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题⑤|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演化逻辑及其特征分析

来源:世展网 分类:环保行业资讯 2024-03-27 19:11 阅读:2305
分享:

2025年上海环博会-上海环保展IE EXPO CHINA

2025-04-21-04-23

距离149

2025年上海水展-上海国际水处理展Watertech China

2025-06-03-06-05

距离192

2025年上海国际泵阀展览会FLOWTECH CHINA

2025-06-03-06-05

距离192

2025年广州环博会-广州环保展-华南环保展IE EXPO

2025-09-17-09-19

距离298

2024年深圳环博会-深圳环保展IE EXPO

2024-09-23-09-25

展会结束

收录于话题

#期刊精读

杂志展示

【摘要】:本文从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的理论视角,辨析相关概念内涵,探讨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演化路径及特征。研究表明:生态资产是生产生态产品的物质基础,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生态产品的产业集聚;生态产品第四产业遵循“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产品”的演化路径,生态资源经确权转变为生态资产,再通过人力资本、人造资本等的投入与运营形成生态产品,经生态市场交易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产生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在概念内涵上呈不断缩小的特征;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需要兼顾生态资产保值与生态产品价值增值两个方面,科学精准量化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推动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行业分类的关键。

【关键词】:生态资产;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演化逻辑;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和制度创新。近年来,围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党中央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价值实现逐步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1-4]。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实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此,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核算技术方法日趋成熟,促使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价值实现从学术研究走向实践应用。

对于如何从产业的角度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提出大力培育生态产品“第四产业”[5],使生态产品从实物的“资产”形态向虚拟的“资本”形态转化成为可能[6-7]。只有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将生态系统形成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生态产品,形成现金流,才能充分体现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8]。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增加了“生态产品”这一限定词,表明其以生态资源为核心生产要素,产出的是生态产品,对自然生态的要求更高、依赖更大[9]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一个涉及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研究,其涉及的概念较多,核心的科学概念、重要的基础理论等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学科逻辑和理论知识体系,相关概念容易混淆[10]。鉴于此,本文首先对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界定,进一步厘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基本特征,以期为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支撑。

2024年 03-04期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相关概念辨析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生态产品的产业集聚,生态资产是生产生态产品的物质形式,要界定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概念,需要明确生态资产、生态产品的范围边界和内涵概念。生态资产、生态产品与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之间既有内在逻辑关系,又有外在区别,这些概念体现了“资源—资产—资本”变现的过程。

生态资产

生态资产是指国家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预期可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1]。生态资产是存量的概念,是土地资源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结合统一,生态资产产生生态系统服务,其质量和数量决定着生态系统服务流量的大小,也决定了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生态资产具有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空间转移性、增值性、折旧性等多种特征。一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表现为不同类别资产间的协同或权衡关系,这使得生态资产管理需要依据具体关联的形式采取权衡型管理或协同型管理。同时,生态资产的生长周期受自然演替过程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具有折旧性,需要生态资产通过自身的不断运动和持续循环,以及与其他生产要素或资本结合实现价值的增值,“保值”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目标之一。

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是基于生态资产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但又有所延伸。生态系统服务更多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过程,将生态系统看作是服务的生产者,重点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属性[12],只反映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产品”的角度看,生态产品包含有生产劳动过程,隐含着其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变成商品,生态产品的概念应该包括生物生产过程和社会经济投入两个方面[13-14],即人类也是生态产品的生产供给者。因此,本文将生态产品定义为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生产与人类共同作用为人类福祉提供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生态产品是一个流量概念。

生态产品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经营性和公共性、稀缺性和产权依附性、整体性和流动性的双重性特征(见图1),这种双重性特征决定了经营性、公共性和准公共性等不同类型生态产品的开发主体和开发程度存在差异性,即不同的生态产品,其价值实现的模式不同。生态产品是生态资产的产出,生态资产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生态产品的双重性特征。生态资产的有限性使得生态产品具有稀缺性,且其产权依附于生态资产,造成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生态资产的整体性使得生态产品不同功能之间存在协同与权衡关系[15],且不同地区供需水平的差异,促使生态产品突破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性产生流动特征,从而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供给平衡。生态资产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催生了生态产品的经营交易,再结合人造资本的投入与社会再生产,生态产品得以增值。

