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F锋建筑节|孟凡浩: 打破边界,赋予建筑更广义的可能性

来源:世展网 分类:家装设计行业资讯 2022-07-31 12:04 阅读:5010
分享:

2024年广州设计周-家居设计展Guangzhou Designweek

2024-12-06-12-09

距离161

收录于话题

#2022IAF锋建筑节

2021年,IAF锋建筑节特别发起“走进先锋建筑师事务所”专题探访活动,活动以“先锋性”为主旨,对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事务所进行实地走访,聆听事务所主理人的先锋设计观点,呈现更加真实的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状态,倡导建筑设计师保持先锋思考、保持对建筑的热爱和对行业发展的未来憧憬。去年,IAF锋建筑节走访了南京、重庆、武汉和深圳,聆听到许多值得回味的建筑故事、创业故事、人生故事。他们的先锋观点表达,颇有情怀,颇具理性,至今仍然印象深刻。今年,我们走进杭州,感受自然与人文所交织而成的古朴与静谧,听他们讲述对于建筑的“所知、所思、所想、所得”。本期嘉宾是「 lin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孟凡浩先生」

Q:  line+的含义是什么?

line+ 相当于一种拓展和跨界,“line”即边界,“+”即升级,我们希望通过“+”来突破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固定范畴和界限,从而实现当代语境的行业领域拓展。传统建筑师的工作边界就是接收设计任务书,然后绘制图纸提交给业主,产业覆盖面不足可能导致前期策划、规划、业态设计和后续运营端口对接这几个环节是相互割裂的。我认为建筑师要从一个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一个主动的策划者、建议者和组织者,前置性地参与到与业主共同进行项目定位和任务书的制定过程中。实际上这是打破职业边界的同时赋予一种更广义的可能性。

line+杭州办公室  摄影:  潘杰

△ line+上海办公室  摄影:  yuuuunstudio

Q:  创办line+的契机是什么?

传统的建筑行业基本分为建筑设计院和高校学术界两大板块,建筑设计院又分为国有体制的大院和小型的明星事务所两类。当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逐渐步入了一个减量时代,继而可能将转为存量建筑更新阶段,市场和需求端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在这种大动荡的背景下,我们就思考建筑设计的组织机构方式为什么会保持不变,这也促使我们去寻求一种相对比较新型的组织机构形式来适应当下的需求和更好地平衡设计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Q:  如何理解line+是介于大型设计院与独立工作室的中间状态?

大型设计院相较于独立工作室会有一个成熟且完善的技术团队来提供可持续的项目投入和支持,所以他们会更容易承接大型项目设计;而独立工作室相较于大型设计院会采用更加扁平化的模式来管理团队,所以他们的创作力、创作氛围都会好一些。我们希望继承大型设计院的技术体系和建造模式来实现品质感和价值感,也吸取小型先锋事务所批判性和研究型的工作方式,将两者的优势做一个融合。因此,我们定义line+ 是介乎大型设计院与独立工作室之间,既有大院的服务和品质意识,也有独立工作室的创新思维和研究型工作模式,注重商业逻辑,也重视文化在地性的挖掘。

△ 空间赋能展厅  摄影:  潘杰

Q:  想要达到这种状态的困难点在哪?

我和我的合伙人一直秉持在一线做设计的原则,因为我们不希望公司做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就只关注团队管理和公司经营两方面,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发展方向。所以达到这种状态的困难点在于取舍,有时候你必须舍弃一些比较好的项目,以全局观的理念来保证自身有更多的精力去投入价值观更一致的的业主项目当中,从而创作出有价值的精品。

Q:  空间赋能的逻辑是什么?

