉煌和梦想——由量到质会展产业千亿目标提前实现,创新发展会产一体格局形成,会展之都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多元化市场布局愈发稳健,“名展”加快集聚、“名馆”有序布局、“名企”抢滩落地、“名业”生态发展……这十年,纵观成都的发展历程和城市定位,发力会展经济、布局会展产业和打造会展之都的步伐从未放松过。

  从量上说,十年来,成都会展经济的规模不断跃升,会展产业千亿目标提前实现。2021年,成都共举办重大会展活动955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10079.3万人次、展出总面积1105.1万平方米、会展业总收入1231.6亿元,比2012年重大展会活动增长2.1倍,参与人数增长1.2倍,参展总面积增长1.5倍,会展业总收入增长2.6倍。

  从质上看,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市场经营主体更有活力。十年来,会展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从全域会展发展到主次分明的内涵式产业集群,逐步做好引导规划,合理安排展会活动,加强会展与产业发展关系,促进会展产业逐步增强,市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目前成都重点会展企业611家,其中年营收过亿元龙头企业5家、外来企业39家、合资组展企业4家、全球知名会展企业6家,英国英富曼、好博塔苏斯、瑞士迈氏、法国智奥在成都设立了独立法人机构或区域总部,并与全球会展业10强中的7家开展了项目合作。

图源:锦观新闻

  由“一”而始,逢“十”而进。“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十年,成都市博览局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守护企业主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成就逆流中的涅槃。

  与此同时,“国际会展之都”这张闪亮的城市名片正成为成都持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大会结束后,很多嘉宾都无法当晚返回北京,因为成都到北京的机票已售罄。”

2017年11月8日,在成都举行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闭幕后,一位腾讯高管感慨,成都变得很“俏”。机票紧俏背后是一周之内在成都频频亮相的高规格大会——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小米投资生态年会、香奈儿2017/18早春度假系列发布会、锤子科技2017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中国科幻大会……

  城市形象有力彰显。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发布的2021年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排行中,成都在中国内地仅次于北京、上海;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排名中,成都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过去十年,随着国内外知名组展商和会议组织者将目光转向西部地区,成都已然凭借在市场辐射能力航空条件、会展环境、旅游资源、城市魅力等方面的优势,在西部城市承接国内外重大会展转移过程中取得了领先发展的态势,成为国内外重大会展活动在中西部布局的首选城市。

NATIONAL DAY

赋能增势·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迈向新高地

翻开历史的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成都市会展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成都会展一手抓传统展会转型升级、促进存量优化升级;一手抓新兴展会培育、推动增量加速崛起,产业结构再优化、质量再提升、总量再做大,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会展业与地区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会展业依托城市产业得以培育壮大,另一方面会展充分发挥其风向标和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会展经济作为第三产业的联动枢纽,会展经济可以说覆盖整个第三产业的四个层面,流通性、生产服务性、文化性和公共服务性,也正是由于会展经济巨大的产业关联性,它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公共交通、通信、旅游餐饮、信息传媒等行业的支持,这考验着城市在“硬实力”上的基础配套建设水平,也考验着城市在“软实力”上的服务与管理水平。

  成都对会展“赋能”有着深入的思考——深入推进会展产业链与全市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协同共享、互相借力,形成“以产兴会、以会促产、产会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数据无声,却最有说服力。成都深化构建“会展+”一体化发展格局,仅2021年成都就培育产业功能区主导方向展会73个,举办契合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专业展会200余个,重大展会经济价值溢出效应显著:例如第104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拉动成都服务业增收约30.6亿元

  过去十年,伴随着会展产业的提质增量和提档升级,越来越多的高端国际资源正加快汇聚成都。从《财富》全球论坛、G20成都会议到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2019世警会,再到即将举行的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市博览局主要负责人看来,这些国际性会议和赛事不仅有利于促进成都与世界企业达成经贸合作,更是一次又一次向世界推介成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机会。

NATIONAL DAY

统筹融合· 生态优先

会展经济日新月异

近年来成都办展的水平越来越高,举办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中国(成都)会展产业新经济发展大会等展会,就在于加速成都市会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构建产业链条完整、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配套的会展产业生态体系。

保住我们优质的会展项目和会展企业,就保住了有生力量。”正如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原会长袁再青此前所说,推动会展产业新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搞好与新经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经济会展”。

  其实,成都市也在大力推动会展产业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业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六大形态深度融合,赋能全市产业,推动国际会展之都建设。早在2019年底,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就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会展产业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实施意见》,希望通过创新会展经济发展模式引领产业价值链跃升,实现会展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望成都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的规划与布局,我们发现还会带来更多期待。

  从产业上来说,成都以“建链、强链、补链”为导向,以产业链链主为突破,以原创展会品牌为核心,深入实施建圈强链十大行动,推动会展产业能级大幅提升,印发《成都市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十大行动》,提出强化重点功能区示范引领,推动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安仁·大邑博物馆特色小镇、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天府奥体公园、双流航空经济区、淮州新城产业功能区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产业发展示范区。

图源:成都发改委官方澎湃号 

  《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发布,更是对“塑造会展业新格局”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和部署,成都将优化全市会展业空间结构、高效配置要素资源、协同联动促进各区域核心功能相互支撑,构建“双核驱动引领、四大特色助力、全域协同发展”的“2+4+N”会展业发展新格局,形成特色功能优势,服务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做优做强。其中,“双核”指的是四川天府新区和成都高新区,将依托重点区域和特色产业,聚焦做优做强航空枢纽、运动赛事、会奖旅游、特色农业四大特色,推动展产融合互促,促进全市会展有序发展和高效协同协作,全力打造产业会展集聚地。

  新征程催人奋进,新蓝图鼓舞人心。 “未来,成都期待与更多机构和企业携手,围绕成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展广泛深入、务实的交流与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共建产业新生态,共享城市新机遇。”该负责人表示,成都立足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将形成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会展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

文字来源:摘录成都日报《成都:会展经济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公众号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平台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涉及侵权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时间:2022年12月16日-18日

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参展联系人

程女士:186-1136-1577

邮箱:chengcheng@qxinexpo.com

郑女士 :157-0068-6870

邮箱:857472031@qq.com

黄先生:183-8240-9542

邮箱:hslpkj@163.com

向女士182-0285-3769

肖女士134-5854-4343

参观&商务合作

何先生188-8419-8284

邮箱:920133439@qq.com

申请演讲&协会合作

沈先生186-0034-1102

邮箱:shoren@qxinexpo.com

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

扫码关注

参观登记

相关品牌展行业展会

2025年香港资讯科技展-香港国际科创展ICT EXPO

2025-04-13~04-16 距离1
85603展会热度 评论(0)

香港电子展(秋季)Hongkong Electronics Fair

2025-10-13~10-16 距离184
130124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