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4月的杭州,微风轻拂,浮云淡薄。杭州富阳,一条控制阀全自动装配线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调试。这是浙江中控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控流体”)倾力打造控制阀智造工厂的最新实践。智能化如何赋能高端控制阀国产化国产化攻关过程中又有什么甘苦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国化工报》记者来到了中控富阳产业园。
坚持技术创新
加速控制阀国产化
“作为国内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优秀供应商——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控技术”)的全资子公司,中控流体从2010年成立之时起,就一直为高品质控制阀国产化而努力着。”一走进公司,中控技术副总裁、中控流体执行董事张磊这样向记者说道。
在控制阀国产化上,中控流体是如何不断推进的呢张磊表示:“要想啃下控制阀国产化这块‘硬骨头’,就必须不断修炼‘内功’。能啃‘硬骨头’,得益于中控流体有一支兵精将强的技术团队。”
“目前,不少严苛工况国产控制阀在技术、材料、可靠性等方面与进口控制阀还有一定差距,国内企业在基础性研究、实验及应用数据方面的积累较为缺乏。这都会制约严苛工况控制阀的选型、结构设计。难题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来解决。”张磊说道。
本着“客户成功、奋斗创新、敬业诚信、追求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中控流体成立伊始便不断培养、吸纳优秀人才,突破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如今,中控流体技术团队人数已占公司总人数的30%左右,每年公司将营业额的约8%用于技术创新,“产品树”逐渐枝繁叶茂。目前,针对高压、腐蚀、闪蒸、冲刷、大压差等严苛工况,中控流体已开发直行程调节阀、O型控制球阀、偏心旋转阀、三偏心蝶阀、放料阀等系列产品。
“把品质作为第一要素,让中控流体的控制阀逐步得到高端大客户的认可”是中控流体的发展目标之一。中控流体研发的国内最大规格调节阀(DN600/CL600)、120万吨/年乙烯主装置调节阀等,使公司成为中石油、中石化主力供应商,调节阀、开关球阀在中石化镇海炼化基地项目、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项目、巴陵石化搬迁项目等新建大项目规模化应用。并且中控流体还签下裕龙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近5000台控制阀订单。
聚力智能制造
打造国产化核心能力
“每个产品都有专属‘身份证’卡片。员工用其轻碰平板电脑大小的控制器,产品每个生产环节的详细信息就会快速弹出。”在中控流体的生产车间,一名生产管理人员向记者演示着生产流程信息化管理的实际运行情况。“现在的管理方便多了,我们能非常快速地找到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不仅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而且产品质量越来越高。”
事实上,智能化一直是中控流体重点打造的核心能力。张磊介绍道,从2012年开始,中控流体便开始布局高端国产控制阀,并组建了信息化团队,依托中控技术的管理和软件平台,开发出定制化智能系统和数字化研发平台,录入了几万种工况参数,实现营销管理系统、生产制造系统、技术质量管理系统一体化。这不仅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员工的质量意识。
张磊还表示,建设智能工厂是中控流体生产高品质国产控制阀的关键一环。目前,公司10万台/年控制阀智能工厂已投入使用,并通过杭州市未来工厂整体验收。该智能工厂的投用,既提升了中控流体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又提高了柔性生产交付能力。
在数字化研发平台的不断迭代升级过程中,中控流体在国产化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其研发的LM6系列高压差角阀采用碟片和串级迷宫结构,在高压差工况成功取代进口阀;高温熔盐阀成功应用于国内首套50兆瓦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克服了高压差、高温熔盐、强腐蚀的难题,成功替代进口阀;固定式硬密封球阀(进料阀)SN5400专用反应釜阀成功打破该领域进口控制阀的垄断。
锚定高端控制阀
打造中国高端控制阀品牌
张磊直言:“国内控制阀市场发展迅速,但品质参差不齐。中低端控制阀利润不高且竞争激烈,行业整体销售利润大幅下降,这导致不少企业在高端控制阀领域投入力度不够。然而,做好高端控制阀,打造属于中国的高端控制阀品牌,恰恰是中控流体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张磊表示,未来中控流体将从三方面逐步推进高端控制阀国产化。一是完善高端控制阀研发体系。产品研发将不再只是研发部的事。产品开发中,需要落实需求管理,保证信息通畅,严格过程控制;产品交付后,要及时关注性能、功能直至闭环,确保开发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二是强化实验验证和仿真,加强对严苛工况控制阀及其材料的研究。三是重视智能化研发,推出全数字化仪器仪表解决方案。
“目前,进口高端控制阀更多为严苛工况下的各类控制阀,如高频耐磨球阀、超低温阀及各类高压差控制阀。这些控制阀往往品质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但事实上,国内已有不少控制阀企业具备严苛工况控制阀项目的承接能力。接下来,中控流体将与同行,加强与科研院所、大型石油和化工企业的沟通交流,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共同推进高端控制阀国产化。”张磊谈道。
“2022年,中控流体累计出货8万台控制阀,今年预估将超过10万台。未来,中控流体将继续把好产品质量关,做好国产控制阀的同时,让用户越来越信任国产控制阀。”张磊说。
谨慎能捕千秋蝉
信任,高端控制阀国产化之路调研采访中的绝对高频词。
对用户方来说,信任源于产品的质量,源于产品为用户带来的价值。
对控制阀企业来说,信任源于对客户负责的初心,源于谨慎的态度。
有些苛刻工况,行业内大大小小的控制阀企业很多都说能做。但靠报低价得到的订单,不少企业半道上撂了挑子。
“没把握的时候,更应该谨慎。之前做过类似工况的,我们才敢接。早年因为经验少,我们也有没成功的案例。有了积累,最近几年的国产化项目都成功了。”这是中控流体负责人在谈及国产化项目体会时的肺腑之言。
几万种材料、结构、工况数据的积累,12年来每年迭代的数字化研发平台,结合产品经验和行业经验的苛刻工况下高度定制化产品开发……从了解工况到图纸设计、再到实验论证和产品设计,怀着对国产化项目的敬畏之心,中控流体在参与的众多首台套项目中积累了经验。这种严谨的态度和敬畏之心,正是高端控制阀国产化行稳致远的基石。(本报记者 孟晶 实习记者 刘冰逸)
本文刊登于《中国化工报·智能制造》周刊,热线010-82037404
.........................................................................
转载请用以下格式注明
来源:中国化工报
往期推荐:![]()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