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车产业现状及阀门发展趋势

来源:世展网 分类:泵阀门行业资讯 2023-11-10 17:17 阅读:9402
分享:

2025年成都国际泵阀管道展览会CDPVP

2025-04-01-04-03

展会结束

氢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电力、供热等领域。作为达成净零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绿氢对实现经济、社会、能源体系和安全等各方效益至关重要。当前,世界各国积极探索和扩大氢能的应用示范领域,但氢能源汽车仍是当前氢能产业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氢燃料电池车的产业发展,为阀企布局提供参考。

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得如何?

目前全球氢能市场处于快速萌芽期,发展态势强劲。2022年,全球氢能需求达到9500万吨,比2021年增长近3%。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30个主要经济体(占全球GDP总量的70%)已将氢能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期通过氢能实现深度脱碳、经济增长与能源安全。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至2050年,全球范围内氢能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将从目前的0.1%提高到12-20%,实现质的飞跃。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和消费国,2022年氢气产量3781万吨。发展氢能是中国深度脱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2022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两大能源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1.2%和40.2%,而氢能能够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带动整体产业链升级转型。眼下 ,全球氢能行业正步入发展快车道,万亿级的市场发展前景也吸引众多行业玩家争先布局。我国在氢能应用场景上比较单一,应用示范主要集中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和有轨电车等。换句话说,氢能源汽车是当前氢能应用的主要场景,也是未来布局的重点方向。

氢燃料电池车异军突起?

█  氢燃料电池优势提到氢燃料电池车,自然绕不开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指的是氢通过与氧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的装置。与干电池、蓄电池这种储能装置不同的是,氢燃料电池严格来说是一种发电装置,像发电厂一样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发电装置。其优势在于:◇ 无污染氢燃料电池采用电化学反应,而不是燃烧(汽、柴油)或储能(蓄电池)方式,氢燃料电池只会产生水和热。如果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光伏电池板、风能发电等),那么整个循环就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 低噪声氢燃料电池运行安静,噪声大约只有55dB,相当于人们正常交谈的水平。这使得燃料电池适合于室内安装,或是在室外对噪声有限制的地方。◇ 高效率氢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这是由燃料电池的转换性质决定的,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不需要经过热能和机械能(发电机)的中间变换。正是因为这些优势,燃料电池汽车是氢燃料电池应用的重要方向。和电动车相比,氢燃料电池车续航足、加氢快;和传统燃油车比,氢燃料电池车又具有节能减排的属性。可以说,氢能源汽车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汽车,开发氢能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氢能汽车的核心部件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据统计,去年该成本已经降至3000元/kW,而今年更是降至2500元/kW左右,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降至1000元/kW。这种下降趋势无疑为氢能汽车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观察借助政策东风,目前我国已启动燃料电池车示范应用,全国形成了“3+2”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格局,区域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及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完成3367辆,同比增长112.3%。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达4230辆。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累计完成3626辆,完成了2021年全年产量的2.04倍。截止至2022年,全球主要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为67488辆,中国占18.2%,保有量约为12306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出,到2025年将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氢能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为5万辆。从成本端来看,燃料电池系统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中占比超过60%,其次,储氢系统、DC/DC系统、动力电池成倍占比分别为15%、3%、3%。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加速推进绿色环保社会。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问题瓶颈氢能源汽车被称为终极新能源,是因为最终的排放物只有水。理论上氢燃料汽车确实比纯电动车更有优势,但实际上国际不乏很多反对的声音,在生活中也很难让消费者掏钱。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目前并非真正的“零污染”虽然燃烧氢气不会产生尾气污染,但是生产氢气的过程,也会产生碳排放。我国目前的制氢方式,是以煤炭(63.54%)为主,天然气(14%)为辅的。也就是说把氢气造出来,本身还是要依赖煤炭、石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参考中国氢能联盟的推测,可能到2060年,氢气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环保”。 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性挑战氢气属于易燃气体,压缩之后非常危险。要保证其安全性,汽车上的氢气瓶至关重要。储氢瓶是氢燃料电池车中除了电池外占成本比例第二高的零部件,乘用车车载储氢瓶一般储存5kg左右的高压氢气,设计保证行驶里程500km,国外氢氧燃料汽车设计储氢压力一般采用70MPa,国内储氢压力一般为35MPa,且多采用金属材料,效率低下、体积庞大、质量惊人、成本极高,多用于公交车和货车等大型车辆。由于氢气储存困难,所以运输也很成问题,很难做到长距离运输,普及难度就更高了。配套设施仍需完善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加氢站共310座,数量还远远不够。而且大部分加氢站只能加35Mpa的氢气,这种压力下Mirai的续航里程只有400多公里,比很多纯电车型还要低,只有加注70Mpa氢气才能实现长续航。同时,加氢站发展和运营模式不明确、加氢站土地供应不足和管理缺乏规范、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难与加氢站闲置率高并存、相关政策和金融支持不够等问题也都亟待解决。

