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卷成分”到“绿科技”,原料突围赛还在持续升级

来源:世展网 分类:美容美发行业资讯 2025-02-27 18:36 阅读:1770
分享:

2024年卡思曼伯香港亚太美容展览会Cosmoprof Asia

2024-11-13-11-15

展会结束
图片

在全球个护原料市场的变革中,中国企业的突围路径已逐渐清晰。

《中国化妆品》杂志 | 孙笑笑

近年来,全球个人护理品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与环保理念的普及,市场对个护产品的需求从“基础清洁”转向“功效精准化”,从“快速见效”转向“绿色可持续”。这一趋势直接推动了上游原料市场的转型——成分创新、技术突破与区域差异化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

中国企业在这一浪潮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凭借独特的植物资源、生物科技突破与供应链效率,中国企业正从“低价代工”的刻板印象中突围,以“硬核科技+文化叙事”重塑全球市场格局。柯莱恩(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Kline&Company)咨询顾问李瑞熙在刚刚结束的PCHi2025行业年度大会上发表“全球个护原料市场未来五年走向预测及中国新机遇”的主题演讲。她在接受《中国化妆品》杂志专访时表示:“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一维度的价格战,而是技术、文化和可持续性的综合较量。”Kline&Company成立于1959年,长期专注特种化学品行业市场研究。

01 

全球个护原料市场的

“新常态”

在全球消费升级和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全球个人护理品原料市场仍在持续增长。

在李瑞熙看来,这一增长背后是市场逻辑的根本转变——从“卷配方”到“卷成分”,天然、功效与可持续原料正在成为三大“顶流”。

一方面,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表面的产品宣传,他们对成分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深入研究产品成分表,力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个护产品。这种变化源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他们期望产品在满足清洁、护理需求的同时,还能解决特定肌肤或身体问题。

“消费者开始用‘科研’眼光挑产品,原料表里的益生菌、蓝铜胜肽比明星代言更吸睛。”李瑞熙指出,品牌直接以原料浓度为卖点,例如“含XX%烟酰胺”的宣称方式,正在重塑消费者认知。

另一方面,生物发酵技术、AI预测模型等创新手段,也正在颠覆原料研发的传统路径。例如在传统的原料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繁琐且耗时的实验,从海量的化合物和天然物质中筛选出具有潜在功效的原料,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成功率较低。而AI预测模型则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学习能力,改变了这一局面。

“蘑菇能变出‘类胶原蛋白’,AI可以预测哪种海藻抗衰老效果最佳。”李瑞熙举例道。

此外,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精致护肤”需求爆发,催生了本土化创新。李瑞熙举例说道:“印度市场对天然和Ayurvedic(阿育吠陀)产品的需求持续升温,原料商甚至需要连夜研究‘热带植物抗湿热配方’。”

在全球企业都在加速创新的当下,区域差异成为企业制定战略的关键。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文化背景、消费习惯、肤质特点以及对产品功效的需求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02 

区域分化与增长热点

具体来看,欧美市场一直以来引领着全球个护行业的高端化走向,如今,可持续发展理念更是深度融入其市场核心。消费者对天然植物基成分的追求热度不减,环保包装与低碳生产已成为品牌竞争的基本门槛。

“许多欧洲品牌将‘零碳工厂’的标签刻在瓶身上,还有如藻类提取物等可持续原料在各类高端个护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李瑞熙谈道。

而亚洲市场在全球个护原料市场中的异军突起,使其成为增长最为亮眼的区域。例如中国作为亚洲市场的重要力量,借助生物基原料和电商渠道的东风,实现了快节奏的创新发展。

还有像东南亚地区因气候和文化因素,对清真认证、质地轻盈的产品需求旺盛,抗湿热配方成为研发的重中之重。李瑞熙表示,亚洲市场的多元需求和快速技术迭代,为个护原料行业带来了丰富机遇。

实际上,随着全球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不同诉求,“个性化&定制化”个护产品仍将持续增长,而企业想要找到未来的增长热点,则需从多个维度调整策略。

