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4月20日,“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重要同期会议“2025中国环境技术大会”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慕尼黑博览集团、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主办,以“‘美丽中国’目标十年展望——科技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围绕绿色产业链构建、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流域综合治理、标准化引领等关键议题开展深度交流与研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于会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科家参加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据了解,2025中国环境技术大会由一场高峰论坛、8大细分领域论坛和30多场分论坛构成,邀请300多位权威专家、5000多名专业参会观众共同参与,汇聚行业精英大咖,聚焦环保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探寻环保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趋势。
1
广大环保企业要厚植家国情怀
强化使命担当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主持,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于会文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夏科家为大会致辞。
于会文副部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谋划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增强,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于会文副部长强调,广大环保企业要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将发展目标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紧密结合,主动融入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和服务优势,为各地提供精准化、系统化、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要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机遇,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市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动自身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牵头跨领域合作、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开展跨领域、跨行业合作,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
于会文副部长在致辞中还表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作为推动环保科技创新、促进环保理念传播、助力环保人才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桥梁纽带,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希望广大企业充分利用环境技术大会暨上海环博会这一交流平台,加强各方优势资源对接合作,切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夏科家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精神,以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为总牵引,统筹构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与转化平台,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撑。
环境技术大会自2017年正式命名召开以来,已历经七载。会议聚焦环保产业改革、科技攻关、创新升级等行业发展痛点,提供政策解读、市场分析及成果分享,为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交流平台,是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顶级盛会之一。本次大会以“‘美丽中国’目标十年展望——科技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在此十年之期的关键节点,生态环境领域各界同仁要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激发各界投身绿色发展的信心与动力,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2
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环境产业向高端化与创新驱动转型
环境技术大会以“技术”为核心导向,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发布环节,首次公开发布了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成果,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共计13项获奖成果。
随后,大会进入主办方代表致辞和特邀主旨报告环节。本环节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工程师高强主持。
全联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代表主办方致辞。他从环境产业和环境企业的角度,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环境产业向高端化与创新驱动转型;第二,开拓增量市场,挖掘国内新兴领域与海外扩张的双轮驱动力量;第三,深化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环保推动产业效能革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祖信做了题为《中国城市河流治理关键要素分析》的主旨报告,报告中指出我国城市河流污染主要存在全年污染、晴天污染和雨天污染三大类型,未来治理需继续完善雨污分流体系,科学实施底泥治理,并充分发挥河长制统筹协调作用。她特别指出,水质改善是生态恢复的前提,建议通过系统性工程措施和管理创新,推动城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席北斗做了题为《环境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报告中指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正从科技领域向领域科技转变,强调科技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深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以新型举国体制创新科技体系,科教融合成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在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需重点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区域实践,如京津冀重大项目,实现经济高效的环境治理。同时,需打造协同创新平台,融合大数据与智慧决策,培养现代化人才。
3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主旨报告环节后,大会进入到议题一“美丽中国目标背景下的绿色产业链建设”,本环节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乔琦主持。
首先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环保所所长赵卫东做了题为《<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的主旨报告。
在随后开展的对话环节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部研究员周宏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田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孙志斌,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朱晓华,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环境谷)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睿,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顾明事等共同开展了对话。
议题二是“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生态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本环节由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杨耀武主持。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投资处四级调研员刘元生做了题为《关于国家生态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工作的相关思考》的主旨报告。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杨耀武,中广核环保产业公司总经理助理靳军涛,生态环境部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云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英杰,中山公用排水公司总经理徐兴泉,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东全,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伟等围绕议题进行了对话。
议题三是“流域综合治理”,本环节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级专业师李翀主持。
长江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英才做了题为《长江流域水生态问题与保护对策》的主旨报告。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级专业师李翀,长江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英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科技财务处处长张建军,珠江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专职副书记张新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尚晓,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孙加龙,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焱等共同开展了对话。
议题四是“标准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本环节由全国环保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秀腾主持。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做了题为《完善环保标准体系,支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主旨报告。
全国环保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秀腾,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科技发展局副局长张立、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范巍,瀚蓝环境研究院副院长赵栋梁,盈峰环境监测事业部产品部长黄建猛,牧原集团环保总经理胡小山,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庆磊,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许浩等围绕议题共同开展了对话。
最后,大会还举行了“先进生态环境技术快闪报告”活动。
版权声明:1、凡注明"来源:环保圈" 的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圈,任何单位及个人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家号等公开传播平台上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需经本平台授权,并注明"来源:环保圈"。违反上述声明者,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如需申请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3、欢迎更多思想者加入环保圈特约撰稿人队伍,申请请添加微信:maweihui002往期推荐
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今日盛大开幕!
2200+展商名单公布!2025中国环博会邀您共同见证环保产业变革!
江苏环保企业以539家展商阵容强势出击亚洲最大环保展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