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膝过伸是指患腿缺少屈膝动作,膝盖伸得过直,即站立时膝关节会过度伸展,甚至手向后突出,且身体重心后移。膝过伸很常见,但一般是代偿性改变,比如说偏瘫后开始走路时,很多人会出现膝过伸。长期可导致周围韧带及半月板损伤。
1、根据成因分为:
①膝前瘫痪或肌力低下型:由于股四头肌瘫痪或肌力低下,腘绳肌力减弱,膝关节不能稳定于伸直位,负重时强迫后伸位行走;
②膝后瘫痪或肌力低下型:腘绳肌及小腿三头肌均瘫痪或肌下低下,膝后包括关节囊,韧带等松弛,引起膝关节过伸;
③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前两种都是因为控制能力较差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所引起。
2、根据膝反屈程度:分为轻度(10°以下)、中度(10-30°)和重度(30°以上)。
3、根据有无关节结构破坏:功能性膝过伸、器质性膝过伸。
02主要机制1、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严重不平衡,即屈肌肌力过小
2、伸膝肌张力过大
3、伸膝肌无力
4、小腿三头肌张力过高,即足下垂,被动不能越过中立位
5、可能和髋关节控制有关
6、小腿三头肌痉挛或者跟腱挛缩,导致的代偿性膝过伸
7、伸膝装置太强导致的膝过伸
8、髋关节的屈曲挛缩,骨盆旋后,或是臀大肌后伸无力,都可以引起膝关节的过伸
9、躯干的控制能力对膝关节的过伸也有影响
10、股四头肌肌力弱也是膝过伸的原因之一
11、一侧膝关节无力导致对侧代偿膝过伸;
12、屈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
13、膝塌陷步态时采用膝过伸代偿
14、支撑相伸膝肌痉挛;
15、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
16、跟腱挛缩导致的代偿性膝过伸
03主要机制1、小腿三头肌痉挛或挛缩
2、髋关节伸展受限
3、膝关节控制能力差:股四头肌肌力减退、股四头肌高度痉挛、屈伸膝肌不协调
4、下肢深感觉障碍
5、异常的运动模式
04评定1、肌力:股四头肌、腘绳肌
2、肌张力: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
3、PROM:髋、膝关节伸展角度
05治疗(一)、床上膝关节分离运动训练
1、仰卧位屈伸膝:健侧下肢伸直,患侧足抵在治疗师腿上让其屈、伸膝关节,治疗师给予大腿后部拍打刺激,诱发自主运动。
2、俯卧位屈膝:腘绳肌等长抗阻收缩训练;腘绳肌等速向心、离心收缩训练
3、桥式运动:屈膝,足支撑在治疗床上,患者将臀部从治疗床上抬起,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早期治疗师可给予一定辅助,当能完成时逐渐减小屈膝的角度,促进选择性运动成分出现;
(二)、立位膝关节控制训练
1、蹲马步训练(1):患者双上肢平举,屈髋屈膝位的保持训练,嘱患者重心尽可能后移:治疗师辅助患者双髋、抵住患者双膝双足加以保护。
2、蹲马步训练(2):患者背依靠墙面,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下肢屈髋屈膝90度的保持训练;治疗师抵住患者双膝双足加以保护。
3、患侧蹲起训练:患者取立位,健侧下肢伸向前方,嘱患侧膝关节在0~15°做股四头肌离心向心收缩训练,及膝关节控制训练;
(三)基础训练
1、通过牵张、关节压缩,促进膝关节深感觉恢复
2、用助力-主动-抗阻训练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胫前肌肌力
3、抗阻情况下,股四头肌做15°屈伸;股四头肌、腘绳肌、半膜肌、半腱肌和股二头肌(外旋肌)交替节律性抗阻等长收缩。
4、注意髋及踝关节的协调,纠正异常步态。采取20度的斜坡站立训练来治疗小腿三头肌痉挛或挛缩。
(四)控制膝过伸常规训练:
1、控制训练:仰卧位伸膝控制,保持15秒保持俯卧位屈膝控制,尤其加强。~90。控制训练,避免臀部抬起,保持 15 S。
膝过伸预防:
2、膝过伸患者减少步行距离;
3、不要过早站立、行走;
4、屈膝位行走、站立;
5、弹力绷带缠绕法或者使用膝关节支具。
各种脑损伤、脊髓损伤的患者都会有膝过伸的发生。一旦出现膝过伸现象,后期矫正较为困难,并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在早期就要进入循序渐进的治疗。
来源:康复汇
往期推荐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