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油品
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
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柴油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
按凝点分级,轻柴油有5、0、-10、-20、-35、-50六个型号;重柴油有10、20、30三个型号。
国六0号柴油的主要指标包括硫含量、芳烃含量、多环芳烃含量、氮氧化物排放等,其中:
硫含量为10ppm以下;
多环芳烃含量为7%以下;
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为4.5g/kWh。
闪点柴油的闪点是柴油在贮藏、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闪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溢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闪点的测量分开口杯法、闭口杯法,一般轻质油品如煤油、柴油等采用闭口杯法,而润滑油、重油、渣油等重质油品采用开口杯法。闪点的高低决定着柴油的挥发性,闪点越低代表柴油挥发性越强,从而导致容易发生着火爆炸等安全问题。石油产品的闪点在45度以下则定义为危险品,如:汽油,煤油等,闪点在45度以上则为可燃品,如柴油的闪点通常在55度以上,而国六柴油将闪点从≥55℃调整为≥60℃,进一步提高了柴油的安全性能。2023年1月1日起,柴油不区分闪点,全部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中,所有柴油的生产、经营、使用都需按照危险化学品开展相关行政许可。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是衡量柴油在压燃式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柴油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柴油的十六烷值越低,其自燃点就越高,导致的就是发动机的工作出现异常,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反之十六烷值越高,就更容易在发动机气缸中燃烧,但是十六烷值过高便会造成柴油的燃烧不充分,加剧油耗。
一般来说,为使柴油发动机工作平稳,都希望使用烷烃较多的柴油,但烷烃含量高的柴油凝点也随之增高,且十六烷值高于65时柴油机会导致排气冒黑烟,油耗反而增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烷烃热安定性较差,在燃烧初期会分解出大量的炭,碳粒来不及燃烧引起的;二是高十六烷值柴油自燃延迟期太短,发火后喷入的燃料导致燃烧不完全,污染空气并增大耗油量。所以,柴油的十六烷值不是越高越好,超过实际需要的十六烷值不能改善发动机的性能,在保证最大燃料适应性的情况下,十六烷值应尽可能低,控制在45-55之间就足够了。
密度柴油的密度随着其组成中碳、氧、硫的含量增加而增大,同时密度也会与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反之同理。在标准温度20℃,国六柴油的密度一般在0.81-0.845kg/L之间。不同型号密度也不同。要知道一吨柴油有多少升,也就是计算柴油的体积:体积=质量÷密度一吨国六0号柴油大约是1162-1190升。镏程
馏程可以理解为一个温度范围,是保证柴油在发动机燃烧室里迅速蒸发气化和燃烧的重要指标。柴油是否耐烧与馏程有很大关系。
国家标准中95%的馏出温度不能高于365度,如果柴油的95%馏出温度接近该值就越耐用,但并不是越高越好。
为了保证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应有一部分轻质组份(130~160℃)。
轻柴油50%馏分温度应低于300℃,以确保燃烧时的平均蒸发性能,利于平稳燃烧。
轻柴油95%馏分温度应低于365℃范围,否则在高速柴油机中不能及时蒸发和燃烧,造成燃烧室结焦和排气冒黑烟。
硫含量硫含量是指包括“元素硫、活性硫化物、非活性硫化物”在内总含硫量,是评定柴油好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柴油的升级过程中,硫含量的下降是重要的标志之一,而硫含量的高低对于柴油调和成本的高低也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国家能源局等部位发布的2017年第15号公告规定全国全面供应硫含量不大于10ppm的普通柴油。有些航运企业为了降低船舶运营成本,使用不合规的船用燃料油为发动机动力燃料,殊不知劣质燃油是机器杀手,含硫量增多容易造成设备的低温腐蚀。我组了个群感兴趣的朋友可加一下一起探讨一下汽油其实也差不多车用汽油是指沸程即馏程在30~205℃,含有适当添加剂的精制石油馏分,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装有点燃式发动机(既汽油机)的车辆的动力燃料。