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在“中外会展品牌大会”期间,一场以“拥抱数智化转型”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吸引了众多业界同仁的目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已成为推动会展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本次对话邀请到了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刘英,国际农业会展联盟主席、杨凌农高会运营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天玉,青岛金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王德文,北京华墨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普新,北京微瑞思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珩。五位业内杰出嘉宾结合自身企业的实践经验,共话数智化转型的新趋势、新挑战与新机遇。他们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分享了数智化技术在会展策划、运营管理、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以及这些变革如何为会展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竞争力。他们的发言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不仅展现了数智化转型的广泛应用,也为会展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
以下便是五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内容记录,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智慧之声,共绘会展行业的数智化未来。
赵伟中外会展品牌大会创始人
国际会议中心协会(AIPC)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
北京新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中外会展品牌大会自创办以来,已历经五载春秋,逐渐成为国内外会展界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它不仅见证了会展品牌的成长与蜕变,更促进了中外会展项目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大会的意义,在于搭建桥梁,让会展企业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探索会展业的新路径,推动会展品牌国际化、专业化进程,提升中国会展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今天,我们聚焦“重塑会展 品牌衍生”这一主题,意在探讨在新形势下,会展企业如何适应变化、重塑自我,并通过品牌衍生开拓新的增长点。
“重塑”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对自身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重新构建,这往往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但同时,“重塑”也为我们提供了创新和发展的新机遇,使自身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和价值。这个过程未必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无论如何,“重塑”都要求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
我们需要重塑的不仅仅是会展的外部形态,更是其内在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和价值体系。例如,我们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实现会展的高效、可持续运营,进而重塑商业模式;我们以参展商和观众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体验,借以重塑服务模式;我们打破传统框架,勇于尝试新事物、新方法,从而重塑思维方式。
而品牌衍生,则是我们基于现有品牌优势,通过多元化、跨界合作等方式,拓展品牌边界,创造新的增长点。我们将品牌元素融入更多产品和服务中,形成品牌系列化、家族化;我们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我们还利用品牌的影响力,推动会展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升品牌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我们作为深耕行业的媒体平台,这一年有幸见证了会展业上、中、下游企业在提升品牌力方面的协同努力。上游企业——会展主办方,他们作为会展品牌的核心塑造者,在加强展会内容的创新和策划,提升展会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加强品牌文化的塑造和传播,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游企业——场馆运营商,通过加大投入,提升了场馆的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和智能数字化,打造了许多特色化、智能化的场馆品牌。下游企业——包括服务商、搭建商等,虽然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他们通过精细化服务、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发展等手段,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口碑;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合作方式,为会展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会展业上中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打破传统壁垒,实现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协同,从而共同抵御外部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我想提前预告一下2025年我们将举办的三场大型活动:第四届中外会奖合作交流大会、第十四届中外会展投资合作洽谈会,以及第六届中外会展品牌大会。这三场活动将分别聚焦于现场“一对一”精准对接会议会奖合作,项目合作洽谈与会展城市招商引资,以及发布系列行业榜单、讲述品牌故事、表彰优秀会展人、会展企业与机构,期待再次与大家相聚,共谋行业发展大计。
刘英 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电子商会于1988年由曾培炎同志发起成立,拥有36年历史,在全国设有21个地方分会、36个专业委员会。其中与数智化相关的,有大数据专委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人工智能教育专委会、区块链专委会、互联网专委会、物联网专委会、元宇宙专委会、大模型专委会、算力产业专委会等。
中国电子商会全年有近百场的大中小型展会,其中有五个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展会。例如每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半导体展,展览面积约9万平方米,每年我们的展商都是在今年展会一结束就开始提前报名明年的展会,火热到连我们商会自己的会员企业都报不上名。之所以报名如此火爆,展览效果极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用数智化做到了精准匹配。再比如在深圳市举办的国际光电博览会,以及在河北省举办的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后者以往一直由国家工业和信息部与国家发改委主办,2024年由于市场化政策,改为由中国电子商会主办。事实证明,我们主办的效果非常好,现场观众人数超过了10万人次,并且我们2024年的主题就是人工智能。我们在策展和组展的过程中,始终从如何让我们参展商的价值最大化、如何让观众的收获最大化这两个角度深思和践行。我们提前利用大数据平台面向参展企业做调研,深入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另外帮助提供大数据服务的企业对接到地方数据局领导,搭建好政府与企业沟通合作交流的桥梁。取得这样的成果,其原因就是我们运用了大量的数智化、人工智能手段。第四个是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在电子商务领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展会。第五个是上海国际消费电子展。所以可以说,我们在所有行业组织中还是很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对于今天谈到的数智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我个人也是非常有感触的。
2024年我们主办的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就是得益于我们通过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平台,采取了精准营销的策略,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师生组队参会,把他们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科技成果带到了博览会上。另外,我们还组织了184家投融资机构与这些科技成果研发机构进行了对接,取得了非常好的资本对接成果。这样的强强联手,也为河北省的招商引资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的数字化就体现在我们通过对观众和展商的分析,使他们相互之间实现精准匹配,这对保证展会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数据对我们展会的价值,就在于我们充分了解展商的需求和诉求后,为其精准匹配买家——政府或是下游企业等。把观众和专业买家组织好,才是吸引展商最好的手段。
另外,每年我们通过对大数据的积累、分析和解读,都会制作并发布行业白皮书,对市场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度阐释。这既对我国未来新兴科技发展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也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价值。所以我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我们主办方举办展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编辑:韩明强
审稿:高 津ENDBREAK AWAY往期推荐012025年,会展业应该关注什么?
028大行业趋势!迎战2025
03从品牌到王牌,会展企业的四大“王炸”你知道吗?
CHANNELS中外会展视频号展会咨询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