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我国汽车市场在今年经历了促销政策的切换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随着中央和地方促进消费政策的出台,以及轻型车国六实施公告的发布,多地汽车营销活动的开展,以及企业新车型大量上市的拉动下,叠加车企半年度节点冲量和4、5月同期基数相对偏低,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半年累计实现了较高增长。
6月份汽车产销情况表现出色,环比和同比均实现了增长。6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56.1万辆和262.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8%和10.1%,同比分别增长2.5%和4.8%。由于去年6月受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拉动产销呈现高增长,
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1.9万辆和226.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0.4%和10.6%,产量同比微降0.9%、销量同比增长2.1%。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产量增长、销量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小幅下降,交叉型乘用车产量微增、销量下降。
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4.2万辆和35.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3%和7.3%,同比分别增长31.3%和26.3%。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客车产销增速更为显著;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呈两位数快速增长。
6月,在货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微型货车产量增长、销量下降,其他三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重型货车和微型货车产销增速更为明显。在客车细分品种中,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环比、同比均呈明显增长。
6月,新能源汽车继续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当月产销分别达到78.4万辆和80.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9%和12.5%,同比分别增长32.8%和35.2%,市场占有率达到30.7%。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下降、销量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汽车产销均呈增长。
1-6月份的汽车产销累计完成量也实现了同比增长。1-6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1-6月累计增速较1-5月有所回落。
1-6月,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呈两位数下降外,其余三大类车型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6月,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196.7万辆和19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5.8%。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客车产销增速高于货车。
1-6月,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型货车产量下降、销量增长,其他三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汽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6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1104.3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4%。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亚迪股份销量增速最为显著,奇瑞控股、北汽集团和吉利控股也呈两位数较快增长,中国一汽、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小幅增长,长城汽车微增,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下降。
2023年二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表明
1、2023年二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69,较2023年一季度大幅提升25点,位于绿灯区,汽车产业处于正常区间运行。
2、2023年二季度,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为93.49(2010年=100),较上一季度提高5.05点。
3、先行合成指数为86.97(2010年=100),较上一季度提高2.26点。
二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结果综合如下:综合来看,二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69,较2023年一季度提高25个点,处于绿灯区,正常区间运行。具体来看,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比上一季度提高5.05点,本季度汽车产业处于正常区间运行;先行合成指数增长2.26点,表明未来汽车产业运行趋势向好。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3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显示:
2023年6月动力电池产量
●6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产量含有部分储能)共计60.1GWh,同比增长45.7%,环比增长6.3%。其中三元电池产量17.7GWh,占总产量29.4%,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4.9%;磷酸铁锂电池产量42.2GWh,占总产量70.3%,同比增长86.3%,环比增长11.7%。
●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产量含有部分储能)293.6GWh,累计同比增长36.8%。其中三元电池累计产量99.6GWh,占总产量33.9%,累计同比增长12.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
193.5GWh,占总产量65.9%,累计同比增长53.8%。
二、2023年6月动力电池销量
●6月,我国动力电池销量共计52.2GWh,同比增长9.9%。其中三元电池销量18.4GWh,占总销量35.2%,同比下降16.8%;磷酸铁锂电池销量33.7GWh,占总销量64.5%,同比增长33.0%。
6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出口共计10.0GWh。其中三元电池出口6.6GWh,占总出口66.3%;磷酸铁锂电池出口3.3GWh,占总出口32.5%。
●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56.5GWh,累计同比增长17.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销量99.8GWh,占总销量38.9%,累计同比增长10.9%;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156.3GWh,占总销量60.9%,累计同比增长22.0%。
1-6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56.7GWh。其中三元电池累计出口39.4GWh,占总出口69.4%;磷酸铁锂电池累计出口17.2GWh,占总出口30.3%。
参与统计企业范围(顺序无先后):比亚迪、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瑞浦兰钧、微宏动力、亿纬锂能、欣旺达等。
三.2023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情况
●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2.9GWh,同比增长21.8%,环比增长16.5%。其中三元电池装
车量10.1GWh,占总装车量30.6%,同比下降13%,环比增长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2.7GWh,占总装车量69.1%,同比增长47.5%,环比增长18.7%。
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3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增加5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26.8GWh、29.5GWh和32.0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81.3%、89.5%和97.2%。
2023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按车型划分的平均装车电量48.0kWh,环比增长2.6%。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和纯电动客车单车平均带电量分别为54.7kWh/辆和196.5kWh/辆,环比分别下降1.1%和增长8.6%。
●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52.1GWh,累计同比增长38.1%。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
车量48.0GWh,占总装车量31.5%,累计同比增长5.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03.9GWh,占总装车量68.3%,累计同比增长61.5%。
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增加3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124.0GWh、136.7GWh和148.4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81.5%、89.8%和97.5%。
●2023年6月,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系统能量密度在140(含)-160Wh/kg和160Wh/kg及以上车型产量分别为14.2万辆和8.4万辆,占比分别31.6%和18.7%,125Wh/kg以下车型产量3.6万辆,占比8.0%。
2023年6月,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系统能量密度在140(含)-160Wh/kg和160Wh/kg及以上车型产量分别为14.2万辆和8.4万辆,占比分别31.6%和18.7%,125Wh/kg以下车型产量3.6万辆,占比8.0%。
四.2023年6月储能电池销量,参与统计企业范围(顺序无先后):比亚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瑞浦兰钧、亿纬锂能、欣旺达等。
●6月,我国储能电池销量共计8.7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销量8.7GWh。6月磷酸铁锂电池出口1.0GWh,我国储能电池出口共计1.0GWh
●1-6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出口6.3GWh,我国储能电池累计出口达6.3GWh。1-6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31.2GWh,我国储能电池累计销量达31.5GWh。
五.2023年6月电池产业特点
●6月,新增储能电池销量部分,根据目前数据统计范围,储能电池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占比超99%。
●6月,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增多。和前5月相比,新增联动天翼、天弋能源、湖州卫蓝科技、星盈科技、浙江冠宇等企业。
●6月,纯电动乘用车单车带电量(三元电池)提升至150kWh,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61Wh/kg。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2023年6月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据统计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1.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整体维持增长。
·2023年6月比5月公共充电桩增加6.5万台,6月同比增长40.6%。2023年6月,已统计共享私桩数量77662台,其中星星充电74803台,占比96.3%。截至2023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14.9万台,全国高速公路沿线具备充电服务能力的服务区共5931个,充电停车位共29009个。其中直流充电桩90.8万台、交流充电桩124.0万台。从2022年7月到2023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2万台。截至2023年6月,通过联盟成员内整车企业采样约484.5万辆车的私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情况,其中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450.3万台。
2023年6月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充电电量29.6亿度。截止到2023年6月,公共充电桩运营企业中TOP5(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国家电网、小桔充电) 占比68.7%;TOP10 占比86.2%;TOP15 占比94.1%。截止2023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665.2万台,同比增加69.8%。25个省份公共桩保有量超过1万台,充电服务网点密度持续健全丰富。
2023年1-6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44.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35.1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09.1,同比上升18.6%。2023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74.7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6,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汽车协会
总审:牛辉
责编:陶鹏
编辑:陈慧宁
欢迎中国轴协会员及网员单位踊跃投稿,投稿信箱:chn@cbia.com.cn
报纸、公众号广告位持续招商
欢 迎 洽 谈 投 放 !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信息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
中国轴承行业网
www.cbia.com.cn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