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饰,家装设计,广州设计周行业资讯更多

从“小建筑”里,发现城市未来的可能性

来源:世展网 分类:家居装饰,家装设计,广州设计周行业资讯 2023-09-05 14:53 阅读:3060
分享:

2025年广州设计周-家居设计展Guangzhou Designweek

2025-12-05-12-08

距离223

许多建筑在从理念到现实落地的过程中,或受限于时代认知,或困囿于建造水平等因素,最终无法建成。如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和Archigram的“行走城市”等。

然而,就是在这些被批评为过于天真、过于先锋的“未建成”作品中,我们能发现其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这些饱含灵感与哲思的作品,满载建筑师对建筑、空间和未来的深度思考。

IAF锋建筑节便是一项旨在关注“未建成”设计作品梦想实现和重生的国际赛事,面向全球建筑师、设计师征集那些处于“未建成”阶段、或还无法付诸实施的设计作品,为它们提供一个积极转化为“建成”的时机。

2023年9月,以 “微缩城市:IP 集群, 小型建筑的场景化的革新” 为主题,IAF锋建筑节在成都基准方中总部举办了一场主题城市沙龙。

沙龙现场 / 图源IAF锋建筑节

四年IAF锋建筑节,

致敬了什么?

今年是IAF锋建筑节的第四年。2020年,IAF 锋建筑节由广州设计周携手美国建筑师协会(AIA)、ACTIVE HOUSE 国际联盟、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等国内外建筑领域学术组织、平台发起,全球战略伙伴希洛系统门窗倾力支持。

IAF 锋建筑节代表着广州设计周的内容升级和边界拓展。使用“锋”这个单字,专注于聚焦“未建成”概念设计作品,作为建筑设计领域的首次创新尝试,也是其对富有先锋、未来性建筑作品的呼应与致敬。

2021年,建筑师Anne Lacaton与Jean-Philippe Vassal凭借作品中的民主自由、自然与人文关怀等特点,获得当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也是这一年,2021年的IAF锋建筑节更加注重“建筑的民主精神”,表达的也正是当年普奖所看重的建筑意义:让设计从普罗大众的视角去思考。

2021年普利策获奖者建筑师Anne Lacaton与Jean-Philippe Vassal / 图源网络

2022年,IAF锋建筑节新设立“年度新锐建筑师”,以表彰本年度具有先锋观点表达与创新建筑实践的优秀青年建筑师;2023年,IAF锋建筑节还新增了针对“已建成”作品的评选,把“锋”的寓意一以贯之,希冀为那些已经建成的“先锋“和具有“故事性”的作品提供更多展示与认可的机会。

许多建筑师、设计师在IAF锋建筑节上谈到“未建成建筑”时,提出了兼具情怀与理性的理解:如伍兹贝格 woods Bagot资深理事刘畅认为“未建成”是“尚未完成,代表着我们以后仍然有机会建成。”;SpActrum谱空间主持建筑师潘岩则认为,“建成是建筑学,建不成是社会学,所以,都值得学习。”

项目创办的这几年间,IAF锋建筑节去到不同城市举办主题对谈,与来自世界的建筑师、设计师探讨关于建筑、城市与未来的种种可能性。

2020IAF锋建筑节思想论坛·成都站  / 图源IAF锋建筑节

2021IAF锋建筑节专题论坛——《对话:构建空间文化》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1号馆CIVRO展位举行  / 图源IAF锋建筑节

2022IAF锋建筑节全球启动礼在杭州天目里落幕  / 图源IAF锋建筑节

在建筑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是永恒且流变的。建筑是如何把握二者的平衡,以实体的姿态回应时代的趋势?这是IAF锋建筑节持续关注的重点。

IAF曾围绕“青年设计师如何以高品质建设回应时代设计思潮”进行嘉宾分享,共同探讨与回应了种种热门话题,如“在双碳减排的政策下,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以及乡村实践等不同尺度,是如何理解并在实践中践行和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的?”

