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会议通知
#电池
#正负极材料
2025 ABCA-9
第九届先进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论坛暨第二届钠电池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
2025年3月13-14日,12日报到
地点:苏州香格里拉酒店
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
北京毅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轮通知
论坛技术委员会:
会议共同主席:
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刘兴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
夏永姚: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李国华:上海顶皓新材料首席技术官
陈立桅: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张正铭:旭化成隔膜资深技术执行官
周 江: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一)主要议题与交流内容:
1、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性能提升
1)高镍正极材料(NCM、NCA、NCMA)的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兼顾的技术进展;
2)富锂锰基材料的电压衰减与长期稳定性研究新进展;
3)无钴高镍富锂正极材料的新进展;
4)高性能材料的结构优化、掺杂、表面处理等技术的进步;
5)提升安全性、降低成本和保持高综合性能的复合或混合正极材料;
2. 正极的安全性提升策略
1)LFP正极材料安全提升、成本降低及综合性能改善研究和应用进展;
2)高安全、低成本、快充电正极材料开发与应用进展;
3)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材料研发、产业化进展
4)高安全全固态金属锂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与应用进展;
3.锂等资源(含电池锂等材料回收)的低成本开发,如我国西藏盐湖锂提取技术研究进展;LFP/石墨动力电池再利用以及LFP或锂的低成本回收技术进展等;
4. 其它体系,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空气、Li/S等的前瞻性基础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等。
5、高安全、低成本和高性能负极材料
1)碳负极材料性能提升、成本降低与实用电池应用评价与研究进展;
2)CVD工艺技术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性能评价与最新进展;
3)钛酸锂(LTO)负极材料性能提升、成本降低与实用电池的应用评价与研究进展;
4)金属锂的可充性能和阻抑枝晶生长措施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5)多孔碳在硅碳负极的产业化研究进展;
6)其他新型负极材料的创新成果;
6. 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及应用市场
1)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普鲁士蓝)的技术研究进展
2)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软碳、硬碳等)的技术研究进展;
3)钠离子电池相关的前瞻性基础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等;
4)应用市场及其产业化技术
7、提高电极综合性能的添加剂材料,如导电材料、粘合剂、助剂等
1)新型炭黑、碳纳米管(CNT)、石墨烯类等材料制备、特性、应用研究新进展
2)粘接剂以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类助剂产品如润湿分散剂、附着力促进剂、流平剂、流变助剂、消泡剂等对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浆料加工性能以及提高电极性能的应用研究进展。
3)新型制浆与极片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8、分子模拟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池领域及关键材料的应用
1)锂电相关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2)电池材料的多尺度模拟与高通量筛选
3)量子化学计算在电池领域的探索与应用
4)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芯寿命预测
5)从电芯到模组寿命预测
9、电极正负极材料新型表征技术 (含原理、方法以及测试仪器或设备)
1)正极材料基础科学先进表征方法
2)高容量正极材料失效机制
3)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失效机制
4)基于不同正负极材料的整体电池失效机理分析与优化方案
10、固态电解质材料:
1)固态电池中的界面观测与调控、制造及电池循环时的界面动态演变等
2)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柔性电池等
3)全固态锂电池、全固态钠电池等
4)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技术(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无机固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等)
5)高通量理论计算助力固态电解质的开发(如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
(二)本次论坛已经确认的50家演讲单位及演讲报告:
1)硅添加剂在圆柱电池中的作用和问题
Jeff Dahn,达尔豪斯大学讲席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NSERC/特斯拉首席研究员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adding more and more silicon-containing materials to cylindrical Li-ion cells.
Dr. Jeff Dahn, FRSC, Professor,Principal Investigator - NSERC/Tesla Canada/Dalhousie Alliance Grant,Dalhousie University
2)全固态电池的安全性
王朝阳,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讲席教授,化学与材料科学工程学院
Safety of All Solid State Batteries
Dr. Chao-Yang Wang is William E. Diefenderfer Chair Profess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Professor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t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3)锂金属负极的研究与进展
通用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中国科学研究院
Glob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General Motors
4)绿色硅基负极新材料及其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四川华宜清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
HYQC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5)硅碳负极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思考
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Lanxi Zhide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6)新源邦高比能电池新材料开发进展
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Solichem Technology Co.,Ltd.
7)超充时代,圆柱电池如何为两轮车安全护航
浙江欣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Technology Co.,Ltd.
8)LMFP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进展(暂)
兰钧新能源研究院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lithium iron manganese phosphate materials
Battero Tech Corporation Limited
9)中间相石墨在高容量及超高倍率电芯中的应用
常州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hangzhou China Steel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CSCC)
10)面向4.8V高压全固态电池的新型铝基氯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Easter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ingbo (EIT)
11)动力电池新型硅碳开发进展及应用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unwoda Mobility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12)新结构高容量氧化物正极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Beijing Physical Institute, CAS
13)CVD硅碳负极的开发进展
博赛利斯(合肥)有限公司/博赛利斯(南京)有限公司
Berzelius (Hefei) Co., Ltd. / Berzelius (Nanjing) Co., Ltd
14)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快充析锂调控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学科中心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5)硅基负极材料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机遇与挑战
江苏载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silicon-based anode materials in all-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
Jiangsu E-ontech Co.,Ltd
16)新一代硅碳负极材料设计、规模化制备与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17)高效低耗的下一代电池材料高温煅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信诺先端热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CinoApex Thermo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18)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存在问题与调整
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Minmetals New Energy Materials(Hunan)Co.,Ltd
19)流化床直接制备小粒径多孔炭技术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
20)AI辅助高能长寿命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开发
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stitute of Chemical Defense
21)面向电池应用的功能介孔材料
复旦大学化学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Fudan University
22)优美科动力正极材料解决方案和开发策略
优美科电池材料(广州)有限公司
Umicore Greater China
23)使用原位SEM和DIC进行全固态电池内反应分布分析
东丽分析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Toray Research Center(Shanghai)Co.,Ltd (TRCS)
24)新型金属碳氮材料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Lab,Suzhou Institute of Nanotech and Nanobionics, CAS
25)表面包覆提高气相沉积硅碳综合性能研究
中南大学/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hinghwa Advanced Material Group co.,ltd
26)高性能正极材料在车载动力电池中的开发与挑战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Envision AESC China
27)高安全高比能正极材料开发及应用进展
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ETC Lan Tian Technology Co., Ltd.
