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前言
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即为食物嵌塞。正常情况下,邻牙之间紧密接触及良好的牙齿形态能防止食物的嵌塞。而在冠修复后,往往有患者复诊自述食物嵌塞。让我们从《一步一步做好牙体缺损修复后食物嵌塞的预防和治疗》中学习食物嵌塞的分类、问诊及检查、病因和解决方法。
01 食物嵌塞的分类
食物嵌塞根据发生时机的不同,可分为静止型食物嵌塞和运动型食物嵌塞。
静止型食物嵌塞:是指非咬合状态下相邻牙齿的邻接触关系部分或完全丧失导致的食物嵌塞。
运动型食物嵌塞:又称邻接触紧密型食物嵌塞或无解剖结构破坏型食物嵌塞,特指相邻牙齿的邻接触区在咬合运动过程中出现短暂分离而造成的食物嵌塞。
根据嵌塞方向的不同,食物嵌塞又可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食物嵌塞。
垂直型食物嵌塞:是指食物在力下通过相邻牙齿间的通道垂直进入邻间隙并滞留其中。此类食物嵌塞易引起患者不适,且不易清洁。
水平型食物嵌塞:是由牙龈萎缩、龈外展隙增大等原因,导致进食时食物碎块受力及唇、颊、舌运动的影响而被水平向压入牙间隙内。此类食物嵌塞多容易清洁,少有不适。
02 食物嵌塞的问诊及检查
① 修复体常规检查
包括外形完整性、边缘密合性、邻接触情况、咬合接触等情况。健康人生理状态下邻接触区牙间隙宽度应<60μm;若牙间隙宽度>100μm,牙线通过时阻力过小甚至没有阻力,则可能发生食物嵌塞。
② 基牙与邻牙的情况
包括龋坏缺损、牙齿松动度、牙龈退缩等情况。
③ 牙齿排列
包括是否存在邻牙的扭转、倾斜或排列不齐。
④ 咬合情况
是否有杵臼式牙尖、修复体合面力的方向是否朝向远中、前伸和侧方合时是否有干扰。
03 食物嵌塞的病因
① 修复体和邻牙的接触关系不调
(1)邻接触关系异常:例如修复体邻接触过松或面积过小、邻面崩瓷、邻牙龋坏等情况(图1A);相邻牙齿间龈乳头退缩、邻面凹陷或颈部龋坏导致的龈外展隙过大,也可造成水平型食物嵌塞(图1B);相邻牙齿邻接触区过宽、颊或舌外展隙过小,可造成食物排溢困难(图1C)。
(图1:相邻牙齿邻接触关系异常示意图,粉色示牙龈 A:邻接触丧失;B:龈乳头退缩;C:邻接触区过宽、龈外展隙过小)
(2)合面关系异常:修复体面崩瓷或相邻牙近远中面边缘嵴缺损形成凹坑(图2A);修复体边缘嵴与邻牙边缘嵴高低不齐,形成台阶(图2B,2C);修复体面形态过于低平,与对颌牙咬合接触面积过大。
(图2:相邻牙齿面协调关系异常示意图及X线片;A:邻面边缘嵴缺损示意图;B:相邻牙齿面高低不平示意图;C:相邻牙齿面高低不平X线片)
(3)颊舌轴面关系异常:常见于牙列不齐的患者(图3)。
(图3:牙齿颊舌轴面关系异常示意图)
②修复体与对颌牙的咬合接触
(1)最大牙尖交错位时咬合接触不佳:牙齿受到远中较大力时,可导致牙齿向远中移位(图4),常见于上颌第二磨牙。
(图4:最大牙尖交错位时上颌第二磨牙受到向远中的力示意图)
(2)咀嚼过程中的合干扰:例如下颌第二磨牙拔除后未及时修复时,与之对应的上颌第二磨牙过萌,此时上颌第二磨牙的近中面与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面间可能出现合干扰,阻碍下颌退回正中关系位。
04 食物嵌塞的解决办法
①重新修复
②邻牙直接或间接修复
③调合:解决运动型食物嵌塞的主要手段。
④正畸治疗
⑤牙周手术治疗
总结
相比于治疗,食物嵌塞的防治更为重要。提示我们在临床应在修复前仔细评估需要修复的牙齿与邻牙、对颌牙的三维关系,仔细检查可能出现的咬合问题,在修复时尽量形成良好的邻面、合面形态,防止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
END.
参考文献:
[1]杨洋,谭建国. 一步一步做好牙体缺损修复后食物嵌塞的预防和治疗[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8). DOI:10.3760/cma.j.cn112144-20210606-00283.
[2]李卓仑,武峰,李琳琳,等. 邻接紧密型食物嵌塞的发病机制与诊疗技术研究进展[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9(4). DOI:10.3760/cma.j.issn.1002-0098.2019.04.014.
[3]陈佳楠,俞佳颖,李笑梅. 冠修复后期食物嵌塞治疗1例探讨[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0(6). DOI:10.19748/j.cn.kqxf.1009-3761.2020.06.007.
作者:吴 燕
指导老师:高少怀 张义芳
编辑:吕思研
欢迎关注公众号:luojiachenxiu
定期发布口腔修复学前沿动态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