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声明:作者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全球也跑了二十来个国家和地区,是个正儿八经的爱国好小伙,没有一点点崇洋媚外的心理。
很明显,大家得了一种病,叫做“老外需求”。
从线上展开始,明目张胆的买人头、请演员,线下展会的国际“观众”已经形成了一条长久且已经是红海的产业。
这个病,能治吗?病根子在哪儿?
本不该外传的8个方子,你拿走用吧。01“老外妄想症”
做了7-8年外展,因为疫情出口转内销,负责有点儿政府属性的内展,算是比较正经的内展项目经理——接手在疫情开启的第一年,2020年。
折腾了两三年之后,不开玩笑的说,我现在有一种,或者说我们大部分的二三级城市主办项目的主管都有一种“老外妄想症”。
究其原因,主要也是因为某些主办、主管领导(政府、协会、牵头大企业)对展会阐述的官方论里面,比如凑一个“三性”“三化”,我赌五毛钱,肯定有一个是国际性/国际化,简单地讲,就想要老外,看到老外就两眼放光。
从疫情期间开始,线上展开始,这个“病”变得尤为严重。
虽然我很早之前就知道买人头这样的玩法。
但是,从线上展开始,明目张胆的买人、演员,线下展会的国际“观众”已经形成了一条长久且已经是红海的产业。
胆小的和胆大的
除了消费性展会,比如家博会、婚博会、汽车消费展、美食节之外,二三线城市大部分的展览会是基于原产地制造或者大买家集群而办的。尤其是地方支柱制造业,办展绝对是当地重要的一项议程。然后提到办展,马上就出现“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一个人头how much
最后能用到的办法在我看来,无非两个:协会办展(大企业)自发邀请;买人头。前者其实心不甘情不愿,后者500-50000大洋,根据来的人级别不等,价格也不等。前段时间,北京的一个老司机找我问过这个问题。我捋了捋自己手上知道的,估了一下区间,酱油党100刀一个,大使级别5W左右。这是行业内裤,你看不到,但你应该知道,它就在那儿。很无奈的说一句,我一个需求老外的,搞了三年,却有一群人找我要老外,说起来,有点悲凉且好笑。04病根子在哪儿?
这个病得治,但是比较难治。因为源头可能不是项目经理或者运营公司的问题。现在能存活下来,有固定项目运营的展览公司,多少都有自己的一手,有些可能有强悍的买家资源库,有些是技术上层、渠道丰富,有些就是善于招展,有些就是便宜...很少见到二三线城市的展览公司,在策划之初就说自己善于搞老外的。但是现在办展,要求的就是你必须全能,尤其是政府展,讲究的就是“劳资全都要”(此处当有配图豹子头徐锦江),经信工信要大企业,要技术嘉宾(院士等等),要行业协会;商务贸促系统要行政规格,要商贸属性,要涉外数量。
疫情三年,做过线上展,跑过海外市场做收集,线下展会在2022年疫情最严重的前夕也开了,可以说苦甜都尝过。
05试试这8个方子
针对这个病,小高总结了8个小办法,大家作参考。1、线上的渠道,该烧钱得烧钱
FB、领英、INS、油管、推特这些注册起来,多注册几个(广告容易被毙账号),稳定烧钱,谷歌这种更是跑不了。这里有一个小办法,找你们当地的做这些线上运营的,可以谈合作的(怎么谈自己想)。然后建群,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资源群,开发到场。就算到不了,也要把需求带过来,比如线上直播看展,1-1专职小蜜蜂服务等。2、注重收集海外专业数据不要说去国内同类的展会现场收集,先不说国内的展会在你们集群基地之外,还有没有大规模的展会?就算有,我估摸着也很少能做到大涉外优秀的。所以坚定的执行国外大贸易=国内大经销这个逻辑,去海外同类型展会、海外市场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这个工作花不了多少钱,甚至可以赚点)。协同开发这批数据(有点敏感,不好多说)。如果搞不定这块的,找你们当地做贸易数据的公司,也可以谈合作的,然后做最基本的邮件开发。3、开发友展合作中国的出展行业已经内卷的贼离谱,同业相杀代理群,自己给自己抬价,老外项目经理明着收贿赂屡见不鲜。所以一些大展、地区龙头展会,基本上不用想了。但是有一点大家请明确,我们所谋乃一国,一个国家不可能只有一个这样的展会,尽量去找一些跟随者的展会,让老外明确一点,我带中国企业去你那边,肯定比让你带人来我这边容易,进不去市场就搅乱市场,开发展与展之间的合作。他们要扩大展会规模,我们要老外的人。而且本身这个事情可以给你带来宣传素材(免费一个素材,大部分的协会其实是有想法到海外考察的,我们主办办展绕不开大协会,然后……签署友展合作协议,说不定你还可以开发做做外展小生意)。当然你要跟我说不会英语,那就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4、开发海外商会,协会,媒体等大部分的国家都有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或者轻工商品协会,不用想的太简单,也别想的太难。国和国之间是不一样的,只要你把目标和目光放低,还是有人会感兴趣的。很多协会也愿意组团一起参与展会,顺便过来玩玩的,尽可能的提供便利。这块的开发,在于你舍不舍得,愿意付出多少。5、海外旅行社这个是一个很奇葩的玩法,根据你或者你分管的展会时间,找旅行社定制一个专门的行程,然后当地的工作人员或者合作的协会、机构人员开发推送这个行程,组团来。这个专业度有点高,只能适合部分人群。6、开发在华机构驻华工商会、使领馆等开发。这块不做太多的描述,只能说,开发完毕,会给你带来非常多的惊喜。开发的方法方式建议如下: 城市名片 文化 经贸投资 节庆7、兔子要吃窝边草注意你所在的城市的老外群体,根据你展会服务的产业,外贸的那批老外肯定会经常来或者驻点,想办法收集这批人的信息。本不该外传的方法:一个城市的老外经常会有自己的联系途径或者群的,结交一些人。那就问那些人,该吃吃,该喝喝,得到新的一批人,利用这批人,开发更宽路子的另一批人。8、买人吧这个是最躺平的办法,给机构最多的时间和最高的容忍度,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无辜和被愚弄的心理准备,其他的交给天意。其实这个“病”也是培养一个展会的焦虑,大部分的项目经理对于自己的展会所花的心血,旁人难以理解。就像养一个女儿一样,你想给“她”最好的,但是最开始几年,一不留神,“她”就容易长歪。所以这个病症,预防不存在,它来的必然,根治短期不现实,长期怕耗不起,只能说杂门偏方,能用就行。06灵魂2问
最后,问诸位两个问题。一、大中国的专业展芸芸,有几个是正儿八经的国际展?二、大家对于国内国际性展会的定义是怎么样的?
仗义执言的你,在评论区留下你想说的。
会展BEN
向仪器学习网和百高文化学习,会展BEN第一个研学团值得去吗?
隗 玮
手机:135 2164 2668
邮箱:weiwei@topexpo.cc
扫描二维码加入
会展BEN交流群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