图1 生态产品与生态资产的关系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

从产业分类的角度看,产业是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具有高度替代性产业的企业集合,那么,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就是生产、运营“生态产品”的产业集聚[16]。具体来讲,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主要指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生态资源为核心要素,以生态系统过程为主要生态生产力,通过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市场交易、开发经营等方式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产业集合[9]

虽然生态产品包括了供给服务,但现有供给服务以传统农产品为主体,传统农产品已经纳入第一产业中,是形成第一产业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传统农产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能完全体现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发展理念,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农产品主要是基于优质生态环境,“以可持续的方式”提供的产出,这种可持续方式要求产出过程能够维持自然生态的生态资本不减少。因此,从供给角度看,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主要包括“生态调节服务+‘生态中性’供给服务+生态文化服务”。所谓“生态中性”,就是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造成损害,或虽有损害但短期内可以修复,不影响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17]

2024年 03-04期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演化逻辑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演化可分为三个环节:一是生态资源、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被认识,通过确权开发转换为生态资产的使用价值;二是生态产品是生态资产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三是生态产品生产形成产业集聚,出现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可看作是生态资产产品化的过程,通过确权、开发、利用等方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18-19]

生态资产是经过确权的生态资源

生态资产本质是生态资源,以生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生态资源变成生态资产是有一定条件的,具有稀缺性和明晰的所有权的生态资源才能转化为生态资产[20-21]。生态资产的形成过程是确定生态资源所有权由谁拥有或控制的过程。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相关法律政策背景下,我国生态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其所提供的各项服务的所有权也归属国家,相关利益机构和个人只享有其服务功能载体的使用权、管理权或经营权。随着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资产受到更多的密切关注,生态资产的含义也在不断更新:只有某项生态资源由于其本身数量的有限或过度使用而变得稀缺并且资源所有权明确,才能真正成为生态资产。

生态产品是生态资产提供的最终生态服务

生态资产是产生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生态产品概念范围在生态资产提供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主要包括产生的最终服务和物质产品,即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生态产品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的需求,正是由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较高的需求,才促使形成了面向终端消费的生态产品。在供需框架下,生态产品有效链接了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理过程)和社会经济系统(人类福祉),既关注生态系统的资产供给,又重视人类从自然中获得惠益的生态需求。为满足人类福祉,在生态产品形成过程中,除了生物物理过程自然生产的生态系统服务,还需根据人们需求投入社会经济要素,开发出满足不同需求的多类型生态产品。由此可见,在生态资产转化为生态产品的过程中,因投入了人力资本、人造资本等要素而产生了剩余价值,实现了生态资产的增值。生态产品的价值来源于人类劳动和生物生产的共同作用,生态产品不仅反映了自然生态与人类之间的供给消费关系,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供给消费关系[21]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业形态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需要借助市场机制,通过明晰产权与产业化经营,从投入—生产—交易—消费多个环节进行设计,改变生态产品的产品属性,进而引导自发交易行为,使潜在的生态系统价值在市场上得以显现[22]。从概念内涵角度看,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核心要素内涵不断收缩的特征(见图2),遵循了“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逻辑关系链。从价值观念角度看,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完成了从“资源”到“产业”的转变,表明了人类价值观念的改变,从原来认为生态系统价值是对人类的无偿“服务”转变为可市场化、可交易、可以成为新型产业的“产品”,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意味着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进入了全新的探索阶段[23]。因此,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可以看成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业形态,通过生态资产运营管理、生态产品定价营销等促进生产要素价值的增值,最终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

图2 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关系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对三次产业的补充和再分类

产业是人类文明形态演变下社会分工的产物。以传统三次产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在工业文明时期形成,主要以人类自身劳动创造为价值源泉,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为价值导向,以大量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耗散”结构为特征,表现为对自然资本的净消耗,最终走向了不可持续。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在自然资本和生态资产日益稀缺的背景下,专门以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价值为核心任务的经济部门,视自然生态系统为价值创造者,将生态生产过程纳入现代经济体系,以增进人与自然可持续福祉为价值导向。因此,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对传统三次产业的必要完善和补充,也是构建全新生态经济体系的产业再分类。

