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特别鸣谢 | 首席领先伙伴
RARA 系统定制家居
以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系统定制家居的品牌理念
对“IDD世界领先设计对话”的支持
现代设计的开端
19世纪60-90年代,起源于英国
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水晶宫举办世界上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全面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改革。
19世纪,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由此出现的批量生产与设计低劣的矛盾也表现得最明显。工艺美术运动倡导复兴手工艺,旨在为大众生产美观而实用的物品。复兴手工艺实质是对工业文明的反对,尽管工艺美术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运动,但彼时提出的设计理念正是现代设计思想的精神内涵——现代设计的民主思想,有效推动了现代设计思想发展。
威廉·莫里斯
Willam Morris, 1834-1896
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
19世纪英国设计师/诗人
SAYING:
“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
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
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
Charles Francis Annesley Voysey, 1857-1941
英国建筑师家具及纺织品设计师SAYING:
“普通的城墙客厅中应被视为背景,服从于图片、家具和人民。”工艺美术运动的延续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于欧洲和美国发展
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直至建筑师高迪74岁(1926年)去世时,教堂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此后的建造时断时续,直至今日仍未完全建成,但圣家族大教堂早已成为巴塞罗那的地标性建筑。
新艺术运动实质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但带有更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的矛盾的产物。它是一次范围广泛的装饰艺术运动,内容涉及建筑、家具、产品、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及雕塑和绘画。新艺术运动强调手工艺,不反对工业化,它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开创了全新的自然装饰风格,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
赫克托·吉马德Hector Guimard, 1867-1942
法国设计师/建筑师巴黎地铁站设计者SAYING:
“今天的无装饰风尚符合了这样一种思想状态:我们从此不再相信神秘。”Victor Horata, 1861-1947
比利时新艺术派杰出建筑师比利时新艺术运动领导人SAYING:
“墙壁、雕塑、铁件、玻璃以及地毯等元素,都应视为独立个体加以设计,它们是建筑的一部分。”SAYING:
“线条是一种力,这种力的作用与其他基本力一样”SAYING:
“创作就是回归自然,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20世纪20-30年代,起源于巴黎,流行于欧洲和美国
纽约地标建筑帝国大厦,竣工于1931年,总高度为443.7米,由史莱夫、兰布&哈蒙建筑公司设计,为装饰艺术风格建筑。
装饰艺术运动起源于1925年举行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主要风靡于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Art Deco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并以明亮且对比的颜色来彩绘。它和新艺术运动一样,波及范围非常广泛,从20世纪20年代的所谓“爵士”图案到30年代在美国广泛流行的流线型设计样式,从简单的英国化妆品包装到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的建筑装饰,都属于装饰艺术运动的范畴。
让·杜南德Jean Dunand, 1877-1942
法国漆艺家/雕刻家
铜制造商和室内设计师
SAYING:
“以审美上的追求克服工艺上的繁复,由手工艺主导的奢侈品设计市场,正试图融入现代设计。”Joseph Baermann Strauss, 1870-1938
德国结构工程师/设计师
SAYING:
“金门大桥要存在,永远存在!”émile-Jacques Ruhlmann, 1879-1933
法国顶尖家具设计师室内装饰设计师SAYING:
“昂贵的异域木料,配以象牙、黄金的镶嵌,经典且永恒!”Eileen Gray, 1878-1976
爱尔兰裔设计师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设计师SAYING:
“从漆艺到家具到室内再到建筑的跨界,以典雅精致的作品推动时代的设计发展。”
设计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
20世纪初-二战后,实践于德国、荷兰、俄国,扩展至全球多国
1907年,德国成立“德意志工业联盟(DWB)”,主张把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结合起来,在欧洲大陆率先接受了从手工业生产到机械化大生产的社会转型这一现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活动。
20世纪初,工业化生产发展迅猛,德国是最早投入工业产品设计的国家。1907年德国成立“德意志工业联盟”,开展了一系列的设计实践活动。现代主义设计是一场席卷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运动:在时间上,从20世纪初开始,到二战结束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在意识形态上,它的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等都非常典型和鲜明。现代主义实质上是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
赫曼·穆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 1861-1927德意志工业联盟奠基人/开创者
德国现代主义运动先驱
SAYING:
“建立一种国家的美学的手段,就是确定一种‘标准’,以形成一种统一的审美趣味。”美国现代建筑奠基人
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
SAYING:
“形式总是追随功能。”杰出设计教育家
SAYING:
“设计活动是在形式与功能、技术、材料之间不断地调整从而获得均衡的过程。”用单纯色彩和几何图形表现纯粹精神
一战期间-20世纪20年代末,发展于荷兰
风格派主要创始人杜伊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设计的《风格》杂志封面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逃脱了战争的蹂躏,各国艺术家在战争期间都来荷兰避难,荷兰一时人才济济。在战争期间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这群艺术家与荷兰的艺术家一道对于荷兰的文化设计传统进行研究,发展自己的新艺术。“风格派”即是当时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成的松散设计团体,维系这个组织的中心即《风格》杂志,注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基本原色和中性色是他们的特点。
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erg, 1883-1931荷兰艺术家/设计师荷兰风格派理论奠基人
SAYING:
“剥去本质的外形,那么你就能得到风格。”荷兰画家
几何抽象画派先驱
SAYING:
“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荷兰建筑与工业设计大师
SAYING:
“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以保证各个构件间的完整,这样整体就能自由和清晰地竖立在空间中,形式就能从材料中抽象出来。”将“艺术家”改造为“设计师”
1913年-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俄国
俄国十月革命被视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在革命之后,大环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治变革环境中诞生的,由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设计师基于满足新社会制品构成的需要而引发的一场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平面直线造型、动态构图、空间最小化、使用现代材料(玻璃/钢材/塑料)皆是构成主义的特征,构成主义认为艺术和设计应适应工业生产,艺术家是制作者,艺术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
