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1月26日
北京市商务局组织召开
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会
北京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朴学东
作会议报告
介绍过去一年全市商务领域工作情况
部署2025年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起来看!
改革引领 求真务实
奋力在北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一2024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强化工作统筹和企业服务,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商务运行总体平稳。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工作统筹,牵引商务高质量发展质效提升
统筹商务指标稳增长。组建商务领域经济发展专班,加强部门市区协同和企业调研走访。实现总消费增长2.0%,服务消费增长6.5%,社零总额达1.4万亿元,网上零售额占比超4成。货物进出口达3.6万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7.7%。服务进出口规模稳居全国前列。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16.4%。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3.8%。
“两区”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超额完成示范区2.0方案年度任务目标。首发即用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首批开展增值电信、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任务基本完成。
2024年服贸会高质量举办。国际化率、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均超上届,达成各类成果近千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新提升。统筹5个清单,高质量完成163项年度任务。出台商业步行街、餐饮、家政等15项政策,开启“双城”消费节等17项主题活动,落地副中心万象汇等26个地标项目。商务部中期评估中北京综合评分排名第二,13项指标居全国首位,5项指标居全球榜首。
京津冀商务协同向纵深推进。举办第三届自贸试验区联席会,发布三地《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指引》。三地口岸物流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互联、业务协同。联动开展京津冀消费季。
(二)深挖内需潜力,激活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商品消费新结构不断优化。出台加力支持家电、汽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现销售额超346亿元。出台促进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认定13家“北京市特色直播电商基地”,累计落地跨境电商体验店10家。约1.5万家重点商户实现外卡受理全覆盖。
城市消费新场景持续拓展。印发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方案,完成西直门等15个商圈改造升级。出台多元消费融合发展行动方案,集成推介7大场景百余项标志案例。牵头建立大型商业类展会活动综合服务保障协调机制,活动举办数量增长36%。
本土消费新品牌加速培育。出台首店首发征集指南,举办全球首发节。出台打造国际美食之都行动方案,举办国际美食荟系列活动。打造“京彩四季”北京城市消费活动主题品牌,引导开展3000余项促消费活动。
(三)强化政策引领,护航外贸外资保稳促优
外贸量稳质优态势延续。制定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政策,创新推出支持外贸企业购买内贸险政策。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专项低息贷款超千亿元。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超4成,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中综合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一。
外商投资环境优化提升。推动出台《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全程网办。认定首批13家“北京市全球服务伙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260家;外资研发总部累计达40家。举办“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及配套北京专场活动。“万事网联”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
综合保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首个取消物理围网的中关村综保区开关运作。亦庄综保区获批设立。天竺综保区探索建设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大兴机场综保区完成封关验收。
口岸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在全国率先试点冰鲜水产品进口监管模式改革,首批实施外籍人员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大兴国际机场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资质获批投用,北京西站口岸圆满完成历史使命。北京航空“双枢纽”旅客吞吐量、入境免签数量创历史新高。
(四)践行商务为民,推动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33个。修订完善物流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6+4”工作机制。圆满完成10余个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运行。
商务营商环境更加便利。建立贸易监管便利化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措施32条。北京“单一窗口”首次实现与“京贸兴”系统联动。
商务行业发展更加规范。落实商务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对全市12万余家行业经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评估。130家商务领域企业完成单用途预付卡备案。“接诉即办”考核全年均位列市级部门第一。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巡视整改落实,工作效能稳步提升。
二2025年工作安排全市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牵引,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两区”建设和服贸会等全市重点工作提质升级,大力提振消费,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切实做好商务服务保障,扎实推进巡视整改见底见效,奋力在北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全市商务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落实全市统一安排,市场总消费力争增长5%,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5%。餐饮业营业额增长5%。货物进出口规模保持稳定,“双自主”企业出口占比进一步提高。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力争实现130亿美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再升级
