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3月21—23日,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装备国产化大会在山东淄博召开。与会专家认为,当前石化行业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核心技术,国产石化装备实现了重大转变和提升,但石化供应链产业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部分细分领域装备国产化攻关尚存不足,应提高石油装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加大国产化攻关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大会现场。
“对于国际竞争造成的高科技‘卡脖子’风险问题,行业要以加速追赶式创新突破“卡脖子”环节,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实现多维度、多线路创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供应链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铁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打造优势企业产业链,增强产业链关联。在支持国内龙头石化企业做大规模、取得产业链主导权的同时,鼓励这些企业率先应用国产化替代装备。二是重视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石油装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减碳降碳和绿色化发展。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创新,选准关键技术节点,集合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优秀企业,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四是在着力提升国产装备研发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加大国产化攻关成果推广应用力度,鼓励采购和使用国产化攻关首台(套)装备,推进国产进口同台竞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供应链。
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实现,需要国家、企业、科研院所协同推进。中国化工学会石化设备检维修专委会主任委员徐钢认为,为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行业应加强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天然气储运,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重大装备、关键部件以及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攻关工作;加大国产化成果的推广力度,特别是已经成功进行国产化攻关并有成熟应用业绩的国产装备和控制系统;加大相关扶持力度,在基本建设项目物资采购过程中,应允许国产化攻关的装备和关键部件实施询比价采购或独家采购,规避“一刀切”,实施公开招标;发挥用户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强化攻关项目过程控制,确保项目落地。
石化装备国产化还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仪表电气部主任工程师曲满良认为,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石化行业控制系统对于保障行业安全不可或缺,在我国石化产业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控制系统产品部副总裁李志勉介绍,该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控制系统OMC,已经在大型炼化企业的装备国产化中得到应用,实现了流程工业从自动化到智能自主化运行的创新和升级。
大会同期召开国产化技术装备需求会,来自东明石化、富海能源、弘润石化、道恩集团等20多家石化企业的采购负责人提出了国产化设备采购具体要求。大会展厅中,不同细分领域、实现国产化的前沿配套设备亮相。其中,兆强钛磁科技展出了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磁性液体密封技术;云界智谷展出了高性能化学吸收材料。
本文刊登于《中国化工报·智能制造》周刊,热线
往期推荐:定了!这7种危化品工艺技术设备要淘汰→
6个园区被取消化工园区认定资格
超400亿元!又一世界级石化项目开建
山东:今年化工产业营业收入
力争
达到2.9万亿元展会咨询13248139830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