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储能网讯:
在过去几年中,储能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从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新能源发电的配套储能,到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储能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而2024年,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和新能源发电装机的快速增长,储能技术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为了引导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在中国,储能领域的重要政策更是层出不穷。这些政策不仅为储能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也为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接下来小编将详细盘点2024年中国储能领域的重要政策,分析其对储能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从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到地方政府的实施细则,从储能电站的开发建设到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为读者呈现一个清晰、全面的2024年储能政策图景。国家级政策147项,多部委携手推动储能发展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国家及地方共发布储能相关政策974项。其中国家级政策147项,发布机构涉及工信部、财政部、能源局、生态环境部等多个部委单位。1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提到要深入监管储能调用不合理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保供稳价作用,切实发挥需求侧参与系统调节作用,推动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进入电力市场。2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指出,健全调频辅助服务交易和价格机制。规范调频市场交易机制。调频市场原则上采用基于调频里程的单一制价格机制。各机组按规则自主申报分时段调频容量及价格,通过市场竞争确定出清价格和中标调频容量。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性提出相关工作要求,对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电网调度智能化水平,进而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监测信息平台电站接入规范(试行版)》,该规范适用于500kW、kWh及以上电化学储能电站,从接入方式、数据安全、通讯规范、数据规范、编码规范五个方面规范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接入。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将“发展新型储能”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更为储能产业的快速崛起按下了强有力的“加速键”。紧随其后,国家能源局也发布了《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着重强调了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措施,并加强了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的跟踪评价工作,以期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革新与产业的蓬勃发展。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深入细致地明确了新型储能的市场化商业模式、功能定位以及并网和调度运行的具体规则,极大地丰富了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和运营方式。这一举措不仅为新型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更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全面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进一步推动了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5月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目标进行了上调,由原先规划的30GW提升至40GW以上。这一显著提升,充分展示了国家对储能行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殷切期待。5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着重指出“要大力推进系统调节能力的提升和网源之间的协调发展”,并指令相关部门及企业需采纳包括煤电灵活性改造扩容、增设调节电源、发展抽水蓄能、应用新型储能技术、增强负荷侧调节能力以及实施省间电力互济等在内的多元化策略,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弃风、弃光”现象的发生。7月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新版《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正式生效,此举标志着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地位得到了明确界定。该规则不仅为储能企业开辟了入市的新路径,还促进了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技术标准的统一,为储能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实际应用的广泛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新型有源配网的建设方案、发力改善新能源配建储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推动调节需求的合理评估、促进储能新技术的应用。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为国内储能企业参与电力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确保它们能够沿着清晰的入市路径稳步前行。这一规则的发布不仅规范了市场准入条件,还加速了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行业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10月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对于电力辅助服务的基本定义、总体思路、成员构成、设立原则、服务品种、市场费用产生及补偿、费用传导机制以及风险防控与监督管理作出说明。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在储能领域作出了重要指示。该法明确指出,国家将采取合理布局、积极有序的策略来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以应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同时,国家也将大力推进新型储能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为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有力保障。地方政策亮点纷呈,工商业储能成为博弈焦点
2024年我国地方政府在储能领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不仅覆盖了储能补贴的发放、规划布局的优化以及电力市场的逐步放开等传统领域,还深入到了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产业协同发展推进等前沿阵地。值得注意的是,工商业储能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地方政府政策倾斜的重点。特别是对于发展工商储最为重要的补贴政策,各地政策更是“卷到飞起”,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全国多地共发布涉及工商业储能的补贴政策60项,发布地区包括河南、上海、深圳、杭州、成都、新疆等地,补贴类型涵盖建设补贴、需求响应补贴、放电补贴以及容量补贴多个类型,其中建设补贴占比28.3%,放电补贴占比26.6%。补贴时段分为一次性补贴和连续补贴多种类型。

此外,CESA储能应用分会还不完全统计了2024年全国各省市地区针对工商业储能监管的相关政策。可以明显观察到,工商业储能产业发展最为领先的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在相关监管政策的发布上也走在了前列。未来,随着储能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储能产业的逐步普及,各级政府为了保障储能项目的安全高效运行,对于储能相关项目的监管力度势必会进一步加强。 
写在结尾
站在2025年的开头回望2024年,储能领域仿佛一颗璀璨的新星,在政策星空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一年,政策的风帆引领着储能产业破浪前行,从国家战略的宏伟蓝图到地方实践的细致笔触,每一笔都凝聚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我们见证了储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华丽蜕变,也目睹了它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策的每一次落笔,都像是为储能产业铺设了一块坚实的基石,让这座能源转型的桥梁更加稳固、更加宽广。然而,政策的引领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与机遇还在前方。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储能产业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加迫切的技术需求。但正如我们所见,每一次政策的出台都是对储能潜力的深度挖掘,每一次市场的波动都是对储能韧性的严峻考验。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储能产业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个挑战,把握着每一个机遇。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
投稿联系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