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标准是高度严谨、规范的部门或行业规范性文件,有其独有的科学性、严谨性和执行性。熟练掌握标准化文件编写规则是缝制机械标准化工作者基本功之一,但从目前行业标准编制情况来看,标准文本在编制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结构性、格式性错误,这也客观反映了行业标准化专业人才及技能水平的不足。2021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十四五”标准化发展重点任务》,其中将“积极开展标准人才建设”作为保障行业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有效提高行业标准化人员能力和水平,协会联合全缝标委会组织专业人员对标准文本的相关编制规则进行系列解读。解读将重点围绕GB/T1.1-2020的最新要求展开,并结合目前行业标准编制中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点评,也希望广大从业员工积极参与互动,共同提高行业标准化水平。
一、主要编写规则
“术语和定义”统一安排标准需要界定的术语及其定义,便于使用者在固定位置快速查看,增进对术语含义的理解。GB/T 1.1-2020发布实施后,对术语和定义章节的设置提出新要求,除术语标准外的任何标准都必须将第3章设置为“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章节的主要内容需由固定的引导语引出,引导语为固定格式,如下所示:
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术语条目至少包括条目编号、术语、英文对应词和术语的定义。如果定义引自另一项标准,应在定义下准确的注明来源;如果在定义中出现已经定义过的术语,需给出对应的条目编号。
二、常见问题解析
(一)术语选择不规范
在文中明确给出且出现不少于2次的术语才可以放在“术语和定义”章节。当前企业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常将标准中只出现1次的术语列在了“术语和定义”章节。例如:《工业用缝纫机 全自动超声波无缝粘合机》中“堆积”和“板结”由于标准文本的修改,仅在文中出现1次,因此在报批稿中改为以“注”的形式在该术语出现的条款下方进行解释。
2、未给出已定义的术语的对应编号
3、抄录的术语未明确来源
当前行业现行标准中存在抄录的术语未明确术语和定义来源的问题,例如:QB/T 5276—2018《工业用缝纫机 包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中“高速”“加速时间”“减速时间”3个术语最早出现于QB/T 4007—2010《工业用缝纫机 高速平缝机伺服系统技术条件》的3.1、3.2和3.3条,在QB/T 5276—2018中为抄录内容,因此需要给出术语和定义的来源。
4、英文对应词中动、名词形式错误
术语的英文对应词除专用名词外,应全部使用小写字母,名词应使用单数,动词应使用原形。当前现行有效标准中,部分标准中术语的英文对应词的动词使用了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形式。
三、小结
以上就是标准“术语和定义”主要编写规则和当前行业标准编写中常见问题解析,希望行业标准化工作者在学习本文章后能够发现自身在标准化起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改正,提升自身标准制修订水平。
csmaorg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