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
NEWS:被誉为“无烟、绿色”的会展经济是一个下“金蛋”的母鸡。关于会展经济,有两个全球性的共识。
“触摸世界的窗口”——一座城市举办国际性会展活动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诱人的城市面包”——如果把举办一次大型展会的直接收入比作“1”,那么由此延伸出的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社会收入便能达到它的9倍。
由于能够从不同维度镌刻城市发展坐标,会展又被称为城市的“名片”。
加快推进国际会展名城建设,是青岛擦亮这张城市“名片”的有力实践。青岛市贸促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市举办各类展会节庆活动312场,展览面积458万平方米,吸引专业客商、游客1900余万人次,拉动消费超500亿元。青岛以“会展+”贯通上下游,聚合产业资源,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12月5日举办的2024年中国会展品牌发展大会暨中国会展产业博览会上,青岛获评“2024年度中国会展品牌城市”。
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当下,会展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专业化、国际化、高水平的会展活动是商品、服务及产业要素资源的重要交汇处,在传递产业信息、引导产业进步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如同技术、资本、人才与市场的“蓄水池”,将成为城市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此时,会展经济正站上新时代的“风口”,为城市创新发展点燃“新引擎”。
与城市经济同频共振
一直以来,展会与经济脉搏总是同频共振。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来看,会展业是现代贸易实现的途径和形式之一,对于商业贸易的促进作用无可替代。
英国成为世界市场中心,以1851年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为标志;德国战后走向世界制造业强国,是1949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奠定的基础。特别是美国,当年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建起了联合国大厦,不但承担了联合国组织大部分会费,还为联合国官员们建起了官邸和宿舍,从而把联合国60%的组织机构从瑞士吸引到美国,由此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而使纽约成长为高层次国际会议的云集之地,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中国会展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国,会展业价值属性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从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至现代服务业中的战略先导产业,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平台。如进博会、服贸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国际性会展活动,不仅促进了国内外经贸交流,还推动了中国会展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2024年6月,德国JWC会展咨询公司发布《全球会展业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举办专业贸易展约3万场,净展览租赁面积约1亿平方米,全球展览业市场规模超过300亿欧元。在会展场馆方面,中国共有288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约1240万平方米,超过美国(283个展馆,共约630万平方米)和德国(51个展馆,共约310万平方米),展馆数量和总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会展业正成为各城市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2023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按展览面积排名,前十位城市依次为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北京、青岛、重庆、合肥、南京、武汉。各城市在发展会展业的政策扶持、立法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会展软环境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城市之间也在竞争中逐步找到自身定位,并形成合理的会展产业布局。
青岛会展体量居国内第一阵营,2023年全市举办展会节庆活动322项,展览面积464万平方米,居全国第六位。会展设施北方领先,室内可展览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居国内城市前五位。全市共注册有会展业务的企业约1900家,有活跃会展经营活动的约500家,规上会展企业49家。与青岛经济体量在全国的位次相比,青岛会展业活跃度和竞争力排名,传导出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在全球经济波动与行业调整的大背景下,展会,这一被誉为各行业经济“晴雨表”、畅销产品“风向标”的平台,无疑承载着更多的观察与期待。
加速释放“乘数效应
会展业与城市之间相互赋能、相互成就。
一方面,会展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会展活动的时空聚集性使其成为扩大内需、促成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并作为要素资源的重要集散地和“蓄水池”,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空间阻隔和交易成本,促进要素、商品、服务跨区域、跨国界转移配置,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要素链接、产能链接与市场链接。作为城市发展提升的触媒,重大展会及场馆也具有倒逼基础设施和环境品质改善、推动城市更新、修复城市肌理作用,也可带动交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承接中心城区疏解而来的相关产业和功能,助推城市形成合理化的空间格局。会展业还能对外展示城市的科技水平、产业实力及文化形象,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城市影响力。
另一方面,城市的繁荣也将为品牌展会的培育提供发展“沃土”。会展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产生的一种经济形态,它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基础、活跃的政治活动为前提、繁荣的经济为动力、产业的发展为支撑。拥有一流的会展硬件及完善的配套设施是会展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推动会展经济发展需要系统集成,除场馆等基础设施外,还要有交通、通信、住宿、餐饮、旅游、商业等行业的完善配套服务。因此,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同时,会展活动还涉及参展商品的运送和客商观众的畅行,举办城市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交通状况至关重要。此外,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和前瞻性的会展研究以及政府的一系列激励性、支持性政策措施手段,都是会展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持。
会展兴,百业兴。越来越多城市正加速涌入会展经济赛道。着力打造“国际会展名城”的青岛,则正以“会展+”贯通上下游,探索以展聚力、以会兴城的创新路径,加速释放会展经济乘数效应。