2021IAF锋建筑节思想论坛  / 图源IAF锋建筑节

“空间”与“文化”间的平衡也是建筑探讨的主题,这亦呼应了IAF锋建筑节试图以“先锋”的姿态,探索物质与理念、建成与未建成的可能性与交汇点。

IAF锋建筑节曾与国际知名建筑师、建筑学者展开系列对话:如以“东方建筑与自然”主题,对话郑东贤,深入剖析东方美学与自然环境如何产生深度融合;以“建筑文化传承中的哲匠精神”主题,对话周琦教授,讨论城市发展需求和人文情怀的平衡点。

周琦教授在2021IAF锋建筑节梦想发布会 / 图源IAF锋建筑节

微缩城市,

从“小建筑”开始的具体想象

2023 IAF 锋建筑节则围绕 “微缩城市:未来小型建筑的再生与实现” 的主题,于7-9月在上海、北京、成都、武汉共举办4场城市沙龙。7月1日,首场城市沙龙于上海举办,7月29日,IAF锋建筑节走进北京,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建筑设计标杆共探小建筑与在地文化的未来趋势。

2023IAF锋建筑节城市沙龙·北京站  / 图源IAF锋建筑节

“小建筑”代表了一种未来的建筑趋势: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这种小建筑以其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备受青睐。在城市中,小建筑可以巧妙地融入各类空地和角落,形成了一个个小型的文化节点。与高耸入云的高楼相比,小建筑更具人性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小建筑也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运用绿色植物和自然光线,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融合,为城市营造出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小建筑也会利用智能化技术,为居民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

对小建筑的形态想象  / 图源网络

未来的建筑趋势将继续朝着小建筑的方向发展,这种小而美的建筑形式将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小建筑不仅仅是城市的一个点缀,更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理念和探索。它们在城市发展中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今年9月,IAF锋建筑节登陆成都。据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成都商业存量近1600万平米,仅次于上海、重庆,在全国排名第三。近年来,成都商业的存量项目也在不断适应消费变化的方向,针对空间、业态、运营进行调整,这尤其体现在各商业空间对场景营造和业态品牌调和的探索上。

选址这座新商业业态盛行的城市,IAF锋建筑节希望借此探讨建筑设计与商业业态的关系。9月1日,在基准方中集团总部,IAF锋建筑节汇聚了6位成都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建筑设计领袖,聚焦“微缩城市”主题,展开深度主题分享和研讨。

成都城市沙龙现场 / 图源IAF锋建筑节

理解商业的逻辑,

把握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李迅涛

基准方中集团首席总建筑师

2004年5月至今就职于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建筑方案创作工作,现担任基准方中集团董事、集团首席总建筑师等职务。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设计、研究领域涵盖居住社区、商业办公、教育、医疗、TOD、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等。

随着城市化与市场化的纵深,城市中商业空间的尺度与形态也在不断转换。李迅涛认为,用市场化的商业设计逻辑来塑造城市空间是十分重要的。

商业是拉近人的场所,李迅涛在分享会上提出,商业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维度:目标人口资源、独占的建筑空间、与人的行为和心理距离。

万科天荟 / 图源基准方中

基于以上理解,李迅涛主要分享了基准方中团队参与设计的万科天荟商业空间项目。基准方中基于对城市肌理的认识与梳理,将区域发展与商业逻辑结合,定位在此地打造高品质的商业空间。在街区的呈现形态上,从成都人自古青睐的商业场所模式中,提取“街巷”和“院子”等富有本地特色的元素,打造小体量的院落式结构。

在建筑师主导参与的商业空间设计中,理解商业的逻辑、把握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一直是基准方中设计团队的核心考量。针对商业空间的打造,李迅涛还尤其强调了其中弹性空间的重要性。在他看来,通过设计当中适当的留白,能够给到参与其中的商家和个体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以此激活空间的整体活力与创造性。

成都·华西坝片区历史文化街改造  / 图源基准方中

让小建筑空间与品牌设计相互渗透

李岳九

a9a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从事规划、建筑与室内设计工作十五余年。师从汤桦、戴志中、张鹏举,曾在多家明星事务所工作学习,并参与过多年的商业地产类项目以及古建筑设计研究。成立a9a建筑设计事务所后,合伙人Asif为工作室拓展国际建筑视野,结合虚拟现实VR、AR等领域探索。2018年工作重心转移到国际层面。

