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裁员率飙升282%,凸显大型制药公司运营压力

来源:世展网 分类:制药原料及机械行业资讯 2025-01-21 10:05 阅读:1558
分享:

2025年中国上海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 China

2025-06-24-06-26

距离138

收录于话题

#Krebs Qin专栏

#裁员

#MNC

#生物制药

关注并星标CPHI制药在线

       

1. 2024年生物制药和科技公司裁员情况

2024年,生物制药行业的裁员趋势引人关注。尽管与前一年相比,整体裁员次数仅略有增加,但大药厂的裁员频率却出现了惊人的激增。据Fierce Biotech的数据显示,2024年共记录了192轮行业裁员,比2023年的187轮增加了3%。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制药公司裁员的次数在这一年大幅上升,相比2023年仅有11轮,2024年却飙升至42轮,增长率高达282%。其中,强生、辉瑞、百时美施贵宝等制药巨头在两年内均多次实施裁员计划,显示出这些行业巨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同样面临挑战。

裁员的背后,是一个难以量化的沉重现实:成千上万的员工失去了工作。据Fierce Biotech数据统计,在86家公司中,至少有15134名员工在2024年失去了工作。而其他公司则仅提供了裁员比例,未详细公布确切人数。根据已披露的数据,在99次公司报告的裁员案例中,平均每轮裁员涉及公司员工的38%,这种大规模的人力资源削减,揭示了行业内的巨大不确定性。

尽管裁员在各个年份都存在,但2024年大药厂的裁员数量增长尤为引人注目。据统计,2024年这些大公司裁员34次,直接影响了9318名员工。相比之下,2023年的裁员规模相对较小,但这一趋势的急剧上升标志着大药厂面临着与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类似的财务压力和市场挑战。

2. 2024年最大的5次生物制药公司裁员

      

强生

强生从去年11月开始逐步实施了在中国裁员2000名员工的计划,主要影响的是外科产品部门。部分员工根据在公司的工作年限获得“N+1”、“N+2”或“N+3”的赔偿方案。强生公司表示,此次裁员是公司业务调整和优化的一部分,旨在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强生公司还计划在中国加大本土化战略的力度,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强生的其他裁员计划还包括解雇位于新泽西州新不伦瑞克市的总部的 231 名员工。强生发言人称,为了继续满足全球患者的需求,强生必须“在复杂且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适应和发展。

      

百时美施贵宝

百时美施贵宝去年4 月宣布在2024年底之前裁员2200人,以节省约 15 亿美元的成本。BMS希望通过减少管理层级等削减成本的措施来优化运营,优先发展关键产品,并尽量减少第三方支出。

BMS在新泽西州劳伦斯维尔总部的裁员去年已经达到1330人。BMS还在 2024年4 月解雇了位于圣迭戈的前 Mirati Therapeutics 总部的 252 名员工。BMS 于2024年1 月 23 日以 48 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 Mirati 的收购。

BMS的成本削减似乎正在发挥作用。在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BMS 的业绩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并且不断上调了全年盈利预期。

      

拜耳

就在 BMS 宣布裁员 2200 人的消息几周后,拜耳也发布了自己的重大裁员消息:公司决定裁员1500 人。受影响的职位大多是公司制药、作物科学和消费者健康部门的管理职位。

彼时拜耳首席执行官Bill Anderson 在一次媒体电话会议上表示,裁员将有助于该公司实现“2024 年可持续成本节约 5 亿欧元(5.4 亿美元)和 2026 年可持续成本节约 20 亿欧元(21.6 亿美元)”的目标。

拜耳在2024年已解雇了约 1900 名员工,其中包括 3 月份解雇的近一半高管,目的是减少繁缛冗余的组织结构和等级制度。位于新泽西州惠帕尼的拜耳美国总部也裁员 200 多人。据报道,拜耳还将于 2025 年在其位于瑞士巴塞尔的消费者健康国际总部裁员约 150 人。

      

武田制药

武田制药在 2024 年和 2025 年初在美国和奥地利裁员近 1500 人。武田去年7月份关闭了位于圣迭戈的一个研发中心并裁员324人,并计划于2024年7月至2025年3月裁减加州的600多个工作岗位。

      

辉瑞

辉瑞早在2023年10月就启动了“成本调整”计划并逐步裁员1300人,目标是实现2024年节省35亿美元,以抵消新冠产品销售额的大幅缩水。

2024年 2 月份,辉瑞裁撤了纽约州 Pearl River 疫苗研发基地的285 个工作岗位。又在5 月分关闭了位于科罗拉多州Boulder研发机构。7月份,辉瑞解雇了北卡罗来纳州桑福德的150 名员工。2024年和2025年,辉瑞还将裁减爱尔兰的多达 210 个制造业岗位。