2024年 03-04期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基本特征

生态产品供给的地域性与稀缺性

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受水热、地形等因素限制而呈现出地带性,相应地表现为生态资产类别与组成的地带性。生态资产内涵的核心是人类需求,但是人类社会对某种形式的生态资产的需求也具有地域差异,如单位体积的水对干旱地区的效用价值远远大于湿润地区,城市中单位面积绿地的效用价值远大于乡村同等面积的绿地价值,这表明相同的生态资产在不同区域产生的生态效果和价值存在差异,满足不同地区人类相同需求所需的生态资产数量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地区生态产品供给的类型、数量因人类社会的需求和资源环境的稀缺性而呈现地域性特征,也体现了生态产品开发生产的空间属性。同时,由于人类社会需求的增加以及资源环境的稀缺性,生态系统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总是相对有限的。因此,生态产品具有稀缺性,并且人类不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加剧了生态产品的稀缺性。

生产要素投入的有限性与增值性

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生态资源与环境的供给能力是有限度的,从而决定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的投入也具有有限性,表现为总量有限和生产速率有限。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发展是以生态资产为基础,人力资本和人造资本投入为前提的,通过人力资本和人造资本的投入把生态产品的隐性价值显性化。纯天然、原生态的生态资产虽然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享受,但如果没有人造资本的投入,生态系统产生的服务价值对于消费者福利改善是十分有限的。对于生态资源形成的生态资产,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断改善和更新的条件下,一方面,生态资产通过自身繁衍就可以实现增值;另一方面,生态资产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或资本形式结合可以实现价值的增加。生态资产增值不仅体现在经济价值的提升,也包括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多维价值的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目标之一就是把增值的多维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我国西部很多生态功能突出的地区,生态产品的自然再生产能力较强,但其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等社会再生产能力较弱,导致这些地区虽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限。因此,优质的生态资产和有效的社会经济投入是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的两个关键因素。

产业开发经营的整体性与集约性

生态资产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要考虑其整体性,对某一种生态产品的投资可能会对其他生态产品产生一定损害。因此,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发展需要对生态资源利用的统筹协调和规制管理、生态产品经营的整体规划和品牌营销、生态产品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和运营。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本身是产业的集合,需要满足产业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规模效应,部分原生态的生态产品处于零星分散的状态,难以吸引人造资本投入,需要通过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化零为整,形成规模优势,才能满足生态产品经营的不可分割性和规模门槛,吸引人造资本进入。而且,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生产发展需要对生态系统各类生态产品进行优化组合,发挥不同生态产品之间的协同作用,利用最少投入使整体功能最大化,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产业的集约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某种生态产品具有较高的初始生态品位,如果缺乏合理的管理运营,生态品味可能因负荷过重等问题而退化;如果缺乏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配套和相应的公共服务,往往难以给消费者带来有效的效用改善,进而制约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

2024年 03-04期

主要结论与展望

首先,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以生态资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是人的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产品集合。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最重要的特征是以生态资源为核心生产要素,从可持续福祉增加的角度看,其生产经营不仅是为了实现生态产品市场交换的目的,更是为了满足自然生态系统保值增值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可持续福祉,即提高公共性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只强调人的生产的产品是传统的三次产业,只强调自然的生产的是生态系统服务,都不是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的多种属性决定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人的生产和自然的生产的产品集合。基于优质生态环境并“以可持续的方式”提供的生态经济产出的产业统计,是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实际经济价值的体现。

其次,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生态资产循环增值的过程,其发展是生态资本、人力资本和人造资本的有机结合。生态产品第四产业通过开发、投资、运营等一系列市场行为合理运用和消费生态资源,使其属性与价值不断发生转变,实现了从“资源”到“产业”、从“服务”到“产品”的转变,为生态资源价值化、货币化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发展平台。推动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融互动。一方面,从理论层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准确量化核算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选择省、市、县等不同层面开展试点示范、提炼产业模式,探索不同类型生态产品市场化路径尤为关键。