△ 空间赋能 diagram

空间赋能是我们的一套知识规则和实践方法论,它与我们设立的这种新型组织机构形式是相关的。原来传统的思维中,我们是服务于甲方的乙方,工作职责在于咨询顾问和绘制图纸,那么我们就会思考乙方建筑师如何才能让甲方业主感受到设计价值。目前大家对于建筑设计行业都是比较唱衰的,设计费一直没涨导致了行业收入和企业利润也在同步降低。这其实和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是相关的,就我们做的这些事,在社会的整条产业链条当中,你的价值是不是本身就不够高,或者被低估,所以才导致了现在这个局面。

△ 空间赋能展厅  摄影:  潘杰

我们重新定义了这个事情,希望能和业主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一方面是相互尊重,另一方面是正能量的价值赋予。因此,空间赋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它通过四大实践场景——自然场域中的在地营造、城市空间中的边界重构、高密度类型的机遇挖掘与区域尺度下的有机发展,和四项赋能策略——模式赋能、形式赋能、材料/工艺赋能和类型赋能,为line+的多元化实践描摹出一个内在的脉络。

Q:  空间之于建筑师究竟是什么?

我觉得建筑空间是一个权力资本共同制衡下的物理形态呈现,它的背后会包含几方利益关系的平衡。所以说,建筑师也是一个桥梁,一个平衡者,他需要满足业主、社会、公共等多方面的诉求和利益,从而实现共同目标,唯有兼顾以上方面,这个建筑,这个空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Q:  您第一次接触到乡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是什么时候,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契机?

全国范围来说,我们算是较早介入乡村建设项目的。当时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杭州市政府希望打造“新杭派民居示范区”,然后邀请了我们参与。我们在调研之后从吴冠中的画作中获得灵感,在不破坏原有传统村落肌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建筑语言进行现代化的转译,使新建筑更加适应村民们的生活,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最后我们设计的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在全国产生了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

△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摄影:  姚力

在这之前,我个人主要是在城市中做建筑实践,然后通过这个项目才介入到乡村建设当中。当初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怀着敬畏之心在乡村做创作实践,但这反而会让我在往后更慎重地选择乡村项目。因为乡村振兴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同时乡村问题极为复杂,很多困难都在专业领域之外,如果在这之后并不具备这些条件或者并不能有所突破,这种项目的意义是不大的。

△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摄影:  陈曦

△ 东梓关村民活动中心  摄影:  赵奕龙

Q:  乡村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我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服务对象和设计视角的转变。我们要建造的是一种在乡村中从未落地的建筑风格,既不是修旧如旧的假古董,也不是豪华的欧式别墅,致使在建筑正式落成前会有许多村民表达出不理解和不认同。这时候就需要建筑师在坚持自身设计观念的同时,与当地村民进行有效沟通,也可能伴随着适当的妥协。

Q:  城市空间塑造和乡村文明振兴,核心的差异点是什么?

我个人长期致力于这两者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思考当下语境中城市环境改善和乡村激活振兴的可能性。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工作环境和背景,从创作的角度来说,你在貌似自由的乡村当中,需要保持适度克制的自我表达;而你在貌似受到很多规范约束限制的城市中,反而需要找到创作的激发点。

Q:  杭州富阳东梓关乡村振兴项目是否具备先锋性?

先锋性这个词代表着一种创新。这个项目带来的更多是一种推广性,也为中国当代乡村建设提供了示范性样本。因为在这之前的乡村房子只有中国传统民居和欧陆风两种类型,我们都觉得太流于表象了,所以想找寻一个适度的中间状态。我们持有一种批判性怀旧的态度,立足当代需求和审美,以当代的形式语言重构传统元素,以当代的建筑方式实现地域性表达,包括在材料、建筑方式、施工模式上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特点和印记。

Q:  您的所有项目中,哪一个项目是最具挑战或者最具“先锋性”

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比如九女峰项目,我们需要在没有任何新建用地指标的情况下,将一个荒芜没落的贫困村改造成一个高端的休闲度假村。过程中的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和策划到运营端口的衔接,就是一种超出传统建筑师工作边界的模式赋能,即跳出建筑设计范畴,与特定社会语境和政策相结合,整合上下游资源,架构一整套从策划设计到建设运营传播的项目运作流程,以设计推动开发范式的创新。

