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国家住建部有关人士近日表示,在深入推进试点和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已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防洪排涝”“发行特别国债专项用于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被多次提到,明确指出要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做好洪涝干旱等防范应对,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过去,管网出现老化、破裂等问题,传统修复方法要对马路“开膛破肚”,容易导致交通阻塞、噪音粉尘等环境污染,并且能耗高、不经济。近年来,非开挖技术的创新,颠覆了传统手段,为破损管道提供了“微创”诊疗,不挖路不封路,短时间就能修复破损管道更加高效。根据《中国非开挖技术行业年鉴》,欧美发达国家的非开挖修复占比为45%-50%,我国则不到20%,非开挖技术正在继续引领行业转型升级。除了管网修复技术的革新外,数字化、融合性技术也已深入地下排水管网运维行业。该行业代表企业新超集团相关人员介绍,以前排水管网检测需要人工钻入地下管网内部进行摄像查看,低效且安全隐患很大,有时甚至需开挖路面、露出管网后才能确认状况。现在通过机器人或声呐在地下管网中行进、实时传输上来的视频影像资料,再通过AI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质量远高于人工手段,改变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地下排水管网关乎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逐步被国家重视,行业里以数字政通、新超集团等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里子”工程是城市生命线
地下排水管网作为城市的“里子”,平时不为人所重视,甚至因其“脏乱差、低端”的片面印象被人刻意忽略,从而引发了“面子上”的一系列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地下管线被称作城市的“血管”和“神经”,目前,我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91.35万公里,受制于历史原因以及早期的建设水平,漏接、破损、堵塞等情况较为严重,其中也不乏糊涂账,管网埋在哪里、走势走向均不清楚,不仅影响正常运行,更会产生安全隐患。城市生命线是排水、供水、供气等地下管线,其病患会引发积水内涝、水体黑臭、道路塌陷、爆燃爆炸等问题。
2023年5月,住建部部长表示,在深入推进试点和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将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防洪排涝”“发行特别国债专项用于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被多次提到,明确指出要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做好洪涝干旱等防范应对,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此外,2023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项重要内容。
“里子”工程已经“转型升级” 焕发新质生产力
过去,管网出现老化、破裂等问题,传统修复方法就要对马路“开膛破肚”,容易导致交通阻塞、噪音粉尘等环境污染,并且能耗高、不经济。非开挖技术的创新,颠覆了传统手段,为破损管道提供了“微创”诊疗,不挖路不封路,短时间就能修复破损管道,高效能、高质量,也是节能低碳、更加经济的绿色技术。
根据《中国非开挖技术行业年鉴》,欧美发达国家的非开挖修复占比为45%-50%,我国则不到20%,非开挖技术仍在继续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除了管网修复技术的革新外,数字化、融合性技术早已深入行业发展。以前排水管网检测需要人工钻入地下管网内部进行摄像查看,低效且安全隐患很大,有时甚至需开挖路面、露出管网后才能确认状况。现在通过CCTV机器人或声呐在地下管网中行进、实时传输上来的视频影像资料再通过AI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质量远高于人工手段,改变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过去并不存在实时监控地下管网运行状况的技术,而现在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融合GIS、物联网等技术,管网全生命周期的状态都可以实时展示出来。行业里以新超集团、数字政通等为代表的企业,均汇聚了地理信息学科、计算机学科、水质化学学科、给排水学科等不同学科的人才。
业内人士指出,仅仅针对水体本身进行净化处理的传统技术路线“治标不治本”,以地下管网运维为根本的新型治污技术应运而生,并已形成了行业共识和行业标准,通过测绘、物探等技术调查地下管网的拓扑关系,使用CCTV、声呐、物联网等技术检查或监测管网健康状况,通过化学分析与数学模型进行污染源的推算,并综合非开挖技术对问题管网进行修复改造,从根本上根治黑臭水体。
自主创新 实现“国产替代进口”
排水管网运维行业中运用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如检测中的CCTV或声呐技术、非开挖修复中的CIPP—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以及修复管网用的柔性新材料制造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成熟,而我国2005年才正式诞生第一本行业技术规程《上海市排水管道电视和声纳检测评估技术规程》,直至2015年排水管网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才首次成功实施,但自此之后,行业快速发展成熟。
