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近日全国多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河北多地、北京西南部地区洪涝地质灾害严重,部分地区通信、电力、道路中断。
通信企业闻“汛”而来,紧急调派各类科技设备,全力守护通信“生命线”。
一起来看看参与此次应急通信的各类科技设备。
01
DG-M20系留式无人机
8月4日11时37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筹指挥调度下,一架搭载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系统的DG-M20系留式无人机在北京市受灾严重的昌平区流村镇高崖口村迅速升空。该无人机搭载的基站设备部署在距地面200米的空中,信号覆盖半径最大达3公里,可不间断悬停工作 4 小时以上,支持1400用户同时接入。
据了解,DG-M20系留式无人机应急通信高空基站是一种全新的应急通信方式,通过配合多用途越野卫星应急车,可以摆脱光缆、电力等束缚,通过我国发射的亚太6D通信卫星,实现全天候、全时段、跨地域条件下天地一体的通信保障能力,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大面积通信中断时发挥积极作用。
02
SG 500纵列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继中国移动DG-M20系留式无人机在北京昌平受灾区域起飞后,中国移动一架SG 500纵列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在门头沟区王平镇再次升空。为王平镇和大台镇约30平方公里范围恢复了移动信号。
据了解,SG 500属于民用中型无人机,自带卫星系统及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利用机载汽油发动机可摆脱地面供电、传输束缚,相较DG-20M系留式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具有起飞要求低、覆盖范围广、适用场景多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山地、河谷、高原等场景,满足应急救援的突发性需求。
03
Skycells-60V型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基站
8月3日,中国电信紧急调配至北京的通信无人机已在房山、门头沟等地区执行巡航通信保障任务。其中,系留式无人机基站信号覆盖半径约3公里,每台无人机基站可同时为600人提供通信服务,实现部分失联区域信号临时覆盖。
而Skycells-60V型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基站则通过配合卫星地面站回传,无需机场跑道即可垂直起飞,升空后可迅速飞行至灾区上空提供通信接入。同时该款通信无人机采用大功率低频段基站结合全向天线进行覆盖,可在15公里半径内,提供滞空数小时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04
轻便一体式卫星基站
面对洪水导致的电力及光缆受损,中国移动首次大规模将轻便一体式卫星基站投入现场救灾抢修中。
中国移动轻便一体式卫星基站,将高通量卫星站、基站和WIFI融合一体,自备大容量电池,具有易运输、自开通、高速率特点,特别适用于“断路、断网、断电”三断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作为应急保障的“利器”,此套设备可放置在1个背包内,重量仅16公斤。设备送达现场后由中国移动专家快速开通,能有效解决通信孤岛问题,为受灾山区群众、留守老人儿童快速提供移动通信话音和网络服务。
05
小型卫星应急基站车
8月1日,北京联通紧急出动小型卫星应急基站车深入房山河北镇、门头沟妙峰山等地区,为当地抢险救灾工作提供通信支撑,为救灾一线架起了通信桥梁。
8月2日,北京联通前方现场抢险小队2人携带高通量卫星小站和4G应急基站、无人机,于12时左右抵达斜河涧站,与卫星站内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完成卫星便携基站调试,13时30分开通卫星应急基站,根据空管要求和安排下14时30分将无人机机载基站升空,联通信号即刻覆盖斜河涧及周边区域,极大地缓解了该区域信号拥塞状况,为被困门头沟的列车乘客恢复了通信。
不仅如此,还有多种科技设备为防汛救灾提供技术支持。越野应急卫星通信车、便携式卫星背包站、SG500中型卫星通信无人机、卫星电话等先进应急通信设备,空地协同快速建立应急通信系统,助力通信保障人员在通信受损区域抢修抢通及重建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受灾地区应急通信保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汛情面前,ICT企业用通信线筑起生命线,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筑牢安全屏障!
应急通信行业技术创新科学与技术
技术创新是推动应急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应急通信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急通信网络技术
我国目前成功发射天通一号04星、天通一号05星等高通量卫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应急无线电网络——中国应急无线电网;推进了5G技术在应急领域的应用;推出了“应急云”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指挥。
(2)应急通信终端设备技术
我国目前研制出了具有自组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和对讲机、具有多模多频功能的终端盒和控制台以及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终端设备。
(3)应急通信信息处理技术
我国目前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预测、模拟及重现。
应急通信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应急通信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应急通信技术的创新、应急通信需求的扩大,我国应急通信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2023年国应急通信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2)技术创新将持续深化
一方面,新技术将为应急通信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效果,实现智慧化、网络化、协同化的应急管理;另一方面,新技术也将带来新的风险和难题,如数据安全、网络攻击、系统兼容等。因此,应急通信行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以适应技术变革的需求。
(3)跨界合作将持续加强
应急通信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因此需要加强跨界合作,打破信息孤岛,构建统一的应急通信平台,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和效果。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
来源:本文图文参考自人民邮电报、尚普咨询集团,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和立场
往期精彩推荐
Recommendation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