做强消费市场新优势。出台新一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立法。出台深化改革扩大消费综合性文件。推动家政企业对接入驻100个社区。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修订完善电子商务支持政策。争创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
对标国际丰富高端消费供给。制定实施支持商圈、商街、商场品质提升政策,完成中关村等12个传统商圈改造升级,新开商业面积100万平方米。部门联动推进商文旅体广电高质量融合发展,创新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加快美食之都建设,累计培育30条以上“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推动拍卖市场扩容。
打造城市消费特色名片。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吸引更多的首发、首秀、首展、首演、首赛活动。促进美妆、服装服饰等时尚消费,办好北京时装周。鼓励北京老字号创新聚集发展。进一步打响“京彩四季”北京城市消费活动主题品牌。
(二)深化“两区”综合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再扩大
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谋划制定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3.0方案,优化完善投资等九大制度体系。制定支持北京自贸试验区产业链集成创新的政策文件。加快推动2.0方案扩面增效和剩余任务落地见效。
推动开放型经济平台高质量发展。滚动出台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塑造更有辨识度的北京自贸品牌。推动天竺综保区拓展“保税+”业态,大兴机场综保区建立药品通关抽样一体化机制,中关村综保区完善智慧监管模式,亦庄综合保税区如期验收。开展重点园区(组团)发展提升专项行动评价。
推动服贸会提质升级。围绕提升服贸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实施展览展示专业性、交易功能、市场化水平等7大提升行动。高水平筹办2025年服贸会,自本届起于每年9月在首钢园集中举办。
深化京津冀高水平协同开放。巩固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推出三地自贸试验区深层次联动发展新举措。制定落实京津冀口岸合作年度工作要点,筹办京津冀等16省区市口岸合作联盟会议。
(三)全力以赴稳外贸,推进三类贸易促稳提质再提高
着力稳定货物贸易。探索本市先行先试措施,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优化新一轮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等外经贸支持政策,引导外贸企业发展中间品贸易。制定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化跨境电商进口医药产品试点。多方面助力企业防范贸易风险,应对贸易摩擦。
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深入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高水平争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在推动服务贸易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便利要素跨境流动等方面系统谋划制度创新。在参与《电子商务协定》谈判、推动北京率先实施国际规则等方面争取先机。
完善便捷高效的口岸通关体系。推进大兴国际机场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投运。建成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双枢纽”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四)健全多层次管理服务体系,推进双向投资质效再提升
用好政策优势拓展利用外资增长点。围绕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外资准入开放政策,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参与试点。切实做好“三库三转化”工作。持续开展北京“两区”链接全球招商推介系列活动,利用成熟展会平台加强投资促进和专题推介。以“两区”建设五周年为契机,加大政策宣传推介。
强化外资企业服务。深入贯彻《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落实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和“闭环式”诉求响应机制,开展第二批“全球服务伙伴计划”遴选。
健全对外投资全链条管理体系。完善备案核准、信息报告等全流程管理体系。搭建多层次全方位服务体系。加强对重点地区、重大项目的动态监测和风险预判,保障境外人员和财产安全。
(五)聚焦便民惠企,推进商务领域服务保障再强化
加快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实现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开展生活服务业预付式消费“每月一题”专项治理,培训重点发卡企业200家以上。
增强高端商务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商务服务业健康平稳增长。出台促进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强重点品牌展会跟踪服务。协调推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投用。加快推动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会展和消费片区规划建设。
进一步健全商贸流通体系。加快推进窦店、马坊等物流基地的规划建设与转型升级,促进商贸物流降本增效。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建设。补齐一批县域商业基础设施。
(六)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商务工作治理能力再优化
持续优化商务营商环境。依托贸易监管便利化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商务领域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完善商业服务业服务质量标准规范,组织服务质量提升系列活动。推动商务领域“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
守好安全稳定运行底线。以首善标准做好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健全商务行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稳定责任体系,切实提高商务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推进商务法治建设。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多渠道锻炼培养干部素质和能力。积极开展机关文化建设。
(本文转载自“北京市商务局”微信公众号)
●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展会,是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展示窗口、交流平台、合作桥梁。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订阅号,扫码关注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号,扫码关注
展会咨询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