3. 2024年生物制药与科技公司裁员剖析

生物制药和科技公司2024年的大范围裁员并非偶然,而是受制于更广泛市场环境。当前的裁员反映了行业内资金短缺和市场波动的滞后效应。2020年和2021年疫情期间,生物制药行业融资异常活跃,许多公司囤积了大量资金。但到2023年市场状况恶化时,早前融资充足的公司短期内并未感受到资金压力,而许多企业在资金逐渐耗尽时才不得不采取裁员等措施。尤其是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些公司希望能够度过难关,但最终被迫裁员,以延长资金使用期限或为进一步的资本获取做准备。

裁员对于瞬息变幻的制药行业来说已经司空见惯,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对于生物制药公司来说,市场资金的匮乏是导致裁员的核心原因。生物科技公司通常会尽量推迟裁员,但当市场状况持续恶化且融资渠道受限时,裁员不可避免。例如,AlloVir公司在2024年初因三期临床试验失败不得不削减了95%的员工。而Tome Biosciences尽管在2023年底拥有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储备,仍在一年后全员解雇。

4.大型制药公司2024年裁员力度加大的原因

裁员趋势并不只局限于小型或失败的生物技术公司,大型制药企业的裁员在2024年表现得更加突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投资者的期望发生转变,诸如强生、辉瑞、百时美施贵宝等巨头也被迫重新审视其战略并进行调整。这些大公司的裁员预示着未来的生物制药市场将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和资本运作。

      

关键产品专利悬崖引发的裁员

大型制药公司面临的专利悬崖是推动其裁员的一个关键因素。例如强生的Stelara的专利于2023年9月到期,而FDA目前已经批准了7款Stelara的生物类似药,它们将于2025年陆续上市,这无疑将对Stelara的销售额造成决定性的影响。Stelara在2023年为强生创造了113亿美元的巨大销售额。2024年前三个季度,Stelara的全球销售额为80.1亿美元,同比下降1.2%。Stelara的逐渐式微,将成为强生未来不得不面对的重要挑战,他们采取的策略之中就包括大规模裁员。

百时美施贵宝的大规模裁员背后也有其当家资产Opdivo走下坡路的推手。虽然Opdivo在美国市场的独占期要到2028年结束,但Opdivo的峰值销售可能已于2024年到来。2024年前三个季度,Opdivo实现了全球68.25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但第三单季度销售额环比下降1.2%,已经出现了销售拐点。在这种情况下,BMS也不得不启动裁员的杠杆来抵消未来几年Opdivo销售额持续下滑导致的不利影响。

武田制药2023年财年利润下降57%(尽管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9%)。他们的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治疗药物 Vyvanse从2023年中期开始失去了市场独占,也从出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Vyvanse 2023年的销售总额达到27亿美元,但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骤降47%。实际上,Vyvanse的销售峰值于2022年达到,为33.9亿美元。这款重要产品因为仿制药上市而导致的销售额下跌对武田制药产生了艰巨的挑战。武田从去年开始启动了一项耗资9亿美元的“全企业效率计划”,包括上文提及的全球裁员。

     

企业并购引发的裁员

企业并购通常会引发大规模裁员,尤其是在合并过程中,为了整合资源、提升效率,企业会进行职位优化和结构调整。并购后的公司通常会审视业务的重复部分,特别是在行政管理、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支持性职能上,裁减那些由于合并而变得多余的职位。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减少重复工作、优化人员配置,降低运营成本,以便实现规模经济和更高的运营效益。此外,合并后的公司可能会重新评估各个部门的战略优先级,并根据新公司的发展方向调整人力资源,这也会导致部分岗位的缩减。

百时美施贵宝去年的大范围裁员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企业并购和业务整合策略密切相关。BMS还在2024年4月解雇了圣迭戈前 Mirati Therapeutics 总部的252名员工。这一裁员举措发生在BMS完成对Mirati Therapeutics的收购后不久。BMS以48亿美元的价格于2024年1月23日收购了这家生物技术公司,但2个多月就对新收购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此类大规模裁员。

大型制药商在并购后裁减被收购公司的员工并不少见。2024年5月,葛兰素史克表示在以 20 亿美元收购 Bellus Health 后,裁减后者的一些工作岗位。此前默沙东在大规模收购后削减了 Acceleron 的人员,而赛诺菲也在 19 亿美元收购Kadmon后解雇了 24 名员工。

      