当把建筑作为载体的时候,建筑空间可以容纳什么?在李岳九对品牌和空间的关系理解中,尤其对于小型化的商业空间,其品牌的空间更像是品牌的家,通过空间,品牌得以把自身的理念和对生活的理解囊括进去。

“基于空间产生的品牌体验,由空间构筑起来的这个场域,是人们来到这里后的经历,是一番体验过后留在心底的重量。”a9a认为,这样的品牌体验也会落实在每一个“触点”——即具体的设计上,成为具体的品牌印象。

成立至今,a9a接触不同尺度的品牌空间项目,持续探索着“建筑-品牌”的关系。如在与普罗市集的合作中,灵活地运用了“模块空间”的结构,把灵活的小盒子置入市集内部,将空旷的广场转变为错落有致的街区,方便商业入驻。

普罗市集 / 图源普罗理想国

 听香·汤宴馆形在摄影

萃坊 · CAFé G1形在摄影

对城市中品牌空间表达的思考,持续贯穿在a9a每一次的建筑实践中,“我们希望以建筑的视角出发,去探索建筑与品牌的关系,让小型建筑成为场所组成的一部分,为城市注入活力。”

通过设计,为看待城市提供一个“角度”

李文婷

设计总监

设计是创立于1998年,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软装设计、陈设设计、园林设计、平面设计、品牌策划等综合性、研究性、国际化的专业设计品牌,在酒店、办公、会所、文创、豪宅等多类型空间的综合性设计研究上有独特见解。

角度意味着人们看待对象的方式,运用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对象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CSD成立二十余年来,做过不同尺度的空间设计探索。作为CSD的设计总监,李文婷理解的设计也是在于“设计角度”。作为设计师,为人们提供的亦是一个看待世界和对象的全新方式。

CSD曾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艺合作过天府艺术公园、三星堆博物馆项目的室内设计。“作为城市的公共文化性建筑的生活平台,这样的建筑创造的是城市的地标。”

天府艺术公园 / 摄影:如你所见_王厅

李文婷认为,如果说在小型的室内项目设计中,室内设计师更多扮演着导演的角色,那么对于大型的城市地标建筑,“室内设计需要退到幕后,克制、控制。并不断思考,如何通过这样的公共空间来展现城市的设计精神、承载市民的活动与体验。”

当建筑成为一个大型的空间命题时,“设计师需要思考,如何去控制这个空间的气息。”在李文婷看来,室内设计体现的空间“颗粒度”尤为重要。这种颗粒度,尤其体现在室内延续的建筑精神、对材质和光影的处理,以及人在其中的舒适度等等细节的考量中。

三星堆 / 摄影:存在建筑

用纯粹的方式,做纯粹的结构

徐浪

合造社创始人

出生于重庆。2007年获得日本“新建筑”概念建筑竞赛奖;2012年工作于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任副总建筑师;2017年取得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同年创办合造社建筑事务所(CLAB Architects),开始独立执业至今。

在徐浪的理解中,一个设计事务所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其哲学观和工作方法上。对于合造社来说,其建筑实践的核心哲学观在于“建造”,即让建造成为建筑本身。在一种非常理想化的形式下,建筑的工作主要关于建造,用纯粹的方式,做纯粹的结构。

建造背后的哲学观是一种自然观。何为自然?徐浪认为,当把自然看作一个名词的时候,意味着“面向自然的建造”;作为一个副词的时候,意味着“自然地建造”。

唐家河野生动物观测塔 / 图源合造社

克 里 斯 蒂 安 · 波 尔 坦 斯 基 - 心跳博物馆 / 图源合造社

生活世界民宿 / 图源合造社

“生活世界民宿”是一个未建成的项目,呼应锋建筑节对“未建成”概念的理解,在思考这个项目的时候,合造社的出发点是希望做一个纯粹的结构。在设计中,砖混结构形成缝隙,通过的光会打在过路人衣服的皱褶上面,形成光影,作为对自然的一种回应。

