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原料及机械行业资讯更多

市场 | 美国生物制造要玩“国产替代”,对国内CXO冲击有多大?

来源:世展网 分类:制药原料及机械行业资讯 2022-09-14 22:51 阅读:12130
分享:

2025年中国上海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 China

2025-06-24-06-26

距离55
关注并星标CPHI制药在线9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名为《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National Biotechn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 Initiative)的行政命令,旨在帮助扩大美国的生物制造业,减少对于中国的依赖。报道指出,这一计划的目的是“确保美国能够在国内制造美国所发明的所有东西”。毫无疑问,美国也玩起了“国产替代”。

来源:彭博社新闻报道

目前,该项行政命令的细节尚未公开,草案中列出了一项促进美国国内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比如利用生物系统创造一系列产品和材料,从新药物人体组织生物燃料食品等。

受该消息影响,今日早盘CXO板块龙头股全面下跌,尤其是海外收入占比高的国际化CXO。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等头部CXO企业,2021年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75.6%、74.67%、47.14%,其中北美客户贡献的收入普遍较高。因此,美国政府的一举一动确实会牵动投资者的神经。

来源:同花顺财经

美国为何提出新政令?

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全球分工的细化,如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的药品制造业,均从美国、欧洲和日本转移到了中国。

目前美国的医药供应链,高度依赖于全球外包。根据2021年6月美国发布的100-daysupplychainreview文件,截至2021年3月美国52%的制剂生产设施、73%的原料药生产设施在美国本土之外,其中中国制剂生产设施占比6%、原料药生产设施占比13%。

从数字上看,中国在美国的生物医药制剂和原料药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中国的CXO公司不断收获海外大单,收获了超高的业绩和利润增长。去年11月,凯莱英公告,与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签订了相关产品新一批的《供货合同》,该产品的CDMO服务累计合同金额为4.8亿美元。有行业推测,凯莱英是为辉瑞Paxlovid提供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

今年2月,博腾股份发布公告,与辉瑞签订CDMO采购订单。根据此次6.81亿美元订单信息,交付时间为2022年,可能为辉瑞Paxlovid相关的CDMO服务。

市场曾猜测获得辉瑞Paxlovid的CDMO订单的公司有博腾股份、凯莱英,药明康德旗下的合全药业。整体来看,2022年上半年Paxlovid销售额96亿美元中,三家企业订单费用预计占了近20亿美元的比例。

同时,新冠疫情爆发,也让美国看到自身在应对公共卫生领域能力建设依然存在不足。特别是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美国开始重新审视生物制药的供应链独立性,寻求“脱钩”独立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的机会。

除此之外,美国生物科技领域自身正面临衰退危机。根据Global Data数据,继2021年美国生物科技初创公司融资和IPO创新低后,今年Q1其风险投资同比再降46%。加上层出不穷的Biotech裁员、卖管线、破产的消息,美国生物科技资本市场已经冷至极点。

因此,美国拜登政府希望通过新政令改变这一状况。通过“制造回流”,不仅能带回订单还能解决一些就业

国内工程师红利,或使中美分工短期内难以撼动

由于全球创新药研发投入不断增高,盈利期不断缩短,为了降低研发成本,多年来,跨国药企大都选择外包。其不断缩减自己的生产线,并关停或出售包括美国本土内的全球各地药厂。而如果跨国药企想把这些关停的药厂重新在美国开起来,不仅要经历多年的产业基础重建,还要面临更严苛的环保法规带来的更高成本。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需要承担高昂的人力成本。

CXO行业作为劳动和智力密集型行业,最主要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而中国存在巨大的工程师红利,这也是中国医药外包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例如全球最大的CDMO公司之一Lonza,其人均成本基本上是70多万元,国内CRO基本上是十三四万平均成本。以康龙化成为例,它的人均成本大概是14万左右,比Lonza低了5倍。即使目前国内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但仍与国外水平有一定差距,至少未来五年内,此优势依然明显。

除了人工成本低外,国内CXO行业人均产出高,人力资源利用率高。目前我国主要CXO的人均产出为10-15万元/年,高于国外同行的8-10万元水平。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和第二生产国,中国具有其它国家不可比拟的生物制药产业基础及独特优势。而美国的人力成本、原料成本都比较高,塑造自己的供应链难度不小。因此,中泰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在生物医药产业中,中美分工形势的形成难以在短期撼动。

中国CXO该如何应对?

目前,面对资本市场震动,本土企业依然充满信心。泰格医药对外表示,从目前公开消息来看,美国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临床前CRO业务,泰格医药不涉及CDMO和生物医药业务,且其目前业务未受影响。凯莱英表示,其与美国客户的合作主要局限在小分子化学药领域,不涉及生物合成药,美政策对公司影响不大。药明康德表示,公司业务和运营一切正常。

短期来看,该法令对国内CXO公司没有造成实质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无可争议,这次美国的新政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海外业务占比较大的CXO公司,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为了尽可能规避地缘政治带来客户流失的风险,以药明生物为首的中国CXO企业,正在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海外产能。其中,新加坡成了生物医药企业“出海”标的之选

比如,今年2月份,金斯瑞生物官方宣布,公司亚太地区部新加坡生产研发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拥有超过30000平方英尺的高度自动化蛋白生产和基因合成服务设备;6月15日,科兴集团现计划投资20多亿新元(合折100亿人民币),在新加坡设立科研设施和国际商业总部;7月19日,药明康德宣布未来十年预计投资20亿新元(约97.3亿人民币)在新加坡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本土药企选择以新加坡作为出海的支点,快速建立起国际化能力,然后辐射到东盟其他各国,进而布局欧美,不失为一种风险更低、效率更高的策略;同时,部分企业在license-in商业化合作中,往往会选择将中国市场的商业化权益与新加坡、韩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商业化权益进行捆绑,这样有利于争取更多BD谈判筹码。

近年来,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政策扶持让美国感到了危机。事实上,中国CXO并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时刻。去年,拜登政府就曾发布供应链百日审查报告,要降低对中国制药业的依赖。更早之前,特朗普政府主办了一场关于美国生物经济的白宫峰会。甚至在十年之前,奥巴马政府就发布过《国家生物经济蓝图》,旨在加强美国生物经济本土供应链的竞争力。

最终,由于成本问题等种种原因,美国政府对该领域的干预能力相对有限。此次拜登法令细则生效后,究竟能否成功地减少美国对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依赖?我们持续关注。

参考来源
  1. FACT SHEET: President Biden to Launch a National Biotechn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 Initiative;The White House;

  2. https://fortune.com/2022/09/12/biden.

智药研习社近期课程报名

扫码发送MAH,免费报名直播讲座

来源:药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相关制药原料及机械行业展会

2025年第十七届上海化工泵阀及管道展览会CPVF

2025-06-05~06-07 距离36
7553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上海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 China

2025-06-24~06-26 距离55
17276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展PMEC China

2025-06-24~06-26 距离55
6714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世界医药合同定制服务展ICSE China

2025-06-24~06-26 距离55
4311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成都国际化工装备及环保博览会 CTEF

2025-09-10~09-12 距离133
60380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广州国际医药原料药展API China

2025-05-21~05-23 距离21
14473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药用辅料展-广州功能性食品配料展PHARMEX

2025-05-21~05-23 距离21
60773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