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 Omdia台湾科技产业研讨会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TCL华星副总裁窦燕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穿越周期,行稳致远》主题演讲,分享了对全球显示产业态势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智能时代需求快速变化
供给扩张决定行业周期
如今,LCD完全替代CRT,已经过去15年。在下图中可以看到,显示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从需求端,显示产业是全球性行业,供应链比较长,容易受到“牛鞭效应”以及国际政经环境的影响,加上进入智能时代,需求变化的频率越来越快,供给无法及时跟上需求,形成了市场错配,这是行业“强周期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供给端,资本开支转化为有效产能的时间较长,也就是产能供给是非连续性的,这决定了行业的周期性,尤其是新老世代线交替。同时,资本开支主要是由内化竞争驱动,而非外部需求主导。显示行业始终处于资本开支周期之中,面板产能一直在持续增长,“供过于求”渐显常态化。
显示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摆脱低价“困局”实现良性发展2022年,显示行业遭遇了十年以来最严重的供给过剩,价格大幅下降,需求大幅下跌,行业陷入整体亏损。如何摆脱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让行业回归健康,是每位显示产业从业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为了保障行业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平衡“产线升级”与“市场需求”。我们应该认识到,现阶段面板价格回暖并非需求改善推动,而是行业在补库存,是价值回归的内在要求。剧烈的价格动荡造成了价值的扭曲和行业的内卷,对长期发展是不利的。要从过往剧烈震荡的“大而强”周期,逐渐转向为由市场竞争、需求淡旺季影响的“小而缓”周期,把握产线升级与市场需求之间动态平衡,实现行业长期、良性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面板企业要改变过往的运营模式和经营逻辑。首先,从供应驱动、以产品为中心的运营模式,转变为需求驱动、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其次,经营好产业利润池,从“满产满销”转变到“动态生产”,通过调节供应节奏来满足市场需求,烫平面板价格周期,确保行业合理获利,避免产业大起大落,促进长期健康发展。
LCD和OLED产能变化从“规模为王”的产能竞争回归至构建核心竞争力过去,面板厂粗犷发展、规模为王的产能竞争;未来,回归到构建以技术创新、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核心竞争力上。行业每一家企业都应该发挥其影响力,在推动技术并行进步(LCD、OLED、Micro-LED)、丰富应用场景(如车载、元宇宙、AI)、锚定用户需求(如大屏化、高刷新)等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减弱周期性规律束缚,追求确定性成长,为显示行业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提供更多可能方向。显示行业的每一轮周期,都不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而是一次革新的洗礼。TCL华星将继续持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动应用场景创新和前沿技术进步,与生态伙伴一起共创多元、协同、绿色的产业生态,助力显示行业再上一层。来源:TCL华星

热点新闻 HOT!
总投资80亿元 天马(芜湖)新型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提前封顶
研调:面板业预计第3季小涨 第4季持平
咸阳高新区将重点引进偏光片、靶材、显示驱动IC、掩模版等关键材料和零部件
京东方:下半年LCD产品将有机会迎来量价齐升


每日职位推荐
明彩视界
职位名称 | 薪水 |
工艺分析 | 面议 |
LCM设备工程师 | ¥8000 -10000 |
业务员 | ¥5000 -15000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职位&人才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