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关键词 | PBAT 产能过剩
共 3873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9 分钟
10月9日,长鸿高科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长鸿生物与庆阳市西峰区人民政府签订《庆阳天然气深加工项目投资协议》。长鸿生物拟采取设立全资子公司甘肃长鸿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工商登记机关核准为准)的方式投建“天然气深加工项目”,即60万吨/年BDO,30万吨/年PBAT 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12亿元,位于西峰工业园区,建设内容为 4×5万吨/年乙炔装置、6×24万吨/年甲醛装置、4×15万吨/年 BDO 装置、2×15万吨/年PBAT 装置及配套公辅设施。
项目分两期四次进行,总建设周期为8年。其中,一期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2023—2027 年),首次投资金额为30 亿元(自有资金投入6亿元,银行长期项目贷款投入24亿元),后续将通过银行融资、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结合一期首次项目投产后以项目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进行滚动开发。
今年以来,我已有多家企业陆续官宣PBAT项目新进展。
2022年以来PBAT项目动态
●1月4日,河南周口市郸城县举行金丹科技年产6万吨/年PBAT项目及其制品项目开工仪式。
●1月7日,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对惠州博科环保6万吨/年PBAT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1月28日,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拟同意安徽昊源化工30万吨/年PBAT项目规划方案。
●2月9日,安发持股集团旗下3万吨/年PBAT项目开工仪式在海防市海安郡南廷武工业区举行。
●3月16日,荆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绿色新能源材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根据公示内容,山东华鲁恒升将在湖北荆州新建20万吨/年BDO、3万吨/年PBAT、10万吨/年NMP项目,总投资34亿元。
●3月18日,新疆八师石河子市149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其中包括东华天业二期40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该项目包括40万吨/年PBAT,30万吨/年BDO。
●3月23日,东方盛虹宣布子公司连云港虹科新材料拟投建可降解材料项目(一期)工程。该项目总投资74.71亿元,拟建34万吨/年顺酐装置,30万吨/年BDO装置和18万吨/年PBAT装置及公辅配套设施。项目工程建设期为3年。
●4月11日,永荣控股与南充市人民政府举行80万吨/年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投资协议签署仪式。项目主要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发展50万吨/年PBAT等生物可降解类系列新材料和30万吨/年氨纶超仿真功能性纤维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30亿元,分两期建设。
●4月13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新疆有限责任公司库尔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项目位于新疆巴州库尔勒市上库石油石化产业园,拟新建2×5万吨/年天然气制乙炔装置;30万吨/年甲醇及乙炔尾气制氢装置;3×24万吨/年甲醛装置;3×10.4万吨/年BDO装置;2×6万吨/年PBAT、2×5万吨/年PBS装置;4×4.6万吨/年PTMEG装置;3万吨/年GBL/NMP装置等。
●4月29日,安徽华塑股份产品结构调整改造一体化项目——12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经定远县经信委同意备案。项目采用先进的改良炔醛法工艺,在现有项目的基础上改造建设16万吨/年甲醛装置、10万吨/年BDO装置、12万吨/年PBAT/PBS装置等。
●5月5日,广西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第二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方案的通知》。广西华谊新材料PBAT配套BDO项目、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30万吨/年PBAT项目均被列为预备项目。前者总建设规模32万吨/年顺酐、20万吨/年BDO,总投资58.76亿元;后者将建设30万吨/年PBAT(一期6万吨/年,二期24万吨/年)生产装置,总投资19.91亿元。
●5月11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山西华阳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6万吨/年PBAT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根据批复内容,该项目主要建设6万吨/年PBAT,建设地点为阳泉市平定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5月11日,福州万景新材料氢能利用与全降解新材料项目(一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进行公示。该项目为扩建项目,项目利用中景石化PDH装置副产氢气,以正丁烷为原料,生产PBS、PTMEG和PBAT等化工产品。具体建设产能为:120万吨/年正丁烷制顺酐、90万吨/年BDO、20万吨/年聚PBS 、30万吨/年PBAT和18万吨/年PTMEG。
●5月1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对新疆曙光绿华生物10万吨/BDO联产12万吨/年PBAT项目等两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6月22日,中化学东华天业10万吨/年PBAT产品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并顺利生产出优质PBAT聚酯产品。
●7月5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四川永盈新材料80万吨/年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约102亿元,二期项目总投资约228亿元,主要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发展50万吨/年PBAT等生物可降解类系列新材料和30万吨/年氨纶超仿真功能性纤维项目
