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选型和设计

来源:世展网 分类:化工行业资讯 2025-01-20 19:04 阅读:706
分享:

2025年中国上海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 China

2025-06-24-06-26

距离154

分类及结构特点

1.按照作用原理分类(1)间壁式换热器(冷热流体不允许混合的场合各种管式和板式换热)(2)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凉水塔、洗涤塔、文氏管、喷射冷凝器)(3)蓄热式换热器(4)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2.按用途分类(1)加热器(2)预热器(3)过热器(4)蒸发器(5)再沸器(6) 冷却器(7)冷凝器3.按换热器传热面形状和结构分类(1)管式换热器(2) 板式换热器(3)特殊形式换热器4.按换热器所用材料分类(1)金属材料换热器(2)非金属材料换热器各换热器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管式

管壳式

固定管板式

刚性结构:用于管壳温差较小的情况(≤50℃)管间不能清洗

带膨胀节:有一定的温度补偿能力,壳程只能承受较低压力

浮头式

管内外均能承受高压,可用于高温高压场合,

U型管式

管内外均能承受高压,管内清洗及检修困难

填料函式

外填料函:管间容易泄漏,不宜处理易挥发、易爆易燃及压力较高的场合

内填料函:密封性能差,只能用于压差较小的场合

釜式

壳体上都有个蒸发空间,用于蒸汽与液相分离

套管式

双套管式

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用于高温高压场合,或固定床反应器中

套管式

能逆流操作,用于传热面积较小的冷却器、冷凝器也预热器

螺旋盘

管式

浸没式

用于管内流体的冷却、冷凝,或者管外流体的加热

喷淋式

只用于管内流体的冷却或冷凝

板式

板式

拆洗方便,传热面能调整,主要用于粘性较大的液体间换热

螺旋板

可进行严格的逆流操作,有自洁作用,可回收低温热能

伞板式

伞形传热板结构紧凑,拆洗方便,通道较小,易堵,要求流体干净

板壳式

板束类似于管束,可抽出清洗检查,压力不能太高

扩展

表面式

板翅式

结构十分紧凑,传热效率高,流体阻力大

管翅式

适用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传热,传热效率高,用于化工、动力、空调

蓄热式

回旋式

盘式

传热效率高,用于高温烟气冷却等

鼓式

用于空气预热器等

固定

格室式

紧凑式

适用于低温到高温的各种条件

非紧凑式

可用于高温及腐蚀性气体场合

选型需要考虑的因素

1.热负荷(显热+潜热的变化量)

2.流体流量的大小

3.流体的性质

4.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温度及温度的变化

5.流体允许的压降

6.对清洗、维修的要求

7.设备结构的制造与材料

8.价格、使用安全性与寿命

9.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 

管壳式换热器的选型1.适用范围①压力:允许压力从高真空~41.5MPa,Pmax=60MPa,F≤5000m2②温度:-100℃~1100℃ (-270℃≤tmax≤1450)2.容量大、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造价低廉、用材广泛、清洗方便、适应性强3.U形管,适用于管、壳壁面温差较大,壳程易结垢管程清洁不易结垢及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场合,即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介质走管内,密封易解决。4.其他特殊类型换热器如下表

1. 板式

~25atm

-40~200

F2000m2

2. 空冷器

3. 板翅式

~70atm

-150~100

F200m2

4. 螺旋板式

~20atm

-80~400

F200m2

5. 多管式

~300atm

-100~600

F50m2

6. 折流杆式

~300atm

-100~600

F5000m2

7. 蛇管式

~200atm

-260~600

F2000m2

8. 热管式

~6atm

-40~350

F2000m2

9. 单   管

套管式

~300atm

-100~600

F10m2

长号式

~300atm

0~300

F100m2

蛇管式

~300atm

-150~100

F10m2

10. 翅片式

空冷器

详见注释

板翅式

~70atm

-260~100℃铝

F1000m2

11. 耐腐蚀特殊材料

石墨

~7atm

160

F700m2

聚四氟乙烯

~5atm

150

F80m2

玻璃

~9atm

280

F25m2

对于大污垢系数、高粘度选1或2型换热器较好;对于大污垢系数、高粘度压降较大时选3较理想;