《青岛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建立健全“产业链专班+职能部门+区市”三位一体的会展业服务机制,深入推进“暖企”服务专员制度,“一对一”助企纾困解难。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市向市场化会展项目兑现补贴1000余万元,实现奖补政策隔季拨付,成为全国会展政策兑现最快的城市之一。
品牌会展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平台,青岛将会展业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链,在“链长”与“链主”企业担当协同的作用下,发力链群招商,引入品牌会展。今年以来,“链长”带队先后8次赴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成都等重点城市,向150余家知名会展机构推介青岛会展环境并邀请办展办会;集中拜访慕尼黑、汉诺威米兰、法国智奥等重点外资会展企业,推进项目合作。今年青岛成功引进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等12个大型会展项目,对接洽谈全国药品交易会、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等10个行业龙头展会,部分已达成合作意向。8月份举办的青岛会展产业创新发展与合作大会,吸引100余家国内外知名专业机构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参会,现场签约近20个项目,有效吸引各类会展资源向青岛集聚。
撬动城市价值升维
当前,新质生产力正逐步影响并重塑千行百业。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原动力,不仅引领着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变革升级,更是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稳固根基、寻求突破的关键要素。
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例,它通过AI、AR等多媒体结合的方式,展示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元宇宙、文化和科技创新等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颠覆传统,掀起行业变革。
再比如,第117届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从“新”破局,携“新展馆”、“新渠道”与“新营销”,为百货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N3红人爆品馆重磅开设,“直播+选品+采购”齐发;线上渠道拓宽,新势力买家齐亮相;“百货汇”小程序提质升级,搭建24小时不打烊的百货供需对接平台。
在青岛,会展产业正持续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增长机遇。
——以展促销,特色展会拉动消费效果显著。
青岛国际车展6天成交车辆超过1万台,成交额突破20亿元。青岛国际食品博览会吸引1200余家知名品牌参展,展会3天入场总人数超过10万,现场意向成交额达20亿元。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引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余款啤酒,数量为历年之最;举办2800余场各类文体活动,吸引市民游客704万人次,消费啤酒2915吨,拉动消费96.19亿元。
——以展促商,重点展会推动国际商贸交流路径更开阔。
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吸引21个省市及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81家优质企业和63家跨境平台亮相,实现经贸配对超5.3亿元。第27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水产养殖展览会吸引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602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境内外3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团体组团参展,展出规模1万平方米,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观展。
——产展融合,持续挖掘会展带来的人才、信息、资金和产业资源,把产业展会打造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双招双引”平台。
青岛国际机床展吸引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展商12万专业用户参展,现场签署合作协议20余个,有力助推了青岛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业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青岛国际金属加工设备展吸引海内外专业观众3.9万人次,专业采购团33家,现场成交额2.7亿元,意向成交额约6.3亿元。
一个高质量的展会,不只有一个个展位,更是一个链接时空的聚合器,把行业的上下游、横纵面联系起来,为人们提供交互碰撞、产生涟漪的机会,最终拉动消费和产业链集聚。在新发展格局下,会展业连接着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将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促进经贸往来、拉动消费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来,上海、北京、广州、福州、厦门、三亚、南京等城市在因地制宜培育符合自身产业发展需求、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优质展会品牌上加快发力,出台和持续完善会展业扶持政策,以会展与产业融合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撬动城市价值升维。
上海发布的《关于增强本市会展经济带动效应的若干措施》,鼓励引进新展会、扩大规模效应,并支持提质增效,强调要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助力打造融合新业态,以新体验引领潮流、新模式开拓蓝海,为城市发展赋能增效。
《广州市现代会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快促进展产融合,按照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以“展+会”形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鼓励传统题材展会升级突破,调结构、优布局,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构建“一产业链一专业展会”,吸纳更多优质企业共建,吸引更多细分领域企业参展。
《南京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两年行动计划(2024—2025年)》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一产业集群一品牌展会”常态化,孵化、培育、壮大符合南京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展会项目,推动会展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上下游贯通、全产业链融合的展产发展新生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作用下,会展业自身数字化转型也在加快。会展业具备深度融合应用数字技术的天然土壤,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催生了虚实融合的一站式会展平台、元宇宙技术场景等新业态,推动了会展业上下游流程重塑,未来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面对行业的瞬息万变,青岛会展人正勇敢拥抱变革。
文章来源:青岛日报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展会
展会咨询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