为了保证发动机迅速启动,正常运转并延长使用寿命,对车用汽油的质量提出以下主要要求:1.适当的蒸发性:燃料中应含有足够的轻质馏分,保证发动机在各种使用温度下能顺利启动,加速性能良好,燃烧完全,并不产生气阻。2.良好的抗爆性:汽油应在发动机中燃烧良好,能保证发动机发出最大的功率而不会由于爆震而损害机械。即汽油应具有和发动机压缩比相适应的高辛烷值。3.无腐蚀性:汽油应对发动机及储运器材金属不产生腐蚀。4.良好的安定性:汽油应该性质安定,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易氧化变质而生成胶质及其他有害物质。汽油中胶质含量应不超过规定,以免在使用中损害燃料系统,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5.良好的洁净性:汽油中不应含有机械杂质和水分。6.良好的清净性:能够有效防止喷油嘴、进气阀和燃烧室沉积物的生成。7.良好的排放特性:汽油的组成有利于减少发动机污染物排放。为了满足发动机对车用汽油的上述要求,就必须了解汽油的各项性能评价指标,详细介绍如下:一、汽油的蒸发性能:用馏程和蒸气压两个指标表示:1.馏程
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将100ml汽油按规定的方法进行加热使其沸腾,然后将汽油蒸气通过冷凝装置冷却为液体。从冷凝管中流出的第一滴时的温度,到蒸馏结束时的最高温度,就是汽油的“沸点范围”。蒸出第一滴油时的温度称为初馏点,馏出10ml、50ml、90ml时的温度分别称为10%、50%、90%馏出温度。蒸馏完毕时的最高温度,称为终馏点或干点。1)10%馏出温度表示发动机冷启动性能表示汽油中含轻质馏分的多少。它对发动机在冬季启动的难易和发动机在夏季使用中是否发生“气阻”有着直接关系。若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温度过低,则易产生气阻。对发动机启动难易有决定性影响。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增加机件磨损。2)5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的行车加速性能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对发动机的预热和加速有一定影响。若50% 馏出温度低的汽油,正常温度下能较多蒸发,缩短汽油机的升温时间,发动机加速灵敏、运转柔和,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比较平稳。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50%馏出温度高,发动机从低速转高速供油量急剧增加时,汽油来不及完全气化,燃烧不完全。3)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表示汽油在气缸中蒸发的完全程度这两个温度表示汽油中重质成分含量的多少,它对汽油能否完全燃烧和发动机磨损大小有一定影响。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易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反之,表示重质组分多,汽油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这样,就会增加汽油消耗量,发动机冒黑烟,甚至增加机件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结论:不符合标准,会增加汽油消耗量,加速性不好,工作也不平稳,甚至会增加机件磨损,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2.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压是汽油蒸发达到平衡后汽油蒸汽对容器器壁产生的压力,是衡量汽油挥发性的一个关键指标。用来判断汽油发生“气阻”倾向的大小。汽油馏程中规定10%馏出温度不高于某一数值,以保证汽油的启动性。但10%馏出温度过低时,易产生气阻。汽油的饱和蒸气压越高,说明汽油中含轻质成分越多,其蒸发性越好,发动机易于冷启动,使用时在发动机燃油系统中产生“气阻”的可能性越大,在储存中蒸发损耗越大,但它的启动性能越好。总结:汽油蒸气压过高将引起气阻、油箱压力过高以及排放污染加大,蒸气压太低又不利于发动机启动,且影响加速性能,导致燃烧不完全,增大耗油量,降低发动机功率。也就是对调,和组分中最轻的组分影响最大!二、汽油的抗爆性能:用辛烷值来表示1.辛烷值
