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加强乡村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供应链”、“跨境电商”等物流相关词高频出现。物流地产的蓬勃繁荣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面对国内多元的市场分布,近日,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 )发布2024年中国物流地产报告,借此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物流地产2024的市场走势。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01消费业与递业发展中国消费零售市场在2023年展现出稳健的恢复势头,得益于扩大内需战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境内消费活力得到持续释放。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消费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8.2%,其中餐饮、零售等行业回升态势尤为明显。此外,快递业务保持旺盛,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保持稳定增长外,河南相较于2019年也有显著涨幅。回顾全年,电商在主导线上消费类需求方面表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电商零售交易额及电商渗透率均实现同比提升。各大电商平台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3PL)在全国仓储租赁市场中依然保持较高的活跃度。直播电商带动的线上消费模式逐渐步入常态化。除了传统电商平台不断拓展直播销售品类外,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及社交内容平台也凭借自身庞大的流量基础,在年内加速拓展直播销售业务。与此同时,C2M模式日趋成熟,这种“去中间化”的销售方式逐渐降低了商家对前置仓的依赖,为消费市场带来了变化与机遇。维持在较高水平。出口产品在原有高基数上仍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中欧班列的高效运行以及航空货运的稳步复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增长势头强劲,显著超过其他地区。
在出口产品方面,机电类产品发展强劲,“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近30%的明显增长。同时,跨境电商出口亦展现出亮眼的成绩,以希音、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巨头为代表,引领了出海热潮。这些电商巨头的扩张,带动了电商出口规模增长19.6%,远超外贸出口整体0.6%的增速。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几家领先的跨境电商企业在华南地区积极布局集货仓和集货基地。例如,希音在广东佛山设立了中心仓及多个卫星仓,并计划未来建设湾区供应链总部,这将为区域内带来巨大的仓储需求。这些举措不仅彰显了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为相关地区的仓储租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仓储租赁市场在第一太平戴维斯对国内31个主要城市的追踪研究中,2023年非保税高标仓市场的总存量已突破9000万平方米大关。其中,华东市场凭借超过全国三分之一的存量规模,稳居市场领头地位。在过去的四年里,华东市场持续保持较高的新增供应态势,由于供应量大增,部分开发商选择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以稳定空置率。华北市场也自2021年起持续放量,至2023年,廊坊、天津等地的供应势头依然未减,北京也迎来了超过30万平方米的供应小高峰。相比之下,与其存量相近的华西市场自2020年起供应增速逐渐放缓,呈现出阶梯式下降的趋势,这为市场进一步去化提供了有效的空间。华南市场全年持续放量,区域总存量成功突破1000万平方米大关。同时,在跨境电商强劲需求的推动下,市场整体去化速度较快。华中市场2023年新增供给明显放缓,同时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中枢,运输需求与消费需求并存。但基于前三年较持续的新增供应,市场依旧面临去化压力,整体空置率相较于其他市场处于高位。01租金敏感
本年度内,由于大量新增供应的涌现,为租户提供了更为充裕的市场选择,供求关系的调整使得租户在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得以增强。部分项目开发商在降低租金的同时,还延长了免租期,以这种组合策略吸引长期稳定的租户入驻。
02租约灵活性
随着电商租户比例上升,市场租约更为灵活。同时,对于选择签订中长期合约的租户,部分开发商还提供了相对灵活的退租条款,从而降低了潜在的违约成本,进一步增强了租户的签约信心。
03增值服务
部分租户在遴选仓库时,除了对仓储的地理位置、空间布局、设施配备等硬件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外,亦会着重考量开发商的“软实力”。具体而言,开发商的资源协调能力、服务运营能力等,均成为租户重要的考量维度。
租金表现2023年全国租金市场整体承压。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的主要追踪数据显示,年内城市租金面价下调幅度约4.3%。
相较于全国其他区域,华南地区租金更具韧性,持续强劲的租赁需求支撑区域内租金在2023年持续上涨。租金的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一线城市的需求外溢现象。一些对区位和价格进行综合考虑的客户倾向于留在本地租赁,从而缓解了部分项目的空置情况,为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稳定效应。
华北市场
华北市场
华南市场
华西市场
华中市场
短期供应惯性持续
远期有望供需平衡
未来短期内,部分市场仍将受到供应惯性的影响。然而,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受物流土地供应紧张、政府建设要求提高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市场供应预计将逐步趋于平缓。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对全国31个主要城市的追踪数据,2022至2023年间物流规划总建面相较于2020至2021年间的总面积,下降幅度超过20%。其中,华北和华西市场的降幅尤为显著,华东市场除嘉兴、无锡外,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供应减缓趋势。鉴于物流仓储项目通常在用地规划完成后1至2年内入市,我们预测未来两年内物流项目的供应量将较近两年有所下降。与此同时,2024年各地政府继续发力扩大内需,通过促进消费和推动制造业升级等政策,增强消费内增动能。随着市场吸纳能力的回升,中长期或有望见证更多子市场回归供需平衡。01降本增效需求提升
智慧升级必不可少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相继颁布实施,推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向智慧化方向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不同行业对仓储运作效率与运营成本的需求将持续攀升。同时,随着AI大模型等新型技术的普及应用,将更好赋能仓储数智化转型,推动行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02物流投资回归理性优质资产值得关注
2023年,物流类投资回归理性,部分优质仓储物流资产因基金到期、资产权重调整等原因,开始在市场中出售。
短期内,市场上涌现出较多的资产包,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抛售压力。然而,从中远期来看,位于核心地段的高质量仓储资产,在专业开发商或运营商的背书下,仍能锁定较为稳定的出租率,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03电商退货常态化逆向物流衍生新需求
随着中国电商业务的迅猛发展,退货所驱动的逆向物流已成为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目前,一些头部企业已设立专门的逆
向物流仓库,以优化货物循环流程,提高运作效率。
着眼未来,逆向物流的发展或将催生新型的仓储需求。如何更有效地辅助逆向物流中的货物调配,也将成为未来仓储建设与运营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
04企业投资自建仓储
推动老旧项目更迭
一些具备规模的企业已积极展开自建仓储设施的投资筹备工作,预计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市场将迎来一波自建仓储设施的集中入市。
部分自建仓设施为了满足企业自身供应链需求,内部设施配备相对完善,从而在运作效率和灵活度上具备优势。届时,这些新建仓储设施的入市也将间接推动市场中一些老旧项目的更迭,进一步促进整个仓储行业的升级。
05国际动荡因素影响企业租赁策略调整
受中美贸易战、巴拿马运河持续干旱、红海危机等一系列国际事件的影响,货物运输关税上涨、港口拥堵等问题为国际货件运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进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仓储租赁策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企业需灵活调整仓储策略,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来源/第一太平戴维斯、发现新物流。
扫码加入★物链君行业交流群★ 请点击下方名片为我们标星★ 不错过协会精彩推送~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