十余年前,在行业发展初期,所用材料、设备和技术均从德国、丹麦、英国等西方国家进口,或从外资设立在我国的子公司购买;如今,在上游设备制造、材料制造领域以及下游技术服务领域,均已涌现出众多优秀本土企业,新超管业在CIPP紫外光固化修复领域走在行业前列。据报道,国内非开挖修复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仅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排水等市政管线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也与国际先进水平逐渐接轨。时至今日,行业内本土品牌已经打破外资垄断,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近年来在马来西亚、日本、德国的国际展会中也开始出现了中国本土品牌的身影。
分析人士指出,地下的“血管”和“神经”是民生必需,是绿色生态保障,更是城市安全的基础。地下管网运维市场正在高质量发展,已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开膛破肚”修水管的片面景象。地下管网运维企业也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里子工程”已焕发全新活力。
新超集团介绍
新超集团下设新超管业、新程环境、旭高科技、管匠之家、新晋(杭州)数智科技;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市政、环保领域新型给排水管材及非开挖修复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管网排查、检测评估、管道非开挖修复、管网改造修复及为城市建设实现“智慧管理”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城市市政运维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服务商。
新超管业于2013年成立,公司坐落在美丽神秘的仙女湖畔一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开发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先后在南昌、长沙、广州、惠州、厦门、东莞、九江、赣州、宜春、福州、鄱阳等地市设立了多个运营服务中心,并于2020年11月注册成立了江西新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市政、环保等相关领域,目前拥有市政、环保工程施工等资质,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管道检测及非开挖修复设备。在给排水管道检测评估、非开挖修复、管道涵养、雨污混接调查、管网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集团已经成为了以市政管道制造、新型管道修复材料及智能设备研发生产、市政工程施工、管道智能化运维四大板块业务为核心的城镇智慧管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集团主要生产及销售:非开挖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材料、HDPE缠绕结构壁B型管(克拉管)、HDPE双壁波管、中空壁缠绕管、中空PP骨架PE螺旋增强管、塑料检查井等。为适应市场需求和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服务,公司引进了国内先进的HDPE双壁波纹管生产线及HDPE增强缠绕管等生产设备,现有管材生产线14 条,其中:HDPE缠绕管生产线5条,生产口径范围DN200-DN4000;双壁波纹管生产线6条,生产口径范围DN200-DN800;中空壁缠绕管生产线3条,口径范围DN200-DN2000,年生产能力达10余万吨。2022 年,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管道UV光固化修复材料,生产口径DN200-2000,目前该新材料已通过权威部门检测并投入市场实际使用。
自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以其严谨的管理、超卓的设备、过硬的质量、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信赖,先后与中电建、中铁建、中建集团、三峡集团等多家国有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业务遍及江西、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安徽、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广西、海南、河北、山西等 20 多个省份和地区;下属的施工企业江西新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仅短短几年,已经成为中建集团、上海城建集团的优秀分包商。
公司系“中国塑料管道专委会会员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员单位”“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优秀成员单位”,企业通过了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体系 OHSAS18001-2007 和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2015 认证。相关产品技术申请了多项行业专利,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品先后获得“中国绿色环保产品”、“中国工程建设推荐产品”、“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中国环保节能产品”等荣誉称号。
如今,中国进入到城市更新的关键时期,早期的地下管网逐渐暴露出老旧、漏损等安全隐患,地下管网作为“城市血管”,亟待进行更新改造。我公司将继续秉承对客户服务无止境,不断创新的精神,打造成国内集管道研发生产、管网检测、非开挖修复、数字化运维为一体的管道先行者,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超集团四大业务板块
一、市政管道制造
二、新材料研发生产
三、检测修复工程
四、管网数字化运维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