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辛烷值是指与汽油抗爆性相同的标准燃料(用异辛烷和正庚烷按各种体积比混合而成)中所含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如辛烷值70的汽油,表示其抗爆性等于70%的异辛烷和30%的正庚烷组成的标准燃料的抗爆性。辛烷值的表示方法分为以下三种:研究法辛烷值(RON)、马达法辛烷值(MON)、抗爆指数(ON),我们主要用第一个;研究法辛烷值(RON)不小于92。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2号、95号和98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1)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2)爆震指汽油发动机在运转中产生的一种异常的燃烧现象。汽油的组成不合理或馏程不均匀,导致其辛烷值不能与发动机的压缩比相匹配,造成气缸内燃烧火焰急剧传播,引发爆震,俗称敲缸。爆震会造成汽车颠簸,并影响发动机寿命。结论:使发动机功率下降;使油耗增加;使活塞、气缸垫、气门、火花塞、轴瓦等零件损坏,还会造成气缸的异常磨损。三、汽油的腐蚀性能构成汽油本身的基本成分(烃类)并不腐蚀金属,造成腐蚀的原因是汽油中存在某些杂质,这些杂质主要指元素硫、含硫化合物、水溶性酸或碱及有机酸等。1.含硫化合物可以分为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
1)活性硫化物元素硫、硫化氢及低分子的硫醇等对金属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而且腐蚀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非活性硫非活性硫本身不具有腐蚀性,因此不会腐蚀金属容器,但是燃烧后的产物却仍然腐蚀金属,因此对非活性硫也需要有一定的限制。2.有机酸
1)油品中的酸性物质的数量随原料与油品的精制程度而变化。有机酸分子越小,它的腐蚀能力越大。主要有石油酸(环烷酸、脂肪酸、酚类及硫醇、硫酚)、运输过程中氧化所生成的酸性物质等。2)汽油对金属的酸性腐蚀主要是由于氧化生成的有机酸造成的。随着汽油中的胶质的生成而出现的有机酸比环烷酸的腐蚀性强得多,特别是能溶于水的低分子有机酸,其腐蚀性很大。如果容器中有积水或燃料中混入水时,水层中聚集的酸可以达到一定的浓度,对金属产生强烈的电化学腐蚀。因此,储存液体燃料时,要尽量避免水分的混入。3.水溶性酸或碱
1)水溶性酸或碱是汽油在用酸,碱洗涤法精制之后因水洗不完全而残留在汽油中残留的少量硫酸、硫磺、氢氧化钠及氧化后生成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它们对金属材料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它们一般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汽油中不允许存在。4.机械杂质及水分
炼油厂炼制出的成品汽油中是不含机械杂质与水分的,但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汽油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污染,使得机械杂质及水分进入汽油中。汽油中的机械杂质有可能堵塞化油器量孔及汽油滤清器;同时也会加剧化油器量孔、气缸活塞组件的磨损。汽油中的水分在冬季则可能冻结,严重时会堵塞滤清器或油路,甚至造成供油中断;另外,水分还有加速机件腐蚀,溶解抗氧剂,加速汽油氧化生胶质。结论:不达标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不达标会堵塞滤清器或油路造成供油中断,加速机件腐蚀。汽油主要指标解读(上面)详解了汽油指标比较重要的七个主要特性之三,继续解读其他几个主要特性。四、汽油氧化安定性能汽油在储存或使用条件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汽油的氧化安定性。安定性差的汽油在储运、使用中经常因热、光等作用变黄、产生胶质,堵塞喷油嘴,生成沉积物和积炭,使得传热恶化,温度升高,产生表面燃烧或爆震现象,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行和使用性能。常用诱导期和实际胶质两个指标表征。1.实际胶质
实际胶质是液体燃料在储存过程中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实际胶质是指100ml燃料在试验条件下所含胶质的毫克数,单位是mg/100ml。实际胶质通常表明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在进气道和进气阀上生成沉积物的倾向,若实际胶质过大,会缩短无故障行驶里程数。因此,储存中如发现汽油实际胶质有增长的趋势时,应尽快发出使用。2.诱导期
