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9月28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2576,日内一度跌破7.26关口,跌超800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收盘报7.2458,较上一交易日跌878个基点,自2008年2月以来首次跌破7.2关口。当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107,较上一交易日下调385个基点,创2020年6月2日以来新低。
全球货币贬值加速,“利好出口”?错了
今年以来,在岸人民币年内贬值16%,创14年新低。不少人认为,货币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对于出口型企业是个利好消息,真的是这样吗?此轮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原因主要是美联储加息。自2022年1月至今,为了应对美国持续高涨的通膨,美联储已经进行了6轮加息,多轮大幅加息后美元迅速升值,并创下20年新高。并且在11月和12月,还有可能进行两轮加息。据不完全统计,全球36种货币至少贬值十分之一,土耳其里拉贬值95%。尽管多个国家打响了“本币保卫战”并跟进加息,但货币贬值带来的影响仍不可小觑。越南盾兑美元汇率跌至23660盾,创下至少自1993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泰铢跌至1美元兑36.979泰铢,创2006年10月以来最低纪录;菲律宾比索跌至1美元兑57.43比索,再次刷新历史最低点;韩元对美元汇率盘中跌破1美元兑1390韩元,创下将近14年来的新低;英镑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02243,贬值51%,并创下历史新低。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在升值人民币的贬值只是相对于美元,从日元、欧元、英磅等币种来看,人民币还是“升值”。这也就意味着,对于韩国、日本等出口型国家而言,本币贬值也意味着出口方面的利好。那么谁的利好更大就看贬值的的力度。尽管人民币已经贬值了16%,但其他国家货币贬值更厉害,所以从出口角度来看,我国并未在货币贬值中获取更多的机会。因此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属于误读。警惕输入性通胀
除此之外,鉴于目前我们的国际地位,很多欧美国家的“恶意”抵制,也让我们很多产品在出口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整体的市场情况来看,很多产业都在移入东南亚市场,将会大面积承接原国内的订单。与此同时,此轮人民币的贬值,让我国在进口方面,支付的成本在增加,让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极速上涨,水涨船高,最后终究会传导到终端市场,输入性通胀箭在弦上。而我国进口型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游行业中石油石化、基础化工、钢铁;中游行业中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下游行业中电子、汽车、家用电器、农林牧渔、医药生物,以及服务类中通信、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这也意味着以上的企业将面临进口成本增加的局面,能源危机之下货运成本也在水涨船高。与此同时,电子、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行业同时也是外币负债率较高的行业,可谓是双重打击。东南亚各地也开始承接欧美地区的订单,导致我国订单大幅流失。纵观当下的局势,本币的不断贬值将对出口型和进口型企业带来多重利空,产业链也面临被拆分的风险,可谓是多重危机,亟待各行各业共同解决和谋划策略。来源:全球化工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海川化工论坛财富分红包码
L6YYC7XJ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快捷访问领取页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