李瑞熙表示:“在市场定位上,企业要实现从‘B2B’到‘B2B2C’的转变,主动贴近终端消费者,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协助品牌商开发更具针对性的产品。”

同时,产品开发也可以采用模块化原料设计,打造多功能、可组合的原料模块,便于品牌商快速调配个性化产品。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数据驱动研发,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肤质数据和市场趋势,开发针对特定肤质问题的活性成分。

此外,李瑞熙认为可持续发展同样关键。企业应开发可持续来源的原料,确保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并提供原料的透明溯源信息,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

03 

“中国原料”突围路径——

从“硬核科技”到“全球叙事”

在全球个护原料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国企业正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探索突围之路。

而市场需求增长明显的原因,李瑞熙表示,一则是因为国内消费者对个人护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会促使中国企业不断研发新原料、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二则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原料” 在海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像华熙生物的玻尿酸、智合生物的神经酰胺,在国际上都很受欢迎。而且全球消费者对天然、绿色、功效性原料的需求在增加,中国原料正好能满足这些需求,海外市场的大门正慢慢向中国打开。”

另外,在技术创新方面,合成生物学成为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赛道。

“合成生物学让中国企业不再依赖石油基原料。比如华熙生物用微生物发酵量产玻尿酸,成本砍半的同时碳排放锐减30%;蓝晶微生物的PHA可降解材料,直接替代传统塑料包装,埋进土里3个月就能分解。”李瑞熙举例说道。

更重要的是,中草药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差异化路线的关键。将中草药现代化应用于个护产品,是中国企业的独特优势。李瑞熙提到:“云南白药的三七提取物通过基因测序证实修复敏感肌的靶点,相宜本草的红景天苷用AI筛选出抗氧化通路,让老外直呼‘草药不是玄学’。”

在此基础上,随着国内社媒渠道的成熟发展,中国企业可以借助跨境直播、与海外知名KOL合作等方式,将“川芎抗炎”“铁皮石斛保湿”等具有东方特色的成分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潮科技IP”,向世界讲述中国传统中草药在个护领域的创新应用故事,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借助TikTok等国际热门社交平台,开展“试用+数据”的营销活动,让海外消费者亲身体验产品的效果,并通过真实数据展示产品的优势,打破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壁垒,逐步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市场份额。

李瑞熙还表示,在“向外走”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知名度较低”的问题。她表示中国企业应积极寻求国际权威认证,如FDA、ECOCERT等,通过这些认证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可信度和认可度。

随着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理念的深化与全球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中国企业若能坚守技术深耕、讲好文化故事、践行可持续发展,或将主导全球个护原料市场的“规则制定权”。这场从“卷成分”到“绿科技”的突围赛,或许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跨越的缩影。


往期 · 推荐

宣称“抗老”需谨慎,协会、专家不算数 | 总第49期曝光台

“原料大战”升级,五大趋势显著 | PCHi2025洞察

从泰国走向中国,再从中国走向世界,MISTINE蜜丝婷的通关密码是什么?

“25后”美容个护行业的三大核心发展方向 | 专访英敏特中国美容及个护总监杜蕾

图片

图片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

相关美容美发行业展会

2025年中国美容博览会-上海美博会CBEChina Beauty Expo

2025-05-12~05-14 距离40
9134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4年卡思曼伯香港亚太美容展览会Cosmoprof Asia

2024-11-13~11-15 展会结束
17974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广州)国际头皮健康产业展览会CIHF

2025-09-02~09-04 距离153
5685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杭州国际美容博览会CBE

2025-08-20~08-21 距离140
4616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香港美容与健康生活展览会Beauty & Wellness Expo

2025-08-14~08-18 距离134
8909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香港亚太美容化妆品包装材料展览会Cosmopack Asia

2025-11-11~11-13 距离223
8262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美发用品展-中国发博会CIHF

2025-09-02~09-04 距离153
7334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美博会-上海美容展CIBE

2025-06-24~06-26 距离83
121806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