△ 改造后的东西门村  摄影:  章鱼见筑

△ 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  摄影:  章鱼见筑

△ 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  摄影:  潘杰

△ 泰山九女峰书房及泡池  摄影:  章鱼见筑


城市高端营造与乡村地域实践双线并行

文化在地研究与商业价值挖掘双向平衡

line+建筑事务所由主持建筑师孟凡浩和朱培栋创立,是一家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事务所,拥有建筑事务所甲级资质,目前分别在杭州、上海设有办公室。“line”即边界,以建筑设计为基点,“+”旨在突破传统行业领域的明晰界限,以“空间赋能”作为研究与创作的核心策略,回应时代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现存问题,从而实现建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价值迭代和释放。

从城市空间塑造到乡村文明振兴,line+始终坚持批判性思考,营建根植于地域和文脉特征的设计作品,回应并诠释当代文化的多样内涵。在保证高品质完成度的前提下,积极介入城市公共空间、高端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实践、文化度假旅游等多种项目领域,深入挖掘商业逻辑下的潜在价值,致力于成为文化与商业缝隙中的摆渡者。

孟凡浩

lin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长期致力于城市营造和乡村激活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积极探索并思考现有体制与社会发展现状下城市环境改善和乡村激活振兴的可能性,尝试挖掘建筑本体之外的价值,使建筑在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等顶层领域,释放其应有的力量。

代表作品包括: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灵隐寺西线扩建、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丽水古堰画乡艺术中心、泰安九女峰东西门村活化更新、贵州龙塘精准扶贫、飞蔦集·松阳陈家铺、朔·非遗艺术馆、莫干溪谷一亩田、阿里巴巴全球培训总部、西溪首座总部园区、科大讯飞总部、威星智能总部、西溪湿地安达仕酒店、安吉安纳塔拉度假酒店、罗浮山英迪格酒店等。

(* 图文内容版权归嘉宾所有,侵权必究)

· END ·

筑梦“未建成”,我们在路上

Build the unbuilt on the way

扫码立即参评

点击图片 | 查看往期报道 -

2021IAF锋建筑节年度回顾: 忆昔追今,未来可期

2022IAF锋建筑节全球启动礼回顾

#       Ideal  Architecture  Festival        #

IAF锋建筑节是一项关注“未建成”设计作品梦想实现和重生的国际赛事,面向全球建筑师、设计师征集那些处于“未建成”阶段,或还无法付诸实施的设计作品,为它们提供一个积极转化为建成的时机。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IAF锋建筑节鼓励建筑师用独特、唯一且原创的建筑语言来表达个人风格鲜明的创作和思考,用独具匠心的方法赋予建筑更多的艺术和想象力,给设计作品更多改变未来的可能性。

参评组织运营:广州设计周组委会、广州设计周全球伙伴联盟(GIA)

全球战略伙伴:希洛系统门窗

国际学术主持: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新包豪斯设计精英大师协会(NBEV)、ACTIVE HOUSE国际联盟、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智慧资源伙伴:青年建筑

联合支持媒体:广州设计周媒体联盟、iDeisgn绝对设计、AD建筑装饰、ARCHIWORLD世界之旅、CA当代建筑、第一美学、构筑空间、建道筑格ArchiDogs、建筑档案、建筑联盟、建筑偏移、UniDesignLab、设计纪元、ZaomeDesign、专筑

 * 排序不分先后

#       Interior Design  |  Architecture  |   Landscape      #

#       CIVRO. Windoors & Facades System        #

CIVRO. -建筑外立面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洛建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是全球高品质建筑外立面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1993年开始涉足建筑门窗行业,数十年产品经验积累与技术沉淀,为严苛的应用提供卓越的外立面系统解决方案,其产品线涵盖建筑门窗、幕墙、阳光房、遮阳等。希洛于德国·维尔茨堡设立研发采购中心,中国·上海、北京设立营销中心,中国·广东设立生产物流基地,是集建筑外立面产业链于一体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外立面系统方案提供商。

#        CIVRO.   |   CIVRO.   |    CIVRO.   |    CIVRO.       #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参评通道 !

相关家装设计行业展会

2024年广州设计周-家居设计展Guangzhou Designweek

2024-12-06~12-09 距离161
48903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7502173664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