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DIP进入2.0版本!这次,康复科能不再亏钱了吗?

来源:世展网 分类:医疗器械行业资讯 2024-07-26 17:07 阅读:7210
分享:

2025年中国(上海)国际金属成形展览会MetalForm China

2025-06-17-06-20

距离52

来源:八点健闻、康知了

7月23日,国家医保局在北京召开了DRG/DIP 2.0版分组方案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版分组情况。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被列入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根据计划,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将全面实施按病种或病组付费方式改革。

对医院而言,实行DRG就像让农民进入工厂,按照生产线标准工作,用更少的资源为患者提供诊疗,同时实现诊疗规范化。

对医生来说,标准化生产并不容易。

有媒体记者与多位医生对话后发现,慢性病科室(如内科、康复科)收入缩水、床位减少。更令人担忧的是,为了更高分数,一些科室医生在准确诊断与过度治疗之间出现了“动作变形”。

亏钱,缩水,被削减床位

在DRG/DIP下,康复科难免亏损,部分医院将科室亏损与个人薪酬挂钩,导致医务人员利益受损。

尽管医保局明令禁止创收指标,许多医院仍将绩效与薪酬挂钩,迫使科室精打细算。广西某地医保局人员表示,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但在不少医院确实存在。

好在并非所有医院皆是如此。北方一家三甲医院康复科主任余燕表示,DRG后康复科亏钱,这是全国普遍情况,但她所在的医院个人收入暂不受影响,“不然医生更没法干了”。

如果科室持续亏损,最终可能导致科室“缩水”,最直接的表现是床位被削减。

康复科主任余燕说,“科室从DRG之前的正效益科室,变成了亏钱的、负效益的科室。”作为三甲医院的康复科,往往接收的是情况复杂的神经康复、重症及内科康复的患者,需要的康复周期长。但在DRG的收费标准下,这两年往往“没康复好,钱花光了”

余燕常面临的选择是将患者转到其他医院或接受亏损,由科室或医院承担费用。

长期来看,医院可能会重新定位康复科,不再分配资源发展。全国三甲医院大部分康复科都处于亏损状态,科室“缩水”或“停滞不前”可能是必然结果。

床位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科室权力,但这种调整并非科室主任能决定,医院的运营部门会根据效益重新分配资源。

科室赔钱,还是劝病人出院?

无论是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模式,还是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模式,都倾向于病种越单纯越好,病种越复杂越难办。在这种支付方式下,康复科天然处于劣势。

面对复杂病人和有限的费用,医生只能在劝病人出院和科室赔钱之间做抉择。

DRG支付的费用有限,如果病人继续住院,科室需要倒贴钱;如果不让病人住院,病人该去哪?康复科主任余燕表示,费用不足,只能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或将过了急救期的病人转到康复科,康复科成了最后的“接盘侠”。

但康复科也面临DRG费用不足的问题。余燕提到,康复科有两个分组,有严重合并症的病人报销12000元;没有合并症的病人报销5000元左右。但康复科住院周期较长,三个月到半年都是正常的。

“病人没地方去,继续住院,一个月花几万块,科室和医院赔得越多,医生只能将病人转到其他医院。”余燕说道。

余燕有时会羡慕可以按床日付费的康复科,更加科学。例如沿海发达地区的DRG按床日付费,标准在900-1200元/日左右。

“康复科不适合DRG收费。”余燕无奈道,“但很多地方一刀切,不管合适与否,都按DRG来。”

2.0版本能否改变现状?

尽管DRG旨在规范医疗费用,但其付费模式并不适合康复医疗,这在学界几乎已成共识。

浙江省金华市作为首批DRG支付试点城市,自2016年起实施了DRG付费改革,设计了DRG病组付费和长期住院按床日结算两种模式。然而,结果不尽如人意,患者频繁转院现象引发了社会不满。

2019年由国家医保局印发的《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DRG付费较适用于急性住院病例,不适用于康复病例、精神类疾病、需要长期住院的病例等。

此次DRG 2.0版分组方案对康复科也进行了调整,但似乎并不多。在核心疾病诊断相关分组(ADRG)列表中,康复类的分组为影响健康因素及其他就医情况。

主诊断涵盖

2.0的发布也伴随着一系列新的政策。

比如医疗机构可对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耗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自主申报特例单议。

针对医疗机构可能遇到的资金压力,各地医保部门可根据基金结余情况,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 1 个月左右的预付金。定点医疗机构,自愿向统筹地区申请预付金。

同时,国家医保局将建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专家组,由临床医学、医保管理、统计分析、药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

另外,医保局也强调各统筹地区要定期向定点医药机构等「亮亮家底」,提高工作透明度。

鼓励各统筹地区成立医保数据工作组,配合地方医保部门及时、全面、准确通报本地区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分项支出及医疗机构费用分布。

随着DRG/DIP病组库2.0的到来,我们期待各地不再重蹈试点先行区的覆辙。需要明确的是,DRG/DIP病组2.0解决的是分组合理性问题,而医院关心的分值贬值、医生关心的结余和奖金挂钩、患者关心的被推诿等次生变化,能否解决还有待观察。

新一轮的磨合即将开始。

声明:本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相关医疗器械行业展会

2025年台湾台北医疗器械及健康护理展览会Medical Taiwan

2025-06-05~06-07 距离40
7467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展览会CACLP

2025-03-22~03-24 展会结束
13290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厦门)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CMDE

2025-05-27~05-29 距离31
5776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南昌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中国南昌医疗展

2025-08-21~08-23 距离117
3940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北京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CMEH

2025-09-17~09-19 距离144
5850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成都医疗健康博览会-成都医博会CDMEE

2025-03-07~03-09 展会结束
73242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