马列维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俄国画家
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
SAYING:
“我的新绘画完全不属于地球,地球像个被蛀坏的房子一样已被遗弃。确实,在人的身上,在人的意识中,有一种对空间的渴望,一种脱离‘地球’的向往。”法国画家/美术理论家
现代抽象艺术先驱
SAYING:
“色彩和形式的和谐,从严格意义上说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俄国雕塑家
构成主义运动主要发起者
SAYING:
“设计艺术和实用艺术要服务于新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一味地创造那些形式主义的艺术表象。”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
1919年-1933年,发展于德国
位于德国德绍的包豪斯校舍,由学校的创办人及学校第一任校长沃尔特·格罗佩斯进行建筑设计。
包豪斯(Bauhaus)由德文的Bau(建筑)和Haus(房屋)组成,意为建筑之家,1919年由原来的魏玛市立美术学院与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合并后成立。学校成立的14年间经历了魏玛、德绍、柏林三地搬迁,最终不堪纳粹迫害而关闭。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建立了一整套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其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
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德国现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家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公立包豪斯学校创办人
SAYING:
“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中,重要的是不断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绝不是形式地追求‘风格特征’。”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SAYING: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法国建筑师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SAYING: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美国最伟大建筑师之一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SAYING:
“建筑应在自然结构中发展起来,建筑的结构应像大树一样有树干和树枝。”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20世纪50-70年代,二战后在美国兴起,后影响世界
20世纪50年代,建筑物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在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人们把密斯范德罗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厦即是建筑典范。
欧洲在二战以前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在战后的年代,特别是60、70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平面设计风格。二战期间,德国包豪斯的领导人基本都来到美国,在美国主持大部分重要建筑学院的领导工作,贯彻包豪斯思想和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现代主义,即国际主义风格。但从意识形态来看,此时的国际主义风格很大程度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
吉奥·庞蒂Gio Ponti, 1891-1979设计理论家
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SAYING:
“在威尼斯,天主仅仅创造了水和天空,其余的都是建筑师所创造的。”美国工业设计之父
SAYING:
“最美的曲线是销量上升的曲线。”日本现代平面设计之父
SAYING:
“设计在任何时代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必须具有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师
SAYING:
“设计中不能有多余。”风格前卫又面向大众
20世纪50-60年代,源起于英国,后影响欧美
Cow Wallpaper Game-Andy-Warhol-1966,波普风格是各种风格的混合,它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色彩。
二战后,在功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在设计风格上趋于一致。现代主义设计的理性特点发展到60年代已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人们开始希望出现丰富多彩的设计品。波普设计首先在英国产生,之后也成为其它国家的设计潮流。在英国年轻人眼中,摇滚乐、好莱坞影星、汽车和大众文化消费品是美国富裕生活的象征,激发了他们对新生活方式的向往。波普设计带有浓厚的反现代主义色彩,增加了产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1928-1987
美国艺术家/电影制片人
波普艺术倡导者和领袖
SAYING:
“在未来社会,每一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后工业时代的现代主义设计反叛
20世纪70年代兴起,形成于美国,波及欧洲与日本
1972年7月15日,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一组现代主义建筑被炸毁拆除。这一事件被后现代建筑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叙述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死亡”。
后现代设计是60年代进入以计算机为标志的后工业时代后,人们对设计的更高要求,设计为适合新时代要求做出的相应调整,也是整个世界文化发展在设计领域的反映。它以反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为思想基础,在设计方法、语言及表现形式上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没有一个占主导趋势的流派或思想。它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强调形态隐喻、注重产品人文含义、主张兼容并蓄、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倡导绿色环保设计。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25-2018
美国建筑师
后现代主义设计奠基人
SAYING:
“少令人生厌。”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 1939-2019
美国著名建筑理论家
历史学家/景观设计师
SAYING:
“建筑学是门综合艺术,像歌剧一样,结合了很多种不同的东西,这是门混合的艺术、不纯粹的艺术。”巴西建筑师
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倡导者
SAYING:
“我对直角和直线不感兴趣,它们看上去坚硬无比,充满了人工痕迹。相反,我被那些自由流淌的、性感的曲线所吸引。”丹麦建筑设计大师
SAYING:
“纯粹的加法原则是一种新的建筑表情,就如在一片森林中多了几棵树,在一群鹿中多了几只鹿,在一个卵石海滨多了几个石头等,一切取决于如何添加。这种原则适合我们时代的需求,我们的建筑设计将因此获得更多自由,我们也可以远离方盒子建筑。”日本现代建筑第一人
第一位获普利兹克奖的亚洲建筑师
SAYING:
“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不仅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筑蕴含直指人心的力量。”意大利当代建筑师
SAYING:
“敢于打破常规,并坚定地使之付诸实现,你就会发现,你的设计已不受任何限制,并达到自由自我的境界。”美籍华人建筑师
SAYING: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END ·
资料来源: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知乎专栏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499543
(3)360百科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IDD中国设计100榜参评通道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