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汽车底盘是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以及制动系统四个部分,对汽车整体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汽车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发动机和部分电器设备与附件等,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各机构传送给驱动轮,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四部分组成。
传动系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
行驶系统支承汽车的质量并承受、传递路面作用在车轮上各种力的作用。
转向系统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人选定的方向行驶。
制动系统根据驾驶人的要求使汽车减速或停车,确保行车安全和汽车可靠停放。
过去几年来,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等同步发展的是汽车电子电气(Electrical/Electronic,EE)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上从分散式逐步向集中式过渡。
汽车EE 架构的演变,将深刻改变传统汽车零部件及其后市场。信息娱乐和自动驾驶(驾驶辅助)作为最快发展的领域,将在汽车零部件市场变革中起到引领性作用。
作为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的关键部分,底盘在汽车开发中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底盘零部件及其后市场产品的类型、功能也将发生很大变化,推动底盘零部件及其后市场转型升级。
动态发展与融合随着汽车电子电器架构向集中式发展,整车各个部件和系统的市场参与者的融合将进一步提高,相互融合、协同开发成为车辆开发的重要发展趋势。在传统汽车供应链网络中,OEM、Tier-1、底盘供应商等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整车构建。
随着汽车EE架构向集中式发展,各参与方功能与角色亦在不断变化。OEM、Tier-1、底盘供应商以及电力电子供应商成为市场的核心参与者,提供车辆的基本部件,同时与其它参与者的互动也更加频繁和密切。
市场参与者的动态发展与融合,将为底盘市场带来更多可能,其商业模式将发生显著改变。
上图为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一种采用随机数来模拟复杂条件下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方法),展示在电动化趋势下的汽车产业链各方参与者分布格局, 从传统的相对孤立的开发方式转向互相融合、协同开发的模式。
从1.0 向2.0 以及3.0 时代迈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将引导汽车底盘加速从1.0 向2.0 以及3.0 时代迈进。智能底盘为自动驾驶系统、座舱系统以及动力系统提供承载平台,具备认知、预判和控制车轮与地面间相互作用、管理自身运行状态的能力,能够具体实现车辆智能行驶的任务。智能底盘是基于传统底盘发展而来,涵盖大部分传统底盘零部件,以及新的具备智能化功能的零部件产品。
智能底盘发展路径将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向底盘纵横向协同线控,实现OTA;第二阶段以软件定义底盘为基础,实现纵横垂三向协同线控,具备动力学控制全功能的冗余备份;第三阶段满足高度集成的软件定义底盘条件,具备主动控制、自适应、自学习能力。线控技术将是现阶段智能底盘发展的关键。
线控悬架系统发展相对成熟
线控底盘包括五大子系统,其中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技术最为复杂,在自动驾驶市场发展的驱动下,将成为未来底盘零部件智能化发展的关键。
本文来源于金石底盘系统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