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事故事件资源,有效防控事故事件风险

来源:世展网 分类:化工行业资讯 2023-06-14 17:15 阅读:9081
分享:

2025年上海国际化工环保展览会CEEF

2025-06-05-06-07

距离36

追求零缺陷、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是大多数企业的QHSE管理战略目标。但从实际看,事故、异常事件频发多发现状依然严峻。基于事故事件的随机性和必然性以及海因里希法则,企业如何有效吸取事故事件教训,尤其是把别人的事故事件以及异常信息、未遂事件当作事故看待,将事故事件回归到风险预防,变成QHSE管理的有效输入,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需要面对的一项课题。

 一、海因里希法则与

事故事件信息收集

事故金字塔,也称事故冰山模型,是事故管理中常用的一个经典模型。初识事故金字塔,事故比例1:29:300堪称完美。实际工作后开始困惑,这个事故金字塔怎么用,为何有时与企业的安全管理实际不一致?通过了解事故金字塔的前世今生,可以给大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提供参考。

1941年,Heinrich(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和事故因果连锁论的提出者)统计分析了55万起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起,轻伤事故48334起,其余为无伤害事故。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在机械事故中,死亡或重伤、轻伤或故障以及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这就是海因里希法则。

1969年,Frank Bird(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提出者)通过分析1753498(约175万,来源于21个不同行业、297家公司上报的事故数据)起事故,得到了人员伤亡事故的比例呈现一定规律,即1:10:30:600。即:

1起严重或重大伤害

10起轻微伤害

30起财产损失事故

600起没有明显损失或受伤

近些年,某国际石油公司事故金字塔的统计结果为1:30:300:30000:300000。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事故金字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进化出了不同版本,但各版本之间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事故金字塔不仅适用于机械行业,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工业生产领域。而且不安全行为、损工事件和死亡事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按照海因里希法则,相比于严重事故,涉险事故、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如事故征兆、非计划停工、异常工况、泄漏等)在企业大量存在。但正因为异常事件多,企业也要将其与事故的调查处理进行区分。结合管理实际情况,按照分级管理理念,在调查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排出“轻重缓急”,以便发动全员、鼓励员工积极上报小事件或未遂事故。部分企业建立了异常信息提报奖励和“主动上报、容错纠偏”机制,使异常信息得到充分收集,为下一步统计分析和采取措施提供了依据。

二、事故回归风险管控是关键

有的企业还没有认识到事故事件管理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有的虽然认识到了,但没有好的工具,制约了事故事件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在审核和咨询工作中,探索了基于事故事件资源如何有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如事故回归风险八步法、三张表等,并指导部分企业在管理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事故回归风险的理论基础、方法工具,为企业提供了事故事件分析、措施制定与跟踪落实、风险管理PDCA循环的参考,需要企业结合各自实际进行转化和优化。

三、防范措施精准落实和

教育培训是重点

企业发生了事故,都要求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可以说如果“四不放过”真做到位了,类似的事故在一定时间段内是能够避免重发的。但是目前的事故调查处理,往往表现为前紧后松,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追究轰轰烈烈,而防范措施落实和有关人员教育方面往往不能精准落到实处。前文提到的事故回归风险,核心就是防范措施的制定与跟踪以及教育培训。可以说,“四不放过”中“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和“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才是防止事故重发的重点。

基于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针对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只有做到了以下五点,才算真正汲取了事故教训。

(一) 事故防范措施要具体有效。一些事故分析报告中防范措施不具体,没有针对性,比如说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大问责力度等。像这样的措施,放在哪个事故分析报告里面都可以用,没有任何指导意义。防范措施可以按照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结合实际制定。有这样一起事故案例:工人在主风管的球阀后面,用快速接头连接软管时,球阀在与主管道连接的丝扣处突然脱落,致人重伤。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采取的防范措施如下:

1.工程技术措施:现有用螺纹连接的阀门,在检修期间停风停水泄压后,用卡子将阀门与主管道固定在一起,防止阀门脱落伤人。

2.管理措施:在操作阀门时,要站在阀门侧面,禁止站在阀门的正对面,减少受伤害的可能性。

这样的防范措施才是具体有效的。

(二) 做实双重预防机制的PDCA循环。除事故分析报告中的防范措施要具体、有效以外,还要根据防范措施中的要求,重新修订完善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以及隐患排查清单中的检查项目。如根据前面阀门脱落伤人的事故案例和防范措施,要在风险清单中更新阀门脱落这一危害因素和物体打击的后果,并在风险管控措施中进行优化完善,如在相应作业的安全检查表中增加“用螺纹连接的阀门,要用卡子将阀门与主管道固定在一起,防止阀门脱落伤人”的检查项目。

(三) 修订完善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根据事故防范措施,要修订完善相应的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如前文“在操作阀门时,要站在阀门侧面,禁止站在阀门的正对面”,就要在相应的操作规程中加入此项要求。

(四) 修订完善培训教材和考试题库。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发生变更,培训教材也要做相应的修改,考试题库也要同步修订。

(五) 重点跟踪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建立事故防范措施检查和闭环评价机制,利用事故“回头看”“复盘”等专项检查、班前会应知应会提问等方法,跟踪检查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针对有关人员受教育,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既是防范措施的一部分,也是防范措施能否得到有效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而目前的事故学习教育,由于没有吃透根本目的和掌握有效方法,容易出现“走过场”现象。有些企业学习事故,往往是把别人的事故当成故事,只是简单的将事故经过回顾一遍,只感受到了事故后果的惨烈,而没有针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反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针对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基础原因,包括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结合自己的职责将自己摆进去,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查找风险隐患,制定并落实防控措施,才算真正汲取了事故教训。

四、结束语

事故是谁也不愿意发生的,但是从辩证的角度来说,已发生的事故事件也是一种资源。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企业只有消除“讳疾忌医”的心态,真正重视事故事件管理,沉下心来研究事故和事故预防的机理和规律,从实践中探索应用适合自身的方法工具,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摆脱“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事故周期律。

来源:中是管理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10-64465630),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相关化工行业展会

2025年中国(上海)国际化工展览会ICIF China

2025-09-17~09-19 距离140
85496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第十七届上海化工泵阀及管道展览会CPVF

2025-06-05~06-07 距离36
7553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石油和化工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

2025-06-05~06-07 距离36
9391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化工环保展览会CEEF

2025-06-05~06-07 距离36
88524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上海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 China

2025-06-24~06-26 距离55
17274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精细化工展览会SpeChem China

2025-09-17~09-19 距离140
7440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北京国际煤化工展览会CCIY Expo

2025-08-07~08-09 距离99
90595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