诱导期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的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诱导期越长,氧化安定性越好。诱导期是保证汽油在储存中不致迅速变质生胶或增长酸度的指标,也是防止发动机气化器不致结胶、油门不致冻结、进气阀不致结焦积碳以及有关机件不受腐蚀的指标。影响汽油诱导期的主要原因,汽油中含有少量的二烯烃,二烯烃是汽油变质的主要组分,他们与空气接触后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汽油的诱导期缩短。汽油的诱导期越短,安定性越差,结胶越快,可储存的时间也越短。提高汽油的安定性,除改变汽油的组成外,还可以在汽油中加入酚或胺型抗氧化剂和金属钝化剂等。国家标准规定汽油的诱导期不小于480min。五.良好的洁净性、清净性、排放特性1.主要看硫、芳烃、烯烃、氧、苯、锰、甲醇对汽油的影响
硫——是汽油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发动机的腐蚀和排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汽油中硫对排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三元催化剂的使用效能,二是易使氧传感器失效产生错误的反馈信号,从而使空燃比控制出现偏差。如果汽油中含硫量偏高,还会导致点火时间延迟,使点火温度过高,降低发动机效率,从而影响到排放,因此汽油中的硫是影响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排放的重要因素。当汽油中硫含量过高时,会导致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降低,氧传感器灵敏度下降,增加排放。汽油中含有的硫及硫的衍生物,遇到水或水汽时,会生成亚硫酸和硫酸等,在汽油燃烧的条件下,这种趋向更强烈。亚硫酸与硫酸对金属有强的腐蚀作用。芳烃——芳烃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理想组分,但是国家对于芳烃含量要求越来越严;特别是重芳烃会在发动机中形成沉积物,特别是燃烧室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将增加尾气排放,包括碳氢物和NOX。芳烃含量增加,排放的有毒的苯也增加。芳烃不大于40%(v/v)。苯——苯是是公认的致癌物质,它在汽油中由于蒸发和燃烧后排放到大气中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影响。烯烃——具有较高辛烷值,比较活泼,如果挥发到大气中,因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加速臭氧的形成,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烯烃、芳烃、甲醛的活性比较高。此外,由于烯烃对热的不稳定性,易在燃油系统生成沉积物,而且它的燃烧产物会形成有毒的双烯。氧——可以降低汽油的使用量并在寒冷地区和汽车急加速阶段减少CO排放,但也会同时增加NOX和HC的排放,增加臭氧形成潜势,降低汽车加速性能。容易氧化产生胶质,氧含量高不利存储。超标表明油中加入了过多的含氧化合物(例如MTBE),这种物质可以提高汽车的标号,但会降低汽油的热值,增加汽车油耗,还会造成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臭氧含量增加,污染大气。氧含量不大于2.7%(v/v)。甲醇——甲醇对金属,塑料和橡胶等均有较强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大影响。甲醇对橡胶有明显的溶胀作用,因此,汽油中若甲醇含量过高会腐蚀汽车的零部件,且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甲醇含量不大于0.3%(v/v)。锰元素——对排放影响的锰元素燃烧时也会对排放造成影响。其机理是燃烧物会覆盖在发动机内的结构件上,形成炽热点,引起非正常点火,从而导致排放增加和发动机性能下降。沉积在催化剂表面时还会产生贮氧作用,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加入MMT过多会使汽油中锰含量超标,会在发动机内部会产生金属沉积物,导致汽缸磨损、火花塞点火不良、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中毒等严重故障。锰含量0.002g/l。2.规范使用清净剂
汽油清净剂可减少喷嘴、进气阀、燃烧室和汽化器中沉积物的生成,并使上述部件得到清洁,尤其对烯烃含量较高的汽油其功效更加明显。因此,应在所有车用汽油中加入清净剂。来源:船友圈*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公众号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风险。邀
您
入
群
1、点击进入
烧碱资讯群
2、点击进入
醋酸资讯群
3、点击进入
双氧水资讯群
4、点击进入
环氧树脂资讯群
5、点击进入
化工综合资讯群
6、更多化工群联系客服
好看的人才能点
阅读原文
展会咨询13248139830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