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以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开展集中性党纪教育,配合市委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传承上海红色基因,弘扬“忠诚守护暖民心、精准坚韧解民忧、善战善成保民安”的上海应急职业精神,组织《守·沪——上海应急之歌》传唱活动,加强上海应急特色文化建设,打造过硬的应急铁军。
按照应急部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全市总体方案及34个子方案,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十大行动”,结合上海实际开展安全问题隐患突出区域场所、城镇燃气、消防隐患集中除患、厂房仓库安全问题等攻坚战,按照“一件事、全链条”要求,着力推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覆盖推进“三合一”、九小场所等安全问题突出区域场所整治,排查整治重大隐患2300余项,推进风险隐患即查即改。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一企一品一码”管理方案,受到国家应急部和发改委的肯定推广。
贯彻市委主要领导工作要求,3月底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在全国率先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5月市人大常委会修订《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突出生产销售、非法改装、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环节安全管理,集中整治住宅小区架空层及地下车库、农村经营性自建房及城中村、农贸市场及专业批发市场、客运轮渡站点等重点场所,既有居民小区达到充电插口与车辆比1:2的要求,出台实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4月份以来,电动自行车火灾同比下降54、8%。
突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宣传,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主题,组织第16个“5.12”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暨“沪应—2024”综合应急演练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开展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全民消防、安全至上”为主题,开展第33个“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深化“进学校”工作机制,开设“上海应急·全民安全公开课”特别栏目,开展第二届上海市应急科普讲解大赛,推荐的高尔佳、朱晨超2名同志获评应急管理部“十佳应急科普讲解员”,并获全国科普大赛一、二等奖。
今年夏秋之际,先后有“贝碧嘉”“普拉桑”和“康妮”三次台风不同程度影响上海,其中“贝碧嘉”台风是1949年有记录以来正面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严阵以待,实而又实、细而又细地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工作,取得了“大汛小灾、强台少损”的工作成效,11月1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作了以城市“韧性”应对“任性”天气的报道。积极发挥应急管理职能作用,加强社会面宣传动员,争分夺秒转移安置群众41.4万人,指导关键区域和重点企业排险除患,全力做好应急物资保障,协调救援力量及时抗灾救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
落实“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要求,开展综合防灾安全韧性指标体系、城市灾害韧性能力评估与建设研究,牵头制定《上海市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意见》。该《意见》作为2024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2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聚焦防范应对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明确目标举措,细化任务指标,努力建设具备灾前防范功能韧性、灾中应对与灾后发展过程韧性以及数治动能保障系统韧性的上海城市韧性安全体系。建成市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指导3个区完成全国首批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和年度任务“双清单”,出台《本市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市级主管部门目录》,对9起典型一般事故进行挂牌督办,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257家,持续强化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宣传教育,压紧压实全生产责任链条。完成153起生产安全事故后评估,深化安全事故“行刑衔接”防范治理。建立“信用+风险”模型与执法计分制度,对全市2.3万余家生产经营单位实施监管等级信用划分及动态调整。深入推进本市化工老旧装置整治提升,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消地协同”专项督导检查,推进仓储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粉尘涉爆企业风险监测预警,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专家指导服务,推进494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创建。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
实施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行动,开设应急管理“季度讲堂”;7月份,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首次举办正局级领导参加的“本市领导干部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防范化解超大城市安全风险专题研讨班”;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专项治理,组织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采购签约优化布局,创新开展特种作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免申即享”服务,入选上海市“一网通办”经典案例,获评“申城金服-周到企服奖”;10月份,组织实施本市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首次开考,助力企业提升本质安全。同时,认真抓好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学习贯彻。
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
5月13日至15日,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主题是“推进高水平安全 护航高质量发展”。博览会共有532家企业参展,近8万人次专业观众参观,组织同期活动20余场,系统展现了长三角一体化应急管理协同发展成效。同时,完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应急管理数字化协同信息共享等合作协议签约,制定长三角安全生产信用守信联合激励惩戒制度,签订应急管理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推进长三角应急管理一体化协同发展向纵深迈进。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应急治理共同体。4月市应急局局长马坚泓做客“2024民生访谈”;5月挂牌创建首批8家上海市应急管理局重点实验室;8月市区两级应急部门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9月市应急局与支付宝、百度、高德、美团、饿了么、滴滴、哈罗等互联网企业以及新潮传媒签订合作协议,携手提升本市气象灾害类预警信息发布能力;10月推动《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在城投集团、迪士尼、特斯拉等大型企业率先贯彻落实。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监管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企业高质量运行发展。
▌来源:上海应急守护
EDRR 2025精彩预告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2024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展后报告》
展会咨询
Contact Us
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组委会秘书处
办公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金陵西路 28号金陵大厦1号楼11楼
长三角展联系人:
沈女士 328
顾女士 772
印尼展联系人:
潘先生 509
徐先生 748
安防板块联系人:
陈先生 270
航空救援板块联系人:
朱女士 337
官网:
邮箱:
· END ·
点击关注
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应急管理厅局和上海市贸促会共同主办,坚持由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市场化运作。
通过政府政策解读、产品和技术展览展示、高层研讨会议、行业应急管理、供需交易服务等,提升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应急管理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推动应急文化产业提升社会公众应急安全能力。
立足长三角 / 辐射全国 / 面向世界
打造应急管理服务平台
展会咨询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