在建造的语境中,徐浪理想的建筑是清楚而干净的。“如果说建筑就像在写文章,那么理想的建筑语言,只用主谓宾三个成分便能准确表达。”

最好的建筑,是我们身处其中

张小斌

Z次方设计工作室创始人/设计总监

Z次方设计工作室创始人,从业至今,主要从事室内高端别墅、私人会所等室内空间。代表作有麓山国际黑鹰庄园、麓湖天玑幻影、南山上、长滩壹号、半山爱马仕等别墅。部分作品获得阿里斯顿国际室内设计年度空间设计优选奖。

针对此次沙龙主题,张小斌认为,“建筑是城市IP,但不是孤立存在的。人、建筑、城市,室内空间形成一个关系网。”作为设计师,通过营造多元化场所,改变空间与人的距离建立交互联系,“最好的建筑,是我们身处其中”。

 “顺应文化背景,关注日常生活空间,深入空间更新”是Z次方设计工作室秉承的工作理念。以Z次方历年的案例来看,追求的是一种随性的精致,摒弃繁复的理念,享受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简单。如何用更加纯粹的心态去面对周遭事物?张小斌分享了“年轻化,无客厅设计”的案例。

Z2 Home / 图源Z次方设计工作室

随着时代背景的发展,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客厅的会客功能已经逐渐减弱。Z次方在日常设计中,通过不同居住人的生活理念,灵活更新空间功能,使原有的居住空间可以因人而异。

“通过我们的设计项目,尝试带给大家对日常生活方式和居住模式的新思考。‘从来如此’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希望大家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

Z2 Home / 图源Z次方设计工作室

与品牌携手,回应一种“向往的生活”

龙雪

东方正火招商运营总监

东郊记忆两轮招商负责人,东郊记忆生长蜕变全程的见证者。

在成华区,东郊记忆已成为如今成都90后潮流态度集合地,也是一处集国潮、文化、艺术交融的先锋实验场。作为东方正火招商运营总监,龙雪分享了东郊记忆近年来的不断蜕变的过程。

2022年,东郊记忆园区东南角一个尘封近十年的秘密花园,以“东山Re°est”的新名片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自2023年元旦开街以来,这块开放式的新型有机更新商业复合体便备受城市关注。在这里,有聚集成街的潮流品牌、城市美学餐饮空间、滑板公园......以及1300㎡的东山音乐广场,偌大的草坪与厂区景观相映,传递着源源不断的城市活力。

位于东郊记忆·东山Re°est的Oldspeak Factory / 图片由Oldspeak Factory提供

位于东郊记忆·东山Re°est的EASYPITH眼镜集合店 / 摄影:邹邹ZSDC

位于东郊记忆·东山Re°est的8品脱 / 摄影:邹邹ZSDC

在数字时代,如何通过科技赋能空间?这也是近年来东郊记忆思考的核心要旨。在东郊记忆的展览中心1号馆中,国际顶尖数字媒体创意设计公司d‘strict帝视特设计了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作为中国首店 ,在5000㎡展厅里,呈现10组不同主题的数字艺术作品,结合光影与声音设计,打造身临其境的观览体验。 

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 / 图源东郊记忆

作为传递品牌社群文化及青年文化的东郊记忆,还在不断蜕变与创新。除了技术赋能空间,“年轻力”也是东郊记忆近年来活力的来源。通过与品牌的深入合作,东郊记忆为当代的青年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独特、多元、开放的社交场景,回应一种充满活力与能量的“向往的生活”。

  -

锋建筑节对于先锋精神、理想主义的回应,在本次IAF 锋建筑节城市沙龙·成都站中通过“微缩城市”的主题得以延伸。其中分享嘉宾基于现实案例的探讨,无论是“已建成”还是“未建成”,都为城市发展形态提供了具体的想象蓝本。

文化 IP 与商业深入相融合,小型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缩”的形态,或许可以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 END ·

点击立即购票

 直通2023广州设计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23IAF锋建筑节奖项参评通道

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门票)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