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在“中外会展品牌大会”期间,一场以“拥抱数智化转型”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吸引了众多业界同仁的目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已成为推动会展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本次对话邀请到了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刘英,国际农业会展联盟主席、杨凌农高会运营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天玉,青岛金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王德文,北京华墨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普新,北京微瑞思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珩。五位业内杰出嘉宾结合自身企业的实践经验,共话数智化转型的新趋势、新挑战与新机遇。他们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分享了数智化技术在会展策划、运营管理、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以及这些变革如何为会展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竞争力。他们的发言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不仅展现了数智化转型的广泛应用,也为会展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
本文接续上期内容,继续为您带来嘉宾精彩发言记录。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智慧之声,共绘会展行业的数智化未来。
王天玉国际农业会展联盟主席
杨凌农高会运营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凌农高会从1994年开始举办,现已成功举办了31届,在疫情期间也未曾中断。疫情期间,我们和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建立了云上展,也是从那时起,正式开启了我们的数字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要发展我们自身的专业化、市场化、数字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其中的数字化对我们非常重要。
杨凌农高会是一个大型农业综合性展会,通过30余年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我们获得了宝贵的客户及展商资料。要在大型综合性展会中做出专业化,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梳理专业观众的需求,聚焦大农业中的各细分专业,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国性活动。
同时,我们也在筹备我们的常年展,我们提出“参展一次,服务一年,展示一年”。杨凌农高会在举办的5天时间内会聚集150余万人,如此庞大的人群必然需要更加充分的交流机会和更长久的洽谈时间。举办常年展,可以对参展的优质企业进行分类,将信息精准传输给专业观众。这样既保证了我们的常年展拥有恒久人流,又方便了我们为企业提供充分的服务。这就是我们重视大数据,并将其运用于我们常年展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参展企业和产业的实例。
拥抱数字化是会展业发展的趋势,我们也尝试了很多相关工作,比如做网站、小程序、云上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困惑——缺乏流量。我们2024年发布了100项重要的科技成果,我们用我们的公众号每天发布一条推文,平均阅读量只有200左右。
但我们2024年有一个数字化尝试确实是成功了,那就是门票销售。我们2024年通过抖音平台销售了10万张门票,最后核销达7万余张,可谓非常成功。
其实我们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有着很大的数字化发展潜力和需求,在我们举办的各个展会中仍然需要大量的数据及相关知识。在座的专家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源,可以随时与我对接。
王德文青岛金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青岛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
我既是青岛金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青岛会展行业协会的会长。我们青岛拥有四大展馆,硬件设施非常好,欢迎大家来青岛办展。
青岛金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是做装备展的公司,已有27年的行业积淀。我们在2008年就建立了自己的客户关系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与买家的精准对接。从疫情开始,我们着力全面提升我们的系统前台。疫情三年,我们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的一大原因就是提前布局了线上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创造了买卖双方的撮合渠道,为其提供了决策依据。会展人要想获得客户的认可,就一定要为客户提供价值,一定要让客户的投入有所回报,并且愿意投入更多以换取更多。
关于数智化转型,实际上我们也还处在摸索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对于会展人来说是个“大题目”,与主办方、场馆方、服务公司、参展商都息息相关。据我了解,国内的会展业要想真正实现全智能化其实很难,无论是用数智化提升观众体验,还是其技术本身实现突破革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再难这条路也必须要走,因为这是我国会展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步骤。
张普新 北京华墨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墨集团目前布局了多个赛道,包括机床展、食品展、汽车展等TOB端的展会,以及华夏家博会等TOC端的展会。目前已覆盖全国40多个城市,2024年做了130余场。
关于数智化转型,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分享:
第一,我们在运营端的数据推广层面,做精准数据抓取。以往我们全年在线上会抓取到130余种反馈,大致涵盖数千万条数据。如果客户不精准,会浪费大量成本,于是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包括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第二,我们利用AI技术做新媒体平台的直播以及客户服务。因为我们的用户在线时间段各不相同,所以我们采用了AI直播的方式,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直播,以获取精准用户。另外,因为我们的客服端有大批量数据需要处理,最多的时候雇佣过2000多个客服代表打电话处理消费者数据,而人是情绪动物,会因情绪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所以后来我们就采用了客服AI去处理我们的客服数据。结果我们发现AI处理数据的效率非常高,而且可以24小时随时处理,成本不仅比雇佣人员低,还能帮我们做后期调研。
第三,在展会现场服务方面,我们利用大数据系统完成客服检票、观众导流等工作,提高了观众的体验度,减少了人员的管理成本。
华夏家博会是我们集团的一个基盘,我们将华夏家博会的模式复制到其它专业展会,相当于以前做专业展的时候只邀约专业观众,但是现在我们用了消费展的形式去邀约观众,发现还是能取得与以往不同的经验和成果。这种方法与我们选择的赛道有着紧密关联,比如车展方向我们选择的是新能源车赛道,食品展方向我们选择的是预制菜赛道。不同赛道我们选择不同维度、不同方式去植入数智化思维,多赛道布局,是我们成功的要素之一。
赵珩 北京微瑞思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是一家拥有高新技术背景的新三板上市公司,专注于大数据的场景化落地,集中在新媒体和跨境电商方向。与前面发言的几位会展业专家不同,我们更多是作为一个会展行业的需求者。今年我们参加的国内展会不少于10场,在国外参加的展会有三四场。我们参加展会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拓展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其次就是了解行业的动态和趋势。
作为参展商,我们今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参展的转化率在下降。我们认为有些传统的会展主办方,在某些方面的工作还有提升空间。比如,我们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了美国最大的服装展MAGICSHOW,有几千家企业参展,我们有三个工作人员在现场,其中一人守摊位,另外两人去逛展谈合作。五天的时间,我们谈了40家企业,这40家企业在几千个企业里面占比非常之低。主办方能否帮助我们提高洽谈合作的沟通效率?能否把参展的企业做好分类?如果只靠我们自己一家一家去摸索着谈,这个转化率实在太低。
另外,我们还面临获得海外展会信息的渠道不够通畅的问题,以及需要主办方在展会之外提供一些延展性的增值服务的需求。
其实消费品企业出海参展的意愿非常强,主办方若能将参展企业的产品、出海的意向做一个整理,然后与我们做一下对接,使我们能有针对性地为相应企业提供服务套餐,我相信能大大提升商务对接的效率。所以我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从展会的组织方获取这方面的信息,我们也愿意为这些服务付费。因为这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比较理想化的场景是,当我去参展的时候,主办方能够给我推送一些信息,告诉我跟哪些企业是最有可能合作的,我们的需求是相互匹配的。当然,我也知道想要完成这项工作非常难,需要用人工智能去获取用户的数据,做深度的分析,而且还得有一些训练。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我们的一些数据分享给下家,比如我们掌握一些海外的销售数据,了解哪些产品卖得好,哪些产品卖得不好,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分享给主办方。
编辑:韩明强
审稿:白 明ENDBREAK AWAY往期推荐012025年,会展业应该关注什么?
028大行业趋势!迎战2025
03从品牌到王牌,会展企业的四大“王炸”你知道吗?
CHANNELS中外会展视频号展会咨询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