关键项目失败引发的裁员

大型制药公司常常依赖关键研发项目的成功来推动业务增长,但当这些项目失败时,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导致企业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和裁员。临床试验未达预期或监管审批受阻,可能导致公司在短期内无法推出新的盈利产品,从而影响整体财务表现。为削减成本,公司通常会裁减与失败项目相关的研发团队或重组整个部门,以维持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生存和长期发展。这类裁员不仅影响研发人员,还可能波及其他支持职能部门,造成整个企业的战略调整和人员变动。

辉瑞在今年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DMD) 基因疗法III期试验失败之后,裁撤了位于北卡罗来纳桑福德的150个工作岗位,其直接原因就是DMD临床试验的失败。实际上,桑福德的这个制造基地就是辉瑞未雨绸缪地为其基因疗法提前准备的。他们在2023年1月从CDMO Abzena收购了该工厂,为DMD的基因疗法商业化做好了铺垫。但临床试验的失败导致了辉瑞努力的落空,并直接造成了提前储备的资源闲置,因此选择支付遣散费解雇员工。相对于中小型制药公司来说,大型制药公司比较倾向于更早地着手重点管线项目的商业化运作,有时在II期研究成功之后就开始进行商业化准备的“接棒”活动了。但提前启动商业化准备的策略也是一把双刃剑,当临床项目出现闪失时,他们提前调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就有可能遭受解散的命运。

5.如何看待2024年生物制药裁员

尽管裁员给整个行业带来了短期的冲击,但这也是公司应对市场变化和长期发展的一种调整方式。对于那些能够识别自身核心优势并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公司,将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生物制药行业本质上是高风险的,裁员和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生物技术公司不愿意承担失败的风险,许多重要的研究、治疗和药物开发将无法实现。

尽管市场环境复杂并且裁员频繁,2024年的裁员现象揭示了生物技术行业的两个重要特征:首先,裁员反映了生物制药行业在资本获取困难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其次,这些裁员也体现了市场的自我调整机制,通过人力资源的重组和战略调整,生物制药企业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活力。未来,随着市场的回暖和资本环境的改善,裁员潮或许会有所缓解。

总的来看,2024年的生物制药行业仍然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裁员只是表象,背后反映的是市场的深层次挑战和公司如何在高风险行业中平衡风险与收益。那些在困难中能够识别机遇、优化资源的公司,或将在未来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Ref.       

Tong, A. J&J, Merck Cut Jobs in China as Local Competition Takes Toll. BNN Bloomberg. 20. 11. 2024.

Manalac, T. BMS to Cut 2,200 Jobs in $1.5B Restructuring as Opdivo Sales Drop in Q1. Biospace. 25. 04. 2024.

Bayer Q1 Media Update. Bayer Press Release. 14. 05. 2024.

Brown, A. Takeda trims operations at Austrian site, lays off 190 staffers. Endpoints News. 12. 03. 2024.

Manalac, T. Pfizer Kicks Off $3.5B Cost-Cutting Program as COVID Revenues Decline. Biospace. 16. 10. 2023.

LaHucik, K. Pfizer to shutter research operations at Colorado site acquired in Array deal. Endpoints News. 22. 04. 2024.

Gabriel, A. The 5 Largest Biopharma Layoffs of 2024. Biospace. 19. 12. 2024.

Jeremias, S. FDA Approves Steqeyma: The Seventh Stelara Biosimilar. AJMC Biosimilars. 18. 12. 2024.

Barrie, R. Takeda tackles $900m restructuring plan after generics hurt annual profits.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09. 05. 2024.

Japan's Takeda raises full-year profit forecast amid restructuring. Reuters. 31. 10. 2024.

Becker, Z. Johnson & Johnson eases initial Stelara blows with strong Darzalex, Carvykti growth. Fierce Pharma. 15. 10. 2024.

Sagonowsky, E. Bristol Myers Squibb cuts hundreds of Mirati staffers months after closing $5.8B buyout. Fierce Pharma. 26. 05. 2024.

Masson, G. Big Pharma layoff rounds jump 281% in '24, but overall industry rates similar to '23. Fierce Pharma. 03. 01. 2024.

扫码领取CPHI & PMEC China 2025展会门票

【智药研习社近期直播】

来源:CPHI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Kelly.

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阅读原文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

相关制药原料及机械行业展会

2025年第十七届上海化工泵阀及管道展览会CPVF

2025-06-05~06-07 距离119
6807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展PMEC China

2025-06-24~06-26 距离138
5981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世界医药合同定制服务展ICSE China

2025-06-24~06-26 距离138
3989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成都国际化工装备及环保博览会 CTEF

2025-09-10~09-12 距离216
54410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广州国际医药原料药展API China

2025-05-21~05-23 距离104
13115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药用辅料展-广州功能性食品配料展PHARMEX

2025-05-21~05-23 距离104
55303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国际医药包装展览会PHARMPACK

2025-05-21~05-23 距离104
77882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