氢能源电池领域阀门仍需尽早布局

█  氢能阀门发展现状阀门作为开闭气态或液态氢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的重要组件,是氢能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组件及零部件(视集成程度区分组件和零部件)产品。氢用阀门主要应用于三类场景:车载储&供氢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氢气制储运加系统。三类场景对阀门的要求各不同,阀门的侧重点同样区别较大。氢燃料系统涉及到的电液阀、比例阀,工作压力可以达到70mpa甚至150mpa。目前,这三类阀门在市场应用上存在一大共同点:以进口产品为主,国产率不高。从产业链看,储氢系统是氢能大规模商用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方面,目前,量产氢能车采用的高压气态储氢系统中,罐体材料和碳纤维原料都已逐步国产化,但看似不起眼的瓶口加压阀门却成为“卡脖子”环节,相应的市场主要由加拿大、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外公司占据。在车载供氢系统领域,国产氢能阀门的占比相对高一些,在20%-30%左右。原因在于国富氢能、上海舜华均有使用国产阀门,包括加氢口等结构简单的阀门产品国产化比例较高。但市场整体上主要还是由加拿大GFI、意大利OMB和美国Luxfer等公司占据。在燃料电池系统领域,国产氢能阀门的占比在10%-20%左右。部分头部燃料电池厂商在排氢阀、安全阀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环节已有在批量化应用国产产品;但多数中小型燃料电池系统厂商仍以使用进口产品为主,尤其是技术门槛较高的电磁阀产品。█  国内知名阀企氢能成果 富瑞阀门富瑞阀门已经完成35MPa车用氢气集成瓶阀、加氢口、直通式止回阀、调压阀、过流阀、过滤器、安全阀、针型阀、球阀、比例卸荷阀的开发,同时70MPa的系列氢用阀门也已经研发出样品。2021年,富瑞阀门在氢能阀门的销量达到10000余件,占公司总营收的10%。神通新能源&江苏神通神通新能源已经完成70&35MPa车载氢系统阀门产品闭环,并已经完成年产能5万台阀门的产线建设,已向市场提供了数千只多瓶组氢系统阀门、100余套单瓶组氢系统阀门、100余套无人机瓶口阀门、10余套叉车氢系统阀门,还已成功向用户提供军工用燃料电池阀门、实验室阀门。国内氢能阀门企业摩拳擦掌,但这条国产化替代之路仍然面连着标准缺失、缺乏试错机会、整体批量化供应能力较弱、用户的信赖程度低等诸多挑战,相信在利好的行业前景和企业持续努力下,这一细分领域国产化局面会被完全打开。阀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技术研发: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阀门的核心竞争力。针对氢燃料电池的特点,重点研发高效、可靠、环保的阀门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还需要不断跟进技术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优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结合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需求,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阀门的质量和性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深化产业链合作: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深化产业链合作。与设备制造商、氢气供应商等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内部培训、引进人才等方式,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关注政策动向:关注政策动向,把握政策机遇。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方向,积极参与相关项目和示范工程,争取政策支持。随着政策的不断出台,将更加推动氢能行业发展,进而促成产业化效应。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加速推进绿色环保社会,带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氢能阀门也将厉兵秣马,蓄势待发。

今日互动:

你还知道有哪些国内阀门企业的车载氢气阀门成果,欢迎留言讨论。

END

出品 |《阀门》期刊参考资料 | 经济观察报《0.1%到20%:布局万亿级氢能市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我国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对策》、《2023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能源咨询

《阀门》期刊是由沈阳阀门研究所主办的机械仪表类核心期刊,自1972年创刊以来,一直在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阀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助力中国的阀门事业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欢迎业内人士订阅。

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微信:13248139830(展商名录咨询)

相关泵阀门行业展会

2025年第十七届上海化工泵阀及管道展览会CPVF

2025-06-05~06-07 距离40
7519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泵阀展览会FLOWTECH CHINA

2025-06-04~06-06 距离39
7647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4年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展-佛山陶博会秋季CERAMBATH

2024-10-18~10-21 展会结束
5415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成都国际泵阀管道展览会CDPVP

2025-04-01~04-03 展会结束
50504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东广州泵阀展览会FLOWTECH GUANGDONG

2025-03-05~03-07 展会结束
54133展会热度 评论(0)

2026年上海阀门世界展览会Valve World Asia

2026-06-22~06-23 距离422
6051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6年中国(上海)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CFME

2026-10-21~10-23 距离543
43168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