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1月19日上午,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顺利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冰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齐志新主持,碳中和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及会员单位代表受邀参会,碳中和专委会秘书处全体成员列席参会。
会议邀请了三位业界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首先,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孙亮秘书长分享了《双碳标准体系建设进展及重点标准解读》。他强调了计量和标准在碳中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包括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碳排放量的核算、减排量的规定等。此外,他还提到了国家在双碳工作方面的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标准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接着,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分享了《产业碳中和变革、碳排放核算与碳足迹管理》。在去年年底于美国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会议仍取得了重要进展。大会达成了两个关键决议:一是到2035年每年筹集1.3万亿美元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发达国家需带头提供每年至少3000亿美元;二是通过了《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实施细则,推动全球碳市场机制的建设。这些决议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资金和制度保障,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最后,中欧碳中和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淑玲分享了《欧盟碳关税的挑战与应对》。讨论了贸易壁垒、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体系、CCS建设等问题。首先,提到了欧盟新电池法和碳边境调节机制,以及非欧盟国家在加入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体系后,不需要履行相关业务义务。其次,对于水泥、化肥、钢铁、铝氢等五个行业,需要报告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数据,数据获取较为困难。再次,讨论了CCS建设,虽然投入高,但未来可能是一个发展方向。
江冰主任在《碳中和专委会2023-2024年度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中国科协、中国能源研究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委员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碳中和专委会坚持“向上服务国家政府,向下服务行业企业,横向联合碳中和相关领域组织机构”持续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碳中和与新质生产力投融资圆桌会等特色品牌活动,在学术专题研讨、团体标准制定、对外交流合作、会员发展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5年,碳中和专委会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创新的思维,为会员单位和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碳中和专委会将在2025年度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谋划一坛一会,打造“双碳”达沃斯;二是广纳专家顾问,构建国际智库;三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四是深耕课题研究,发挥智库作用;五是开展咨询培训,培养专业人才;六是加强标准建设,推动成果转化;七是谋划奖项申报,助力“双碳”发展;八是拓展对外交流,打造国际平台;九是做好会员服务,加强会员发展;十是多领域碳认证咨询,赋能会员单位低碳竞争力;十一是推动涉碳法规研究,开展会员法律服务。
在交流发言环节中,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代表副秘书长陈兴华、会员单位代表知己集团董事长贲智群分别从行业发展动态、碳中和专委会品牌形象打造、行业标准制定、业务布局规划等方向作发言交流,为共同推进与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焱侠进行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2025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期间,各项议程顺利推进,各方观点充分交流,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指引。与会代表达成高度共识,将紧密遵循会议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碳中和专委会必将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为显著的成绩,助力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
2025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紧密围绕“双碳”工作发展目标,以更高的标准、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创新的思维,开拓工作新面象;以更广阔的视野、更系统的思维,科学规划全年工作,为会员单位和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