28)离子聚集体电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9)LMFP - NMC Blend Cathode Mapping : Performance Balancing
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
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San Diego, CA)
30)塞拉尼斯VAMAC新型电极粘结剂在电池加工中的作用
塞拉尼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Celanese (China) Holding Co., Ltd
31)Development Status Review-Battery Cell Development
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
BMW China Services Ltd
32)本征安全电池与电解液配方研究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Tsinghua University
33)亚什兰水性碳材料创新解决方案
亚什兰亚太区工业特种品
Technical Director, Performance Specialties, APAC, Ashland
34)Kynar(R) PVDF干法电极:助力可持续的电池制造工艺
阿科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Arkema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ShanghaiBranch
35)2025国际锂电池产业厂商在正负极(活性材料)的应用趋势与技术进展
2025 Using &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Worldwide LIB Manufacturers on Active Materials
Lv,Researcher,Taiwan Battery Association, China
36)橄榄石型高电压磷酸钴锂正极材料性能调控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37)Mechanism and Solutions for Li-ion Thermal Runaway via Internal Shorts: Laser vs DSC and ARC
张正铭, PhD, CTO/CSO, Polypore International
John Zhang is the CTO/CSO of Polypore/Asahi Kasei。IBA (International Battery Association) Technology Award (2024)。IEEE Cell Group Chairman.
钠电
1)聚阴离子基钠离子电池的衰减及应用开发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Li-FU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mited
2)复合磷酸铁钠(NFPP)商业化进程
深圳珈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ndustrialization of Sodium iron ortho-pyrophosphate materials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Shenzhen Jana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3)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开发
湖州超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Progress of prussian blue analogs based sodium ion batteries
Horizontal Na Energy Technology Co.,Itd
4)基于转化反应的高比能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泰苓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TCP(Huzhou)Co.,Ltd
5)BAK圆柱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与进展
深圳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BAK Sodium Ion Battery
Shenzhen BAK Power Battery Co., LTD
6)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开发进展
上海汉行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 H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7)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
北京希倍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Xib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8)钠电产业化开发与市场需求匹配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ylon Technologies Co., Ltd.
9)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与技术
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璞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Fudan University
10)高比能钠电池的材料和界面设计
江苏隐功科技有限公司
11)新型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开发
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HiNa Battery Technology
12)超高安全聚阴离子钠电池开发与应用
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VEKEN Technology.,Ltd
*还有部分演讲题目和演讲人正在确认中,确认后另行公布。
* Some More Titles & Speakers From Both Abroad & Domestic are Still in the Confirmation,Which Will be Announced later, Separately.
(三)会议会期与方式:
以大会演讲方式进行,会议安排两天(第一天大会,第二天平行论坛,根据报告数量确定)
(四)会议注册费:
2025年2月15日前报名并交费:早鸟价:2600元/人,三人以上团体价2400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1800元/人
2025年2月15至3月10日报名并交费:3000元/人,三人以上享团体价:2600/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2200元/人
2025年3月10日后及现场报名交费:3400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2600元/人
扫码报名参会
银行账号:
单位名称: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税号:8Y
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环外)海泰华科七路6号
电话:
开户行:中国银行天津西青中北支行
账号:7087
银行行号:7001
开票注意事项:如果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请提供单位名称、税号、地址、电话、开户行、账号。
正式注册代表享有:1、会议提供的资料及参会胸卡;2、会议茶歇提供的饮料及点心;3、会议提供的中餐与晚餐;4、参加会议与讨论以及会议组织的活动;5、会后会议提供的总结报告;6、优惠的会议用房;
(五)会议酒店入住:
地点:苏州香格里拉酒店(高新区塔园路168号)
豪华大床、双床,1人入住含单早餐/含服务费/含税(450元/天)
豪华大床/双床/,2人入住含双早餐/含服务费/含税(500元/天)
超豪华大床、双床/含早餐/含服务费/含税700元/天
订房联系人:朱老师(微信同号)
(六)会议赞助:
为了共同办好这次论坛,热烈欢迎各企业、科研院所,特别是大型电池/材料企业以及为电池/材料企业提供设备/仪器和服务的厂家赞助本次会议,并借此机会提高公司或单位的知名度。有关赞助事宜,请联系会议组委会。
赞助商:
本次会议设置总冠名、专场冠名、晚宴冠名、展位赞助商等赞助形式,赞助商根据不同的形式可分别享受到相应的权益。展位面积2米*2.6米(免2人会议费)。
(七)组委会联系方式: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郁济敏,365(微信同号),
Email:
北京毅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邵杰,119,
微信号:936,
E-mail:.cn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