●7月11日,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对内蒙古东景生物20万吨/年可降解聚酯(PBS/PBAT)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公示。
●8月1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同德科创材料6万吨/年PBAT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已受理的公示。
●8月22日,广西华谊新材料30万吨/年PBAT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8月26日,内蒙古君正2×60万吨/年BDO及2×100万吨/年PBAT/PBS/PBT/PTMEG绿色环保循环产业一期焦化甲醇工程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9月5日,山西华阳6万吨/年PBAT项目一次性开机成功。
●9月9日,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20万吨/年BDO、16万吨/年NMP及3万吨/年PBAT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征求意见稿公示。
●9月16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关于同德科创材料6万吨/年PBAT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企业加速布局将致供过于求
2019年前,国内PBAT发展较慢。随着2020年新“限塑令”的发布,行业发展明显提速,2020年PBAT产量激增至13万吨。
强劲的市场需求和不足的产能促使很多企业开始介入PBAT生产行业。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统计,2021年全球可降解塑料产量为155.3万吨,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529.7万吨,复合增长率28%。其中,PBAT/PBS(两者可以共用同一柔性产线进行生产,归为PBAT)2021年占比35%。
截至2021年底,国内PBAT已投产产能52.1万吨/年,在建产能152万吨/年,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为蓝山屯河(12.8万吨/年)、金发科技(12万吨/年)和长鸿高科(12万吨/年)。
当前,国内PBAT装置现有产能90.3万吨/年,即将投产产能148/年。
PBAT现有产能及装置动态 万吨/年
聚合厂家 | 现有产能 | 装置动态 |
珠海金发 | 2.5 | 9月5日开车,9月23日停车 |
3.5 | 停车 | |
6 | 9月23日开车 | |
6 | 停车,另12万吨规划 | |
蓝山屯河 | 6 | 9月8日停车,9月15日开车 |
6 | 5月起产PBT | |
24 | 一期2022年10月投产;二期2023年4月投产 | |
睿安生物 | 3 | 停车 |
3 | 9月13日开车 | |
康辉新材 | 3.3 | 7月1日起检修 |
签约90万吨,其中45万吨预计2022年建成 | ||
金晖兆隆 | 2 | 6月20日检修,9月19日开车 |
二期12万吨PBAT装置,其中6万吨适时投产 | ||
华峰集团 | 3 | 9月6日开车 |
东华天业 | 10 | 试产 |
万华化学 | 6 | 试产 |
莫高股份 | 2 | 2022年4月下旬检修,8月28日开车 |
仪征化纤 | 1 | 停车 |
华阳新材 | 6 | 9月5日开车 |
彤程新材 | 6 | 8月试产 |
昊图新材 | 6 | 8月试产 |
长鸿高科 | 6 | 停车 |
美瑞新材 | 2 | 试产 |
杭州鑫富 | 1 | 2021年6月停车 |
来源: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即将投产的PBAT产能 万吨/年
聚合厂家 | 装置动态 |
金晖兆隆 | 二期6万吨2022年适时投产 |
安徽昊源 | 一期6万吨2022年适时投产 |
瑞丰高材 | 一期6万吨正在做试生产准备 |
道恩股份 | 6万吨计划2022年6月投产 |
聚锐德 | 12万吨PBAT2022年适时投产 |
中科启程 | 海南10万吨2022年中投产 |
康辉新材 | 45万吨预计三季度投产 |
湖北宜化 | 6万吨计划2022年12月投产 |
蓝山屯河 | 二期12万吨2022年12月投产 |
同德化工 | 一期6万吨2022年12月投产 |
惠州宇新 | 6万吨2022年10月试产 |
河南开祥 | 10万吨适时投产 |
金丹科技 | 6万吨适时投产 |
青州天安 | 6万吨适时投产 |
广安宏源 | 5万吨调试,另5万吨待定 |
来源: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据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生物降解树脂分会统计,2025年PBAT类树脂规划产能约达1500万吨/年。目前PBAT类树脂的产能已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剩产能的份额会越来越大。
产能过剩下的三大对策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执行副会长王文广表示,对于已投产企业,要合理规划产能和产量。在目前PBAT类树脂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各投产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量,建议开工率维持在较低负荷,以避免产能过剩造成市场供需失调,进而引发恶性竞争。对于已完成或正在试车的企业,建议延缓投产或者根据产线特点转产其他品种。对于计划投资的企业,建议谨慎入市,如果还没有投入资金,可重新考虑是否投资,目前PBAT类树脂的前景并不乐观,要谨慎投资。
为解决PBAT类树脂产能过剩问题,王文广指出了三条发展路径。
1.创新研发提高PBAT类产品质量以塑料购物袋为例,目前以填充改性PBAT树脂为原料的塑料购物袋存在强度不足等缺陷,影响消费者使用,还有被无纺布袋超越的趋势。为此,行业应当加强产品创新研发,提高PBAT购物袋强度,严格按照已发布的PBAT薄膜专用料团体标准生产,建议填充改性PBAT薄膜专用料总填充量不大于30%,以保障产品使用强度。
2.共同开发PBAT类树脂新用途目前PBAT主要应用于塑料购物袋,市场需求规模不大,不足以消化现有规划产能。企业可开发PBAT类树脂的新用途、开拓新市场,如地膜、连卷袋和垃圾袋等。
3.将目光瞄向国际市场我国PBAT类树脂质量国际一流,产能远超国内市场需求,而国际上生产PBAT类树脂的企业只有巴斯夫和意大利Novoment。目前很多国家出台了治理塑料污染的政策,对PBAT类树脂的需求不断增加,行业应将目光瞄向国际市场。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中国石油和化工、华经产业研究院、煤化工信息网、生物降解前沿科技等网络公开渠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