对于10翅片式空冷器选择条件:

①水供应困难

②水质不好,如结垢腐蚀

③水热引起热污染,一般工艺出口温度较高>65℃(即>大气环境温度15~20℃),比列管式经济;工艺物料<50℃用水冷。

总传热系数

①有相变

②无相变

常用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W/m2*℃)如下表

流股A

流股B

管壳式

板式

螺旋板

其他型式

冷却水

814.1

4652

1744.5

选板式换热器较理想

烃类

μ1cp

冷却水

581.5

1744.5

1163

考虑板式换热器或空冷器

烃类

5<μ<10cp

冷却水

290.75

1163

697.8

气体(1bar

冷却水

81.41

232.6

93

a.若选用低翅片管,总传热系数可增大两倍以上。U=174.45(1bar)

b.折流杆式换热器的压力损失小,另外,X型壳体和螺旋板式的压力损失也小

c.为防止管子振动破坏,可选用折流杆式换热器、管窗内部排的管壳式换热器

d.如果气侧设计压力低于4.9barg),考虑用高翅片管

e.空冷式和管壳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相当

气体(5bar

冷却水

174.45

232.6

232.6

气体(10bar

冷却水

302.38

232.6

348.9

气体(20bar

冷却水

383.8

烃类

5<μ<10cp

烃类

5<μ<10cp

174.45

697.8

465.2

若在管壳式换热器中流动为层流,则使用板式换热器较为合理

气体(1bar

气体(1bar

46.52

a.热管型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462.54.9bar

b.低压降型式 的换热器:折流杆式、X型壳体这两种型式的总传热系数相近

c.紧凑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铝材或不锈钢)

d.高温工况:板翅式(不锈钢)蛇管式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和管式换热器相近

气体(5bar

气体(5bar

116.3

气体(10bar

气体(10bar

209.34

气体(20bar

气体(20bar

290.75

气体(1bar

烃类μ=10cp

69.78

81.41

对高粘度流体可选用螺旋式换热器

气体(5bar

烃类μ=5cp

151.2

174.45

气体(20bar

烃类μ<1

383.8

蒸汽

冷却水

1046.7

1744.5

选错流型式的螺旋板换热器

蒸汽

烃类

814.1

1395.6

选错流型式的螺旋板换热器

管、壳程数流体在管内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称1-1型换热器,两壳程四管程换热器称为2-4型换热器,如下图所示: 2-4型换热器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在两端封头设置适当隔板为提高管外流体速度:在壳体内安装纵向隔板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 各类换热器管程数限制如下

