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3D打印
#增材制造
来自汉诺威医学院创伤外科诊所的一个案例表明,该诊所通过使用通过以其再生植入物而闻名的BellaSeno公司(通过ISO 13485认证的临床阶段医疗器械公司)定制的可吸收 3D 打印骨替代支架,来治疗因枪伤造成的三度开放性感染骨折。
右前臂x线片(正位和侧位):(a)入院时;
(b)第一次手术后;(c)骨重建手术前
该手术于2023年10月进行,目的是重建桡骨轴上14厘米长的分段骨缺损。这段长骨从颈部一直延伸到桡骨结节,是手臂的重要部分。在来到汉诺威医学院接受治疗之前,患者已经经历了11次手术缝合伤口,但由于伤口的大小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只能使用环形固定器来稳定骨折部位。现在,通过最后一个治疗阶段:利用3D打印技术重新设计并整合这个骨替代支架,让人体吸收。
术后3个月,患者出现了骨骼及时融合的迹象,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伤口愈合障碍或感染的迹象。3D打印支架手术似乎取得了成功。汉诺威医学院创伤外科诊所Philipp Mommsen 教授解释道:“正如46岁患者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样,治疗大骨缺损的复杂解决方案非常稀缺。而通过将血管肌肉弧直接嵌入患者专用的 3D 打印生物可吸收支架,实现移植物血管化。这种手术方法是修复大骨缺损的一种创新且前景广阔的方法。”
3D打印的骨支架
而生物3D打印技术基于增材制造思想,根据计算机三维模型精准控制活细胞、生物材料、生化因子的空间位置,可制造复杂的仿生生物组织结构,应用于再生医学、药代动力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方向。
纵观国内医疗领域,TCT小编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王金武教授、戴尅戎院士团队针对施万细胞外泌体促进骨修复的可能作用方式及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探究,并使用GelMA和SilMA组成的混合水凝胶负载BMSCs和施万细胞外泌体制成生物墨水,通过生物3D打印制造出神经活性的仿生支架。并在著名学术期刊《生物活性材料》(Bioactive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研究强调了施万细胞外泌体在施万细胞调节骨再生微环境中的关键作用,并为通过增强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促进神经血管化骨再生的组织工程构建提供了新的策略。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能是改善本身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的骨缺损修复效果的有效途径。
2024年观众入场仍需实名认证进场参观
建议您提前完成预约免50元门票
并保存好您的参观确认函
TCT Asia 2024
时间与地点
5月7日 09:00 - 17:30
5月8日 09:00 - 17:30
5月9日 09:00 - 15:00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7.1&8.1馆
【关于TCT亚洲视角】
TCT视角聚焦全球增材制造市场,洞察增材制造的商业价值,与我们探索更多增材制造带来的无限可能。
展会咨询13248139830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