最后,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体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有效手段。生态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不能损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也就是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对生态产品的开发利用不能以自然资本的净消耗为代价,不能造成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下降或生态资产存量的减少。除了不减少生态资产存量,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在将生态资产转为生态产品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有效投入与运营管理,大大提升了生态资产价值。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生态资产变现,生态系统本身的存在价值、生态资产的使用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生态资产的变现有助于人类认识和保护生态系统,是一种高效的生态资源可持续经营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行不悖,在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 03-04期

作者

马国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与经济核算中心研究员

孙艳芝: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与经济核算中心

王志凯: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於方: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与经济核算中心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於方系本文通讯作者

参 考 文 献

[1]於方, 杨威杉, 马国霞, 等. 生态价值核算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与展望[J]. 环境保护, 2020, 48(14): 18-24.

[2]马国霞, 於方, 王金南, 等. 中国2015年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4): 1474-1482.

[3]张林波, 虞慧怡, 李岱青, 等. 生态产品内涵与其价值实现途径[J].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6): 173-183.

[4]张林波, 虞慧怡, 郝超志, 等. 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与路径[J]. 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6): 1407-1416.

[5]王金南, 王志凯, 刘桂环,等.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理论与发展框架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 2021, 13(4): 5-13.

[6]高吉喜, 李慧敏, 田美荣. 生态资产资本化概念及意义解析[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 32(1): 41-46.

[7]严立冬, 李平衡, 邓远建, 等. 自然资源资本化价值诠释:基于自然资源经济学文献的思考[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10): 1-9.

[8]王金南, 王夏晖.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时代任务与优先行动[J]. 环境保护, 2020, 48(14): 9-13.

[9]石敏俊, 陈岭楠, 王金南.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概念辨析与核算框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7): 1784-1796.

[10]于贵瑞, 杨萌.自然生态价值、生态资产管理及价值实现的生态经济学基础研究:科学概念、基础理论及实现途径[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5): 1153-1165.

[11]高吉喜, 范小杉. 生态资产概念、特点与研究趋向[J].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20(5): 137-143.

[12]高晓龙, 林亦晴, 徐卫华, 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20, 40(1): 24-33.

[13]张林波, 虞慧怡, 郝超志, 等. 生态产品概念再定义及其内涵辨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3): 655-660.

[14]石敏俊.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与机制设计[J]. 环境经济研究, 2021(2): 1-6.

[15]雷毅. 环境整体主义的生态学基础[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 132-137.

[16]王金南.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22.

[17]陈洪波.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4): 55-62.

[18]靳乐山, 李长欣. 经济学视角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J]. 环境保护, 2023, 51(17): 13-16.

[19]高攀, 南光耀, 诸培新. 资本循环理论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运行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5): 150-158.

[20]严立冬, 谭波, 刘加林. 生态资本化: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2): 3-8, 142.

[21]严立冬, 刘加林, 陈光炬. 生态资本运营价值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1): 141-147.

[22]吴健, 袁甜. 生态保护补偿市场机制的国际实践与启示[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 32(7): 4-11.

[23]陈钰, 刘耕源. 生态产品市场化定价的理论基础:(1)生态学基础[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 36(4): 4-12, 8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近期要闻

《环境保护》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吕忠梅:加快制定“国家公园法”为国际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方案

《环境保护》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海生: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环境保护》杂志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美丽中国

《环境保护》杂志专访全国政协委员高吉喜:构建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部长黄润秋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两会圆桌丨多地生态环境厅局长共话美丽中国建设

▼ 点击留言、收藏、分享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13248139830

相关环保行业展会

2025年上海环博会-上海环保展IE EXPO CHINA

2025-04-21~04-23 距离149
86693展会热度 评论(0)

2024年中国(北京)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

2024-04-10~04-12 展会结束
89890展会热度 评论(0)

2024年上海国际化工环保展览会CEEF

2024-11-19~11-21 展会结束
73734展会热度 评论(0)

2024年香港国际环保展ECO Expo Asia

2024-10-30~11-02 展会结束
7718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成都国际化工装备展览会CTEF

2025-09-10~09-12 距离291
3672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成都国际环保展览会CDEPE

2025-03-27~03-29 距离124
4305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节能与工业配套展览会EIAS

2025-09-23~09-27 距离304
60136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展览会EMIE

2025-07-24~07-26 距离243
43264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