换热器类型

管程数限制

U型管式

任意偶数,分程隔板只装在换热器前端

固定管板式

任意数,前、后两端均有分程隔板

拔出封头式

任意偶数,对于单程管,必须在浮头端加密封节;一般不用于单管程换热器

带外密封套环的浮头式

单管程或双管程,因为尾部没有分程隔板

带双开卡环的浮头式

任意偶数,单管程时浮头端要加装密封节

带填料函的浮头式

任意数

壳内径

最大管程数

250

4

250~510

6

510~760

8

760~1020

10

1270

12

合理压降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要点1.选型2.计算换热面积,初选换热器型号①根据换热任务,计算传热量②确定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途径③确定流体在换热器中两端的温度,计算定性温度,确定在定性温度下流体物性④计算平均温度差,并根据温度差校正系数不小于0.8的原则,确定壳程数或调整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终温⑤根据两流体的温差和设计要求,确定换热器的型式⑥依据换热流体的性质及设计经验,选取总传热系数值K(选)⑦依据总传热速率方程,初步算出传热面积S,并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或按照系列标准选择设备规格3.计算管壳压降若压降不符合要求,要调整流速,再确定管程和折流挡板间距4.核算总传热系数计算管、壳对流传热系数,确定污垢热阻Rsi和Rso,再计算总传热系数K(计算)然后与K(选)比较,若K计/K选=1.15~1.25则初选的换热器合适。5.计算类型①物性数据: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定性温度下的密度,比热容,粘度,导热系数,表面张力②工艺数据:冷热流体的流量,进出口温度,进口压力,允许压降,及污垢系数③结构数据:使其结构最优,尺寸最小④壳体形式:管程数,管子类型,管长,管子排列,壳内径⑤折流挡板型式:冷热流体流动通道方式计算前先确定下列基本参数①管长(3、5、6、9)②管间距(1.25-1.5管外径)③流向角 管子排列角(30°,45°,60°,90°)④换热管外径及管壁厚(19、25)校核计算项目:①管程数②壳内径/管数③折流板间距/折流板数 型式④管长/管间距⑤流向角⑥管内径/壁厚最终计算①总体设计尺寸②热阻大小③设计余量:水流速>1.5m/s时,不必余量太大,否则流速降低,换热系数下降④压降的利用和分布---要增加在提高K上压降来源:㈠ 进出口管口处,不宜消耗在此,控制占总压降的30%以下。㈡ 横向管束错流,有利于传热㈢ 防冲板、分布器流速,在压降允许范围内,尽量提高,因为提高流速以获得较大的K和较小的污垢热阻。⑤有效平均温差6.调整设计方案㈠ 传热系数为控制因素时:提高壳侧传热系数的方法①使用低翅片(提高流动状态)②减少换热管外径和管间距(提高壳侧流速)③提高壳侧流体速度(减少折流板间距)④选用F型G型(壳侧多分流)提高管侧给热系数①减少管外径②增加管长③变换流动分布㈡ 压力降成为控制因素时:降低壳侧压力降①使用双圆缺折流板或管窗内部排管②选用J型壳体,无隔板分流③增加管间距④改变流向角 45°/90°降低管侧压力降①增大管径②减少管长㈢ 温度推动力为限制因素时①选用纯逆流型②增加壳程数③减少管侧流体量㈣ 减少振动---降低扰动频率或增加自然频率①减小管子跨距长度②减小壳侧流体速度③改变折流板型式④降低壳体流速⑤增加折流板厚度⑥将板与折流板孔之间的间距调到最小⑦折流板材料不应比管子硬⑧使用壁厚管并使管子紧固⑨采用解滞隔板⑩堵塞所有旁路流和流程分隔滞流㈤ 冷热流体通道的选择①不洁净和结垢的液体宜走管程,因管内清洗方便②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避免管束和壳体同时受到腐蚀③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承受压力④饱和蒸汽宜走壳程,因饱和蒸汽比较干净,给热系数与流速无关且冷凝液易排出⑤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便于散热⑥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宜将给热系数大的流体通入壳程,以减少热应力⑦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一般以壳程为宜,因在壳程Re>100即可达到湍流,但不是绝对的,如果流体流动阻力损失允许,将这种流体通入管内,并采用多管程结构,反而能得到更高的给热系数。

END

来源:公开信息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项目合作:913(王)全平台广告推广:640(周)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

相关化工行业展会

2025年中国(上海)国际化工展览会ICIF China

2025-09-17~09-19 距离239
75856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第十七届上海化工泵阀及管道展览会CPVF

2025-06-05~06-07 距离135
6602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石油和化工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

2025-06-05~06-07 距离135
8470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化工环保展览会CEEF

2025-06-05~06-07 距离135
79514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上海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 China

2025-06-24~06-26 距离154
14720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精细化工展览会SpeChem China

2025-09-17~09-19 距离239
6814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北京国际煤化工展览会CCIY Expo

2025-08-07~08-09 距离198
84245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